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共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 商纣王有个同母的哥哥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立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法力争,认为生微子启时母亲为妾,生纣王时母亲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后来纣成为商王。这说明商朝时期 A. 神权观念十分浓厚 B. 分封制度有待完善 C. 宗法制度影响很大 D. 内部权力争斗激烈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生微子启时母亲为妾,生纣王时母亲为妻”来看,纣王是嫡长子,根据宗法制度应当被立为太子。故答案为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神权观念,排除A项;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立太子问题上的不同主张,没有反映出“争斗激烈”,排除D项。‎ ‎2. 《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材料反映了 A.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 “三纲五常”的原则 D. “天人感应”的思想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等,材料内容的核心,即体现等级。据此,可知:B项“中央集权制”,C项“三纲五常”,D项“天人感应”,材料内容均无从体现。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A。‎ ‎3.‎ ‎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时至今日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 诸侯争霸,胜者为王 B. 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 尊王攘夷,号令诸侯 D. 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诸侯用九鼎,破坏了维护分封制的礼乐制度的规定,表明周王室衰微,分封制被破坏,故选B。‎ ‎4.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 A. 封建主的彼此猜疑 B. 分封制的固有弊端 C. 周天子的穷兵黩武 D. 东周时期的文化凋落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巩固统治,但是后来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消弱周天子的权威,所以本题选B,A、C、D不符合题意。‎ ‎5. 一考古队发掘石碑一块,刻有:“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这块石碑应反映哪一朝代?‎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元朝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秦始皇的有关内容。“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是说秦始皇废除分封制,直接统治全部疆域,没有分封概念,从此没人可与之竞争天下之主,收缴民间武器铸成大鼎,两条措施之下,可以确保再无战乱。这明显就是歌颂秦始皇功绩的碑文。A正确,故本题选A。‎ ‎6. 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 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 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C. 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 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答案】D ‎【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皇帝制度的独尊现象,“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表明皇帝的威严与独尊,所以答案选择D项。B项是表象,A项是错误项,C项是无关项。‎ ‎7.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 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从血缘政治向科举政治转变 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秦朝”、“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可以判断该题与郡县制有关,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A正确;科举制是在隋朝时期确立的,B排除;专制政治不属于积极意义,C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8. 汉朝实行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制度,这个制度就是 A. 刺史制度 B. 察举制度 C. 三公九卿制度 D. 设立中朝机构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武帝时期在地方设置了“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这一举措强化了中央集权,答案选A,B C D三项不属于监察制度。‎ ‎9. “(汉武帝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以下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B. 汉武帝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 C. 有利于西汉的“大一统” D. 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解决了西汉初年的王国问题,有利于西汉的“大一统”‎ ‎ 和加强中央集权,但不能说彻底解决王国问题,分封制不完全废除王国问题就不会彻底解决,所以B项表述错误,A C D三项正确符合题意要求。‎ ‎10. 察举制是西汉选用官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其推选的主要依据是 A. 战功 B. 才学 C. 门第 D. 孝廉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西汉的察举制选官的主要标准是孝廉。故答案为D项。A项,战功是军功爵制选官的标准,排除;B项,才学是科举制选官的标准,排除;C项,门第是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标准,排除。‎ ‎1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成语源于历史故事,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 ‎①围魏救赵②秦晋之好③指鹿为马④楚河汉界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①围魏救赵是战国时期,②秦晋之好是春秋时期,③指鹿为马是秦朝建立之后秦二世的言行,④楚河汉界是秦末楚汉争霸时期的局面。故②①③④的排序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项。‎ ‎12. “他们凭藉祖先的余荫……凡州郡掌管选举诠叙的官吏,如中正、主簿、功曹之类,都非由他们中择人任用不可,而且由中央到地方的高级长官亦由他们包揽独占,使一般平民不易有参加的机会。”材料反映的是 A. 科举制形成的必然性 B. 察举制引发社会动荡 C. 科举制打破特权垄断 D. 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他们凭藉祖先的余荫……凡州郡掌管选举诠叙的官吏,如中正、主簿、功曹之类,都非由他们中择人任用不可”说明当时选官权力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没有反应出这一点;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九品中正制;C选项错误,科举制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形成。‎ ‎13.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 唐朝的门下省 B. 宋朝的枢密院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A ‎【解析】“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说明“给事中”属于管监察的官员,据此可以推断管监察的唐朝门下省,应该符合题意,故选A;B属于军事机构、CD分别是明清时期皇帝的侍从机构,均不符合题意。‎ ‎14. 读书人可以凭文才武略竞争高低,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是得益于我国古代的:‎ A. 宗法制 B. 科举制 C. 世官制 D. 察举制 ‎【答案】B ‎【解析】题干中“读书人可以凭文才武略竞争高低,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实际上是指通过考试形式获取官职,A和C都是通过世袭得到官职,与题干主旨相悖,排除,D项是指通过在职官员考查品行等,向皇帝推荐,也与“读书人凭文才武略竞争高低”无关,只有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官,“学而优则仕”,答案为B。‎ ‎15. 下列属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A. 实行郡县和封国并存 B. 颁布“推恩令” ‎ C. 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D.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答案】D ‎【解析】北宋中央集权制度中地方设置文官管理,避免武将掌握割据力量,故答案选D。AB是汉代的政治制度;C是唐代的政治制度。‎ ‎16. 北宋初年,为了监督知州而设置了 A. 转运使 B. 参知政事 C. 通判 D. 三司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北宋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得到加强,尤其是在中央与地方的的关系上。宋太祖在地方设置通判负责监察,来监督地方长官(知州)的工作,定期向皇帝汇报,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17. 下列措施中,对地方割据势力未能起到限制作用的是 A.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B.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 宋太祖派文臣任地方官 D. 唐朝设置节度使 ‎【答案】D ‎【解析】A项中的郡县制使地方上无独立的实权,官员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所以可以起到限制地方割据的作用。B项内容也是,它的推行使地方上诸侯的势力不断缩小,C项地方上文官可以监督地方的武官,所以答案选择D项,唐朝的节度使是唐朝出现藩镇割据的主要原因。‎ ‎18. 在中国古代语辞中非常重视颜色的恰当使用,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诗句,赵匡胤“黄袍加身”兵变,等等……这种情况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A. 色彩审美 B. 贵贱等级 ‎ C. 社会分工 D. 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朱即红色,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所以古代用朱门借指豪富人家。“黄袍”往往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黄袍”作为帝王专用衣着源于唐朝。黄色服饰在我国古代一直比较流行,所以无论是“朱门”还是“黄袍”社会等级高低的反映。‎ ‎19. 我国当前实行的省制开端于 A. 秦朝郡县制 B. 西汉的州郡县制 C. 元朝的行省制 D. 唐朝的军镇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是中国省制的开端,C项正确。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的州郡县制、唐朝的军镇制虽然都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无论从管理范围,管理模式方面分析,都与元朝的行省制有较大差别,排除ABD。‎ ‎20.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地方行政区划,最早出现于 A. 秦朝 B. 西汉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政院元朝时职掌全国佛教事务及藏族地区之军政事务的机构。故选C。‎ ‎21. 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A. 加强了皇权 B. 限制了皇权 C. 被雍正帝废除 D. 权力在六部之下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清朝初年的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情,皇帝也难以更改。所以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皇权,A错误,B正确。议政王大臣会议在乾隆时期被废除,C错误。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在六部之上,D错误。‎ ‎22. 下列是有关加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按其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①设置参知政事 ②废丞相、设内阁 ③设立军机处 ④创立三省六部制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 C. ②④①③ D. ④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基本知识和历史发展线索的掌握。主要考查古代中国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①设置参知政事是北宋,②废丞相、设内阁是明朝,③设立军机处是清朝,④创立三省六部制是隋朝。故选D项。‎ ‎23. 宋朝以前,丞相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大臣连站着都不行,必须跪着。这从本质上说明 A.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 丞相和皇帝的关系日渐疏远 C. 满族和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 D. 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丞相与皇帝的关系由宋以前的君臣关系到明清时期主奴关系的演变,说明丞相的地位不断下降,皇权不断加强,因此A正确;BCD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故选A。‎ ‎24. 提高皇帝身边近臣的权力来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的一种方式。以下机构的设置能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A. 枢密院、中书省、军机处 B. 中朝、内阁、军机处 C. 中书门下、枢密院、内阁 D. 中朝、三司、尚书省 ‎【答案】B ‎【解析】中朝、内阁、军机处都是皇帝任命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亲信组成决策或参考机构,以削弱外朝宰相或行政机构的实权,从而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故B项正确。A项中的枢密院和中书省、C项中的内阁和D项中的三司和尚书省均不合题意,故排除。‎ ‎25. 若你想做有关明代内阁的研究,最有价值的资料应该来自 A. 记录片 B. 《明史》记载 C. 民间传说 D. 经过证实的带有“票拟”和“批红”的奏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明代内阁的特点之一是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所以“经过证实的带有“票拟”和“批红”的奏章”为一手史料,最具有历史价值,故选D项。ABC均不是一手史料,不是最有价值的研究对象,排除。‎ ‎26. 清朝军机大臣基本职责是 A. 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B.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C. 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D. 决定清朝的军国大事 ‎【答案】A ‎【解析】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择A;秦朝设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排除B;三省六部制的中书省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排除C;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排除D。‎ ‎27. 1800年,嘉庆帝曾说:“军机处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首以严密为要。……(然)折稿未达于宫廷,新闻早传于街市。”可见,嘉庆帝质疑了军机处工作的 A. 高效性 B. 创造性 C. 特殊性 D. 保密性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军机处……首以严密为要”,然而折稿未达于宫廷却早传于街市,这表明了嘉庆皇帝对军机处保密性的质疑,故D项正确;依据“军机处……首以严密为要”可以看出,嘉庆皇帝质疑的不是军机处的高效性,排除A项;依据所学知识,军机处只是对皇帝的命令上传下达,跪受笔录,没有创造性的工作,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嘉庆皇帝对军机处保密工作的质疑,题干不能反映出军机处工作的特殊性,故排除C项。‎ ‎28. 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A. 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 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 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 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答案】C ‎【解析】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明成祖设立内阁,C错误,符合题意,答案为C;秦始皇创立沿用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三分相权,加强专制,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故AB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29. 《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不于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中》)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A. 一定程度理性色彩 B. 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 C. 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 D. 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答案】A ‎【解析】本题题干材料信息反映殷人将鬼神作为万物的主宰的天命观,而周代则认为命运无常,只有品德高尚、按人民意愿办事,治国有方的人才是天命的延续。因此周逐渐消除了盲目信奉鬼神的非理性因素。故本题选A。B项与题干意思相反;C项说法错误;D项不是材料反映信息;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30.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指 A. 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 B. 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 C. 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D. 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旨在考查中央集权制度,依据材料中“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的信息可知,中央集权制度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故B项正确。‎ 第Ⅱ卷 二.材料题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叉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 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己。‎ ‎——《朱子语类》‎ 材料四: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l《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反映的我国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二、三,回答秦朝和唐朝为建立和完善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 ‎(3) 依据材料四,回答清朝设置军机处产生的重要影响。‎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答案】(1)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2)措施: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 ‎(3)影响: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日益集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材料一图一下的文字提示“分封”、图二下的文字提示“大宗”、“小宗”即可分别得出“分封制”、“宗法制”的结论。‎ ‎(2)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和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材料二图片中的文字提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县”等即可得出“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的结论;由材料三中的信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即可得出“三省六部制”的结论。‎ ‎(3)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四中的信息“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即可得出“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结论。‎ ‎(4)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由材料二中“皇帝制”、“郡县制”、材料三中“三省六部制”、材料四中“军机处”的形成即可得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结论。‎ ‎32. 免役法和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全国、贯彻始终的法令。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王安石的一些变法令上,往往有“皆以为民”,“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的言论。在他秉政期间,发布的第一道免役令规定,开封府的乡村四、五等户不纳役钱。可是在向全国推行时,乡村下户被变法派很普遍地强加了役钱负担。待到役钱收入固定下来,宋廷又变相恢复了差役。在乡役方面既出免役钱,又服差役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南宋末。青苗法公布时宣称“公家无所利其入”,“依陕西青苗例钱”不收利息。在各地推行时,有的收息,有的收息,而且城廓户和乡村上户都被抑配青苗钱。农民在纳苗、役钱时大量支付钱币,使得“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大臣孙傅后来对宋钦宗说:“祖宗法惠民,熙丰(宋神宗年号)法惠国。”‎ ‎——摘编自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动机,分析免役法和青苗法实施的实际效果。‎ ‎(2)据材料归纳免役法和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共同问题,据此谈谈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启示。‎ ‎【答案】(1)动机:富国强兵;保护农民利益。‎ 实际效果: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农民的劳动时间并未得到保证;造成钱荒,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2)共同问题:强行摊派;失信于民。‎ 启示:改革要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有效执行相结合。‎ ‎【解析】‎ ‎(1)结合所学,针对北宋积贫积弱的现实,王安石着手变法。所以王安石变法的动机可以答为:富国强兵;保护农民利益。由材料“强加了役钱负担”“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结合所学,可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但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农民的劳动时间并未得到保证,但造成钱荒,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2)免役法和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共同问题是无法真正贯彻,强行摊派,结果失信于民。从而得出的启示是:改革要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有效执行相结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