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1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学案
第11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考纲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6.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8.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考点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3.意义 (1)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2)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2)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初步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法律依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2)意义 ①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 ②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文化大革命”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四、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 1.法制建设 (1)措施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对包括刘少奇冤假错案在内的各种冤假错案平反。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2.民主制度 (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了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五、“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背景: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 (3)含义:“一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香港、澳门的回归: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20世纪80年代: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①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③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2)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的新突破 ①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②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3)2000年以来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①2005年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和平之旅”访问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②2008年底,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轻巧识记] 新中国初期成立的政治建设 [易误辨析] 新中国初期成立的政治建设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4)“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轻巧识记] 1.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2.“一、二、三、四”归纳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 [误区警示]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区别 (1)港澳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谈判;而台湾问题是在“一国两制”的架构下,两岸平等协商,属国家内部事务问题。 (2)国家在港澳驻军,表明中国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具有象征意义。台湾和祖国大陆同属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可以保留军队,但不应对大陆形成威胁。 [概念阐释] “九二共识” 1992年底,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这为1993年的“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与“交流、对话、搁置争议”。 [图解历史] 祖国的统一大业 [答题术语必备]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基本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的政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石。 4.“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 5.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6.“一国两制”的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7.“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最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首先在香港问题上进行了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充分验证了这一理论的可行性。 考向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及实质 [史料研读] 史料一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史料二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而继续存在。 ——《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 史料三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写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 1.史料一信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反映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 2.史料二反映了政协会议的职能由代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变为统一战线组织,成为政治协商机构。 3.史料三新中国实行“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如“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什么? 试答:体现原则: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 2.结合史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及实施前提。 试答:原因:近代各民族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团结斗争;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新中国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政策。前提:坚持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领导。 [史论归纳]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 1.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 2.特点 (1)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 (2)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 (3)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对点训练] 1.(2017·湖南长沙第一中学月考)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解析:选D。1954年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A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B项错误;C项明显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选D项。 2.(2017·湖北孝感六校联考)周恩来曾经说过:“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在苏联,俄罗斯民族人口多,但占的地方也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周恩来是在分析( ) A.中国不实行苏联式联邦制的原因 B.中苏人口与所占地区比例的对比 C.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D.中苏两国民族众多、民族矛盾复杂的情况 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看,周恩来认为,中苏两国民族分布状况不同,中国不能照搬苏联实行联邦制,而要实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故C项正确;A、B两项属于现象;材料未反映出民族矛盾,故D项错误。 3.(2016·新疆乌鲁木齐二模)政协不能搞成国家机关,因为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政协全国委员会也搞成国家机关,那就会一国二公,是不行的”。与毛泽东这段话直接相关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 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看,毛泽东认为,不能把人民政协搞成像全国人大一样的国家权力机关,这说明当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召开,故选B项。A、C、D三项都与材料信息不符。 考向二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及实践 [史料研读] 史料一 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包括: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邓小平 史料二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史料三 1982牟9月24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会见了来华访问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并同她就香港问题进行了谈话。他说,“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史料一主要阐述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 2.史料二信息“一个国家”是前提,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指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港澳台的资本主义制度。 3.史料三主要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1.根据史料一、二,说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什么?中国政府对台湾和香港基本政策的不同点是什么? 试答:(1)“一国两制”,和平统一。(2)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收回香港的理由和条件是什么?中英在谈判中可谈与不可谈的问题是什么? 试答:(1)理由: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英国通过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分步强行割占或租借;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2)问题:香港的主权问题不可以谈判,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可以谈判。 [史论归纳] 1.“一国两制”的内涵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5)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 2.关于台湾问题的认识 (1)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2)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 (3)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和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 (4)阻碍统一台湾的因素:岛内“台独”势力的阻碍;国际反华势力对“台独”势力的帮助和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阻挠。 [对点训练] 1.1979年初,邓小平在访美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种态度( ) A.基于两岸经济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 B.有利于中美两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C.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的正式确立 D.体现了“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1979年初”,两岸经济合作加强是在1987年后,故A项错误;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开始于1972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一国两制”方针正式确立是在1986年,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体现了“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故D项正确。 2.(2017·山东临沂调研)1986年美国记者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时问道:“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总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这说明对于台湾问题,中央政府的出发点是( ) A.保障民族关系的稳定繁荣 B.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 C.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 D.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两岸关系。保障民族关系的稳定繁荣是对题干材料“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总是违背民族意志的”的曲解,故A项错误;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 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表明中央政府基于领土和主权完整角度解决台湾问题,故D项正确。 3.(2016·江西赣州期末)香港的确没有变: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赛马场。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这里的变与不变( ) A.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B.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的影响 C.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D.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解析:选A。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作用。材料中香港人民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变化,但是在公民参与政治方面获得突破,这是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回归后的变与不变,故A项正确;材料中“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说明香港回归对民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故D项错误。 考点二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背景 (1)国际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对峙局面。 (2)国内环境:新中国成立,进行新政权巩固和建设,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 2.内容 (1)“另起炉灶” ①内涵: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②意义: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①内涵: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②意义: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3)“一边倒” ①内涵:中国政府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②意义:使新中国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3.成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外交政策的成熟及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目的: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三、外交僵局的突破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经过: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3.中日关系正常化 (1)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 (2)经过: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四、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背景 (1)国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2)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等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 [易误辨析] “一边倒”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原则 (1)“一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概念阐释] “求同存异”方针 “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 [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归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归纳总结]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政策”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但两者又有很大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易错辨析] 关于70年代中国外交的几点认识 (1)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国际法,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接替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资格,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 (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并不等于中美建交。中美正式建交不是1972年,而是1979年。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但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3)中美关系的缓和不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国家利益,这才是根本原因。 [轻巧识记]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易误辨析] 不结盟政策并不等于中国不关心国际事务,而是指中国不同美苏任何一方结盟,不同任何大国结盟和搞战略攻关,也不联合任何一方反对另一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改善发展同大国的关系,同时反对它们的霸权主义和军备竞赛的政策。 [答题术语必备]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政策”都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求同存异”的方针实际上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体现。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标志着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中美关系的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直接推动了中日建交。国际上掀起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5.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特点和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 6.新时期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考向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史料二 我们亚非各国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过程是不同的;但是,我们争取和巩固各自的自由和独立的意志是一致的。不管我们每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如何不同,我们大多数国家都需要克服殖民主义统治所造成的落后状态,我们都应该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按照我们各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各自的国家获得独立的发展。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的发言》 1.史料一中的信息“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利于中国与更多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也有利于一些国际争端的解决。 2.史料二说明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有利于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1.结合所学分析史料一中的“原则”在国际事务中的意义。 试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周恩来总理在会上阐明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否矛盾?请说明你的理由。 试答:“求同存异”的方针。不矛盾。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求同存异”则具体灵活地贯穿此原则。 [史论归纳]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1)革命性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 ②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外交方针,这三项原则都有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2)结盟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 (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逐渐摆脱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征 (1)包容性: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3)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对点训练] 1.(2017·贵州遵义模拟)《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大片” 解析:选A。据材料中“审查”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并对其内容废除或修改等,可知该外交政策是“另起炉灶”,A项符合题意;B项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C项是指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D项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排除。 2.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在中国、印度、缅甸生根发芽、深入人心,而且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中国、印度、缅甸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能处理国家间的一切关系 B.把国家的主权放在第一位 C.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生命力 D.以国家平等为根本出发点 解析:选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向亚洲、走向世界”,显示了它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生命力,故C项正确。 3.(2017·福建福州质检)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曾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外国(见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年) 1957 1965 1972 1972 1973 1974 1978 1980 接受国 苏联 朝鲜 美国 日本 法国 美国 西班牙 联邦 德国 A.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B.中国外交重心从倒向苏联到倒向西方 C.熊猫外交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D.美国先于日本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解析:选C。从表格内容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大熊猫被赠送给苏联和朝鲜;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出现重大转变,中国的大熊猫被赠送给西方国家。熊猫外交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故选C项。 考向二 中美关系正常化 [史料研读] 史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史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1.史料一中“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反映出此时的美国在国内、国际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表明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2.史料二说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后,双方在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官方交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据史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试答: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 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试答:问题:台湾问题。理解: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 [史论归纳]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对抗与发展 1.新中国建立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对抗。 (1)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存在矛盾和冲突。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在中国“扶蒋反共”。 (3)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军事威胁,企图扼杀新政权。 2.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走向缓和,最终正常化。 (1)从美国方面看:①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③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④经济发展缓慢,被西欧和日本赶上。 (2)从中国方面看:①国际地位的提高。②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③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1)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矛盾、斗争乃至对抗在所难免。矛盾主要表现在:统一与反统一、强大与反强大、西化与反西化、争霸与反争霸,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2)中美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利益:经济上相互需要,政治上互有所求。为了各自的利益,双方可作出妥协,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 [对点训练] 1.(2017·安徽八校一模)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主要表达的信息是( ) A.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 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解析:选C。本题考查中美关系。从材料“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可知,美国不再因中美意识形态不同而否定中国合法地位,故A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的标志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故B项错误;从“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可知美国意图改变中美关系紧张的局面,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遏制中国的内容,故D项错误。 2.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回忆中美建交谈判时说:“如果我们不在这一问题(向台湾出售武器)上明确表示我们的观点,总统及其国内政策顾问和我都强烈地感觉到(中美关系)正常化将会在美国遇到政治麻烦。”这表明( ) A.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 B.是否对台军售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C.美国国内对于中美建交存在着严重分歧 D.中美关系正常化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 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根据材料可知中美关系要想实现正常化,必须表明在台湾军售问题上的观点,否则总统“将会在美国遇到政治麻烦”,体现了总统与其他政治势力的妥协,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是否对台军售是美国国内决定是否建立与中国建交的核心,而非中美关系的核心,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美国国内的分歧在于是否对台军售,而非是否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故C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美两国的共同需要,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故D项错误。 3.(2017·四川汶川一模)1969年6月,苏联领导人鼓吹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妄图孤立中国。同年7月底8月初,尼克松多次公开表示,美国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这些史实反映出( ) A.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已开启 B.中美关系面临转折的契机 C.美苏在军事防务中直接对抗 D.中美苏构成了制衡的局面 解析:选B。本题考查20世纪60年代的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标志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苏联妄图建立孤立中国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遭到美国的反对,说明美国在中苏对抗问题上支持中国,这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故B项正确;苏联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直接目标是针对中国不是美国,故C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美苏作为世界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争夺霸权,中国不可能与美苏构成制衡的局面,故D项错误。 (2016·高考课标全国卷Ⅰ)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思路点拨] 定位 现代中国的外交 知识 解读 题干 信息:1965年与1957年相比,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额的变化 主旨:本题的关键是时间的限定,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政府调整了外交政策,因此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得以上升。 辨析 选项 A项是70年代后伴随着与美国关系的正常化才实现的。C项是改革开放后推行的外交政策;D项是在70年代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后出现的,故选B项 [方法点拨] 推理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及一些规律性问题,以考查学生通过对历史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2.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1.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 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解析:选C。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目的就是要制定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结果其成功制定了这部宪法,所以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才是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这也是教材的基本知识点。A是内容,B是功绩,但不是最主要的,D说法错误。 2.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故A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确立起来的,故B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是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关系的制度,李长凤老大娘并不代表某个党派,故C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出现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法律,故D项错误。 3.(2017·云南昆明名校高三模拟)“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联”,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 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 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联”反映“文革”时期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公民的人身权利得不到法律保障和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显然这不是真正的民主。故选A。 4.(2017·安徽芜湖、马鞍山一模)中苏建交一个月后,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就兄弟国家来说,我们是联合的,战略是一致的,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该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 B.“一大片” C.独立自主 D.“另起炉灶” 解析:选C。“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在两极格局下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但体现不出“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故A项错误;“一大片”是20世纪70年代外交方针,是指不以意识形态的不同处理国际事务,与“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中国在建国后虽然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但坚持独立自主、不是毫无原则地倒向苏联,故C项正确;“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原来旧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的外交方针,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5.1971年,毛泽东曾说:“我们绝不上‘两个中国’的‘贼船’,不进联合国,中国照样生存,照样发展。我们下定决心,不管是喜鹊叫还是乌鸦叫,今年不进联合国。”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 A.不希望进入联合国 B.坚持一个主权国家原则 C.对重返联合国信心不足 D.认为中国发展不需要进入联合国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对西方搞两个中国的愤慨,不是不希望进入联合国,A错误;材料中“我们绝不上‘两个中国’的‘贼船’”体现中国坚持国家主权的原则,B正确;材料中是坚持主权,不是信心不足,C错误;中国进入联合国是需要,但是不需要没有主权的联合国,D错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