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必修之文化-第一单元复习(思想文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必修之文化-第一单元复习(思想文化)

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知识体系构建 春秋战国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主 流 思 想 的 演 变 西汉 宋朝 明朝 明清之际 儒学产生 百家争鸣 儒学成为 正统思想 儒学发展到 理学阶段 儒学发展到 心学阶段 挑战儒学正统 的思想出现 孔子、孟子、荀子 董仲舒 二程、朱熹 王阳明 李贽、黄宗羲、 顾炎武、王夫之 不受 重视 压制 独尊 新发 展 被挑 战 利用 全盘 否定 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加强 君主专制,巩固统治的需要 (居于统治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 孔子 政治思想 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 ” 和 “ 礼 ” 主张“正名”,强调“仁” 主张“为政以德”,逐步改良政治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教育思想 《六经》 举办私学和“有教无类”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 学习方法:实事求是和独立思考 思想地位 孔子思想的地位 孔子本人在历史上的价值 哲学思想: 孟子 思想的内容   1、仁政学说。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2、主张:性本善。 3、人的修养和义利观 思想的影响 《孟子》成为“四书”之一, 成为“亚圣”,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荀子 主要思想 自然观方面:“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 之” 的人定胜天唯物主义思想伦理观上:性恶论 政治上:仁义、“君舟民水”,礼法并 施 影响: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改造原来儒家 思想,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经济成 分),对中国传统哲学影响深远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民本思想 异 人性论 爱人 为政以德 足食…民信之 性相近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孔子与老子的对比 政治 世界观 对人民 处世之道 社会发展 “为政以德” “无为而治” “敬鬼神而远之” “天法道,道法自然” “仁者爱人” “愚民思想” “中庸之道” “无为才能无不为” 通过公民自律达到 对社会的治理 “小国寡民” 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墨家 墨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法家 韩非 子 “兼爱” “道”是宇宙万物的起源, “非攻”“尚贤” 齐物观,逍遥观,天与人 “不相胜” 历史向前发展、 政治改革 主张法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节俭 先秦儒家思想特点: (1)具体化,没有抽象的理论基础 (2)具有理想化的色彩 主要内容:大多是关于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 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民间学派) (二)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 独 尊 地 位 的 确 立 1、历史背景: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2、董仲舒 的思想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说(君权) “大一统”的理论(中央集权) “三纲五常”学说,成为封建伦理 关系的准则(为人处世) 3评价: 1)巩固国家的统一,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2)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 3)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4)确立了儒学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董仲舒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 (1)使儒家思想政治制度化 (2)使儒家思想宗教化 政治制度层面的作用上升 (三)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 (儒学的宗教化、哲学化) 宋 明 理 学 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对儒学的影 响 理学的两 大流派 程朱理学 理学的核心: 先有理而后有万物 把握理的途径: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 “心即理也” “致良知” (四)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明清 “异端”思想家李贽 1、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 2、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 3、批判理学的“天理”学说 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提倡“人民为主” 2、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 提出“工商皆本” 3、文化上: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 批判继承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 条件: (1)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 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 雨飘摇,资产 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2)经济条件:中国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 制度的严重阻碍; 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3)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 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内容: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 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 理论体系; 西方启蒙运动批判封建制度,并为之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 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质: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 范畴; 西欧启蒙运动的主张是纯粹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 影响: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 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后来的 辛亥革命只起了一定的影响; 启蒙运动则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 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一 定作用。 (五)洪秀全对儒家思想的利 用 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以 及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创 立了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 (六)十九世纪末 ---康有为赋予儒家思想新的内容 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 制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 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七)辛亥革命后 ----继续受冲击 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 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 (八)新文化运动前期 ----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把斗争 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提出“打 倒孔家店”的口号。 讨论: 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 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探讨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 、 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 育教学 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 作用。 2 、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 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 、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的发展。 5 、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 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历史学法五要诀 学要学细学厚,丝丝分析; 记要记少记薄,概括要点; 背要形成问题,自我检测; 练要仔细思考,寻找技巧; 问要及时消化,不留隐患。 返回 历史地位 思想内容 (“五经” 《论语》) 社会影响 道德 政治 教育 重视“礼”,强调“仁” 主张“正名”;“为政以德” 历史地位 思想内容 《道德经》 社会影响 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哲学 政治 “道”是万物的本原;辩证法 “无为而治” 历史地位 思想内容 (“五经” 《论语》) 社会影响 道德 政治 教育 重视“礼”,强调“仁” 历史地位 思想内容 《道德经》 社会影响 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哲学 政治 “道”是万物的本原;辩证法 “无为而治” 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实事求是 学思结合 坚持真理 当时未受重视,后世影响巨大(圣人) 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孔子 老子 儒家思想的演变: • 1、产生:春秋晚期,孔子,“仁”、“礼” • 2、发展:战国,孟子,“仁政”;荀子, 礼法并施,以礼为主。 • 3、厄运:秦朝,“焚书坑儒” • 4、独尊:西汉中期,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 5、危机: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盛行 • 6、创新: 6、创新: 理学 北宋:二程 南宋:朱熹 程朱理学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守仁 陆王心学 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 致良知 7、对理 学的批 判 明朝:李贽 明末清初: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 8、“新意”:康有为,《新学伪经 考》、《孔子改制考》 • 9、冲击: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 “打倒孔家店” • 10、摧毁:“文革”,除四旧(旧思想、 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批林批孔 运动 • 11、新生:改革开放后,“仁爱”、 “德治”、“民本”,构建和谐社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