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通史融会贯通学案(江苏专用)
通史体系(一) 先秦、秦汉时期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先秦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它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秦汉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秦汉时期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作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先秦时期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新石器时期 出现了早期国家 农业 刀耕火种 文艺 原始崇拜、 壁画、 陶器绘画 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造成了井田制的瓦解和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新旧秩序交替的过程推动了思想的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中出现的各家学说为以后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手工业 丝织、彩陶技术 夏代 (约公元前2070 ~前1600年) 从禅让制到 王位世袭制 商业 出现早期商业交换 商代 (约公元前1600 ~前1046年) 宗法制、神权与 王权密切结合 农业 井田制 殷历干支记日法、 甲骨文、金文、 关于日食的 最早记录 手工业 青铜器铸造工艺高超 商业 职业商人和贝币出现 西周 (前1046 ~前771年) 分封制、宗法制、 世卿世禄制 (家国同构、 贵族政治) 农业 井田制 礼乐文化、《诗经》 中的大部分、 “学在官府” 手工业 纺织业地位非常重要、 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商业 商贸频繁,贝、铜贝等出现 春秋战国 (前770 ~前221年) 商鞅变法、 出现郡县制、 军功爵制 农业 垄作法、铁犁牛耕、都江堰、 初税亩、土地私有制确立等 思想 百家争鸣, “学在民间” 手工业 人工冶铁、淬火工艺 科技 司南、 《石氏星表》 商业 出现巨商和商业中心、 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文艺 楚辞 (二)秦汉时期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秦朝(前221~前207年) 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 商业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市”的管理严格,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①崇尚法家,焚书坑儒 ②统一文字:小篆 ③隶书产生 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继续推行,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秦汉走向大一统,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文化上,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吸收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学,形成新儒学体系。该时期思想上的统一推动了政治的统一,政治上的大一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西汉(前202~公元9年) ①汉承秦制 ②设立“中朝” ③设刺史监察地方 ④察举制 农业 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出现耦犁、代田法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手工业 纺织技术发达、丝国、盐铁官营制度 科技 造纸术产生 商业 盐铁专卖、收铸币权、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丝绸之路 文艺 汉赋 东汉(公元25~220年) ①沿用西汉政治制度 ②察举制注重孝廉 农业 一牛挽犁出现 科技 蔡伦改进造纸术 手工业 水排、成熟的青瓷出现 商业 商运活跃 贯通联系(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社会转型的表现 夏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经济 井田国有;集体耕作;粗放经营;农商并重 土地私有;个体生产;精耕细作;重农抑商 政治 分封制度;封国制度;贵族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度;官僚政治 文化 鬼神思想;学在官府 百家争鸣;私学兴起 2.全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经济转型——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由于铁犁牛耕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纺织业、冶铁业等成为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私商成为社会的一大群体,商业兴盛,但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2)政治转型——封建制度确立 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郡县制出现,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走向封建的官僚政治。 (3)思想转型——百家争鸣 形成 时间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 代表 人物 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和韩非子 影响 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学说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4)文化转型 天文学发达,战国时出现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氏星表》。文学上以《诗经》和《离骚》为代表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1.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 B.文化统一与政治统一之趋势并驾齐驱 C.争霸战争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D.文化发展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局面 解析:选B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统一和政治统一是同步的,故A项错误,B项正确;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统一性,未体现多样性,故D项错误。 2.“宾萌”是上古时期对游士的称呼,《韩非子·诡使篇》记载:“悉租税,专民力,所以备难充仓府也,而士卒之逃事伏(藏)匿、附托有威之门以避徭役而上不得者万数。”由材料可知( ) A.战国时期游士阶层的地位上升 B.生产力进步使游士转型到农业 C.新的生产关系在逐渐滋生暗长 D.秦国较早地完成了社会的转型 解析:选C 材料反映了游士阶层依托政治庇护脱离社会生产,从而形成新的社会阶层,客观上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故C项正确。 贯通联系(二) 古代的小农经济与政治、思想、科技间的关系 与政治的关系 小农经济影响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封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专制集权的制度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保护其土地所有制 与思想的关系 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从而形成重视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伦理观念和“重男轻女”的尊卑思想 与科技的关系 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领域,使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特点;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 3.《明太祖宝训》指出:“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樽节用度,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明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 ) A.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 B.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C.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 D.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 解析:选D 材料措施为重农抑商政策,该政策强化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起到了维护封建政权经济基础的作用,故D项正确。 4.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求善而不存真 B.有很强的封闭性 C.缺乏理性精神 D.落后于西方国家 解析:选C A、B、C三项都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D项明显错误。根据关键信息“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可知,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突出,但轻视理论构建,缺乏理性精神,故C项正确。 中外关联 古代中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比较 古希腊 中国 不同点 对人的属性关注点不同 古希腊思想家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 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 古希腊哲学家突出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和目的,极力维护个人的权益 儒家思想重视人的目的是维护统治秩序,极力维护君主统治 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 古希腊哲学家极力提倡科学研究,充满了理性精神 儒家思想注重社会与人文问题而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 相同点 ①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古希腊哲学思想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儒家思想强调统治者应该关心人和人类社会 ②都将道德看作政治的基础:儒家思想将道德建设与治国之本联系起来,突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古希腊哲学家认为道德修养是治理好城邦的基础 5.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公元前5世纪前后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二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解析:选D 孔子主张维护西周时期的“礼”,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君主权威;而苏格拉底出身于雅典,追求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故D项正确。A、B、C三项是二者的相同点。 6.战国时期的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这两位思想家的相同之处是( ) A.都重视对自身的反省 B.都认为心是世界本原 C.都体现民本主义主张 D.都反映个人主义思想 解析:选A 孟子言论的意思是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苏格拉底强调人对自己的理性分析。二者都重视人对自身的分析和认知,故A项正确。 史学前沿 ——————— 郡县制度的优势和弊端 ————————————————————————— 新材料 对于郡县制度,自古以来的思想精英们就对其进行着或是或否的争议,是之者占据着主流地位,称郡县制度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否则我们无法解释这种制度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否之者只居于末流,谓郡县制是适应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设需要的必然产物,虽然符合中国人对“大一统”理想的追求,对我国历史的发展确实功不可没,但这种体制滋生的各种弊端特别是必然导致专制独裁的政治恶果,也是经2 000多年历史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无可置疑的客观事实。当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依旧站在官方传统史学家的立场无视郡县制度的种种弊端而继续为其高唱赞歌了,应从国家和民族健康发展的大局来重新认识郡县制及其附带而来的问题。 ——摘编自宋亚平《郡县制度: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 坚实基石——历史发展与反思》 新视角 传统史学研究在评价郡县制时主要是肯定其对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作用,而材料则揭示了郡县制推行过程中产生了种种弊端。 新思维 郡县制度的优势和弊端 优势 郡县制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育与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由此促进了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和社会进步 郡县制为实现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全国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或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战争 郡县制为国家治理由贵族政治模式向官僚政治模式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户籍制、监察制、考课制、俸禄制等等各项制度,也随着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与不断完善而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郡县制为新型土地占有关系的形成和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稳定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弊端 郡县制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充当了“基石”的角色,没有郡县制就很难建设中央集权,更无法形成君主专制独裁的政治局面 郡县制紧紧围绕以君主专制为内核的中央王室即中央政府这个政治中心运转,很容易形成“内重外轻”的模式,从而导致闭关自守、积贫积弱的格局 郡县制下,逼迫官员只顾上面脸色、不向下面负责,短期化、形式主义、官官相护渐成致命缺陷 7.汤其领在《西汉郡国并行论》一文中指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后,国家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表明郡县制( ) A.确保了皇权至上 B.避免了地方割据 C.有利于中央集权 D.建立了官僚政治 解析:选C 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皇帝制度确立了皇权至上的原则,故A项错误;郡县制不能避免地方割据,故B项错误;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中央直接管辖地方,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秦朝起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 8.推行郡县制的根本动机和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把各地权力都收上来,不让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不让其积蓄出威胁中央政府和分裂统一国家的能量。这主要导致( ) A.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政治稳定 B.重视内部忧患而忽视外部侵扰 C.重视中央集权而忽视地方分权 D.重视国家统一而忽视民族发展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强调的是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加强,带来一定的弊端,即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地方分权,不利于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故C项正确。削弱地方权力就是为加强中央集权和稳定政治统治的需要,排除A项。材料讲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没有涉及忽视外部侵扰,排除B项。材料讲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没有涉及忽视民族发展,排除D项。 通史体系(二) 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成熟与繁荣 魏晋时期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融合的局面;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政治制度上多有建树;封建经济空前繁荣;文化上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宋元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宋元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中国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九品中正制、北魏孝文帝改革、三省体制形成 农业 北魏推行均田制,马均发明翻车,江南经济开发 思想 道教、佛教盛行 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加强,江南经济发展,文学艺术成就突出 手工业 灌钢法,北朝烧出成熟白瓷 科技 《抱朴子》、火药 商业 “草市”出现,市坊制度 文艺 王羲之、顾恺之 隋代(581~ 618年) 创立科举制 开凿京杭大运河 “三教合一” 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繁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推行完善了中央集权;国家的强盛稳定促进了文学艺术的辉煌 唐代(618~907年) 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设置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 农业 出现曲辕犁、筒车 思想 儒学复兴运动 手工业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瓷、北白瓷的格局 科技 868年,雕版印刷《金刚经》,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商业 柜坊、飞钱,城市发展,出现“夜市”,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文艺 文人画、唐诗、词、书法艺术步入盛世 宋代(960~ 1279年) 文官制度、二府三司制、王安石变法 农业 出现水转翻车、高转筒车,形成稻麦轮作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思想 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理学形成,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手工业 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地区;五大官窑 科技 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广泛应用;活字印刷术 商业 海运发达,交子出现,市突破了时空限制,“草市”普遍,瓦肆出现 文艺 《清明上河图》、宋词繁荣、行书四大家 元代(1271~ 1368年) 设中书省替代三省、行省制、“腹里”、宣政院 农业 农作物品种增多,棉花广泛种植 科技 王祯:转轮排字盘 郭守敬:《授时历》 手工业 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元青花瓷 文艺 书法家赵孟、 元曲、话本小说 商业 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贯通联系 宋元的思想、科技文化发展折射的时代特征 1.思想:理学出现,儒家思想逐渐成熟。理学是适应封建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而出现的,实质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2.科技:宋元时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广泛使用的成熟阶段,更是外传西方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元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也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三大发明的成熟和外传,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3.文学 (1)宋词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词一方面反映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国家分裂,文人用词抒发对国家分裂的悲愤,如辛弃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词的文学形式和特色更加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如柳永。 (2)元曲成为元朝主要的文学形式。元曲反映了元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并行的时代特征,如关汉卿借《窦娥冤》的呐喊控诉等。 4.书画艺术 (1)宋代随着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出现了封建文化的高度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家、画家,如北宋苏轼、元朝赵孟等;同时风俗画盛行,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东京繁华的景象。 (2)宋代强化中央集权,反映在绘画方面,如宫廷画盛行;强调以景写意,抒发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文人画进一步发展。 1.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 A.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宋代理学的影响 C.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 解析:选B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出现在明清时期,故A项错误;宋代理学提出世界本原是天理,更加思辨化,反映在文学上使得“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富于哲理”,故B项正确;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应该带来宋词的世俗化,故C项错误;宋代租佃契约关系与宋诗的深奥含蓄无关,故D项错误。 2.有学者认为,宋朝实行自由、开放的政策,大大激发了中国的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创造出了许多新东西,使中国文明出现了飞跃性的进步。能够说明以上结论的有( ) ①重建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②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③儒学走向思辨化,进入新阶段 ④士大夫文人画的成就最为突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 宋朝重文轻武,重建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①正确;宋朝为了增加财源,鼓励商业发展,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②正确;宋朝理学兴盛,推动儒学走向思辨化,③正确;文人画在唐宋时期兴起,但成就则是元、明、清三朝最高,④错误。故A 项符合题意。 中外关联 ——————— 宋元时期与16世纪西方“商业革命”的表现与特点 ————————————————————————— 1.表现 (1)宋元:商业的时间、空间均不再受限制(城市中坊市限制被打破);“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纸币的出现与大量使用;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海外贸易发达等。 (2)西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贸易范围不断扩展;商业经营模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出现;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等。 2.特点 宋元 西方 发展 水平 仍然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没有进一步推动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的产生 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 市场 范围 由于专制制度的阻碍,工商业的发展仍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对外贸易仍以官方贸易为主,官营手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市场比较狭小 已形成区域性贸易市场,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推动了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出现股份制、银行等经营现象 影响 没有推动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 迫使西欧封建制度瓦解和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贸易中心的转移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一些学者认为,宋代中国发生了“商业革命”。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有( ) ①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已被打破 ②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③强制性的“匠籍制度”被废除 ④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政来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 “商业革命”是指商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根据所学,在宋代“市”进一步发展,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故①正确;随着商业的发展,宋代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故②正确;“匠籍制度”是对手工业者强行管理的制度,在清朝废除,不是在宋代,故③错误;在宋代国家实行宽松的对外贸易政策,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海外贸易税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故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 4.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不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的是( ) A.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流通加强 B.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 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 解析:选B “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商品种类增多、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A、C两项不符合题意;特权贸易公司是随着市场扩大而出现的,故D项不符合题意;B项属于“价格革命”,不是“商业革命”,故B项符合题意。 史学前沿 ——————— 三省六部制与“体制内的民主” ————————————————————————— 新材料 “三省六部制”简单地说,就是朝廷下面设立三个省,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这套制度在唐朝的政治运作中最大的特色归结为一句话,追求体制内最大限度的民主,让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使得权力分配均衡合理且在有效监督下运行,做到理性决策,而且切实可行。以德治国的国家中枢权力机构最重要的是决策民主,在决策层面不是由哪一个部门单独负责,而是由三个省共同进行,三省长官共同组成朝廷决策班子。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 新视角 史学主流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是皇权集中的产物,是皇权加强的表现。而材料中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体现了“体制内的民主”。 新思维 三省六部制最大限度追求“体制内的民主”,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实现权力有效监督 把朝廷的决策分成三个部分,分别由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来承担,按照决策、审议、执行的行政程序前后相继,并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通过合理分散权力来加强民主决策,并对权力运作形成监督和制约 实现权力分配均衡 三省六部制改变以往的个人施政,成为集体施政,其行政体制设计注重权力之间的相互或单向制约,从制度上避免政策失误和朝令夕改,通过正确的决策和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决策与 行政分离 三省六部制的政权系统中,决策与行政分离已经完成并成熟,中书省和门下省成为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发令系统,而尚书省的决策权转移到中书省和门下省,只保留行政权,尚书省向职能化方向发展 部门协同 机制 三省六部制具有部门协同机制,宰相集体办公的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关,一切军国大政都在这里讨论商定,集思广益,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 平衡君权 任何政令未经中书、门下而发出者,均属违制,一切皇帝诏令必经中书、门下两省,这对君权有一定的平衡作用 5.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解析:选C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A、B两项分别说了一个方面,故不选。由“首长制到委员制”,表面上看起来是宰相数量的增加,这只是表象,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皇权在不断加强,故排除D项,选C项。 6.《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制度( ) 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 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 C.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 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 解析:选C “各执所见”能够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并非相互倾轧,故A项错误;专制皇权走向顶峰是在清朝,故B项错误;根据“鲜有败事”可知这一制度一定程度减少了决策失误,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三省相互牵制,故D项错误。 通史体系(三) ———————————— 明 清 时 期 ————————————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经济因素产生;明清文化异彩纷呈。但与世界相比,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逐渐落伍了。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明代(1368~ 1644年) 明太祖设三司、废丞相;明成祖时设内阁 农业 大兴水利 思想 王守仁、李贽 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强化、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文学艺术的反叛性都体现了社会转型的特点,中国处于近代的前夜 手工业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部分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科技 铜活字;李时珍《本草纲目》 商业 商帮、会馆出现,实行“海禁”政策,对外贸易受限 文艺 小说《西游记》等 清前期 (1616~ 1840年) 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农业 重视河防、海塘建设 思想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反君主专制思想 手工业 粉彩瓷器 文艺 《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小说;京剧形成 商业 商业区相当繁华,但对外贸易受限,“闭关锁国”政策,“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贯通联系 ——————— 明清时期的旧传统与近代化的曙光 ————————————————————————— 旧传统 新因素 旧传统对社会 转型的影响 政治 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奠定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版图 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限制了手工业的规模 经济 重农抑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私营手工业崛起,市场化、专业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保守性不利于市场的扩大,从而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文化 理学主导束缚人性;文化专制空前强化;传统科技大成 西学东渐开始;产生启蒙思想;文艺大众化、世俗化 “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经商思想,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对外 由开放逐渐走向封闭保守,落后于世界潮流 欧洲国家与中国贸易大量增加,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大批传教士来华,将一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带入中国,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出现 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 1.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解析: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明朝雇工与雇主关系的变化。明朝雇工由百年以前“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到“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的变化,反映了雇主与雇工之间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导致此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商品经济对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日益深刻的渗透,则是最重要的原因,故A项符合题意。这一变化反映的是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而不是强化,与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无关,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排除B、C、D三项。 2.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C.不利于新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 D.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解析:选C 材料表明徽州人因人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几乎家家经商,徽州土地贫瘠但价格非常高。这是因为徽商固守“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价值观念,将大量金钱用来购置土地,而非用于扩大再生产,这必然不利于新的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故C项正确。 中外关联 ———————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西方的比较 ————————————————————————— 中国 西方 政治 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确立 经济 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重农抑商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达,英国进行工业革命 思想 文化 具有民主色彩的反封建思想产生,但没有成为主流,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强调统治者以仁义道德为施政准则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不断发展,强调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 对外态度 闭关锁国 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3.17世纪40年代,伴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清王朝建立起在全中国的统治。而同一时期的英国,也经历了一场不同含义的“革命”,这一“革命”最终结束了旧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东方的没落和西方的崛起都明显加快。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东西方“天平”失衡主要是指( ) A.东西方文明的衰亡和兴起 B.东西方经济实力的对比和变化 C.东西方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 D.东西方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解析:选C 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西方资本主义兴起,而东方封建专制加强,故C项正确。 4.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是( )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解析:选A 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以致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因此没有形成扫荡封建经济基础的强大力量,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且太过于绝对化,故排除。题干的核心信息是当时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壮大发展,没有瓦解封建经济基础,没有涉及鸦片大量流入和英国的商品输出,故排除C、D两项。 史学前沿 ——————— 明朝商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 ————————————————————————— 新材料 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其任事者为“亲戚知交”,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其商业利益,必须“能活千家百家”,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由此证实,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说“是一种没有历史根据的见解”。 ——据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整理 新视角 目前史学界主流观点认为明清时期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明朝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新思维 (1)材料中黄仁宇认为明朝商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的理由: ①商业资本运作缺乏经济效益。 ②道德义务超过商业利益。 ③商业缺乏法律保障。 ④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不利于商业资本的发展等。 (2)学者周广庆认为所谓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一个伪命题,其与黄仁宇的观点基本一致,他从社会基本结构方面分四个角度来进行论证: ①中国古代实行的是诸子共同分割家产的“分家制度”,导致农村人口可以在工商业和农业之间进行角色转换,自始至终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工商人口。 ②中国古代城市是旧社会顽固的堡垒,城市工商业在大一统的权杖之下,没有一息自由的空气和一点独立的空间。 ③中国古代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工商资本用于买房置地,分家析产,建祠建庙,捐买官位,送子孙读书仕进,不可能出现质的飞跃。 ④中国工商业者只有一个最底层的行会组织,而且成为封建王权的走卒。中国工商业者没有自己独立的组织体系,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其结局只能是悲惨的。 5.清朝乾隆年间,官员刘方霭在奏折中提到了农民“无田可耕,则力佃人田;无资充佃,则力佣自活”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商品经济较快发展 B.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C.先进生产力的推广 D.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解析:选D 根据材料“无田可耕,则力佃人田;无资充佃,则力佣自活”可知,里面谈到了劳动力的剩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和生产力的情况,故A、C两项错误;大量自由劳动力的出现,说明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故B项错误;根据“无田可耕,则力佃人田;无资充佃,则力佣自活”可知,当时出现了出卖劳力的情况,属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范畴,故D项正确。 6.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说明明清时期( ) A.徽商生活的奢侈程度 B.徽商亦商亦官的特点 C.社会转型缺乏动力 D.封建伦理被徽商强化 解析:选C 题干中“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并未体现出其生活的奢侈,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徽商做官的现象,故B项错误;题干中“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说明,明清时期的商人并未将获得的财富用来扩大再生产,因而这些商人并未转化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也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故C项正确;“提倡程朱理学”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不能全面反映题干所要展示的信息,故D项错误。 [“中国古代史”专练(一)] (时间:25分钟 满分:27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的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地为族姓、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自秦以后,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的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语”、地理方位或俚俗等。这种村落命名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 A.宗法观念的弱化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风俗观念的演化 D.社会治理的僵化 解析:选B 宗法观念的弱化是材料所反映的表面现象,故A项错误;村落命名非族姓化,反映了贵族政治的终结和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表明中央集权强化,故B项正确;风俗观念的演化不是本质体现,故C项错误;集权的强化体现对社会治理的强化,故D项错误。 2.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写道:“时年 24 岁的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 30 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这反映了( ) A.专制皇权空前加强 B.皇帝与司礼监关系密切 C.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D.内阁与司礼监互相牵制 解析:选A 材料反映皇帝利用内阁和司礼监互相牵制,不用上朝即可控制朝政,反映出皇权空前加强,故A项正确;皇帝与司礼监关系密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内阁与司礼监互相牵制是材料内容,但不能体现出材料现象的本质,故D项错误。 3.俞森《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 A.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 B.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C.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 D.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 解析:选D A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提到小农户纳税,但是不能反映是财政的主要来源,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错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表明跟市场有联系,故D项正确。 4.宋元时期政府在主要港口都设有专职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负责征舶税、收舶货等。政府还制定了《市舶则法》,规定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先提出申请,经市舶司批准,始能成行。外国商人领取市舶司颁发的“验符”或其他官方凭证方可从事贸易活动。由此可见,宋元时期( ) A.政府注重规范海外贸易 B.强调内外贸易平衡 C.开始设立对外贸易机构 D.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解析:选A 材料表明,宋元时期政府通过设置市舶司和颁布《市舶则法》对中外贸易进行严格管理,体现了这一时期政府对中外贸易的规范管理,故A 项正确;材料未反映贸易的发展情况,故B项错误;C项错在“开始设立”;材料反映的是对中外贸易的管理,不是限制,故D项错误。 5.包公戏是戏剧舞台上的艺术典型。京剧形成后,包公戏出现了复杂面貌,既有铡驸马时的铁面无私、主持正义的清官形象,也有用打龙袍代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严的卫道者形象。这充分说明( ) A.清代的包公戏更尊重历史事实 B.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C.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 D.京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 解析:选D 戏剧是一种艺术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故B项错误;题干中“也有用打龙袍代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严的卫道者形象”,推知反映的是维护君权,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包公戏反映了民众的清官情结和君权的卫道者,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社会现实,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2分) 6.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灿烂文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此在秦、汉完成之)。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此自西汉中叶以下,迄于东汉完成之)。由士族门第而变为科举竞选,三也(此在隋、唐两代完成之)。……全国政事付之官吏,而官吏之选拔与任用,则一惟礼部之考试与吏部之铨选是问。此二者,皆有客观之法规,为公开的准绳,有皇帝(王室代表)所不能摇,宰相(政府首领)所不能动者。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我们看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对此需要做具体分析。如果没有这样的体制,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则无从谈起。中国的君主集权制度曾经对包括皇帝在内的统治者形成过一定的制约,更加重要的是,这种体制有利于维护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其中的科举选官制度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为中小地主和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层社会的政治通道,特别是科举制度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上层官员队伍的知识水平,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古代有法制,缺少法治。君主把法制作为治民治吏的一种手段,自己则凌驾于法制之上。正因为如此,同一个制度体系,在不同的君主手里,可以有不同的效果;一治一乱,有天壤之别,反映出人治的弊端。 ——摘编自张岂之《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中华文化前景》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体演进的特点。(3分)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与中华文明发展” 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9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归纳即可。第(2)问,结合材料首先明确论题,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但到封建社会末期,延缓中华文明的进步。然后结合史实进行论证,首先论证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从中央集权体制、官僚政治、选官制度三个方面进行论证。然后再论证封建社会末期延缓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从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证,最后进行总结。 答案:(1)特点: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选官由士族垄断到考试选拔。 (2)示例:论题: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承,但明清时期,该体制延缓了中国向近代文明的转变。 论证: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承:君主集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官僚政治(士人政府)冲破了贵族血缘世袭,扩大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科举制度保证了上层官员队伍的知识水平。 明清时期,该体制延缓了中国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人治弊端更加暴露,造成体制僵化,妨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未能主动融入工业文明潮流,使近代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 [“中国古代史”专练(二)] (时间:25分钟 满分:29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甲骨文中有田、畴、禾、穑、麦等字,又有酒、鬯(音同畅,香酒)等字;有“祭鬯至百卣(音同有,酒器)”记载。这说明当时( )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家庭手工业的形成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农业生产有所发展 解析:选D 据所学可知,甲骨文使用于商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家庭手工业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故B项错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是指通过宗教仪式来强化王权,与材料甲骨文中文字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甲骨文中有田、畴、禾、穑、麦等字”表明当时农业生产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 2.法国《人权宣言》称:“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下列与此类似的先秦思想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兼爱、非攻、尚贤” C.“不尚贤,使民不争” D.“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解析:选A 根据“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可知自由以不损害他人的权利为限,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类似,故A项正确。“兼爱、非攻、尚贤” 是墨家思想;“不尚贤,使民不争”是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是法家思想,强调以法治国;均与材料不符,故B、C、D三项错误。 3.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下设吏房、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 A.分权制衡原则遭到破坏 B.中枢体制的运行程序不断完善 C.中书门下成为尚书省的代替机构 D.以程序分权为代表的三省制名存实亡 解析:选D 古代中国没有分权制衡原则,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设吏房、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可知,中枢体制中出现了重叠机构,不是中枢体制的运行程序不断完善,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中书门下长官是宰相,直接管辖吏房、兵房等五房,行使的是三省六部的职权,以程序分权为代表的三省制名存实亡,故D项正确。 4.宋朝科举制有如下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别头 考生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 弥封 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 誊录 重新誊写考生考卷,以免考官认识笔迹 锁院 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直至考试结束 A.参考人员多元 B.考试规定渐趋严密 C.选拔方式多样 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 解析:选B 表格体现不了参考人员多元,故A项错误;通过严格的规定体现考试规定渐趋严密,故B项正确;选拔方式为考试,不能说多样,故C项错误;措施较为严密,不是流于形式,故D项错误。 5.顾炎武曾说徽商“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但他们的子弟却纷纷“走长途而赴京试”,且出行简朴,“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徽商子弟不承父业,转而低调“赴京试”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重农抑商 B.商人勤俭持家 C.徽州山多地少 D.南方经济衰弱 解析:选A 徽商家庭子弟参加科举考试期望改变家庭社会地位,源于重农抑商政策造成的“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秩序,故A项正确;供养子弟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是一件颇费财力的事,故B项错误;徽州山多地少是徽州人从商的重要原因,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国家的经济重心在南方,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4分) 6.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 水平 (市斤) 人均粮食 占有量 (市斤) 全国耕地 面积 (亿市亩) 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 所占比重 春秋 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 048.35 5.72 94% 魏晋 南北朝 122(北方) 215(南方) 1 167.7 3.85 90% 隋唐 124(北方) 328(南方) 1 450.92 6.42 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商业革命”的不同表现,分析两者结果迥异的根本原因。(8分) (3)指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对社会变革的影响。(3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粮食亩产水平”一栏数据得出粮食亩产提高;根据材料一“人均粮食占有量”一栏数据得出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根据材料一“全国耕地面积”一栏数据得出耕地面积增加;根据材料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一栏数据得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根据材料一“粮食亩产水平”一栏数据,结合所学古代中国经济重心逐渐由北方转移到南方,得出南方经济发展。第(2)问第一小问,(中国)结合所学从城市经济功能、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农村集镇、海外贸易、“交子”等角度分析;(西方)结合所学从商业中心转移、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商品种类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所学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教材知识进行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的表格数据和材料二的内涵主旨,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对社会的影响和商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两个方面作答。 答案:(1)趋势:粮食亩产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 (2)表现:中国(宋朝):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的监控;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西方: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商品种类增多。 原因:前者的封建生产方式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后者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推动了西欧的进步。 (3)结构:自然经济(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商业不占主导)。 影响: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为封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也迟滞了社会深度变革;工商业的发展则加强了社会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的开明与进步。 [“中国古代史”专练(三)] (时间:25分钟 满分:27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易系辞》记载:“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对该材料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 A.说明了先民种植农作物的成功实践 B.耒耜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生产工具 C.反映了“刀耕火种”原始耕作方式 D.生产工具尚处于石器、木器时代 解析:选B 材料中“神农氏作”,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说明了先民种植农作物的成功实践,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出原始农业中已经出现耒耜,而小农经济时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后,故B项符合题意;原始农业实行“刀耕火种”原始耕作方式,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用木头制作耒耜,生产工具尚处于石器、木器时代,故D项不符合题意。 2.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后来又直接提出了“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的观点。孟子的这些观点( ) A.阐释了“仁政”思想的基本内容 B.使儒学成为秦汉时期治国的指导思想 C.强调不分亲疏贵贱的儒家仁义观 D.有利于统治者利用仁义观念巩固统治 解析:选D “仁政”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民贵君轻是其仁政学说的核心,材料并未涉及,故A项错误;秦朝时焚书坑儒,儒学没有成为指导思想,其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父子君臣亲疏贵贱的等级秩序,故C 项错误;据材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并结合儒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父子君臣的秩序和仁义观念,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 3.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 家庭人口 项目 数量(单位:钱) 5人 收入 粮食 8 500 支出 赋役 2 989 日常开支 7 950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 解析:选D 材料未涉及精耕细作,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有“粮食”,有耕无织,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的“5人”可知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表格中的支出超过了收入,说明了小农的生活艰难,故D项正确。 4.中国近代学者罗振玉在评价某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这一制度( ) A.最早开创于夏商时期 B.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 解析:选C 依据材料信息“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可知,该制度为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科举制最早开创于隋唐时期,故A项错误;科举制以才学作为选官的标准,而非血缘门第,故B项错误;科举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科举制最突出的特点是公平、公开,故D项错误。 5.明神宗改变国家机构的运作机制:以内阁监控六部,六部监控部院,部院监控地方抚按,最后使“部权尽归内阁”。这主要表明( ) A.内阁替代丞相成为中央行政机构 B.地方权力逐级归于内阁掌控 C.六部摆脱皇权听命于内阁 D.部分皇权转移到了内阁手中 解析:选D 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内阁并非正式行政机构,故A项错误;材料提到的是中央机构的运作,未提及地方权力,故B项错误;明神宗以中央机构互相牵制达成加强皇权,故C项错误;明神宗期望中央机构改革以加强皇权,却使“部权尽归内阁”,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2分) 6.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着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摘编自《二程集》 材料二 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 ——摘编自李贽《道古录》 材料三 清朝前期戴震等一些儒学思想家关于“礼”的设想,隐含了一些瓦解文化专制和真理独占的政治集权体制,将社会秩序建立在常识与规则之上的设想也隐含了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独立存在的空间被承认的可能性。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1)据材料一,指出“二程”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儒学面临的危机。(4分) (2)据材料二,李贽对人性有着怎样的认识?结合李贽所处时代,指出影响这些认识产生的因素。(5分) (3)戴震等人的思想继承发展了前人的理论成果。据材料三,说明作者对戴震等人主要观点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儒学思想发展的认识。(3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得出万物都有规则秩序,根据材料信息“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得出人应当遵守伦理规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第(2)问第一小问,要从材料二中提炼出李贽对人性的认识,抓住几个“千万人”各不相同、“因材而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即可解答;第二小问,从政治上的专制加强、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思想上理学僵化等方面解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抓住“关于‘礼’的设想”, 说明作者认识到戴震等人在坚持原有规范社会秩序的同时,提出新的规范社会秩序的内容;“瓦解文化专制和真理独占的政治集权体制……常识与规则之上的设想也隐含了作为个体的‘人’”说明作者还认识到戴震等人注重人性,反对思想专制。第二小问,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儒学思想发展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或紧跟时势的要求。 答案:(1)核心思想:万物都有规则秩序;人应当遵守伦理规范。 危机:汉唐儒学的僵化(或儒学的权威性被削弱);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 (2)认识:人都有自然本性;要顺应人性,使其自由发展。 因素:专制统治加强,社会矛盾尖锐;商品经济发展;理学束缚人性。 (3)观点:在规范社会秩序的同时注重人性,反对思想专制。 认识:儒学思想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紧跟时势的要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