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苏州市陆慕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苏州市陆慕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陆慕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请把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的。‎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思想家强调“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位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里“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等观点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A项正确;孔子的“克已复礼”,墨子的“兼爱”、“非攻”和韩非子的“法治”主张,都体现出没有材料中的辩证思想,与“无为而治”观点不同,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赵王如意为新太子。太子太傅叔孙通不但称历史上晋献公因废太子导致晋国乱政数十年,而且以死相谏。叔孙通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护宗法继承制度 B. 坚守太子太傅辅佐之职责 C. 极力维护吕后尊严 D. 根除影响政权稳定的隐患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叔孙通极力反对废太子立赵王原因主要是为了维护宗法制强调的嫡长子继承制,A项符合题意;太子太傅辅佐之职责不是维护太子之位,而是教谕、培养太子、辅佑太子,B项不符合题意;维护吕后尊严只是一方面,不是主要原因,C项错误;稳定太子之位并不能“根除”影响政权稳定的隐患,D项错误。‎ ‎3.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甘肃考察调研,首站来到敦煌的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作为艺术的宝库,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在这里汇集成斑斓景观。敦煌壁画是我国古代宝贵的艺术遗产,下面三幅敦煌壁画反映了该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 A. 佛教思想的中国化 B.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C. 市民生活的世俗化 D. 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答案】B ‎【解析】‎ 根据三幅敦煌壁画的宣传内容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传善行悲苦体现了是魏晋的社会动荡,宣传幸福祥和体现了盛唐的强大繁荣,世俗场景渗入佛界体现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的活跃,这些变化突出体现了佛教艺术内容具有其时代性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融合的信息,A项错误;材料在研究佛教艺术,不是市民生活,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出中外在“艺术”方面的交流和融合,D项错误。‎ ‎4.“吾□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系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文中□内应该填入 A. 唐 B. 宋 C. 元 D. 明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转运使,以大系小,系牵绳联,总合于上”等现象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产物,B项正确;唐代、元代和明代都没有专门通过转运使控制地方,ACD三项错误。‎ ‎5.赵冈先生在《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认为中国城市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他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 朝代 战国 西汉 唐 南宋 清(1820)‎ 城市化率 ‎15.9%‎ ‎17.5%‎ ‎20.8%‎ ‎22.0%‎ ‎6.9%‎ 表中唐朝时期城市化率程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 ‎②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 ‎③政府不再限制商业发展 ‎④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唐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再加上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化率提高。①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是在北宋时期,唐朝时期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商业发展,②③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②或③的A、B、D项。‎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 ‎6.史料:10月31日,镇江关税务司戴乐尔给安格联写信:城内简直无人居住,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老百姓逃走了,只有几家小食品店还开张营业。道台衙门里除了道台和大约四个职员外,再没有别人,所有书办和文案几乎都跑光了。该史料最可能出自于 A. 《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B. 《甲午战争:一个意大利人的记述》‎ C.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 D. 《百年五四:共同的文化精神家园》‎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某年的 “10月”底,镇江官民大量从城中逃离,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应该是辛亥革命首义成功,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及其缺乏群众基础的表现,A项正确;甲午战争主要在辽东和山东半岛进行,其影响限于中国北方,B项错误,鸦片战争时,镇江等地还没有外国人出任税务司,C项错误;五四运动中广大的市民、学生和工人阶级参与进来,不会出现城中空虚的情形,D项错误。‎ ‎7.1932年2月22日,美国人罗伯特·肖特驾战机从南京返回上海,途径苏州城郊上空与日机激战,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牺牲地点在吴县车坊乡。苏州人民深切缅怀肖特的义举,曾先后两次立碑纪念,后皆因故毁拆。2014年9月1日,罗伯特·肖特入选国家民政部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肖特的义举 A. 加速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B. 反映美国政府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 说明法西斯行径不得人心 D. 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人罗伯特·肖特驾战机与日机激战的现象说明了日本法西斯行径受到国际人士的抵制和反对,不得人心,C项正确;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秋,而1932年距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还有一段时间,A项错误;当时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抗战没有给予援助,B项错误;这一事件距离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还有近十年的时间,并没有对其产生推动作用,D项错误。‎ ‎8.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答案】C ‎【解析】‎ ‎①出自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②出自1949年的《论人民民主专政》,③出自1928年的《井冈山的斗争》,④出自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故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③①②④,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9.某学校历史研究小组找到下列一组图片,你认为该小组成员为其确立的下列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 A.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B. 中国民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 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之路 D. 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历程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幅图给出的使用进口和自产的轮船经营的洋务派的第一家内河航运公司、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知名企业和新中国成立后制成的第一架飞机,这三个中国近代发展成果的出现,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所以对这三幅图体现的主题说法最恰当的是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历程,D项正确;材料综合了近现代工商业发展成果,不能体现经济“结构”的变动,A项错误;“轮船招商局”是官督商界的洋务企业,第一飞机制造厂是国营企业,两者都不是民用工业,与民族资本家的救国之路无关,B C两项错误。‎ ‎10.195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表了《关于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公报》。《公报》公布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在1953年6月30日24时总人口为601,938,035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主要为 A. 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 B. 配合全国普选提供准确数据 C. 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D. 规划经济发展提供准确依据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6月进行的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主要为接下来进行的一届人大的召开和全国普选的进行提供准确的数据,B项正确;1952年底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A项错误;全国性的人口普查与制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无关,C项错误;当时的一五计划的建设和改革工作已经展开,D项错误。‎ ‎11.今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澳门归侨总会副监事长尤肖吾说:“20年来澳门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地区之一,澳门的人均GDP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地区之一,从1999年至2018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由502.7亿澳门元增加到4403亿澳门元,增长7.8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5万美元,增至8.3万美元,增长4.5倍。”取得这些成就的最主要因素是 A. “一国两制”的制度性保障 B. 投资环境的日趋改善 C. 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与建设 D. 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99年澳门回归以来,“一国两制”提供的制度性保障,是“20年来澳门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地区之一,澳门的人均GDP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地区之一”等成就的最主要因素,A项正确;投资环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等都是在“一国两制”保障下才出现的,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1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9年6月2日10时发布《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指出“现任美国政府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对外采取一系列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措施,动辄使用关税‘大棒’,将自身利益诉求强加于他国。”美国政府的这一行为 A. 降低了美国企业生产成本 B. 促进了对华出口大幅增长 C. 损害了多边贸易体制权威 D. 实现了全球资源最佳配置 ‎【答案】C ‎【解析】‎ 根据“美国政府奉行‘美国优先’政策”,“采取一系列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措施”,结合所学可知,这样做会损害WTO的作用,降低其权威,C项正确;美国的保护主义只会引起相关方面的回击和国际竞争加剧,无法保证其企业成本的长久利益,不能保证其对华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只是美国优先,无法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ABD三项错误。‎ ‎1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 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源 B 古雅典民主政治的“陶片放逐法”‎ 是近代西方代议制产生的滥觞 C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D 万民法的形成 推动了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C项正确;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只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并非其根源,A项错误;古雅典民主政治的公民大会才是近代西方代议制产生的滥觞,B项错误;适应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发展的需要,才有了万民法,D项因果颠倒,是错误的。‎ ‎14.下列两枚邮票所反映的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阶段性特征是 A. 从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 B. 从空想到科学 C. 从一国革命到多国革命 D. 从理论到实践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左侧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到右侧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两枚邮票所反映的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D项正确;《共产党宣言》提出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没有提及和平夺权,A项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即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B项说法只关系到一部分信息;十月革命胜利只在世界上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项不符合题意。‎ ‎15.法国启蒙思想家孔多赛认为,牛顿物理学探求客观世界真实性的模式也可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运行机制,只要将科学的进步力量适用于社会,就能提升社会生活在道德上的合理化程度,这突出反映了 A. 启蒙思想家都热衷于研究经典力学 B. 自然科学发展推动了启蒙运动 C. 启蒙思想家主张过有道德的生活 D. 牛顿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 ‎【答案】B ‎【解析】‎ 根据孔多赛的说法,科学的进步力量适用于社会,可以提升生活和道德上的理性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科学发展影响了启蒙思想家对社会和人生的认知,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B项正确;只有孔多赛的观点不能说明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热衷研究经典力学,也不能反映启蒙思想家们主张过有道德的生活,AC项说法错误;牛顿的研究只限于自然科学,他并不是启蒙运动的代表,D项不符合史实。‎ ‎16.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 A. 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 B. 地缘政治是影响国家发展的唯一因素 C. 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D. 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位历史学家通过否定地理因素、强调制度因素对工业革命扩展方向的影响,说明了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C项正确;突尼斯等北非国家不是因为是大陆国家而接受工业革命影响迟钝,A项错误;材料中否定了地缘因素的优势,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对工业化的意义,并不是强调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实现 工业化,D项错误。‎ ‎17.1928 年1 月7 日一位来自苏联库尔斯克省的贫农给《农民报》的信中记载: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有时7小时,其余的时间是自由支配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达到60 卢布,而且不用交税。而农民每天需要工作17个小时,工资7卢布却还要交税;同时,对农民的粮食规定固定价格,但是对农民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却不按固定价格。材料不能说明 A. 农民的待遇与工人相差巨大 B. 利用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C.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 D. 斯大林模式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1928年时斯大林模式在推进苏联工业化进程中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D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一五计划时期工人与农民的生产时间、工资收入等情况的对比,尤其是农民的税收和粮食价格固定,日用品等工业品价格和农产品代代价格的差别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工农待遇差别大,这种利用价格剪刀差积累工业化资金的做法,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ABC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18.从下图表1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1932年美国关税税率和变动率都处于较低水平 ‎②导致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大危机 ‎③关税的变化反应了当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④各国政府提高关税水平有利于解决经济危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表中1928—1932年西方各国关税均有大幅度提升可知,大危机导致了国际关税和税率的明显变动,体现了当时世界上盛行贸易保护主义,②③说法是正确的,B项符合题意;1932年美国关税税率和变动率在西方国家中都处于较高水平,各国政府提高关税造成了国际关税战、贸易战和货币战,加剧了各国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①④说法错误,与之组合的ACD三项是错误的。‎ ‎19.下面是二战后两幅不同时期的欧洲政治形势图,从中可以看出 A. 是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反映 B. 欧洲在战后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 C. 欧共体(欧盟)在不断向东扩张 D. 苏联对欧洲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二战后不同时期的欧洲政治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发现,两极格局下和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下的欧洲不出现同的状态,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只有欧洲,没有世界整体与欧洲的对比,无法得出其地位变化的相关结论,B项错误;材料中是整个欧洲,不是在讨论欧共体,C项错误;材料中的前后两幅图显示的变化意在分析欧洲的发展,不是在强调苏联的威胁,D项不符合题意。‎ ‎20.“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是纯正的艺术”,他要开辟“过去艺术家从未勘探过的新天地”。下列作品体现此主张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是纯正的艺术”主张一致的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等待戈多》是其中的代表作品,C项符合题意;《安娜卡列尼娜》和《玩偶之家》属于现实主义文学, AD不符合题意;《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B项不符合题意。‎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第 25题10分,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文艺复兴是近代西方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胡适认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有几次文艺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文艺复兴曾有好几次。唐代一批伟大诗人的出现,与此同时的古文复兴运动,以及作为印度佛教的中国改良版的禅宗的产生——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复兴。11世纪的伟大改革运动,随后出现的强有力的新儒家的世俗哲学,逐渐压倒并最终取代中世纪宗教,宋代所有这些重要的发展变化,可称为第二次文艺复兴。戏曲在13世纪的兴起,此后长篇小说的涌现,及其对爱情、人生乐趣的坦然颂扬,可称为第三次文艺复兴。‎ ‎—— 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 材料二 我说我们在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年前——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 Renaissance这个名词。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 ‎—— 1958年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 材料三 一方面,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通过“整理国故”,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几乎都是以这一时期为开端的,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是都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材料四 新文化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面临着一个追求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时代,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都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在传统之中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 ‎——《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的比较——基于文化现代化的视角》‎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中国三次“文艺复兴”的主要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中国文艺复兴运动”是什么?据材料三,理解这场运动为什么叫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所“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答案】(1)第一次:儒学复兴;佛教中国化;第二次:理学兴盛;第三次:元曲的繁荣;小说的涌现。‎ ‎(2)运动:新文化运动;‎ 理解:传承了传统文化,使之焕发生机;在内容上提倡新文学,白话小说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开端,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3)文艺复兴:宣扬资产阶级人文精神(人文主义思想)。‎ 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与科学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解析】‎ ‎(1) 表现:据材料一中“唐代一批伟大诗人的出现,与此同时的古文复兴运动,以及作为印度佛教的中国改良版的禅宗的产生”等信息,可得出第一次复兴即儒学复兴和佛教中国化;由“11世纪的伟大改革运动,随后出现的强有力的新儒家的世俗哲学,逐渐压倒并最终取代中世纪宗教”,可知这里指的是理学的兴盛;根据“戏曲在13世纪的兴起,此后长篇小说的涌现,及其对爱情、人生乐趣的坦然颂扬”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中国第三次“文艺复兴”即元曲的繁荣和小说的涌现。‎ ‎ (2) “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理解:据材料三“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 “整理国故”,“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是都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形式上传承传统文化、内容上提倡新文学,作用上白话小说的发展;本质上是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开端,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等层次,分析这场运动叫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理由。‎ ‎(3) 内涵:据材料四中“新文化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面临着一个追求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时代”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精英们所“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分别指的是是宣扬资产阶级人文精神(即人文主义思想)和 宣扬民主与科学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等。‎ ‎22.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建国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 篇章一 中国的伟大革命 ‎ ‎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我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概括40年来伟大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道路发展和理论建设中走出的“中国特色”。‎ 篇章二 苏州的多彩蝶变 场景1:从“低洼农田”到“现代化产业新城”‎ ‎2019年4月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迎来建设25周年,中新两国总理为园区致贺词: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依托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 ‎……自1995年至2019年8月底,苏州园区境外投资项目数量不断突破,对外协议投资总金额达106.5亿美元。实现了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化配置资源”的创新转型。‎ ‎—— 2019年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2)据材料概括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特征。‎ 场景2:从传统农业县到“华夏第一县”‎ 昆山堪称改革开放的缩影。2019年9月29日晚,昆山市举行撤县设市三十周年主题活动,正如昆山市委书记杜小刚所介绍,改革开放以来,2018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已超3800亿元,经济总量甚至超越了个别省份,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昆山不等不靠、敢闯敢试,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昆山之路”。……在经历了发展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两次高潮后,昆山迎来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发展高潮,“昆山制造”正在迅速向“昆山创造”“昆山智造”转变。 —— 人民网 ‎(3)据材料分析“昆山之路”给我们带来的精神财富,并指出当前昆山的发展体现的特征。‎ 篇章三 中国的新起跑点 美国《时代》周刊在2017年11月13日发售的杂志,除美国本土版外,封面都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上“中国赢了”(China Won)。据封面文章作者伊恩·布雷默介绍,这是《时代》周刊封面第一次出现两种语言。已有70年历史的德语世界老牌政论性杂志《明镜周刊》,于2017年11月11日推出了重量级的封面文章《醒来!》,对中国崛起的现状进行了多方位评述。‎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外媒对中国的评述?‎ ‎【答案】(1)成就: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特色”: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特征:注重境外投资(境外投资项目数量不断增加,投资额不断增长);实现在全球化配置资源;特别注重对第三产业投资。‎ ‎(3)财富:解放思想;不等不靠,主动发展;敢闯敢试的改革创新精神。‎ 特征: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征。‎ ‎(4)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解析】‎ ‎(1) 成就:据材料一中“国内生产总值……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我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信息,从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民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概括40年来的发展成就。“中国特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道路方面,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建设方面,走出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特征:据材料二2019年苏州工业园区发布的数据,中新两国总理为园区致贺词以及“依托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 ‎ “自1995年至2019年8月底,苏州园区境外投资项目数量不断突破”,“实现了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化配置资源’的创新转型”等信息可得出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注重境外投资(境外投资项目数量不断增加,投资额不断增长)、实现在全球化配置资源、特别注重对第三产业投资等发展特征。‎ ‎(3) 精神财富:据材料三中分析的“昆山之路”特点是其提到的“经济总量甚至超越了个别省份,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昆山不等不靠、敢闯敢试,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昆山之路’”等信息,我们可得到的启示有必须解放思想、不等不靠,主动发展、敢闯敢试的改革创新精神等。特征:综合材料三的信息和相关问题,可知当前昆山的发展体现的特征是以科技创新为主。‎ ‎(4) 评述:综合材料四“ ‘中国赢了’ (China Won)。据封面文章作者伊恩·布雷默介绍,这是《时代》周刊封面第一次出现两种语言。已有70年历史的德语世界老牌政论性杂志《明镜周刊》,于2017年11月11日推出了重量级的封面文章《醒来!》,对中国崛起的现状进行了多方位评述”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媒对中国的评价主要是从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展前景等方面加以阐释的。‎ ‎23.有人认为冷战是“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行动和反行动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而达到顶峰,欧洲也就和德国一样被冷战一分为二。‎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它使得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斗争而不兵戎相见。……冷战使美国在世界政治的多个重大问题领域和多个重要地理区域,形成了显著的美国霸权。同时,美国在战后初期宽待德国和日本,助其复兴,以后又长期在安全、贸易和金融方面予以照顾和特殊优惠,从而有力地帮助了它们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或者说成为美国比较强劲的经济竞争对手。‎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权力关系再调整”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美苏“行动和反行动”的主要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冷战与美国霸权”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答案】(1)原因: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意识形态的冲突。特点:军事对峙但不付诸战争;(政治对抗但保持和平共处;)经济割据并形成两大对抗市场。‎ ‎(2)论点:美苏冷战使美国确立世界霸权,但其霸权地位也受部分削弱 论据 ‎①使美国确立世界霸权。通过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成为世界经济霸主;通过操纵联合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确立政治霸权;建立并控制北约,成为军事霸主。‎ ‎②霸权地位受部分削弱。美苏长期对抗,也消耗了美国实力,动摇了霸主地位;扶持德国和日本复兴,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冲击美国经济和政治霸权;冷战背景下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拖累了美国,削弱了其霸权地位。‎ ‎【解析】‎ ‎(1)根据“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原因主要是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和意识形态冲突。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特点主要是冷战为主,经济上进行割据形成两大对抗性市场。‎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结合美苏冷战的相关史实对“冷战与美国霸权”的论题进行论述,史实引用合理,言之有理即可。‎ ‎24.武士阶层是近代日本历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明治维新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来材料:‎ 材料一 曾经武士是幕府时代的统治者,立于士农工商身份阶层的顶端……在明治维新改革中,亲手推翻幕府的中下级武士,面临着未来国家发展道路选择的时候,首先革了自己的命——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无奈。武士在明治维新后成为新的“四民”中居皇族、华族之后的士族,并在近代社会变革中归于解体……但武士阶级的覆灭是社会的巨大进步,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但他们并没有被社会彻底淘汰,其中的成员有相当一部分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运用原有的特长、知识与教养服务于新社会,乃至于成为社会精英,从而顺利实现社会转型。‎ ‎—— 李卓《明治时代日本武士的最后结局》‎ 材料二 在日本的近代化中,武士曾经起过独特的作用。它既是倒幕的领导者,明治维新后近代化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又因近代化的推行而逐步衰落。然而武士道精神却并未随之消亡,而是在日本社会中长期延续下来,影响到其近代化道路的选择。‎ ‎—— 吴乃华《论武士与日本的近代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首先革了自己的命”的具体表现。‎ ‎(2)材料二中武士道精神“延续”体现出明治维新具有怎样的局限性?指出这些局限性在“其近代化道路选择”中的具体表现。‎ ‎(3)据以上材料分析武士的地位发生过怎样的变化?从中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1)表现:废除等级制(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2)局限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带有军国主义色彩。‎ 具体表现:保留天皇制度;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3)变化:幕府时代的统治者,到倒幕运动的领导者,到明治维新后近代化的推动者。‎ 认识: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解析】‎ ‎(1) 表现:据材料一中“曾经武士是幕府时代的统治者,立于士农工商身份阶层的顶端”,“武士在明治维新后成为新的‘四民’中居皇族、华族之后的士族,并在近代社会变革中归于解体”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革了自己的命”具体表现为废除等级制(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等。‎ ‎(2) 局限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士道精神的“延续”体现出明治维新具有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带有军国主义色彩的局限性。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封建性和军国主义在“其近代化道路选择”中的具体表现为保留天皇制度;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3) 变化: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士的地位经过了从幕府时代的统治者,到倒幕运动的领导者,到明治维新后近代化的推动者这样一系列的变化。认识:从武士身份在近代日本社会发生的这一系列的变化,可以得出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等认识。‎ ‎25.拿破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一百多年以来,后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这些英雄人物……粉碎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割去了长在这个基础上的封建头脑……在法国内部创造了一些条件,从而才保证有可能发展自由竞争,经营分成小块的地产,利用解除了桎梏的国内的工业生产力,而他在法国境外则到处根据需要清除各种封建的形式,为的是要给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在欧洲大陆上创造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适当环境。‎ ‎——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材料二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象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三 拿破仑严重地破坏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各民族自决的原则、公民平等的原则等。他的称帝可能是出于某种需要,但……把自己的宫廷搞得和欧洲帝国的宫廷一样,则纯属历史的倒退。‎ ‎—— 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 材料四 法国著名史学家索布尔说:“拿破仑的历史,正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一样,将是永远不能完成,也是永远不能全部写成的。一代又一代,它将无间断的引起人们的思考,激发人们的热情。‎ ‎—— 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拿破仑的历史功绩。‎ ‎(2)材料二、三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何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3)材料四中史学家的看法反映了历史研究有何特点?‎ ‎【答案】(1)功绩:进一步打击了法国封建势力;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摇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 ‎(2)评价:材料二肯定;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德国封建势力;传播大革命思想。‎ 材料三否定;拿破仑实施军事独裁统治,破坏了人民主权、公民平等的原则;‎ 拿破仑对外侵略扩张,奴役被侵略国家,违背了民族自决的原则。‎ 因素:观察角度的不同;历史时间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政治局势的不同;研究方面;所占有的研究资料等等,很多方面都能造成对同一件历史有着不同的观点或看法.‎ ‎(3)特点:历史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入,永无止境的过程;历史研究肩负着传承人类精神财富的重任;历史研究结论根据时代要求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 ‎(1) 功绩:据材料一“粉碎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在法国内部创造了一些条件,从而才保证有可能发展自由竞争……在法国内部创造了一些条件,从而才保证有可能发展自由竞争”,“在法国境外则到处根据需要清除各种封建的形式”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其战争对法国政治、经济和欧洲大陆社会发展等角度,分析拿破仑的历史功绩。‎ ‎(2) 不同:根据材料二“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材料三“拿破仑严重地破坏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各民族自决的原则、公民平等的原则”‎ ‎ 等信息可知两则材料对拿破仑对外战争分别持肯定和否定两种态度,肯定其反封建和宣传大革命思想;否定其战争的侵略性和奴役他国人民,违背民族处决原则等。原因:根据材料二三的出处、时代背景、研究角度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得出不同的结论的主要原因在于观察角度、历史时间、文化背景、政治局势和研究者所占有的研究资料等等诸多方面,都能造成对同一件历史有着不同的观点或看法。‎ ‎(3) 特点:根据材料四中“将是永远不能完成,也是永远不能全部写成的。一代又一代,它将无间断的引起人们的思考,激发人们的热情”等信息,可知得出历史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入,永无止境的过程;历史研究肩负着传承人类精神财富的重任;历史研究结论根据时代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等结论。‎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