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完成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 ‎2019、9、21‎ 一、单选题 ‎1. “中国已不再是旧式‘中央帝国’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而是‘今日地球村’里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这一变化缘于 A. 两极格局的形成 B.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D. 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材料信息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升的结果,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项和B项和题意无关,D项,中国虽然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但是作用和地位还没有如此重要。‎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的影响 ‎2.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讲中说:“漠不关心他人的自私自利行为,乃是十分糟糕的道德表现;现在我们还明白了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上也是十分糟糕的。”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货币升值 ②兴办公共工程 ③保护劳工权利 ④恢复农业生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在世界经济危机面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应该统筹协调,相互配合,共同渡过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后,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公共工程等领域的干预,使各部门协调统一,共同渡过经济危机,,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此时期美国实行的是美元贬值,故①错误;选择B项正确。‎ ‎3.1972年,中美两国发表的《上海公报》指出:“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中方声明“绝不做超级大国,并且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一公报 A. 遏止了苏联的扩张行径 B. 说明两国结盟维护和平 C. 针对的是崛起中的日本 D. 显示中国国际地位提升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苏联在陈兵中国的东北边境,中苏关系紧张,针对这种现状中国有意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有助遏制苏联的扩张行径,但说成“遏止了苏联的扩张行径”是不准确的,故排除A;中美没有结盟,B项说法违背史实可排除;这一公报是针对苏联,不是针对日本,可排除C;材料反映中美关系的改善并共同反对霸权主义,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正确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的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中苏关系也处于恶化时期,为了针对苏联的扩张行径。但这并没有让苏联停止扩张行径。尽管如此,中美关系的改善确实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了。据此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4.19世纪80年代,两广总督张树声在奏议中说:“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这一认识 A. 阐述了中体西用思想 B. 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C. 反对学习西方的技术 D. 对洋务派的思想有所突破 ‎【答案】D ‎【解析】‎ 材料批判洋务运动“遗其体而求其用”的弊端,显然作者认为在学习西方器物的同时,应辅之于政治,对于当时洋务派“中体西用”显然是一个进步,故D正确;材料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故A错误;维新思想理论基础是西方政治学说,故B 错误;材料赞同学习西方的技术,故C错误。‎ ‎5.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农历”。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中国古代历法 A. 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B. 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 C. 违背了“天人感应”学说 D. 未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阴历”、“农历”、二十四节气都是服务于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古代历法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故B排除;中国古代历法体现了“天人感应”学说,故C排除;中国古代历法受到了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故D排除。故选A。‎ ‎6.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 A. 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B. 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 D.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 ‎【答案】A ‎【解析】‎ 材料“当下的革命阻力……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反映了民众之心理不符合革命的形势,说明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故A正确;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故B错误;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C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仍然曲折,故D错误。故选A。‎ ‎7.宋代活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可见宋代话本 A. 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B. 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 C.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D. 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反应市民阶层价值取向的话本出现,C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出宋代话本具体对社会的影响,无法表明其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A错误;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的说法明显夸大,B错误;话本是艺术创作,是对北宋城市生活的升华,并未真实再现北宋城市生活,D错误。‎ ‎8.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对宪法的批准程序进行变革,由《邦联条例》规定的所有州议会的一致批准,改为在州议会的建议下召开专门的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新宪法,9个州批准就能生效。这一变革体现了 A. 三权分立由理论到实践 B. 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相结合 C. 州权和人民主权相结合 D. 联邦制与直接民主相结合 ‎【答案】C ‎【解析】‎ 材料“在州议会的建议下召开专门的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新宪法,9个州批准就能生效”反映了人民主权与各州的权力的结合,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结合,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直接民主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C。‎ ‎9.《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 B. 工商食官的局面逐步改变 C. 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 D. 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来看,子贡是以私人身份经商,不是官办工商业中的官员,说明私人从事商业开始出现,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地主阶级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是在西汉时期,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0.20世纪90年代,我国历史学者沈志华个人出资140万元赴俄罗斯和美国搜集苏联解密档案,此后又组织翻译、整理、出版了《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在此基础上,我国国内苏联史、国际关系史和20世纪世界史等研究取得了丰硕学术成果。由此可见,档案作为史料 A. 是第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 B. 不受时代影响,价值极高 C. 是重现历史真实的重要依据 D. 是史学研究的必备前提 ‎【答案】C ‎【解析】‎ ‎“出版了《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在此基础上,我国国内的苏联史、国际关系史和20世纪世界史等研究取得了丰硕学术成果”说明档案作为史料是重现历史真实的重要依据,C正确;档案史料不是一手史料,A错误;B和D说法错误。‎ ‎11.杭州“张小泉剪刀”在1909年传至张祖盈时,制剪技术在杭州已传八代,他以“海云浴日”作为商标,送至知县衙门,并报农商部注册“张小泉剪刀”。此材料可印证 A. 近代商业意识的发展 B. 近代机器工业的兴起 C. 中国洋务运动的发展 D. 东南民族企业的发达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时间是1909年,民族工业在此时期获得初步发展机会,报农商部注册“张小泉剪刀”说明民族工业比较注重商业意识,故A项正确;B项是19世纪60-70年代,排除;洋务运动此时已经失败,故C项错误;材料个案不能代表东南民族企业,故D项错误。‎ ‎12.1935年6月,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在其《中国未来的局势》中认为,“他知道自己会吃败仗,而失败就意味着后方会爆发叛乱,因此他情愿坐视不动,控制住他能够控制的一切,指望外国的影响帮助他保住外商企业十分集中的上海。”可见,史迪威认为国民政府 A. 以对日退让换领土主权完整 B. 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 开展了全国抗战的准备工作 D. 借助大国外交以谋求局势缓和 ‎【答案】D ‎【解析】‎ 材料“指望外国的影响帮助他保住外商企业十分集中的上海”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企图借助大国外交以谋求中日局势缓和,故选D。对日退让则会使领土丢失,则领土与主权不可能完整,排除A;“他情愿坐视不动,控制住他能够控制的一切”说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依然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并未开展全国抗战的准备工作,排除BC。‎ ‎13.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准备宪法起草工作。然而当时大陆未全部解放,反革命势力还很猖獗,长期遭到破坏的国民经济尚待恢复,群众组织和觉悟程度尚未达到应有水平。以上表述是为了说明 A. 政府事实上没有掌握政权 B.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必要性 C. “一五”计划召开的背景 D. 宪法制定的条件尚不够成熟 ‎【答案】D ‎【解析】‎ 材料从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群众组织来说明宪法制定的条件很不成熟,故D正确;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共掌权,故A错误;政协已经召开,故B错误;“一五计划”是1953年 开始,时间不符合,故D错误。‎ ‎14.16世纪的价格革命并没有使所有价格同样上涨。地租是所有价格中增长最迅速的,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快于工业品价格的上涨,实际工资水平却在缓慢下降。据此可知,16世纪的价格革命中 A. 租地经营的农场主获得较多利益 B. 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长较缓慢 C. 采用租佃制的地主日益走向没落 D. 城乡劳动者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答案】A ‎【解析】‎ ‎“‎ 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快于工业品价格的上涨”说明从事土地耕种的农场主获利高于工业生产者,故A正确;该现象主要是价格革命引起,并不能说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长较缓慢,故B错误;租佃制的地主同样收益,故C错误;工资水平下降,说明生活水平下降,故D错误。‎ ‎15.在市镇勃兴的宋代,前代军事功能突出的军镇逐渐转化为经济功能日渐凸显的城镇,管理也逐步民政化、行政化。这种变化 A. 和政治环境的改善有关 B. 促成全新生产关系产生 C. 不利于对地方加强控制 D. 是对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前代军事功能突出的军镇……管理也逐步民政化、行政化”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结束了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实现局部统一,社会政治坏境有所改善,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夺节度使权力,实现军镇的去军事化,提升了其经济功能,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没有出现新的生产关系,故B选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代结束唐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实现国家的局部统一,政治环境有所改善,从而推动市镇功能由军事功能到经济功能的转变,与加强对地方控制无关,并且宋朝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宋朝统一全国后改善政治环境,没有强调宋代地方制度的演变,也没有体现对郡县制的发展,故D选项错误。‎ ‎16.《左转·僖公》记载:“冬,(鲁禧公和晋文公等)会于温,讨不服也。卫侯与元咺(卫国大夫)讼……卫侯不胜……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材料表明 A. 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 B. 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 C. 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强化 D. 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城濮之战后,晋国征服了卫国,在恢复卫成公的国君地位后又废掉他,立卫国的公子瑕为君。这反映了当时大国对小国事务的操纵。这是对宗法分封制度的严重破坏,故D正确;A、B不符合材料,排除;C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排除。‎ ‎【名师点睛】‎ 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是解答此题关键。知道基础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 ‎17.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于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制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生,作为借款之抵押品,由此可知。‎ A. 群众斗争推动了罗马法治的进步 B. 罗马法一度忽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C. 罗马法继承了希腊的民主精神 D. 罗马法的适用对象包括奴隶在内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来看,古罗马债务奴隶制的废除是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是群众的斗争促进了罗马法体系的完善,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人权,而不是私有财产的问题;C选项错误,元老院的统治并不代表着希腊的民主政治;D选项错误,罗马法的适用对象只针对自由民。‎ ‎18.1947年,美国商务部报告显示,当年美国出口总额为145亿美元,占GDP约7%,而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要求这一数字为20%.战时繁荣的美国荣光不再,GDP增长停滯,失业率大幅上升。这反映出战后的美国 A. 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B. 国内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 迫切需要输出剩余资本 D. 面临战后经济转型压力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图示可以看出美国的GDP在“二战”后初期几乎停滞,失业率大幅上升,说明美国战后面临着严重的经济转型的压力。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是强调美国的经济实力的强大和霸主地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社会矛盾尖锐,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迫切需要资本输出,排除。‎ ‎【点睛】图片材料性选择题解题技法:要分清图片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合理利用图片,并注意题干中对图片解释的文字。充分利用一切信息之后,再得出结论。‎ ‎19.汉武帝元朔五年之前,凡是做宰相的都是侯爵。之后武帝广开门路,宣招四方之士,任贤序位,量能以授官。据此说明 A. 汉代已形成完善的选官制度 B. 异性诸候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 C. 汉初对宰相治政素养要求不高 D. 丞相权力过大引起皇帝的猜忌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汉武帝出于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起用身份地位较低的官员为相,说明其对宰相的政治素养的要求不高,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汉代选官制度的相关信息,A不正确;材料所述选取的是有识之士,不是诸侯,B不正确;材料所述是皇帝旨在削弱相权的措施,不是对丞相的猜忌,D不正确。‎ 点睛: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频繁更换宰相,启用身份地位较低的官员做宰相,实行内外朝制度等,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20.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上说:“我们必须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政府企图……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否则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这一言论 A. 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B. 导致美苏“冷战”正式形成 C. 直接促成了马歇尔计划 D. 影响了战后国际格局 ‎【答案】D ‎【解析】‎ 材料论述的是杜鲁门主义,这一政策出台,标志冷战的开始,影响了战后的国际格局,故D正确;A是丘吉尔铁幕演说;B是两大军事集团成立;C中直接促成说法错误。‎ 二、材料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抗战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共在其领导下的地区实行的是苏维埃制度.苏维埃的全部权力“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利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抗日战争的新环境对共产党统活区的政权建设提出了要求.1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体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正如陕甘宁边区政府一份文件所说:“统一战线模范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个阶级有利,对另一个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边区采取“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之投票选举制”,民众可以直接选出从市乡道边区的各级参议会议员。各级参议会再选出同级政府.中国共产党试图将边区的民主建设当作一种示范,以推动它一直所呼呼的全国范围的民主进程——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之-,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之”。‎ ‎——王建朗、曾景忠《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一抗日战争》‎ 材料二 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总之:“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党管政府怎么管法,也需要总结经验。党政分开,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邓小平1986年6月28日讲话 材料四 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依法治国,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温家宝在2011年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苏维埃政权和陕甘宁边区政权在性质上的主要区别,归纳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简要分析此时中国共党推进民主建设的出发点。‎ ‎(2)材料二中毛泽东所设想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在新中国建国之初的政治实践中有何体现?‎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共领导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和目标。‎ ‎【答案】(1)区别:①苏维埃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政权;②陕甘宁边区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 特点:广泛性;民主性(人民选举);平等性;采取“三三制”原则(淡化阶级对立)。‎ 出发点: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国民党加快国家民主建设的步伐。‎ ‎(2)体现:①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3)特点:与时俱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目标:①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最终实行政治民主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解析】‎ ‎(1)第一小问“区别”,根据材料中“苏维埃的全部权力‘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得出:苏维埃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政权;根据材料中“抗日战争的新环境对共产党统治区的政权建设提出了要求”“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之区别”得出:陕甘宁边区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中“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之区别”得出:广泛性、平等性;根据材料中“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得出:民主性;根据材料中“共产党员占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之一”得出:采取“三三制”原则。第三小问“出发点”,根据材料中“抗日战争的新环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抗日的力量进行抗日而进行的政权建设,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的表现;根据材料中“中国共产党试图将边区的民主建设当作一种示范,以推动它一直所呼吁的全国范围的民主进程”得出:推动国民党加快国家民主建设的步伐。‎ ‎(2)紧扣“在新中国建国之初的政治实践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的政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相关的知识即可,如: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通过1954年宪法,实行民主集中制等。‎ ‎(3)第一小问“特点”,纵观四则材料发现时间跨度从抗日战争时期直到2011年,由此得出:与时俱进;根据材料一中“中共在其领导下的地区”“党管政府”得出:党的领导;根据材料中“苏维埃的全部权力‘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民众可以直接选出”“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得出:人民当家作主;根据材料中“坚持依法治国”得出:依法治国。第二小问“目标”,根据材料中“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得出: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结合当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得出:最终实行政治民主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2.新中国成立至今,外交战略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体现,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材料一 《建国初期国际形势图》‎ 材料二 在中国方面,珍宝岛事件后,中国更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苏联的直接威胁,愿意改变中美长期对抗的局面,以适应抵御苏联威胁的需要。同时,中国时刻关心着自己民族统一大业的实现,也希望中美之间的和解能有助于台湾问题的逐步解决。‎ ‎——1971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给尼克松总统的一份备忘录 材料三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摘自十九大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国际形势的特点。为了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新中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战略?为处理好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间的关系,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改变对美外交战略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国际格局的特点及中国的外交战略。‎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国家外交战略制定的因素。‎ ‎【答案】(1)特点:两大阵营的对峙。战略:一边倒。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原因:应对苏联威胁;中国愿意改变中美长期对抗局面;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统一大业。‎ ‎(3)特点:“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或多极化趋势加强);战略:不结盟。‎ ‎(4)因素:国际形势;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综合国力。‎ ‎【解析】‎ 第(1)题,设问一根据地图信息可以推出美苏两大阵营对峙;设问二面对两个阵营对峙,为了保护新生民主政权我们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方针的时候明确提出了“一边倒”的战略;1953年为了解决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周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第(2)题,根据材料“愿意改变中美长期对抗的局面,以适应抵御苏联威胁的需要”推知改善中美关系是应对苏联威胁中国愿意改变;根据“希望中美之间的和解能有助于台湾问题的逐步解决”推知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第(3)题,根据材料“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推出多极化趋势加强;根据“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推出不结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4)题,决定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除此之外还有国家力量、意识形态等,本题材料一中体现的是国际形势、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材料二体现的是国家利益;材料三是国际形势和国家力量。‎ ‎23.16世纪,王阳明对朱子理学进行了改造,同时期马丁·路德掀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叶以后,社会危机不断加深。王阳明以为当时读书人沉溺于理学,无补于社会安危。他提出“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性中的天理,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王阳明强调“致知必在于格物”,“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 ‎——摘编自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等 材料二 ‎ ‎ 中世纪西欧社会处于基督教的绝对统治之下,各种社会弊端丛生。……1517年,路德把《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反对罗马教皇在德国发行赎罪券。路德认为,对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到拯救的唯一条件,只有内心真正信仰上帝,才能有真正善良的行为。路德指出,只有《圣经》才是信仰的唯一权威,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可以用《圣经》里的话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教皇的教义。路德宣称,国王有权管理和处置教会财产,日耳曼的金钱不能送给罗马教会。他还提出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自己的教会,罗马教廷不得干涉。‎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阳明和路德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与路德思想的相同之处,并指出两种思想产生的共同因素。‎ ‎【答案】(1)王阳明思想:心即理;人性本善;致良知;反省内心等。‎ 路德思想:因信称义,否定教皇权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理性思考等 ‎(2)相同之处: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具有平等观念;方法上由繁琐到简约,被动转为主动。 ‎ 共同因素:新经济因素出现并发展;面临严重社会危机;传统思想束缚。‎ ‎【解析】‎ ‎(1)依据材料“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良知’是存在于人性中的天理,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可概括得出王阳明的心即理、人性本善、致良知、反省内心等思想主张;依据材料“对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到拯救的唯一条件”、“可以用《圣经》里的话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教皇的教义”、“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自己的教会,罗马教廷不得干涉。”可概括得出路德的因信称义、否定教皇权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理性思考等思想主张。‎ ‎(2)依据材料“认为事物‘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只有内心真正信仰上帝,才能有真正善良的行为。”及上述问题的作答结合所学可从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挑战正统权威、起到思想解放作用、平等观念、方法上由繁琐到简约,被动转为主动等角度概括王阳明与路德思想的相同之处。依据材料“明代中叶以后,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中世纪西欧社会处于基督教的绝对统治之下,各种社会弊端丛生。”结合阳明心学和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相关所学从新经济因素出现并发展、面临严重社会危机、传统思想束缚等方面分析指出两种思想产生的共同因素。‎ ‎2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答案】(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解析】‎ 第(1)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东方……改革非易”“商鞅……携带东方……新空气”作答;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西方……新制度……创建……最有功”作答。第(2)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革异旧俗”作答;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魏……风俗至陋”“孝文……仰慕中国文化”“改革之心……勇”作答。第(3)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面临的最大问题……民族关系”作答;第二小问为开放性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 ‎25.【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苏联仍然生活在敌对的“资本主义包围之中”,从长远来说,与资本主义持久和平共处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战争。由此产生的战争有两类:两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和他们对社会主义世界进行干涉而发动的战争。妄图逃避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精明的资本家们,倾向于后一类战争。‎ 苏联及其在国外的朋友,都必须致力于加深和利用资本主义大国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如果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发展到“帝国主义”战争的地步,那么资本主义国家就必须把这场战争转变为革命起义。‎ 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狂热的支持他的国家,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 我们必须努力教育我们的群众去了解俄国形势的真相。……不能仅由报纸来做这件事,这主要应由政府来干。……我们同他们的利害关系是微乎其微的。在那里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没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没有公民要去保护,更几乎没有文化交流要维持。……许多外国人民,至少是欧洲各国人民,他们正在寻求指导。如果我们不给予指导,俄国人肯定会给的。……归根到底,我们在处理苏联共产主义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落在我们头上的最大危险在于我们让自己变得同我们所要对付的人一样。‎ ‎——摘自1946年2月《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 ‎(1)根据材料,概括乔治凯南关于美苏关系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乔治凯南的观点。‎ ‎【答案】(1)美苏无法和平相处;美苏存在战争危险;苏联扩大影响必然影响美国霸权;美苏战争对美国无害;美苏存在根本利益之争(争夺欧洲势力范围)。‎ ‎(2)客观上指出二战后两国同盟关系破裂,美苏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但是夸大了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夸大了战争危险,直接导致冷战局势,不利于二战后国家关系的发展。‎ ‎【解析】‎ ‎(1)由材料“与资本主义持久和平共处是不可能的”“他们对社会主义世界进行干涉而发动的战争”“损害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我们同他们的利害关系是微乎其微的”和“欧洲各国人民,他们正在寻求指导。如果我们不给予指导,俄国人肯定会给的。”可以归纳出乔治•凯南关于美苏关系的主要观点。‎ ‎(2)乔治•凯南认为美苏无法和平相处,实际揭示了二战后两国同盟关系破裂。由苏联扩大影响必然影响美国霸权突出了美苏社会制度差异,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关于“们在处理苏联共产主义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落在我们头上的最大危险在于我们让自己变得同我们所要对付的人一样”实际是为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张本,夸大了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夸大了战争危险,直接导致冷战局势,不利于二战后国家关系的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