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津市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天津市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 “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D. “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早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因此A选项错误,符合题意。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保持“贵族色彩”,B选项不符合题意;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地方自主权较大,C选项不符合题意;“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地方有较大自主权,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不同,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 ‎2. 鲁僖公九年,齐国召集诸侯盟国开会,订立《葵丘之约》,以周天子名义宣布了如下五个条款:“毋雍泉(不能截流、筑坝或造储水池),毋讫籴(不能将粮食囤积居奇),毋易树子(不能随便更换太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上述条款表明各国诸侯 A. 拥戴周天子 B. 积极推行宗法制 C. 反对分封制 D. 彼此能和平共处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的规定都是要维护宗法等级关系,故B项正确。当时处于春秋争霸,周王室衰微,诸侯做大,材料即齐国称霸的表现,不选A项。“反对分封制”、“彼此能和平共处在”的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不选CD两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3.刘建国先生在对中国古代政治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 A. 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 B. 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 C. 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 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专制统治 ‎【答案】D ‎【解析】‎ 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来看,统治者所采取措施均是围绕如何维护自己的统治,即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权或皇权。故答案为D项。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是统治者确立政治制度的核心或出发点,是这些制度的客观影响,排除A项;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和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均是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服务,这些是措施和手段,不是核心或最终目的,排除BC项。‎ ‎4.秦朝建立了完备监察机构,官员称御史大夫,……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明朝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这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A. 内容、范围不断扩大 B. 以强化皇权作为出发点 C. 对象包括官员与平民 D. 首要任务是加强官吏管理 ‎【答案】B ‎【解析】‎ 监察的内容、范围不断扩大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A;材料反映了皇帝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察、监督,限制各级官员的权力,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故B正确;监察对象、任务不能反映监察制度的实质,排除CD。‎ ‎5.下列两则材料分别对应的朝代是 A. 汉朝、清朝 B. 唐朝、元朝 C. 唐朝、清朝 D. 宋朝、元朝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解题关键是仔细读图。依据“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知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依据“一出中书左右丞相”可知这是元朝的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故B正确。‎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6.有学者统计1371—1904年间14562名进士,根据他们曾祖父、祖父、父亲的中举和入仕情况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其中,明代进士出身平民者(即前三代中最高只出过生员的家庭)占49.5%;清代这一比例为37.6%。这表明当时 A. 世家大族垄断着政治权力 B. 社会发展严重倒退 C. 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D. 选官制度亟需改革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明代进士出身平民者占49.5%;清代这一比例为37.6%”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出身平民的进士所占比例比较高,这表明当时科举制可以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故C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世家大族的地位,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的状况,没有体现出选官制度需要改革,故D项排除。‎ ‎7.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布政使司”、“藩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明太祖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抑制地方藩王割据势力 B. 提高地方机构行政效率 C. 削弱丞相行政管理职权 D. 改变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元朝实行中书省制度,集地方军政、财政和民政等大权于一身,权力较大,明太祖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分割地方权力,改变了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三司的目的是分散地方权力,并非抑制地方藩王的割据势力;B选项错误,分散地方权力不利于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C选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削弱地方权力,与中央官员丞相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8.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中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下列内容不能作为其依据的是 A. 按每年收入多少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B. 除十将军外的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C. 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发言权一 D. 为担任公职和参政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所有公民都可以平等参与政权,而根据财产划分公民等级显然体现不出这一特点,选项A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除十将军外的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发言权一、为担任公职和参政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都可以提现出公民在参政上是平等的,因此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9.罗马帝国征服的亚洲行省的叙利亚、小亚细亚,北非行省的埃及经济都很繁荣,罗马向行省输出陶器、橄榄油、葡萄酒等产品,从行省输入粮食、纺织品、金属制品和奢侈品。面对这种情况,罗马当局和法学家制定了 ‎①规范商品交易活动的法律 ‎②适用于帝国各民族的法律 ‎③调整平民贵族关系的法律 ‎④强化维护奴隶制度的法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与亚洲行省、北非行省的商贸经济往来,为此,罗马规范了商品交易活动的法律,并制定适用于帝国各民族的法律,故①②正确;材料未涉及平民贵族关系,故③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维护奴隶制度的问题,故④排除。故①②组合正确,故选A。‎ ‎10.“《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这一观点主要认为《权利法案》‎ A.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B. 限制了英国国王的权力 C. 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政治环境 D. 体现了国王统而不治的政治理念 ‎【答案】C ‎【解析】‎ 从“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来看,材料认为《权利法案》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从而为英国创造了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符合史实,但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A、B、D项。‎ ‎11.在美国费城制宪会议上,小州声称:“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威胁要与外国结盟。”而大州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针对双方矛盾,1787年宪法的协调结果是 A. 提出了黑人按五分之三计算原则 B.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 规定了参众两院议员的产生办法 D. 体现了国王统而不治的政治理念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这反映的是如何调节小州与大州的矛盾。结合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中参议院的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众议院的议员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这样就权衡了大州与小州两方面的利益,同时又使双方相互制约,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由此可以看出,1787年宪法通过规定参众两院议员的产生办法调节了双方的矛盾,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协调的是蓄奴州和自由州的矛盾;B选项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权力的制约和平衡,目的是防范专制和独裁,与调节大小州矛盾无关;D选项是英国政治体制的特征,美国没有国王。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2. “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英国的这种状况被根本改变是在( )‎ A. 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时期 B. 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 C. 工业革命时期议会改革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 ‎【答案】C ‎【解析】‎ ‎“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材料反映了议会下院中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几乎全无,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因此选择C。ABD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议会改革 ‎13.‎ 英国和法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欧洲,且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但二者在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方面有许多区别。下列有关两国的区别正确的是 A. 英国是多党制,法国是两党制 B.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法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C. 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理只对总统负责 D. 英国议会只是最高立法机关,法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而法国实行得是民主共和制。故答案为B项。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实行两党制,法国实行多党制,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而法国总理只对国民议会负责,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英国议会和法国议会都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不符合史实,排除。‎ ‎14.1860年,清王朝设立“扶夷局”。次年年初,清政府将“扶夷局”改设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国事务由“夷务”改称“洋务”。这反映了 A. 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B.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C. 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D. 清政府逐渐接受近代外交规则 ‎【答案】D ‎【解析】‎ 将“扶夷局”改设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用“洋务”取代“夷务”,体现了清政府在外交观念上的转变,逐渐接受了近代外交规则,选项D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排除B;选项C错在“共识”,洋务运动只是部分地主阶级的运动,而非社会共识,排除C。‎ ‎15.蒋廷黻指出:“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无知,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法制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平。”下列不平等条约内容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B. 惩办“首祸诸臣”‎ C. 领事裁判权 D. 准许华工出国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蒋廷黻”指出鸦片战争一定程度上的原因是“由于我们的法制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平”即认为当时的中国人的完全不懂国际公法。根据所学可知,领事裁判权即在一国家内,对于这个国家来说的外国人在当地犯罪,可以不接受这个国家的法律审判,而这个审判的权力,归属于外国派来的领事官(外交官),这是破坏国家司法主权的表现。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中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正是当时中国人缺乏“法制”观念的表现。故答案为C项。ABD项,根据所学可知,“在华设厂”属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资本输出方式;惩办“首祸诸臣”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条款,强调的是清政府要负责镇压人民反抗;准许华工出国是《北京条约》的内容,会造成中国劳动力的流失。以上不平等条约的条款都与材料中“法制”无关,排除。‎ ‎【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16.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共同点是( )‎ A. 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 B. 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D.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历了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的转变,协定关税和在华设厂分别适应了这两段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求,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适用于协定关税,因此A选项表述片面,故A选项错误;“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适用于在华设厂,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此项仅仅适用于协定关税,故C选项错误。‎ ‎17.日本帝国主义割占台湾初期一直由武官实施军事统治。1898年,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公布了《匪徒刑罚令》,把反日的台湾民众一律当作土匪来处置。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清政府丧失维护统治的能力 B. 日本侵略台湾蓄谋已久 C. 台湾人民具有强烈的反殖民精神 D. 日本实行依法治台策略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把反日的台湾民众一律当作土匪来处置”说明台湾人民不甘心作亡国奴,具有强烈的反殖民精神,故选C;材料没有清政府的统治状况,排除A;材料反映日本已经将台湾变为其殖民地,排除B;材料表明日本对台湾野蛮的殖民统治,排除D。‎ ‎18.有学者指出,与所谓“器物——制度——文化”的三阶段说不同,晚清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其中,“反西化”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提出了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的方案,因此太平天国运动不是反西化,故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实行盲目的排外政策,体现了反西化的特征,故选B项;戊戌变法时学习西方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企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不是反西化,故排除C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仿效西方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也不是反西化,故排除D项。‎ ‎19.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称,自《南京条约》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但在1898年到1910年间,清政府又主动开放了30余个商埠,这说明了当时 A. 晚清政府开始主动寻求中外合作 B. 清政府意图借此分洋人之利 C. 清政府希望以自由贸易求自强 D. 民族意识日益觉醒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在1898年到1910年间,清政府又主动开放了30余个商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其目的是通过主动开放商埠增加财政收入,说明当时清政府意图借此分洋人之利,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清政府主动开放通商口岸,没有体现主动寻求中外合作,并且“开始”一词错误,故A选项错误;清政府这时期的主动开放体现了观念的转变,而不是以自由贸易求自强,故C选项错误;民族意识是反对外来侵略救亡图存,材料内容与民族意识觉醒无关,故D选项错误。‎ ‎2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国民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 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 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建设没有任何成效 C. 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 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答案】D ‎【解析】‎ 材料表明辛亥革命并未带来和平与秩序,而是失序与混乱,这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旧政权旧制度,但建立预期的和平和秩序的新制度更难,选项D正确;选项A表述错误,排除;选项B表述绝对,排除;选项C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21.鸦片战争以后的救亡叙事中,排外与仇外是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然而到了辛亥(革命)前后,“排满一救国一抵抗侵略”成为惯用论述逻辑,认为“外人”仅为“及身之祸”,而“满虏”则为“祖父之仇”。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列强侵华程度的加剧 B. 民族救亡意识的兴起 C. 向西方学习层次深入 D. 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答案】D ‎【解析】‎ 辛亥革命前后,民众把“排满”放在第一位,反映出当时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主要是因为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欺骗,使民众把矛头指向了清政府,故答案为D项。辛亥革命前后,列强侵华程度没有加剧,排除A项;早在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救亡意识就已经兴起,排除B项;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就主张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排除C项。‎ ‎【点睛】晚清预备立宪这项政治活动有着保守性和欺骗性,这场宪政改革涉及的内容极其庞杂,触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预备立宪的措施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预备立宪的直接后果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催生了新的政治制度。‎ ‎22.“各种‘主义’开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登台亮相,各种名目的政纲、政论、宣言遍布报刊。……中国开始走出家族统治和王朝更替的社会形态。”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 甲午战争的刺激 B. 辛亥革命的影响 C. 五四运动的推动 D. 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各种‘主义’开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中国开始走出家族统治和王朝更替的社会形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新观念新思想的传播,故B正确;甲午战争后仍然是清朝统治,故A排除;五四运动之前中国已经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C排除;国民大革命开展于1924年,不符合题意,故D排除。‎ ‎23.‎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B. 坚持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C. 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D. 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答案】D ‎【解析】‎ 材料讲述的是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其指导思想就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所走道路即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为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故选C。‎ ‎24.《新潮》2卷4号记载着这样一段话:这次运动是民众自决的精神……这次运动中大家直接向公使团及国外人类表示,是中国民众对外自决的第一声;不避艰险,直接问罪,是中国民众对内自决的第一声。所以这次运动是“二重保险的民众自决运动”。“这次运动”应该是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国民革命运动 D. 抗日战争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这次运动是民众自决的精神……直接向公使团及国外人类表示,是中国民众对外自决的第一声;不避艰险,直接问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919年五四运动群众性反帝爱国的特点,故B正确;辛亥革命主要反对清朝统治,不符合材料,故A排除;国民革命运动在1924年发生,不是“中国民众对外自决的第一声”,故C排除;抗日战争在1931年发生,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直接向公使团及国外人类表示,是中国民众对外自决的第一声”,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五四运动的特点、意义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5.读下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表述正确的是 A. 在①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在②召开中共一大 C. 在③中共指挥了渡江战役 D. 在④召开遵义会议 ‎【答案】D ‎【解析】‎ 依据图片信息可知,④是贵州遵义,在此召开遵义会议,符合题意,因此D选项正确。①是江西瑞金,在此建立的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不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符合题意;②是广州,中共一大召开于上海,不符合题意;③是上海,渡江战役指挥中心所在地在安徽合肥,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6.“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主要是由于 A. 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 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 C.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D. 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统一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大量人口从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统一”和“认同感”,故C正确;北伐战争时期没有大量人口从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故A排除;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与材料无关,故B排除;解放战争时期也没有“从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的现象,故D排除。‎ ‎27.如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 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 B. 第一次低谷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 第二次革命高峰是全民族抗战实现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 ‎【答案】B ‎【解析】‎ 第一次低谷是在国民大革命后,出现低谷的原因的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对中共的血腥屠杀,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题干图示可知,第一次高峰是在1921-1927年,第二次高峰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结合所学可以知道,两次高峰出现的原因是因为两次国共合作,故AC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的图示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8.“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 A. 说明雇佣劳动是工业化的产物 B. 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迸步性 C. 揭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特点 D. 批判了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 ‎【答案】C ‎【解析】‎ 从“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可知C项正确。本题材料没有交代工业化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的促进的作用,AB项错误;D项说法和材料主旨矛盾,是错误的。‎ ‎29.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表明他主张 A. 推翻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B. 建立农民阶级革命政权 C. 彻底废除沙皇专制制度 D. 建立各阶级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1917年4月,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同时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可知A项正确;B项“农民阶级革命政权”只提及一个方面,与题干信息不符;C项错误,二月革命已经推翻沙皇专制制度;D项属于无关项,而且与史实不符,排除。‎ 点睛:“议会制共和国”指资产阶级政权,“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指无产阶级政权,材料反映出列宁主张用无产阶级政权取代资产阶级政权;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30.“十月革命是19世纪中期以来在俄罗斯社会内在矛盾的结果,是由这些矛盾产生的革命进程迟至一战后的结果,十月革命的胜利保证了在全球实验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在世界政治版图上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形成。”这一表述 A. 立足于现代化的视角解读十月革命 B. 表明俄国人民试图恢复斯大林模式 C. 肯定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力 D. 说明一战延缓了俄国十月革命进程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保证了在全球实验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在世界政治版图上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可以看出,材料主要是肯定俄国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力。故答案为C项。材料不是从十月革命对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来说的,不是立足于现代化的视角解读十月革命,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俄国人民对斯大林模式的态度,排除B项;‎ 一战促进十月革命的爆发,排除D项。‎ ‎【点睛】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31.地方行政制度和选官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 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特点和作用。‎ ‎【答案】(1)变化: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名分确定)。‎ 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 ‎(2)郡国并行制。‎ 弊端:导致地方诸侯国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 ‎(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4)特点: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具有择优录取的选拔性。‎ 作用:促进了官员素质的提高;推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公正公平。‎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信息可概括得出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依据材料一中“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信息结合所学从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等方面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2)依据图示中“郡国界”等信息可知,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国并行制。结合所学可知,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诸侯国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 ‎(3)依据材料三中“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信息可从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政制度变革的影响等角度概括。‎ ‎(4‎ ‎)依据材料四中“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具有择优录取的选拔性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特点。依据特点的作答结合所学从促进了官员素质的提高、推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公正公平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作用。‎ ‎32.觉醒和团结 材料一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公车上书运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影响(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三 (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①与材料一“甲午战败割台”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②这一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的表现。‎ ‎(3)用史实说明材料三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华民族是如何应对的?‎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觉醒和团结”的认识,列举相关史实。‎ ‎【答案】(1)①《马关条约》②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表现:运动的规模更大(人数多,范围广);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参与阶层多);影响更大。‎ ‎(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加剧,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民族危机深重。‎ 应对:建立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或全民族抗战)。‎ ‎(4)观点:近代以来,在屈辱中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使中国从屈辱走向复兴,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社会转型)。‎ 史实:《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 叙述有逻辑、结构完整。‎ ‎【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与材料一“甲午战败割台”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依据材料二中“(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信息从运动规模、社会基础、影响等方面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中“1935年”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加剧,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民族危机深重。结合所学可知,在此背景下,中华民族建立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应对侵略。‎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以来,在屈辱中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使中国从屈辱走向复兴,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可列举《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史实进行说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