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提升版)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学案)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 线索一 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8~前5世纪,在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与贵族奴隶主的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在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继续打击贵族特权、完善民主机构及鼓励公民参政等措施推动下,雅典的民主政治逐渐达到顶峰。它铸就了雅典的辉煌,为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奠定了基础。 线索二 罗马法 公元前6世纪以来,在罗马平民反对贵族专权的斗争中,在罗马扩张导致的不同民族的矛盾尖锐及经济社会纠纷日益增多的过程中,罗马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体系的不断完善过程。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帝国统治,为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线索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奠定了人文主义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升华。 考点一 雅典的民主政治 1.(题点:梭伦改革)史学家钱乘旦认为:“人们从来都把雅典看作西方民主制度的起源,可是在‘民主’的源头上,我们就看到了金钱的力量。有钱人不一定是血统上的贵族,但他们是金钱上的贵族。”这一说法( ) A.否定了雅典公民政治的民主性 B.肯定了雅典打破血缘政治的进步性 C.揭示了雅典城邦体制的阶级性 D.指出了雅典划分财产等级的局限性 解析 材料承认雅典的民主政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有钱人不一定是血统上的贵族,但他们是金钱上的贵族”体现了财产等级制的局限性,并未肯定打破血缘的进步性,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揭示雅典城邦政体的阶级性,故 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雅典实行的财产等级制度是以财产的不平等取代了原来的血缘的不平等,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故D项正确。 答案 D 2.(题点:克利斯提尼改革)克利斯提尼时期规定:年满18岁的雅典男性青年,在其父母所隶属的德莫斯(自治村)内通过一定的入籍仪式便可取得公民权;一些外邦人也在德莫斯内取得雅典公民权。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公民范围加强陶片放逐力度 B.体现五百人议事会多元性和专业性 C.用地域原则来代替血缘的原则 D.削弱工商业奴隶主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解析 “年满18岁的雅典男性青年,在其父母所隶属的德莫斯(自治村)内通过一定的入籍仪式便可取得公民权;一些外邦人也在德莫斯内取得雅典公民权”此举是用地域原则代替了血缘原则,削弱了氏族贵族在各方面的影响,故C项正确。 答案 C 3.(题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雅典曾经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公民如果在国内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反映了( ) A.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 B.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C.规范公民的行为利于希腊稳定 D.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解析 据材料“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可知,雅典政治注重公民的城邦意识,渗透于雅典社会各方面,故A项正确;材料“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是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与要求,而不是重视公民个人权利,故B项错误;材料“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与希腊稳定无关,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雅典民主属于奴隶主贵族的民主,公民只是城邦内成年男性公民,而不是所有人,故D项错误。 答案 A 4.(题点:希腊民主政治的反思)柏拉图指出:遵守习惯和法律是掌权者的首要职责;习惯和传统法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真知识;尊重法律。他还提出要用法律来规制掌权者“有限所得与无限贪欲间的尖锐矛盾”。这说明柏拉图( ) A.寻求城邦管理的有序性 B.认为法律源自生活习惯 C.最早提出权力制衡理论 D.把遵守法律作为美德 解析 根据材料“法律来规制掌权者‘有限所得与无限贪欲间的尖锐矛盾’”可知,柏拉图希望在法律与政治之间寻求平衡点,保持社会有序运行,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尊重法律”问题,故B项错误;权力制衡是权力间相互制约,材料只强调法律对掌权者的约束,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法律对掌权者的规制,不涉及掌权者的美德,故D项错误。 答案 A 视角1 雅典城邦的社会价值观念与公民参政意识的形成。 视角2 以制度创新为切入点,考查古代雅典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比较。 视角3 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地域特色及发展的不同道路,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1.形成条件 (1)地理环境:海洋文明、多山靠海、良港众多、海岛棋布、平原狭小。 (2)经济环境:海外贸易条件得天独厚,工商业发达。 (3)政治环境: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4)人文环境: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 2.过程 (1)奠基: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里)斯提尼改革,使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3)顶峰:伯利(里)克里(利)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3.内容 (1)公民大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其讨论决定。 (2)五百人议事会:国家常设最高行政机关。 (3)陪审法庭:国家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4)除十将军外,国家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4.特点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5.评价 (1)积极性 ①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促进了雅典奴隶制文明的繁荣。 ②对后世民主政治的实施和民主思想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 (2)局限性 ①民主只属于成年男性公民,是少数人的民主。 ②小国寡民体制下的产物,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6.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及对奴隶的专政。 考点二 罗马的法律 1.(题点:罗马法的推动因素)《十二铜表法》注重诉讼程序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到查士丁尼时代的《法学总论》则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等问题上。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B.平民的不断斗争 C.统治者价值取向变化 D.人文主义的影响 解析 根据材料“到查士丁尼时代的《法学总论》则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等问题上”可知,查士丁尼时期关于权利和财产问题更为重要和普遍,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故A项正确。 答案 A 2.(题点:罗马法的特点)有学者认为: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在该学者看来,罗马法( ) A.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B.渊源呈现多元性 C.主要维护平民利益 D.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 解析 材料介绍罗马法的来源,没有涉及适用范围,故A项错误;“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都是罗马法的来源,可见其渊源呈现多元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保护的对象,故C项错误;习惯法只是罗马法的部分来源,因此罗马法不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故D项错误。 答案 B 3.(题点:罗马法蕴含的精神)有古罗马法学家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该法学家的观点( ) A.强调法律至上,肯定天赋人权 B.追求公平正义,保障了奴隶利益 C.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罗马统治 D.蕴含人文精神,为后世提供借鉴 解析 根据材料“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可知,该观点从自然法的角度对奴隶的地位进行评论,这种平等的自然法理念蕴含了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 答案 D 4.(题点:罗马法的影响)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罗马法陷于衰退,教会迅速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了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为王权至上提供了两句重要的格言“皇帝的喜好具有法律的力量”、“皇帝不受法律约束”。这在当时( ) A.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 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 C.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 D.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 解析 材料中“到了12世纪”“为王权至上提供了两句重要的格言”表明皇帝不受教会的法律约束,实际说明民族国家不受罗马教皇控制,故B项正确。 答案 B 视角1 罗马法所体现的法律原则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 视角2 罗马法体系与中华法系的异同点及形成原因。 视角3 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理解罗马法在以法治国、公正公平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隐性意义。 1.发展历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①习惯法: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②《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①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有其狭隘性。 ②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自由民,使法律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 (3)从零散到形成体系:查士丁尼时汇编而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2.基本内容 (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影响 (1)对当时:维系了罗马的统治。 (2)对后世 ①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高无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法律原则。 ②是近代资产阶级民权理论的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思想武器,集中体现在“天赋人权”“权利平等”等口号上。 ③罗马法中关于买卖、借贷、债权、合同契约、遗产继承以及伤害赔偿等规定,在日益重视私有财产和人权的今天,更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考点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题点:智者运动兴起的因素)在智者运动中,“智者”没有统一的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较为一致。“智者运动”的兴起,主要得益于( ) A.政治民主 B.经济发达 C.学术浓郁 D.思想独立 解析 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这明显与雅典的直接民主政治有关,故A项正确;“经济发达”不适合古希腊,B项错误;智者学派没有统一的组织,所以,学术上没有达到浓郁的程度,故C项错误;材料“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较为一致”,无法体现其思想独立,故D项错误。 答案 A 2.(题点:智者学派的思想)智者学派中许多人都宣称,所谓的正义和公平仅仅是一种独断传统的表达或是独断统治者强迫人民接受的,没有什么确实是正义的。这表明智者学派( ) A.主张相对主义的价值标准 B.追求个人功利的思想倾向 C.注重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 D.倡导理性自由的生活态度 解析 智者学派认为:“没有什么确实的正义。”这是相对主义的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智者追求个人名利的主张,故B项错误;智者主张容易导致道德沦丧,故C项错误;智者主张感性自由的生活态度,故D项错误。 答案 A 3.(题点:西方古代先哲的共同思想)古希腊时期,一批所谓“哲人”到处演讲和发表许多奇怪的辩论,传递了许多“负能量”,造成很坏的风气。于是有了苏格拉底,讲述人生的共同真理;有了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 A.着力培养公民的独立人格 B.将教育与哲学理想结合起来 C.具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D.试图挽救日渐衰败的民主制 解析 材料中三位哲人在当时看到希腊盛行的诡辩学派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流弊,他们提出教育理论及主张来设法补救,体现了他们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故C项正确。 答案 C 视角1 从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角度去分析探究人文精神的渊源和内涵。 视角2 比较古代东西方先哲们思想的差异性和相通性并分析其中原因。 1.智者学派 (1)原因:古希腊工商业经济繁荣;城邦民主政治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3)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2.苏格拉底 (1)支持寡头政治,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提倡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 (2)道德主张:提倡善良的道德,伦理思想是“美德即知识”;提倡发现自我,认识自己。 3.柏拉图:关注人类生活,把人分为三类,应各尽其责;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4.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5.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再到人自身。 (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题线1 从制度创新角度考查雅典民主政治 【追溯高考1】 (2018·全国Ⅲ卷,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解析 “必须能言善辩”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B与材料“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的信息相符,故B正确;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进入黄金时代,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公民表达不同的观点,不是思想纷争,D错误。 答案 B 『深化拓展』 公民政治与精英政治 公民政治指的是以公民为主体的政治生活方式。在古代雅典,公民政治观念以公民积极参政为核心,认为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主张全体公民的政治地位平等,并且应当直接参与到公共生活之中。从这个角度看,古雅典的民主政治属于公民政治。 精英政治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主张的贤人治国理论一脉相承,其认为在一个国家中,极少数的政治精英掌握政权,被统治阶级绝大多数是群众,即让有专业知识的人来治理国家。 【对点训练1】 (2018·陕西汉中教学质量检测)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雅典十将军委员会在希波战争中的作用日渐增强,取代了原来执政官的权力,不仅控制兵权,还掌管国家外交事务及部分财政权。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伯利克里连续15年当选为首席将军,控制了雅典政局,成为事实上的终身政府首脑。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雅典( ) A.民主制具有局限性 B.政治制度建设服务于国防安全 C.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D.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精英政治 解析 由材料可知,十将军委员会权力很大,且从“伯利克里连续15年当选为首席将军,控制了雅典政局,成为事实上的终身政府首脑”来看,雅典城邦在权力行使中,个人或极少数人发挥很大作用,这说明当时雅典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精英政治,D项正确。“民主制具有局限性”材料并未涉及,排除A项;B项与材料十将军委员会“不仅控制兵权,还掌管国家外交事务及部分财政权”不符,排除;公民大会是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排除C项。 答案 D 题线2 从制度创新角度考查雅典民主政治 【追溯高考2】 (2017·课标全国Ⅲ,32)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 A.限制权力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 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 解析 官员、陪审员、18岁青年男子等人都要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责任,可见这些宣誓是为了增强各自的责任意识,故D项正确。A、B两项仅涉及官员,C项只符合青年男子,故A、B、C三项排除。 答案 D 『深化拓展』 雅典民主政治的监督保障机制 【对点训练2】 (2018·河北邯郸一模)雅典民主政体从梭伦时期开始到伯利克里时期完成,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和立法机构,五百人议事会成为最高行政机关,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构。这种权力的划分( ) A.不利于雅典公民参与国家管理 B.呈现出三权分立的趋势 C.奠定了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础 D.激发了居民参政的热情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这种权力的划分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体现,有利于雅典公民参与国家管理,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和立法机构,五百人议事会成为最高行政机关,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构”得出呈现出三权分立的趋势,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奠定了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础,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只有雅典公民才有参政权,而不是“居民”,故D项错误。 答案 B 题线3 从法律原则(精神)角度考查罗马法的永恒价值 【追溯高考3】 (2018·全国Ⅱ卷,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恩格斯“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句评论。罗马共和国时期,历经平民和贵族的斗争,最终以平民的胜利而结束,公民之间取得了法律上的平等,故答案为C项;经过平民的斗争,基本消灭了氏族制的残余,但旧的氏族贵族特权并没有完全消失,故A项排除;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是在东罗马帝国时期,故B项排除;自由民是除奴隶之外的所有居民的通称,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是不可能的,故D项错误。 答案 C 『深化拓展』 古代中国法制与古罗马法制的差异 1.法律观念:中国古代法律深受宗法群体观念影响,罗马法从法律上确认公民个人权利。 2.法律地位:中国古代法制是君主专制的工具,体现了明显的人治色彩,古罗马法律是国家统治的根本,体现了明显的法治色彩。 3.法律结构:中国古代法律民刑不分以刑为主,而古罗马法律则私法发达公法不发达。 4.法律内容:古罗马法律有最早的法人制度和人格权制度,中国则没有。 5.法学家地位:古罗马法学家地位高,部分法学家的法律学说有官方效力,中国古代法律则完全以官方为主导。 6.历史影响:中国古代法律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从而形成了中华法系,而古罗马法律影响了中世纪欧洲许多国家,也对近代以来法律和法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对点训练3】 (2018·辽宁大连高三调研)公元前3世纪前后,罗马法已发展到万民法阶段,而同时期的汉代法律“夷三族是最高刑罚,晁错、李陵被诛之时,其父母妻儿同时被杀”。这种做法违背了罗马法的( ) A.自然法中公正合理原则 B.万民法中人人平等原则 C.法律至上不告不理原则 D.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 解析 中国古代法律一人犯罪罪及无辜家人,不够公正合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夷三族刑罚是针对罪大恶极的犯罪之人,不涉及人人平等原则,故B项错误;不告不理是指对未经起诉的事情不予受理的原则,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私有财产的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 A 题线4 从人、自然和社会的探索角度,考查西方早期思想 【追溯高考4】 (2018·全国Ⅰ卷,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 解析 材料中梭伦要求人们关注道德要超过关注财富。关注道德也就是关注人,这是人文精神的体现,D项正确。梭伦处于奴隶社会,不可能反对奴隶制度,且材料也无法体现出他反对奴隶制度,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权利平等,只是强调了道德比财富更重要,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梭伦主张宁可贫穷也要有道德,说明他不是在抨击贫富差别,排除C项。 答案 D 『深化拓展』 古代东西方先哲对人、自然和社会研究的不同趋向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提倡人伦价值;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高度重视伦理纲常,极力维护君主统治体系下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古希腊哲学家强调人的平等,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合而为一,讲究天人合一,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关注的则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 【对点训练4】 (2018·河北张家口模拟)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这表明苏格拉底( ) A.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意义 B.否定理性的价值 C.主张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D.主张美德即知识 解析 “关注自然界”不符合材料中“不能求诸自然外界”,故A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否定理性”,故B项错误;据材料“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通过认识自我去追求真理,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美德,故D项错误。 答案 C 新视角(一)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罗马法的复兴” [史论储备]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罗马法的复兴” 1.含义:罗马法的复兴是欧洲11~15世纪主要以意大利为中心而发生的重新研究、鼓吹罗马法的热潮。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评论法学派”,注重罗马法与现实社会的关系;17世纪,在荷兰兴起“理性法学派”,主张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19世纪,在德国兴起“历史法学派”,主张在民族法学中复兴罗马法传统。 2.原因:当时西欧的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极不适应,而罗马法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调整商品生产者关系的最完备的法律,这一法律遗产可以满足当时西欧各国一般财产和契约关系的发展变化的需要。 3.意义 (1)有利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罗马法的运用,使商品经济得到比较顺利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力量不断加强,同时也推动了王权的加强和扩张,这都有利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 (2)促进了法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经过罗马法复兴,以研究《民法大全》为突破口和中心,法学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改变了教会僧侣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这就为把罗马法运用于实践准备了条件,从而为正在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关系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3)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近代自然法学说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是17、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的主要思想武器,而近代自然法学说的思想渊源正是罗马时代的自然法思想及自由人在私法关系上的地位平等原则。 [考题感悟] 【考题1】 (2018·福建莆田一模)(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帝时期,三苗叛乱。三苗在攻打黄帝部族中,制定了酷刑。黄帝平叛后,其刑法却被沿用了下来。秦代崇尚法治,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汉朝以亡秦为鉴,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强调法自君出,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唐律继承了汉晋以礼入律的传统,明确规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宋代法制基本上沿袭了唐律。明太祖惩元之弊,以重典酷法治国,在《大明律》之外,还专门制定了《大诰》作为司法依据,使“诏狱”制度化。清代强调“以德化民,以刑弼教”,一般较为宽松。晚清,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冲击下,逼迫统治者对法律条文做了一些修改。但是,最终也未能走上立法民主化、司法独立化的近代化道路。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等 材料二 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其中有关财产所有权和契约的各项规定,都是由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经典性规范构成。它留给世人的是浩瀚如海的私法规定及私法学说。《民法大全》几乎全部为私法,五大法学家的主要著作也大部分为私法。罗马法利用有利的客观地理环境,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法律制度,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法系之一。正如约翰·塞尔蒙评价道:“当一个熟悉罗马法术语的英国律师去学习法国或德国的实用法律书籍时,他会发现这一切并不陌生。” ——摘编自庞朝骥《中国、古希腊、古罗马法律起源特点之比较》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国法律和罗马法内容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古代中国法律和罗马法在近代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答案 (1)特点:刑起于兵,兵刑合一;引礼入法,礼法并施;专制色彩浓厚。注重经济关系,以私法为主。 背景:战争的刺激;儒家思想的影响;集权体制的强化;农耕经济的固守。商业贸易发达,纠纷增多;疆域扩大,社会矛盾复杂;地理环境优越;人文主义影响。 (2)原因:①中国:自身的缺陷;社会动荡;生产方式没有根本性变化。②罗马法:吸收多元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调整商品经济关系,适应了资本主义时代发展的需要。 新视角(二) 立足历史解释,探讨古希腊政治文明与欧洲近代文明的渊源 [史论储备] 雅典民主政治与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1)民主运作方式:古代雅典属于直接民主,近现代西方代议制民主,属于间接民主。 (2)民主范围:在适用范围、制约机制、管理机制、运作程序等方面,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比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更广泛和完善。 2.联系:雅典民主政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是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渊源,具体表现在: 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对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轮番执政 选举制的起源 人民主权 “主权在民”思想的开端 五百人议事会规定任期 资产阶级代议制下任期制的起源 五百人议事会按选区 内公民人数分配名额 比例代表制的开始 [考题感悟] 【考题2】 (2018·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测试)(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主张重新审视古希腊文明中的法治和宪政与近现代西方法治和宪政的关系。 古希腊 近代西方 ① 雅典人认同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离开了城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雅典人没有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等,个人财产不受保护。 ② 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包揽制定、执行和监督法律的全部权力 ③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平等参与、直接民主、抽签选举、投票表决、轮番而治以及较短的任期等 ——据罗洪洋、赵大华《重新思考古希腊与近现代西方法治和宪政的关系》整理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从上述表格中任选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12分。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主题:①古代雅典强调城邦至上,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对个人和个人权利的尊重及对国家权力的限制。 ②古代雅典的权力机关权力广泛且强大,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分权与制衡。 ③古代雅典是公民可直接参与的直接民主,而近代西方法治是代议制的间接民主。 示例 主题:古代雅典的权力机关权力广泛且强大,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分权与制衡。 论述: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包揽制定、执行和监督法律的全部权力,缺少必要的制约机制。近代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力分立,彼此制衡,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宪法的理论基础。1787年美国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三个部门互相制约,防止了任何部门的独断专行,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