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承德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台湾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父亲遗留下的财产,每一个儿子都有一份。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应该是指 A. 禅让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王位世袭制 D. 礼乐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权力的继承是通过嫡长子继承制解决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西周时已经不再推行禅让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由一个儿子继承”反映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而非王位世袭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权力的继承和礼乐制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 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西周礼乐制的实质是 A. 用于处理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 B. 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度 C. 宗法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D. 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礼乐制度,题目中这样规定的实质是在维护西周等级秩序,所以D项正确ABC不是实质。‎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周礼 ‎3.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分封制下,爵位和官职世代相传,即实行世袭制。而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故最佳选项为D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 点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 ‎ 分封制 ‎ 郡县制 ‎ ‎ 不 同 点 ‎ 时 代 ‎ 奴隶社会 ‎ 封建社会 ‎ 与中央 关系 ‎ 被分封的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 ‎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皇帝任免 ‎ 影响 ‎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划分 标准 ‎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 ‎ 共同点 ‎ 目的 ‎ 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 ‎ 性质 ‎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 ‎4. 《法制日报》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是“重庆打黑”、“贪官外逃”、“赖昌星引渡回国”、“安全系数”等,都与反贪倡廉的民主制度改革相关。我国古代与反贪倡廉相关的制度建设不包括 A. 西汉:刺史制度 B. 唐代:御史台 C. 宋代:提点刑狱司 D. 元代:行省制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我国古代与反贪倡廉相关的制度是监察制度。D是地方管理制度。故选D。ABC均和监察制度相关。‎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监察制度 ‎5.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与西周的分封制都是 A. 封建中央集权制 B. 封建专制的产物 C. 为巩固其统治而实行 D. 随社会经济基础变化而瓦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与西周的分封制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者的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故选C;西周中央权力还未实现高度集权,排除A;西周没有形成封建专制,排除B;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威胁中央集权,最后逐步削弱了王国势力,小农经济的社会经济基础没有瓦解,排除D。‎ ‎6.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 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然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所以本题选D。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决策产生的方式。‎ ‎7.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和思想家章炳麟在1905年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下联是: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此联抨击的现象主要是 A. 西方侵略者的贪婪 B. 广大人民的麻木 C. 外交官员的卖国 D. 最高统治者的腐朽 ‎【答案】D ‎【解析】‎ 略 ‎8.俄德法三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这充分说明了 A. 德日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激化 B. 日本已不能独霸中国 C. 德俄法三国利益完全一致 D. 帝国主义之间既争夺又勾结 ‎【答案】D ‎【解析】‎ ‎【详解】俄德法三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充分说明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侵略过程中既争夺又勾结,故选D;俄德法三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不能说明德日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激化,排除A;甲午战后,日本并没有独霸中国,排除B;德俄法三国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排除C。‎ ‎9. 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同特点是 A. 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脱离了社会现实,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C. 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 ‎ 不同程度受到西方宗教或是文化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 略 ‎【详解】‎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产物,太平天国受西方基督教影响。《资政新盘》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也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故D项符合题意;A不符合《天朝田亩制度》,BC不符合《资政新篇》。‎ ‎10.下列图片的内容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致远”号撞向敌舰 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 义和团战士 A. 抵抗外来侵略 B. 寻求救国之路 C. 从事民主革命 D. 推翻清朝统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致远”号撞向敌舰属于甲午战争,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属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战士属于反帝爱国运动,故这反映了反抗外来侵略主题,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寻求救国之路,故B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掀起民主革命,故C排除。材料三个事件没有要求推翻清朝统治,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反侵略主题 ‎11.十九世纪中期,一位身处广东的英国军官的日记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场景:“30日上午,一大群一大群的当地居民集合在我们的军营后面,他们衣着简陋,以长矛、盾牌和剑为武器,向我们包围而来……”你认为这段文字应是描写 A. 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 B.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C. 反割台斗争 D. 虎门销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十九世纪中期”“身处广东的英国军官”“他们衣着简陋,以长矛、盾牌和剑为武器,向我们包围而来”,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材料反映的是广州附近的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故选B;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反割台斗争的时间是19世纪末,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C;虎门销烟指1939年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不符合“一大群一大群的当地居民”,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十九世纪中期”“身处广东的英国军官”“他们衣着简陋,以长矛、盾牌和剑为武器,向我们包围而来”,联系所学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的史实分析解答。‎ ‎12.“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这指的是明清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通过B、C、D三项条约,中国的大门进一步开放,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13.1927~1936年间,中共在农村到发展壮大关键的因素是 A. 武装斗争,打败了蒋介石的“围剿”‎ B. 土地革命,赢得了农民的支持 C. 根据地的建设 D. 建立了革命政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1936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的是土地革命,这使得中国共产党受到了农民的拥护,在农村到发展壮大,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是因素之一,但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在于人民的支持;C选项说法不够具体;D选项错误,政权的建立并不代表能够发展壮大。‎ ‎14.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 北伐军进军湖南 B. 八一南昌起义 C. 湘赣边秋收起义 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毛泽东所写的这首词中提到的“匡庐”是指江西,“潇湘”是指湖南,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在南昌起义南昌失守之后,党中央决定在湘赣边发动秋收起义,因此毛泽东回到湖南领导了这次起义。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15.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 A. 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 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 要依靠政府军队士兵 D. 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1940年”“炮”“马”“兵卒”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时期共产党实行全民抗战路线,主张调动一切抗战力量,故D项正确;A项,题干并未强调周恩来对历史知识的熟悉,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亦和亦战的战略,排除;C项,为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排除。‎ ‎1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三次“革命”分别对应的是 A. 王位世袭制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皇帝制度确立《临时约法》的颁布《共同纲领》的制定 C. 秦的统一湖北军政府的建立解放战争的胜利 D. 秦的统一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文字和材料中文字“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可以判断是指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第二次是指1911年的辛亥革命;第三次是指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17.我国法律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C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排除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没有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的政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排除D。‎ ‎18.‎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表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建议由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该谈话 A. 阐明了国家统一后对台的基本政策 B. 促使两岸“三通”变成了现实 C. 首次宜布对台湾采用和平统一的方针 D.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两岸关系。结合题干与所学可知,题干中叶剑英的谈话阐明了国家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即“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故A项正确;两岸实现“三通”是在2008年,排除B项;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次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的方针,排除C项;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排除D项。‎ ‎19.下表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组成情况,此表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 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全民意志 B.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C.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协商会议中居于领导地位 D. 政治协商会议代表是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列举了参加会议的代表,体现出政协会议的与会人员涉及各个行业,反映了全体人民的意志,故A正确。这次政协会议确立的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中共代表居于领导地位,故C错误。材料中仅体现出政协代表的人员构成,体现不出政治协商会议代表是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故D错误。‎ ‎20.下面是1978〜2008年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数量统计表。据该表可知,改革开放后 全国人大 国务院 地方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 经济特区 制定的法律 制定的行政法规 制定的规章 制定的自治条例 制定的法规 ‎229部 ‎682部 ‎7000余件 ‎600余部 ‎200余部 A. 法制建设成就巨大 B. 人民法律意识提高 C. 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D. 基层民主政治扩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78〜2008年我国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说明我国重视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成就巨大,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我国的法制建设,无法体现人民法律意识,排除B;1999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材料信息民有涉及基层民主政治问题,排除D。‎ ‎21.1972年,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这标志着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新中国开始独立自主的外交 ‎【答案】B ‎【解析】‎ ‎【详解】1972年,中美发表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正确答案选B项;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A错误;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C错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就开始,提出“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方针。D错误。‎ ‎22.1993年起,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104部法律,对57部法律进行了修改,通过了8件法律解释。这些法律的制订、修改 A. 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完善 B. 为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保驾护航 C. 贯彻了“依法治国”的治国理念 D. 表明政府注重立法的效率和质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我国的法律法规制订、修改,是将改革开放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加以巩固,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和依据,为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保驾护航,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律的制订和修改,不能说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完善;C选项错误,“依法治国”理念明确提出于1997年中共十五大,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不是政府,材料并未体现立法的效率和质量。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3.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先后通过了七部法律。其中有三部组织法和一部选举法,这些法律对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组织和职能,对全国和地方人大的选举程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说明我国 A. 政治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B. 依法治国的理念已付诸实践 C. 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展开 D.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制定并实施了组织法和选举法,结合材料时间1979年可知,我国在这一时期将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了实践,选项B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1979年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尚未进一步展开,排除C;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 ‎24.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 “一国两制”‎ B. 全方位开放 C. 民族平等 D. 从实际出发 ‎【答案】D ‎【解析】‎ ‎【详解】对少数民族地区、香港地区和深圳地区设置不同的机构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结合国情,从实际出发,D选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深圳特区”,排除;B项表述不符合“内蒙”“香港”,排除;C项表述不符合“香港”“深圳”,排除。‎ ‎25.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三百多个法律,地方人大制定了四千多项地方性法规。这说明:‎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构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④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与通过了300多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这体现了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故①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关于制定法律与法规的事实,这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没有直接关系,故②错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通过合法的方式与途径制定了大量法律法规,解决了大量的相关法律问题,这能够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与完善,故③正确;我国国家立法权只归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有,而各级地方人大只能够制定地方性法规,不能制定法律,故④错误。故选组合,故排除ABD,选C。‎ ‎26.某一制度既充分考虑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等经济因素,又考虑到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平等等政治因素。该制度的实施 A. 改变了民族分布的格局 B. 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C. 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D. 促进了我国的民族团结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既充分考虑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等经济因素,又考虑到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平等等政治因素”可知该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我国的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D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没有改变民族分布的格局,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目前我国仍未完成统一,选项C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27.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和确定了新形势下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任务”是 A.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B.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修订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 D. 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答案】D ‎【解析】‎ ‎【详解】到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结束,新任务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故A错误,D符合题意;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此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是国家权力机关,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修订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故BC不符合题意.‎ ‎28.‎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并决定予以公布,交付全民讨论。各界群众提出了一百多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在此基础上修改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公布实施。材料意在说明宪法制定过程中体现了 A. 社会主义原则 B. 依法治国原则 C. 人民民主原则 D. 民族平等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各界群众提出了一百多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在此基础上修改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可知1954年宪法是在秉承人民意志基础上制定的,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故选C项;社会主义原则反映的是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依法治国原则体现的是法律的重要地位,民族平等原则是指各民族之间一律平等,题意中均未体现,故排除A、B、D项。‎ ‎29.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视立法。截止七届人大共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律进行了修改,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材料主要表明“文革”后我国 A. 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法制建设注重立法和修订相结合 C. 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 D.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完整法律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截止七届人大共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律进行了修改,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革严重破坏民主法制,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国家加强法制建设,材料体现了法制建设注重立法和修订相结合,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法制建设,没有体现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国家政府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措施,没有体现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是否得到提高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随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材料没有体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完整法律体系的内容,故D选项错误。‎ ‎30.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即狮面人身像)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肉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这次会议 A. 改变了联合国的力量对比 B. 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C. 力图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D. 实践了不结盟运动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力图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故C项正确;万隆会议和联合国的力量对比的改变无关,故A项错误;日内瓦会议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故B项错误;中国没有参加不结盟运动,故D项错误。‎ ‎31.孔子主张“和而不同“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新中国在外交方面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 “求同存异“方针 B. 不结盟政策 C. “另起炉灶”政策 D. “一边倒”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和而不同”,承认分歧,但要寻求共同点,实现和谐。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 思想,即所谓搁置争议,寻求共同利益诉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A符合题意;不结盟政策是改革开放时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强调不同任何大国和大国集团结盟,故B不符合题意;“另起炉灶”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政策指 “一边倒”政策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D不符合题意。‎ ‎32.1971年,联合国通过2758号决议,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认为:“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的时候,他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我们的某种惩罚。现在我们戏剧化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这反映了 A. 美国不再阻挠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 西方的“冷战”政策不得人心 C. 中美关系缓和影响其他国家决策 D.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作用日益重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基辛格认为,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主要得益于中美关系改善,这使得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敢于投票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故C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联全国2758号决议中,美国投的反对票,苏联投的赞成票,故A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其他国家对“冷战”政策的态度,故排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作用日益重要是重返联合国之后,且题干未体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故排除D项。‎ ‎33.“美国总统突然采取令人意外的行动,决定在明年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其中有许多战略上和政治上的原因。可是简单的商业上的原因往往被人遗忘。美国企业界领导人……认为中国这个未来的广大市场是解决他们本身问题的一把钥匙。”有关这段言论的分析正确的 A. 这段言论出现于1979年 B. “美国总统”是指尼克松总统 C. “商业上的原因”是中美建交的根本原因 D. “本身问题”主要是指“滞胀”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滞胀”‎ 阶段,美国商界希望改善中美关系,借助中国市场解决美国的经济“滞胀”问题,故选D;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故题干言论出现的时间应是1978年,当时的美国总统是卡特,故排除A、B;美中建交的根本原因是“战略上和政治上的原因”,并非“商业上的原因”,故排除C。‎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后出现三次建交高潮: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第二次是1956—1965年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和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出现得益于 A. 日内瓦会议中美关系改善 B. 联合国大会中日邦交正常化 C. 万隆会议中美关系改善 D. 万隆会议中日邦交正常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第二次建交高潮是1956—1965年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这是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后,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原因是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故C正确;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之后没有出现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高潮,排除A;中美关系改善推动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的高潮,排除BD。‎ ‎35.新中国的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年版、1975年版改为中法、中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年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B. 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 C. 20世纪80年代不再限定区域范围旨在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 D. 2005年因私护照数量大量增加,推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答案】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上奉行“一边倒”政策,故新中国的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A项对材料解读正确。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是1979年才实现的,B项说法错误,排除;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与世界各国展开经济合作,并不专指发展中国家,排除C;中国在2001年已经入世,D项说法错误,排除。‎ ‎36.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参加某次国际会议时形象地说:“尽管我们过去在国内谈判有经验,跟美国吵架也有过经验,但是那是野台子戏;这次是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了,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又是一个大国,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要本着学习的精神去做。”这次会议中国政府 A.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倡导建立不结盟组织 C.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 致力解决朝鲜、印度支那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这次是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了,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又是一个大国,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又是第一次唱”反映的这次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故D项正确;周恩来在和缅甸、印度代表会晤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没有中国,故B项不符合史实;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C项错误。‎ ‎37.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凡被国民党政府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以及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新中国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前,一律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作外国普通侨民对待。”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该论述基调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初期 ‎ “另起炉灶”是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这同材料的信息相符,B项符合题意;A项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不符合题意;C项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不符合题意;D项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不符合题意。故选B。‎ ‎38.20世纪70年代某国领导人访华时致辞:“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中,□□关系有过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对此,我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关系停留在不正常和不自然的状态下,我们只能坦率地承认这个历史事实。”这一致辞 A. 加快了中国重返联合国进程 B. 促进了中日两国关系的改善 C. 推动了美国对华由敌视到合作 D. 实现了中国外交关系重大突破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中,□□关系有过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来看,材料涉及的是中日关系问题;从时间信息“20世纪70年代”来看,这一致辞应当促进了中日两国关系的改善,故B项正确;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美国在二战时期是中国的盟国,排除;实现中国外交关系重大突破的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排除D项。‎ ‎39.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自治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认为中国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正确;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不是政党制度,故A项错误;CD均与政党制度不符,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需要掌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解答即可.‎ ‎40.1969年尼克松说道:“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此后,中美关系的变化 A. 推动了中美两国的新型区域合作 B. 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C. 受益于日内瓦会议上达成的共识 D. 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尼克松主张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这促进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故B正确;中美两国并不是新型区域合作的关系,故A排;日内瓦会议在1954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排除;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1978年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同盟互助条约》,主要内容如下:1.军事方面,“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者措施。”2.政治方面,“双方根据巩固和平和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3.经济文化方面,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守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潘正祥《从同盟到对抗——20世纪50、60年代的中苏关系》‎ 材料二 2001年7月,中俄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为期20年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将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马辉《中苏、中俄关系对国家关系的启示作用》‎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以中国角度,从国际环境、经济发展、外交政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方面,说明促成中国与苏联结成同盟的因素与目的。‎ ‎(2)综合两则材料,简述影响国家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1)国际环境:美苏冷战,形成美苏两级对峙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经济发展:新中国初期百废待兴,需要苏联帮助恢复,发展经济。‎ 外交政策:贯彻“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意识形态:中苏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目的:维护国家独立,巩固新政权,发展社会经济。‎ ‎(2)国际形势(时代特征)国家利益、国家的综合国力、社会制度、外交政策的影响等。‎ ‎【解析】‎ ‎【详解】(1)国际环境: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美苏两级对峙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苏联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经济发展: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初期百废待兴,发展经济。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贯彻“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意识形态:根据所学可知,中苏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目的: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维护国家独立,巩固新政权,发展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总结。‎ ‎(2)综合材料,可从国际形势、国家利益、国家的综合国力、社会制度、外交政策等方面分析总结。‎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政府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加之美国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使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同样,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驻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杜《历史必修1》‎ 材料二 1990年—2006年,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2000年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外交关系改善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并说明围绕这一外交目标我国展开的主要外交活动。‎ ‎【答案】(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美国急需联华抗苏;苏联威胁中国北方;中国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 ‎(2)目标: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活动。‎ 活动: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维护区域和平;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得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根据“美国政府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得出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根据“加之美国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得出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美国急需联华抗苏;根据“苏联驻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得出苏联威胁中国北方;根据“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得出中国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 ‎(2)目标:根据所学可知,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活动。‎ 活动:根据“中国累计参加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得出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根据“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得出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维护区域和平;根据“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得出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