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27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作业)
课时跟踪练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9·漳州调研)1415 年,胡斯因反对天主教会拥有地产、谴 责教皇兜售“赎罪券”而被处以火刑;1517 年,马丁·路德提出同样 的质疑却掀起欧洲宗教改革。这表明( ) A.思想变革是社会转型先决条件 B.英雄人物的出现决定历史进程 C.革故鼎新需契合社会演变时机 D.历史事件的发生存在着偶然性 解析:材料中两次反对天主教会的行为及结果差异说明进行变革 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故 C 项正确;社会转型的先决条件是生产 力的发展,不是思想变革,故 A 项错误;B 项说法扩大了个人的作用, 不符合唯物史观,故 B 项错误;宗教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 果,1415 年胡斯的失败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故 D 项错误。 答案:C 2.(2019·郑州模拟)16 世纪的英国,天主教会及其信条遭到变革, 传统宗教机构被大量解散,使得延续数个世纪之久的社会调节剂和润 滑剂几近消逝,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带来比较大的麻烦。这说明宗教改 革( ) A.推动了社会秩序的重组 B.促进了行政机构的调整 C.摧毁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D.阻碍了近代城市的转型 解析:由材料中的“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带来比较大的麻烦”可知 宗教改革会推动城市社会秩序的重建,故 A 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 城市社会秩序而不是行政机构,故 B 项错误;宗教改革并没有否定 宗教信仰,故 C 项错误;从题干看宗教改革是有利于城市社会秩序 重建的而不是阻碍,故 D 项错误。 答案:A 3.(2019·保定模拟)16 世纪欧洲产生了许多新教派,每个新教派 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 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该历史现象( ) A.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 B.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而出现 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D.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 解析:“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 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 罗马教会”可见与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相关联,故 D 项正确。 A、B、C 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D 4.(2019·绵阳模拟)1520—1525 年是德国历史上小册子印刷发行 的黄金时代,诸如“谈话”“对话”“公告”“传单”“对公告的回答” “途中自语”“委任状”“演说”“讽刺”等频频出现于小册子的标题 之中,通常这些标题还伴有醒目的图画。这些小册子( ) A.成为抨击罗马教皇的主导形式 B.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C.适应了德意志民族统一的趋势 D.利于新教思想触及普通民众 解析:1517 年,马丁·路德在德国进行宗教改革,提出一系列新 教主张,1520—1525 年是德国历史上小册子印刷发行的黄金时代, 诸如“谈话”“对话”“公告”“传单”“对公告的回答”“途中自语” “委任状”“演说”“讽刺”等频频出现于小册子的标题之中,通常这 些标题还伴有醒目的图画,从标题和醒目的图画可以看出,这些小册 子通俗易懂,有利于新教思想触及普通民众,故 D 项正确。 答案:D 5.(2019·太原模拟)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但两人 也有区别,前者强调“个人对《圣经》的正确理解”,后者强调《圣 经》是“绝对真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肯定《圣经》的权威 B.都反对宗教神学思想 C.对人文主义的态度不同 D.对上帝的认识不同 解析:根据材料“前者强调‘个人对《圣经》的正确理解’,后 者强调《圣经》是‘绝对真理’”,二者都强调《圣经》在信仰中的作 用,故 A 项正确;根据所学,二者都主张宗教改革,但不反对宗教 神学,均主张“信仰得救”,故 B 项错误;二者都反对教皇权威,使 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 C 项错误;二者都强调对上帝的信仰, 故 D 项错误。 答案:A 6.(2019·永州模拟)18 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一股前 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就连一些并 无特长的法国人,仅仅因为会说法语,亦纷纷被各国的富商巨贾请入 家中担任家庭教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法国启蒙运动的成就显著并顺应了时代潮流 B.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高居欧洲首位 C.欧洲各国对法国大革命成功实践的普遍推崇 D.民主共和制得到了欧洲各国民众的一致认同 解析:18 世纪的法国对世界的贡献主要就是启蒙运动,故 A 项 正确;这时候的法国还是封建国家,故 B 项错误;法国大革命 18 世 纪末期才开始,故 C 项错误;欧洲大陆整体上还是封建君主专制国 家较多,故 D 项错误。 答案:A 7.(2019·三明质检)伏尔泰认为“在这个社会里,既无土地又无 房屋的人难道也应该有选举权吗?……当黎民被容许议论(国事)的 时候,一切都将毁灭。”这表明伏尔泰( ) A.强调天赋人权 B.保留社会等级 C.主张精英政治 D.维护私有制 解析:根据材料“在这个社会里,既无土地又无房屋的人难道也 应该有选举权吗?……当黎民被容许议论(国事)的时候,一切都将毁 灭”,伏尔泰所倡导的是精英政治,故 C 项正确;A 项与材料信息不 符,排除;作为资产阶级的启蒙者,伏尔泰是明确反对等级秩序的, 排除 B 项;材料中并没有对私有制的相关提及,排除 D 项。 答案:C 8.(2019·濮阳模拟)18 世纪欧洲报刊在评论某启蒙思想家时指出: “一个法国人竟然不把品德当作君主政体的原则。这是对政府的侮辱, 并且几乎是一种叛逆罪。”这一言论( ) A.反对人文主义者对君主宽容 B.认为权力制衡理论有缺陷 C.批评启蒙运动对理性的推崇 D.指责社会契约论排斥君权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权力制衡体现的是行政、立法、司法之间 的彼此制衡,并未体现原有的品德对君主的制约,故 B 项正确;A 项 表述不符合题目中“竟然不把品德当作君主政体的原则”,故 A 项错 误; C 项表述不符合题目中“某启蒙思想家”,故 C 项错误;D 项 表述不符合题目中“不把品德当作君主政体的原则”,故 D 项错误。 答案:B 9.(2019·烟台模拟)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 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 )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对国家的否定,不是实行何种政体,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私有制问题,故 B 项错误;材料中认为国 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需要对其进行制约,故 C 项正确;材料中认 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说明不是主张取消国家机构,故 D 项 错误。 答案:C 10.(2019·滨州模拟)孟德斯鸠在其出版的《罗马盛衰原因论》 中认为,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 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具有爱国家、爱荣誉、爱自由的美 德。据此可知,该篇文章的主旨是( ) A.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 B.赞美罗马共和制度诸多优点 C.研究不同政体产生的不同影响 D.为法国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孟德斯鸠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根 据题目中“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 政治权利”得出: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故 A 项正确。 答案:A 11.(2019·太原模拟)18 世纪后半期,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召集了 一批知识分子编撰了一部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 的《百科全书》。当局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 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 由和败坏风俗。”这说明( ) A.科技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 B.百科全书派都是唯物主义者 C.理性思想冲击了法国旧社会 D.百科全书集启蒙运动之大成 解析:由材料“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了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 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可知启蒙运动冲击了旧思想,故 C 项正确;由材料“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百科全 书》”可知影响启蒙运动的不仅仅是科技因素,故 A 项错误;B 选项 “都是唯物主义者”表述过于绝对化,故 B 项错误;百科全书是知 识和经验的集大成之作而非启蒙运动的集大成之作,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2.(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强调, “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 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 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对该观点 判断错误的是( ) A.实际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 B.即将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 C.阐述了“不断革命”的合理性 D.有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解析:题干中提及全体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公约,但时机和方式并 非只有一种,如果当时全体公民认同公约而暂不废除或者都同意废除 而和平过渡的话,就不会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故 B 项错误,符合 题意;A、C、D 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 13.(2019·安徽十校联考)(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 之而刑措矣。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 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益尊。……改知县为五品官,正其名曰 县令。任是职者,必用千里以内习其风土之人。其初曰试令,三年, 称职,为真;又三年,称职,封父母;又三年,称职,进阶益禄,任 之终身。……夫使天下之为县令者,不得迁又不得归,其身与县终, 而子孙世世处焉。 ——顾炎武 材料二 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备受美国制宪者们的推崇,其精髓 被融入美国成文宪法之中,在后来美国的政治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 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称之为“现代国家的最完善的例子”。美国式 民主模式适合中国吗?邓小平同志对此很早就果断地指出,“我们不 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 政府……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这种办法我们不能采用”。 ——摘编自黄金桥《美国宪政中的分权制衡机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顾炎武国家管理体制上的主张,并加以简 要评价。(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分权思想在美国 政治实践中的充分体现。并针对材料二中马克思、恩格斯和邓小平的 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13 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归纳即可; 第二小问评价,结合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社会发展趋势,可 知顾炎武主张分权是符合时代潮流,但主张官员终身制和世袭制是落 后的,运用相关史实,对其主张进行评价。第(2)问,第一小问体现, 结合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的美国政治体制,可说明孟德斯鸠分权思 想在美国政治实践中的充分体现;第二小问看法,结合材料二马克思、 恩格斯肯定美国三权分立,邓小平认识到三权分立的弊端的不同观点, 评价三权分立主张的积极之处和弊端。 答案:(1)主张:分权众治,权力下放,实行县令终身制和世袭 制。 评价:顾炎武分割皇权的主张,授予地方县令自治权力,有利于 克服君主专制的弊端,调动地方管理的积极性,具有进步意义;但他 将官员的终身制与世袭制引入到国家管理体制当中,体现了其思想的 保守性和局限性。 (2)体现:美国依三权分立原则,制定了 1787 年宪法、构建了中 央政府;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 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国会实行两院制,兼顾大小州 的利益;实行联邦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但各州有一定的自治 权;等等。 评析:马、恩肯定了美国三权分立及其制衡的原则,它是美国政 治智慧与政治实践的产物,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邓小平指出了美国三权分立民主制度的弊端,其三大权力机关之 间相互牵扯,会影响到国家权力的统一,导致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现 象时有发生。 14.(2019·临沂模拟)(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00 年以后,西方的世界历史观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他 们以世界“主导者”自居,把扩张美化为“传播文化”,为世界发展 历程勾画了一个“主导——传播模式”,即西方文化向世界播撒模式。 如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不是宣布世界历史走向越来越接近西方古 典标准,就是声称世界的发展历程将是《福音书》的传播和兑现的过 程。 但从 20 世纪末起,西方传统的世界观受到严重挑战。挑战来自 于时代变化,尤其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以后,各领域的研究都不 仅关注研究对象的孤立、静止状态,而且考察对象之间的“关系”, 西方世界历史传统理论忽略不同地区、国家和文明之间“关联性”的 缺陷凸显出来。 ——据《探讨:如何在互动中建构世界历史》等改编 围绕材料,运用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论证。(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材料是关于西方世界历史观的变化,第一段体现“以西方 为中心”的西方世界历史观,世界发展历程勾画了一个“主导——传 播模式”,即西方文化向世界播撒模式,实质是“西方中心论”,究其 原因是因为 16 世纪以后西方文明的崛起与扩张,把世界其他地区纳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范围中来,因而形成文明间“西方主导”模式; 第二段说明“西方中心”的西方世界观受到挑战,逐步重视各地区、 各文明间的关联性。究其原因是因为 20 世纪末期起,世界竞争加剧, 世界各地工业化进程不断发展,多极化趋势不断出现与加强,从而使 传统“西方中心”观念受到冲击,加强了文明间的关联性。从中任选 一论点进行论述即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观点:占主导的西方文化向世界散播。 论证:欧洲启蒙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思想 武器:资本主义扩张,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西方资 本主义政治思想和制度向其他地区的传播。 示例二 观点:各种形态的人类文明在交往中实现双重融合。 论证:中国的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欧洲启蒙思 想家深受儒家思想的启发和影响;科举考试成为欧洲欧美文官制度的 先驱;亚非拉地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和 人口流动促进各地文化的相互交融,如爵士乐的产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