【历史】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一做法旨在 A. 建立中央集权 B. 维护宗法制度 C. 加强地方管理 D. 削弱贵族势力 ‎【答案】C ‎【解析】根据“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故选C;周代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排除B;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2. 《哈佛极简中国史》写道:“(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呈现出中北部平原上众多小诸侯国和沿着平原边缘围绕着这些小国的、完全自治的诸侯大国共存的局面。”“这一时期”可能为 A. 公元前11世纪 B. 公元前6世纪 C. 公元前3世纪末 D. 公元3世纪初 ‎【答案】B ‎【解析】材料是对春秋时期的诸侯割据现象的描述,其中春秋时期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因此B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错误,排除。故选B。‎ ‎3.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自东汉光武帝始,举主对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据此可知东汉 A. 选官制度发生变化 B. 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C. 注重官员吏治能力 D. 官员品行不断提升 ‎【答案】C ‎【解析】根据“举主对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可知,东汉注重官员的实践能力,即吏治能力,故选C;东汉仍然实行察举制,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考试”信息,排除B;材料反映东汉重视官员的实践能力,无法体现官员品行不断提升,排除D。‎ ‎4. 《东京朝日新闻》评论:“由于战争而被嗤笑为弱兵的清兵,在天津城防御战中是如何地勇敢,被联军伤亡之惨重所证明。”《日本》新闻也如此评论:“吾人在数日的战斗中确认清兵不可辱。以战争之清兵推测今日之清兵,是极大的错误。”据此判断,以上评论可能出现于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在天津城防御战中是如何地勇敢”“联军”可知,这一战争中联军进攻天津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反抗。根据材料“吾人在数日的战斗中确认清兵不可辱”说明日本参加了这一侵略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正确;日本没有参加两次鸦片战争,排除A、B;甲午战争时期并未进攻天津城,排除C。‎ ‎5. 如下图为创作于1941年题为《搁浅》的漫画。该漫画 A. 鼓舞了人们抗战胜利的信心 B. 表明抗战即将进入相持阶段 C. 反映了百团大战的辉煌战果 D. 说明统一战线得到发展壮大 ‎【答案】A ‎【解析】1941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战舰搁浅于中国的全面战和持久战,说明日本的侵华进程遭到挫折,这有助于鼓舞人们抗战胜利的信心,故选A;抗日战争在1938年就开始进入相持阶段,排除B;百团大战是在1940年,主要以破袭战为主,排除C;漫画内容无法体现统一战线的壮大,排除D。故选A。‎ ‎6. ‎ ‎“它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它的里程碑作用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制度,是国家长治久安,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它”‎ A. 增强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B. 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开展 C. 反映了基层民主的创新 D. 体现了多党合作的特点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可知,这里描述的是1954年宪法,因为这一宪法是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是社会主义宪法,符合民主程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宪法颁布之后,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开展,B正确;1954年宪法不是临时宪法,排除A;1954年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不是基层民主的创新,排除C;政协制度体现了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特征,排除D。‎ ‎7. 香港回归之际,虽然香港民众对即将回归祖国心存疑虑,但很少有人质疑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这是因为香港人民 A. 具有较强的国家认同感 B. 不满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 C. 普遍认可一国两制方针 D. 受到“九二共识”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根据“很少有人质疑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可知,香港人民认为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认为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国家认同感,故选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一国两制,排除C;“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与香港问题无关,排除D。‎ ‎8. 下表为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统计表。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美国孤立政策的失败 B.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 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 D.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答案】D ‎【解析】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国家主要是刚获得民族独立的亚非新兴民族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原则,搁置分歧,获得与会亚非国家的认可,促进了中国外交的发展,D正确;新中国成立之初就与苏联等国家建交,意味着美国外交孤立政策的失败,排除A;1955年至1957年,中国的国力没有大幅度提升,排除B;题干中有非洲国家,不属于中国的邻国,排除C。‎ ‎9. 1972年,毛泽东明确指出:“来自美国方面的侵略,或者来自中国方面的侵略,这个问题比较小,也可以说不是大问题,因为现在不存在我们两个国家互相打仗的问题。”该论断是基于 A.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B. 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 C. 全方位外交战略的提出 D.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答案】A ‎【解析】根据“1972年”“现在不存在我们两个国家互相打仗的问题”,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故选A;1979年中美建交,排除B;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实施全方位外交战略,排除C;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排除D。‎ ‎10. 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富人失去了运用财富和地位等方面影响选举的可能,为普通公民提供了在古代条件下最广泛也最平等的参政机会。这表明当时 A. 富人社会地位下降 B. 贫富均等保障了民权 C. 民主政治得以完善 D. 轮番而治得到了实现 ‎【答案】C ‎【解析】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富人并不能影响选举,而普通公民获得了最广泛平等的参政机会,这意味着民主政治的完善,C正确;富人不能干预选举不等于其社会地位下降,两者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A;当时依然存在富人阶层,说明不是贫富均等,排除B;题干内容与轮番而治无关,排除D。‎ ‎11.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予以严厉制裁;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据此可知,查士丁尼编纂法典旨在 A. 捍卫私有财产 B. 维护奴隶主统治 C. 保护平民利益 D. 兼顾各民族权益 ‎【答案】B ‎【解析】根据“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可知,查士丁尼编纂法典旨在维护奴隶主统治,故选B;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2. ‎ ‎1867年,美国国会宣布在哥伦比亚特区、未建州的联邦领土、内布拉斯加州和科罗拉多州实施黑人选举权,遭到总统否决,但国会依然通过三分之二多数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权。这一结果反映了 A. 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 B. 国会拥有独立立法权 C. 总统需要对国会负责 D. 国会与总统相互制约 ‎【答案】D ‎【解析】总统否决了国会的关于部分地区实施黑人选举权的决议,但是国会依然通过三分之二多数推翻了总统的否决,这体现了国会和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D正确;美国是三权分立,因此国会地位和总统地位平等,而且国会并没有独立的立法权,排除A、B;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下,总统只需要对宪法和选民负责,排除C。‎ ‎13.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材料意在强调 A.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 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作用 C.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 工人阶级与封建制度的决裂 ‎【答案】A ‎【解析】根据“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可知,材料意在强调共产主义革命即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故选A;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工人阶级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决裂,排除D。‎ ‎14. “杜鲁门主义”出笼后,美国军方人士主张将日本作为亚洲的“生产工厂”,要求制定新的赔偿计划。之后,先前被指定为拆迁赔偿的大批工业设施停止拆迁。美国对日本态度的转变主要是因为 A.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提升 B. 不结盟运动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C. 朝鲜半岛的局势日趋紧张 D. 苏联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答案】C ‎【解析】杜鲁门主义主要是针对苏联,希望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其提出时间是在1947年。这一政策出台之后,美国军方人士主张将日本作为亚洲的“生产工厂”,要求制定新的赔偿计划。之后,先前被指定为拆迁赔偿的大批工业设施停止拆迁,即将日本作为前线,结合所学知识和日本的地理位置判断,这一态度转变主要原因在于朝鲜半岛局势日趋紧张,C正确;1947年国民党政府是联合国代表,这一政权和美国关系密切,因此不是美国态度转变的原因,排除A;不结盟运动始于1961年,排除B;1947年的苏联主要注意力在欧洲,排除D。‎ ‎15. ‎ 近代德国某官员曾发表演讲称:“德国人让他们的一个邻国得到陆地,另一个邻国得到海洋,而给自己留下天空……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不想把别人挤到阴影里去,但是我们也要在阳光下取得一席之地。”这一演讲可能发生于 A. 1870年前后 B. 19世纪末 C. 1919年前后 D. 20世纪30年代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德国人让他们一个邻国得到陆地,另一个邻国得到海洋”,指的是英国和法国,通过演讲“我们不想把别人挤到阴影里去,但是我们也要在阳光下取得一席之地”可以推断出,这一时期的德国随着国力的提升,急切希望抢夺殖民地,以促进德国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的德国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国力提升,因此希望与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抢夺殖民地,B正确;1871年德国刚刚统一,尚没有实力与英国等国家抢夺殖民地,排除A;1919年前后,德国刚刚战败,实力大减,排除C;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这一独裁政府希望占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与题干中“我们不想把别人挤到阴影里去,但是我们也要在阳光下取得一席之地”不符,排除D。‎ ‎16. 19世纪,英国妇女一直被排斥在选民范围之外。1918年,英国规定凡满30周岁的女性拥有选举权。这主要得益于 A.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 B. 工业革命的拓展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 工人运动的兴起 ‎【答案】C ‎【解析】根据“1918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妇女之所以能够取得选举权主要是因为妇女在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故选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排除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两次工业革命基本上都已经完成,在19世纪中期工人运动就开始兴起,所以这都不是妇女能够获得选举权的原因,排除BD。故选C。‎ ‎17.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其要点包括“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根据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际联合机构”等。美国此举旨在 A. 推进民族解放 B. 打击英法势力 C. 扩张势力范围 D. 维护凡尔赛体系 ‎【答案】C ‎【解析】一战结束之时美国虽然实力大增,但占据优势的依然是老牌殖民强国英法,所以美国提出所谓的“取消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国家不分大小”等条件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占据优势地位的英法,以扩张自身实力,故选C;美国的目的是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并不是为了推进民族解放和维护凡尔赛体系,排除AD;美国打击英法英法势力的目的是为了扩张势力范围,B项仅指出了表面现象,排除。故选C。‎ ‎18. 从以下漫画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 一战后欧美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 B. 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情况 C. 美国最终攫取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D. 华盛顿体系下欧美列强的矛盾 ‎【答案】A ‎【解析】根据漫画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巴黎和会的内容,其中德国遭到沉重打击,英法主张严厉限制德国,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所以该漫画反映了一战后欧美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故选A;这幅漫画反映的是一战后的情况,而非二战后,排除B;美国在一战后没有成为世界霸主,排除C;漫画反映的是巴黎和会,不是华盛顿体系,排除D。故选A。‎ ‎19. “这一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不仅消除了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碍,而且成功地使该条约只具有外交协商性质而不具有军事同盟性质,使美国无需动用武力保卫英法在远东的利益”。“这一条约”是 A. 《四国条约》 B. 《五国条约》‎ C. 《九国公约》 D. 《凡尔赛和约》‎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美、英、日、法国四国在‎1921年12月13日 签订了《四国条约》,有效期十年。《四国条约》规定:“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应召开缔约国会议解决。缔约国在太平洋区域的权利遭受任何国家威胁时,缔约国应协商采取有效措施。因此可以看成是美国的胜利,与题意相符,故A正确;《五国条约》使英国的海上优势丧失,缓解了海军军备竞赛所产生的矛盾,但与题意无关,排除B;《九国公约》中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终于成为现实;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但与题意不符合,排除C;《凡尔赛和约》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地区的矛盾,与题意不符合,排除D。‎ ‎20. 下表为20世纪二十年代欧洲大事记(节选)。这集中体现了当时 A. 地区冲突的加剧 B. 德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C. 维护和平的尝试 D. 国际组织作用的加强 ‎【答案】C ‎【解析】苏德签订条约,意味着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实现了和平,同时国联协调解决国际纠纷,欧洲国家签订互保条约和《非战公约》,同时在《非战公约》中明确规定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说明一战后,欧洲国家进行了维护和平的尝试,C正确;国联调解纠纷、欧洲国家签订互保条约,意味着当时地区冲突并未加剧,排除A;题干内容与德国国际地位提升无关,排除B;题干只列举了国联的一项活动,无法看出这一组织作用的加强,排除D。‎ ‎21. 下列两幅地图分别是20世纪非洲和亚太部分地区的形势图。其共同主题是 A. 日本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B. 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影响 C. 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 D. 德国海外殖民地的丧失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对德国海外殖民地进行分割,德属太平洋马绍尔、加罗林和马里亚纳由日本委任统治日本委托统治,德属非洲坦噶尼喀,一战后成为英国托管地,两幅地图的共同主题是德国海外殖民地的丧失,故选D;AB与非洲形势图无关,排除;华盛顿会议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与非洲形势图无关,排除C。‎ ‎22. ‎1935年3月16日,德国颁布《国防法》,宣布国防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和平时期拥有12个军36个师,共约50万人。这表明 A. 凡尔赛体系开始受到冲击 B. 德国扩军备战开始合法化 C. 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D. 欧洲出现世界大战策源地 ‎【答案】B ‎【解析】1933年德国纳粹上台,此后德国不断突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走上了扩军备战的道路,题干中德国在和平时期保有大量军队,但是这种军事力量是在《国防法》下存在的,意味着德国扩军备战开始合法化,B正确;1935年重建空军,扩充陆军标志着凡尔赛体系开始瓦解,而非受到冲击,排除A;通过题干无法判断德国法西斯发展情况,排除C;1933年1月,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掌握国家政权后,意味着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排除D。‎ ‎23. 1936年11月,德日签署的《反共产国际协定》规定:当缔约国一方遭到苏联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另一方不得采取任何有利于苏联的行动并立即商讨“保护共同利益”的措施。该协定在当时旨在 A. 建立侵略苏联的同盟 B. 摆脱国际联盟的束缚 C. 转移国内斗争的视线 D. 掩盖对外侵略的野心 ‎【答案】D ‎【解析】1936年,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 ,以“反共”为旗号,真正意图是欺骗英法等国,准备扩大战争,故选D,排除A;BC不符合德日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主要目的,排除。‎ ‎24. 下列历史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展 B. 经济危机的影响 C.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D. 法西斯集团的形成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国长城抗战”“抗击意大利入侵的埃塞俄比亚士兵”“西班牙内战”,结合所学可知,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局部反法西斯战争,故选A;图片信息与经济危机无关,排除B;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1月,苏、中、英、美等二十六个国家发表共同宣言,标志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不符合题意,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25. ‎1941年6月24日,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美国准备给予俄国一切力所能及的援助。接着,美国政府宣布停止冻结苏联在美国的存款,允许苏联购买美国的战略物资。这些举措旨在 A. 缓解太平洋战场的压力 B. 推动欧洲战场的胜利 C. 壮大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D. 维护自身的国防安全 ‎【答案】D ‎【解析】 “1941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一年德国开始向苏联进攻,因此美国政府的举措在于援助苏联,增强其抵抗德国的实力,最终以维护自身的国防安全,故选D;1941年太平洋战争尚未爆发,反法西斯联盟也尚未成立,排除AC;美国援助苏联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而非为了欧洲战场的胜利,排除C。故选D。‎ ‎26. ‎1942年10月12日,毛泽东提到:“……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这一形势,将直接影响到远东。”这场战役是指 A. 莫斯科战役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中途岛战役 D. 诺曼底登陆战役 ‎【答案】B ‎【解析】根据“1942年10月”“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时间是1942年7月~1943年2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故选B;1941年9月莫斯科战役,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战役,A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中途岛战役是日美太平洋战争的重要转折点,并且不符合“红色凡尔登”,排除C。‎ ‎27. 1947年,杜鲁门提出干涉别国内政的全球扩张政策;1969年,尼克松提出美国收缩战线、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新亚洲政策”;1981年,里根提出一套“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这些政策的调整 A. 见证了两极格局的演变 B. 延缓了冷战局面的结束 C. 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冲突 D. 反映了美国实力的变化 ‎【答案】D ‎【解析】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推行全球扩张政策;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对外实行战略收缩;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恢复发展,提出“以实力求和平”。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反映了美国实力的变化,故选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两极格局的演变,排除A;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与冷战局面的结束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无法体现美苏之间的冲突的加剧,排除C。‎ ‎28. “这场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策略上的重大失误。……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和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据此可知,这场战争是指 A. 越南战争 B. 冷战 C. 朝鲜战争 D. 南北战争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越南战争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5年11月,东南亚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也是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最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因此A正确;冷战是美苏之间的一种对抗状态,双方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B排除;朝鲜战争不符合时间最长的限定,C排除;南北战争的核心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废除奴隶制度,D排除。故选A。‎ ‎29. 二战后,局部战争一直未曾停息。下列有关战争分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历史原因与边境纠纷引发的战争——两伊战争 B. 宗教与领土问题交织的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 C. 发展中国家的战争——印巴战争 D.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海湾战争 ‎【答案】B ‎【解析】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并非因宗教与领土问题引起的,故B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即可知,两伊战争是由于历史原因与边境纠纷引发的,印巴战争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两个发展中国家的战争,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AC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30. 1950年,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决议,同意侵朝军队使用联合国的旗帜,组织“联合国军”。1983年,美国武装入侵格林纳达的时候,联合国应格林纳达的要求,举行全体会议,要求美国尊重格林纳达的主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地位的衰落 B. 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 C.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 联合国运行机制的改变 ‎【答案】B ‎【解析】1950年,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入侵朝鲜,而1983年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时,联合国应格林纳达的要求,举行全体会议,要求美国尊重格林纳达的主权,说明这一时期美国不能控制联合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世界国家力量的崛起,其成为国际社会中重要政治力量,这种影响力同样体现在联合国反对美国侵略格林纳达的决议中,B正确;美国不能操控联合国不能证明其地位衰落,排除A;题干内容无法反映多极化趋势,排除C;题干所述内容与联合国运行机制无关,排除D。‎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斯·韦伯曾指出,官僚体系的特点是理性的共同体行动,它所造成的“非人格性”一旦定型,就能够形成一种凌驾性的权力,“专制君主在面对官僚之优越专门知识时,也有同样的无力感,在某种意义下甚至比其他任何类型的政治元首都要感到无力”。‎ ‎——摘编自尹敏志《军机处:帝王集权的意外结果》‎ 材料二 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者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政区(无法简化时,即尽量使之不享有完全权力,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但是,……事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唐朝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弱化地方权力”和元代“地方适度分权”的具体表现。‎ ‎【答案】(1)观点:官僚体系有利于限制皇权。‎ 说明: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命令要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省驳议,尚书省执行的法定程序,个人意志很难得到发挥,皇权因此受到限制。‎ ‎(2)北宋: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将赋税权收归中央。‎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 ‎【解析】‎ ‎(1)观点:根据“专制君主在面对官僚之优越专门知识时,也有同样的无力感”可知材料一的观点是官僚体系有利于限制皇权。结合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命令要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省驳议,尚书省执行的法定程序,个人意志很难得到发挥,皇权因此受到限制的内容进行说明即可。‎ ‎(2)根据“尽量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政区(无法简化时,即尽量使之不享有完全权力”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宋“弱化地方权力”的表现主要是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将赋税权收归中央。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朝主要通过实行行省制度,使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等措施实现“地方适度分权”。‎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 ‎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一大到六大党员数量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信息,并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时代变化加以说明。‎ ‎【答案】(1)变化:一大到四大,缓慢增长;五大时数量激增;六大时数量锐减。‎ 原因:一大后,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工人运动;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或革命统一战线)使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大革命的失败(或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分共活动)。‎ ‎(2)信息:1938年中共党员主要成份比1933年更为多样。‎ 原因:1933年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大批农民入党,使党的阶级构成发生了变化(或中共领导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大批农民党员)。‎ ‎1938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为团结社会各阶层抗战,中共吸纳大批拥护抗日的中小商人、地主、知识分子入党,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 ‎(1)变化:由材料一表格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从中共一大到四大,党员总数缓慢增长;五大时数量激增;六大时数量锐减。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一大后,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工人运动;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或革命统一战线)使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因此中共党员数量从增长缓慢到数量激增;大革命的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导致党员数量锐减。‎ ‎(2)根据材料二内容可知,1938年中共党员主要成份比1933年更为多样。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1933年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大批农民入党,使党的阶级构成发生了变化。1938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为团结社会各阶层抗战,中共吸纳大批拥护抗日的中小商人、地主、知识分子入党,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1938年中共党员主要成份比1933年更为多样。‎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过程中,我们应看到军事冲突、外交斡旋、经济纠纷及爆炸性事件等因素是“历史大海表面的波峰浪谷”,而“工业革命及科技发明、近代殖民主义、民族主义浪潮、国际关系中强权法则、追求强大的心理目标”则是“大海深处那巨大的暗流”。前者对历史发展起推波助澜作用,而后者则是“酝酿一切重大历史事件,从而改变历史航向的真正原因”。 ——摘编自倪乐雄《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再考》‎ 材料二 ‎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将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分为对俄国的东线和对法国的西线。……计划6个星期内取得西线胜利,3—4个月的时间结束整个战争。‎ ‎——1905年德国陆军元帅施里芬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的,并且这种影响不是局限在某一方面,而是全方位的、多向的,这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政治时机,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摘编自吴东之《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作者观点加以解释。(要求:观点明确,表述完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中同盟国战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1)观点:一战的爆发是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解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争夺世界霸权与殖民地的斗争也日益加剧;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的剑拔弩张;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20世纪初,极端民族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盛行,也为一战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萨拉热窝事件则直接成为一战的导火索。‎ ‎(2)在经济实力方面处于劣势;军事战略上的失误;常年战争加剧了国内矛盾,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或美国、日本等加入协约国,意大利倒戈)。‎ ‎(3)影响: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无产阶级的队伍的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一战中爆发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或刺激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改变了帝国主义的侵华格局,战后日本几乎独霸中国。‎ ‎【解析】‎ ‎(1)观点:根据材料中有关”波峰浪谷“和”巨大的暗流“的论述可知作者认为一战的爆发是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合一战前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争夺世界霸权与殖民地的斗争也日益加剧,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的剑拔弩张,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20世纪初,极端民族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盛行和萨拉热窝事件进行解释论述即可。‎ ‎(2)根据材料二表格数据对比可知同盟国在经济实力方面处于劣势;根据“将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分为对俄国的东线和对法国的西线”可知德国在军事战略上出现失误;加之常年战争加剧了国内矛盾,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等,最终导致了同盟国的失败。‎ ‎(3)根据“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政治时机,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并结合所学内容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列强侵华格局的变化等方面论述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德国政府发表了《关于战争发动者责任的白皮书》,宣称德国是“为了自卫而战斗”,为“民族生存”而战。《德意志报》也发表文章,叫嚣“复仇!德意志民族!今天在凡尔赛镜厅,耻辱的条约正在签字。不要忘记它!”军方也“将军事危机归咎为平民的颠覆活动”,“宣称德国军队从未被真正打败过”。……希特勒明确表示,他的任务是使日耳曼民族的繁衍和土地的大小,“能够有一种自然和适当的比例,而保障种族的生存”。一战后对战争的错误反思不断积累,最终使德国再次走向了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路。‎ ‎——摘编自张国臣《试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对一战的反思》‎ 材料二 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德的历史教科书有些是不真实的,书中只轻描淡写地提了纳粹战犯问题,而对集中营只字不提。从60—80年代,历史教科书对于纳粹时期发生的罪行已透露较多的内容。1991年后,在德国的历史教科书中,没有一字是为希特勒的侵略罪行辩护的。……德国总理阿登纳曾说过:“民族主义是欧洲的痼疾,过分狭隘的民族主义把欧洲带到了深渊的边缘。”‎ ‎——摘编自扈明丽《德国和日本对二战的不同历史态度评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对一战的错误反思,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德国历史教科书对二战态度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 ‎【答案】(1)错误反思:推卸战争责任;宣扬民族复仇主义;不承认战争的失败;坚持地缘扩张理论(或极端民族主义)。‎ 原因: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根深蒂固;纳粹党的推波助澜;《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过于苛刻;绥靖政策的影响。‎ ‎(2)变化:由回避、逐渐尊重到彻底清算军国主义。‎ 意义:加深了对二战的正确反思;避免德国重新走上战争之路;适应了欧洲一体化的需要;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 说明:阅卷时不必完全拘泥于所给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解析】‎ ‎(1)错误反思:根据材料“宣称德国是‘为了自卫而战斗’,为‘民族生存’而战”可归纳出推卸战争责任;根据材料“‘复仇!德意志民族!今天在凡尔赛镜厅,耻辱的条约正在签字。不要忘记它!’”可归纳出宣扬民族复仇主义;根据材料“宣称德国军队从未被真正打败过”可归纳出不承认战争的失败;根据材料“他的任务是使日耳曼民族的繁衍和土地的大小”可归纳出坚持地缘扩张理论。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战后德国的错误反思可从其历史传统、《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过于苛刻、纳粹党的鼓动及绥靖政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变化:根据材料“书中只轻描淡写地提了纳粹战犯问题,而对集中营只字不提”、“民族主义是欧洲的痼疾,过分狭隘的民族主义把欧洲带到了深渊的边缘”可归纳出由回避、逐渐尊重到彻底清算军国主义。意义:可从对二战的正确反思、适应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为他国提供借鉴及降低战争爆发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