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2019学年第一学期南模中学高三年级 历史学科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 ‎1.他强化孔子的“礼治”观念,并融入法家思想,特别注重人们等级差别以及外在的制度、规范对“人欲”的抑制作用。他是 A. 孟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董仲舒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主张“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强化了孔子的“礼治”观念,并融入法家思想,故B正确;孟子主张仁政,与材料所述无关,故A不正确;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故C不正确;董仲舒强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材料无关,故D不正确。‎ ‎2. 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与“文化上结束战国”密切相关的思想家是 A. 孟子 B. 韩非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可知此应为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的史实。故排除ABD三项,故选C。‎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 A. 东亚文化圈形成 B. 西欧形成“中国文化热”‎ C. 佛教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 D. 柏应理出版《中国哲学家孔子》‎ ‎【答案】C ‎【解析】‎ 依据表中的时间信息可知,空白所对应的时间大致为宋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儒学在吸收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即宋明理学,故C正确;东亚文化圈形成是在唐代,故A不正确;西欧形成中国文化热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故B不正确;《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出版与1687年,故D不正确。‎ ‎4.《宋史》中出现了“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等名字,与之有关的社会思潮是 A. 佛学 B. 法学 C. 玄学 D. 理学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人名反映了理学的纲常伦理思想影响巨大,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学并不主张纲常伦理,故A选项错误;法学主张以法治国、严刑峻法,与材料内容无关,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玄学是汉武帝罢黜百家后,继黄老之学道家衍生出的一个新门派,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玄学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 ‎5.1687年某著作在巴黎出版,在欧洲激起了巨大反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当时就高度评价到“中国的哲学之王……这位哲学家超越了我们所指导的几乎全部希腊哲学家的时代,他总是有着熠熠闪光的思想和格言。”该著作是 A. 《马可波罗行记》 B. 《坤舆万国全图》‎ C. 《中国哲学家孔子》 D. 《海国图志》‎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是比利时人柏应理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的一部介绍中国文化的著作。它是东学西传的重要成果,是十七世纪欧洲介绍孔子及其论述最完备的书籍,故C正确;《马可波罗行记》是1298年威尼斯著名商人和冒险家马可·波罗撰写的,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A不正确;《坤舆万国全图》公元1602年刊行,与题干信息不符,故B不正确;《海国图志》由魏源在1842年写成,故D不正确。‎ ‎6.下列四则史料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社会思潮,按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②“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③“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 A. ②③① B. ①③② C. ①②③ D. 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①的意思是:中学的体和用不可随意分割,西学的体和用也不可随意分割;中西学可以分别完整并立,而不能嫁接合并,否则两个都会消亡。这是维新派在批判洋务思想中“中体西用”、将西方科学技术嫁接到中国封建制度上的主张。著名的西学传播者严复撰文批驳“中体西用”论在逻辑上和实践上的谬误,并论述了中西学各自“体”“用”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与不可随意嫁接的道理,从而强调指出,若要以西学为用,则必需同时接受西学之体,否则就是一种“牛体马用”的谬想。②“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鬼话来捣乱”是新文化运动的观点。③“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原刊1906年《民报》第三期,宣传“排满”思想。故①③②正确,故选B;ACD均不正确,排除。‎ ‎7.下表主要反映了 时间 文章标题 作者 发表刊物 ‎1918.4‎ ‎《迷乱之现代人心》‎ 杜亚泉 ‎《东方杂志》15卷4期 ‎1918.9‎ ‎《质问<东方杂志>记者——<东方杂志>与复辟问题》‎ 陈独秀 ‎《新青年》5卷3号 ‎1918.12‎ ‎《答〈新青年〉杂志记者之质问》‎ 杜亚泉 ‎《东方杂志》15卷12期 ‎1919.2‎ ‎《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 陈独秀 ‎《新青年》6卷2号 A. 近代中西文化论战的过程 B. 中国近代思想潮流演进的过程 C. 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西方文化阻碍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A ‎【解析】‎ 由表中信息可知,所述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陈独秀和杜亚泉围绕着东西文化的争论,故A正确;材料只涉及新文化运动,不能体现思想发展的过程,故B不正确;材料与马克思主义无关,故C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思想界对东西文化的态度,不能得出西方文化阻碍中国传统文化,故D不正确。‎ ‎8.19世纪末戊戌变法的重大历史贡献主要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它之所以能在一向闭塞的中国社会中激起巨大的思想波澜,主要是因为 A. 它首次冲破了明朝以后闭关锁国的落后状态 B. 它开创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风气 C. 它吻合了当时寻求救国出路的人们的需要 D. 它推动了清政府紧跟当时的世界发展潮流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发生在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处于空前危机的时期,它的首要目的就是救亡图存,因此迎合了当时寻求救国出路的人们的需要,从而能够在中国社会中激起巨大的思想波澜,故本题选C。A项不符合史实,鸦片战争时英国已经用武力打开了中国大门,冲破了闭关锁国的状态,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林则徐、魏源等人在鸦片战争后已经开始了“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排除。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此后清政府基本上依然坚持守旧,直到20世纪才又实施新政,进行近代化改革,D错误。‎ ‎9.下侧生平年表的主人有可能是 ‎18岁 入万木草堂学西学 ‎23岁 筹办《时务报》‎ ‎25岁 逃往日本 ‎41岁 反对袁世凯称帝 A. 胡适 B. 李鸿章 C. 梁启超 D. 孙中山 ‎【答案】C ‎【解析】‎ 由表中信息“万木草堂、筹办《时务报》”等可知所述为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故C正确;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与材料无关,故A不正确;李鸿章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材料无关,故B不正确;孙中山是革命派代表人物,与材料无关,故D不正确。‎ ‎10.“这类杂志嘲笑旧的思维方式、旧的习惯、旧的礼教……号召大家与陈腐的封建观念做斗争。”属于这类杂志的是 A. 《时务报》 B. 《天演论》 ‎ C. 《民报》 D. 《新青年》‎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信息“这类杂志嘲笑旧的思维方式、旧的习惯、旧的礼教……号召大家与陈腐的封建观念做斗争”可知,所述杂志对中国传统礼教和封建观念进行了全盘否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杂志应该为《新青年》,故D正确;《时务报》是维新变法期间的报刊,故A不正确;《天演论》是严复的著作,故B不正确;《民报》是革命派的机关刊物,故C不正确。‎ ‎11.下图为京师大学堂的匾额,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 他是在戊戌变法期间所创立 B. 它促进了西学新知的传播,改变了旧式教育制度 C. 它为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 它培养了一批外语、军事、科技人才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主要是为培养洋务人才的需求,因此比较注重培养外语、军事和科技人才,故D符合题意;ABC均是对京师大学堂的正确描述,与题意不符。‎ ‎12.“庆典、婚礼、丧礼,用脱帽三鞠躬礼,寻常相见用脱帽礼。”这一规定可能发生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 C. 民国初建时期 D. 五四运动时期 ‎【答案】C ‎【解析】‎ 材料“庆典、婚礼、丧礼,用脱帽三鞠躬礼,寻常相见用脱帽礼。”所述为社会习俗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民国初年,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改革社会习俗,故C正确;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没有涉及社会习俗的变革,故A不正确;戊戌变法内容没有涉及社会习俗的内容,故B不正确;五四运动涉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与社会习俗无关,故D不正确。‎ ‎13.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通过它我们可以 A. 查阅孟子的详细生平事迹 B. 了解北宋的政治经济状况 C. 查找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 D. 了解临潼兵马俑的考古发掘情况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治通鉴》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故C正确;AB均不在《资治通鉴》收录范围,排除;了解临潼兵马俑的考古发掘情况是现代考古发掘的成果,故D不正确。‎ ‎14. 强调记事要做到“爱而知其丑,曾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斯为实录”的著名史学家是( )‎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刘知几 D. 梁启超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的能力。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其著作《史通》中总结了史传文学的经验,强调记事要做到“爱而知其丑,曾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斯为实录”。故本题应选C项。‎ ‎15.以下材料中最能印证广富林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的是 A. 大型剧目《神秘的广富林》 B. 遗址遗存 C. 著作《广富林与松江区的演变》 D. 研究课题《广富林与父系文化》‎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所有史料中,考古遗迹遗存是最直接,最可信的史料,故B正确;ACD都属于文字资料,难免带有主观性,都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排除。‎ ‎16.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 A. 《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 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 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 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司马迁收录关于黄帝的传说写入《史记》,古代传说是史料的来源之一,判断B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C、D项说法错误,最真实的史料是考古发现的文物。‎ ‎【考点定位】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史学常识 ‎17.20世纪被誉为史料大发现的时代,其中不包括 A. 殷墟甲骨 B. 秦兵马俑遗迹 ‎ C. 汉晋简牍 D. 敦煌文书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墟甲骨文、敦煌遗书、韩晋简牍和明清档案,被誉为二十世纪档案史料的四大发现,为东方文明史增添了绚丽多彩的新篇章,敦煌文书,是清末在甘肃敦煌鸣沙山石室发现的唐代人手写的古籍,故D符合题意;ABC均与题意不符。‎ ‎18.上海在某一时期,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这一时期是 A. 唐朝 B. 南宋 C. 元朝 D. 清朝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上海,已是“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上海开埠后,即在世界上引发了淘金热潮……。1881年《申报》载文:“人之称誉上海者,以为海外各地惟数法国巴黎斯为第一,今上海之地,不啻海外之巴黎。”,故D正确;ABC均与材料所述不符。‎ ‎19.相比较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 A. 提倡理性,批判君主专制 B. 提出要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 高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 提出“虔诚信仰即可得救”‎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为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为理性主义,故A正确;启蒙运动侧重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对经济涉足较少,故B不正确;“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故C不正确;“虔诚信仰即可得救”是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的主张,故D不正确。‎ ‎20.制约君主权力以免专制统治,制约贵族权力以免无政府状态,为此伏尔泰主张 A. 信仰自由是所有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B. 三权分立,防止专制 C. 言论出版自由,宣传自由平等 D. 实行开明专制 ‎【答案】D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既要防止君主专权,又要制约贵族权力,为此伏尔泰提出了开明君主制,故D正确;AC均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三权分立是孟德斯鸠的主张,故B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一)启蒙思想家眼里的中国 材料一: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但是我不晓得,一个国家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还能有什么荣誉可说呢。……加之,我们的商人从没有告诉我们教士们所谈的这种品德;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商人们所说的关于那里的官吏们的掠夺行为。……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1689年-1755)《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中国皇帝)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伏尔泰相信中国儒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可以作为欧洲社会伦理和政治的榜样。……通过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努力,中国的道德和政治取代语言和历史,开始对欧洲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伏尔泰 ‎(1)对中国的描绘主要以中国什么历史时期为依据?说明判断的理由。‎ ‎(2)概括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分别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 ‎(3)你如何看待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对中国政治的解读?‎ ‎【答案】(1)明清时期。因为西欧传教士大批进入中国是在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中国人口是在明清时期过1.5亿的。‎ ‎(2)伏尔泰:中国的君主和政府很开明,有完备的官僚选拔体制;中国有完善的法律,法律是建立在良好道德基础之上的;中国尊崇孔子学说,没有宗教迷狂。孟德斯鸠: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皇权不受限制;中国虽有法律,但是是为专制服务的;中国人民一直缺少自由,受到极端的奴役。‎ ‎(3)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是对文化他者的一种理想化诠释,是其将自身的理想与信念投射于他者的结果。孟德斯鸠对中国政治的解读是基于自身政治的需要,对中国君主专制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解析】‎ ‎(1)依据材料中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的身份,推测出伏尔泰描绘的中国文明的时代,明清时期大量传教士来华。‎ ‎(2)伏尔泰:材料中“官员必须经过好儿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是对科举制度的赞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说明中国较有完善的法律;“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对中国伦理道德和法律的赞美;儒教不是宗教,更加理性。据材料“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可以得出孟德斯鸠的认识。‎ ‎(3)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抓住关键:伏尔泰的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赞美中国文化是有他的现实目的,借用中国文化中的部分内容为法国国内的启蒙运动、反封建斗争服务。孟德斯鸠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一方面是对中国君主专制的正确判断,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需求。‎ ‎22.(二)法国人眼中的租界 法国人傅立德在《上海法租界史》“告读者”部分写道:“尽管这部著作是如此不完善,但至少有一点好处,使读者知道我们国家在这一小块土地上的惊人努力。当第一个法国人来这里居住时,它还是一个布满了沼泽地的荒僻的地方。创建初期的寒伧的‘法国区’(法租界)今天已经成为这个巨大的上海地区中心的一个繁华市区,它有自己的独立生活……完成这样的业绩花了多少时间呢?还不到80年。我们有权利引以自豪。”‎ ‎(1)根据材料,该书大约在什么时候出版?文中租界设立的依据是什么?‎ ‎(2)结合所学,(法租界)“有自己的独立生活”指的是哪些方面内容?上述材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综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该文作者对上海租界的描述?‎ ‎【答案】(1)20世纪20年代,《南京条约》附件,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及永久居住权。‎ ‎(2)租界因完全脱离和排斥中国政府的行政管辖,法国人拥有行政权、司法审判权、税收权、警务权等;宣扬法国的殖民者“功绩”,歧视中国。‎ ‎(3)作者对上海租界的描述有其符合事实的一面。在西方人的管理下,客观上促进了上海城市建设的现代化。但是由于作者外国人的身份,却忽视了对中国主权造成了严重侵害。掩盖了租界乃“国中之国”的事实。‎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国人在中国租赁土地、房屋及永久居住权的出现是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虎门条约》中有所规定,伴随着条约的签订,租界也随之出现,据材料中“80年”的信息可知大概年代为19世纪20年代。‎ ‎(2)第一小问,结合近代史有关租界的基本史实可以得出,租界由外国人派兵保护,有自己独立的行政权、司法审判权、税收权、警务权等,租界事务清政府无权干涉。第二问,从其忽视了其侵略本质的角度加以回答。‎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方人的管理下,客观上促进了上海城市建设的现代化,作者对上海租界的描述有其符合事实的一面。但是由于作者外国人的身份,却忽视了以工部局为代表的“独立的行政权力”,是脱离中国政府行政管理和法律管辖的殖民政权,对中国主权造成了严重侵害。租界内的公共管理系统虽然完善,但主要是为了保障外国人生活的安全与与舒适。这些都表明租界乃“国中之国”的事实。‎ ‎23.辫子的剪与留 材料一: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1898年呈光绪帝《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二: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张枬:《论辫发原由》(原载《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材料三:有军士数十人手持并州快剪,见脑后有垂豚尾者辄行剪去,一时被剪愚民有抱头哭泣者,有反唇相讥者。……有乡民游某入城完粮,被差役拉住其发欲硬行剪去,乡民不从,两相争扭,致铁剪尖端戳入喉际,立即倒地……殒命。 ‎ ‎——《申报》(1912年2月3日 )‎ 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提出“断发”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三,时人对“剪辫”出现了哪两种态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巨大的反差,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你如何看待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剪辫运动?‎ ‎【答案】(1)机器时代的累赘、战争中的拖累、藏污纳垢不卫生、国弱的象征。‎ ‎(2)自愿、主动剪辫和不愿、被动剪辫。原因:政治信仰不同;对时局认知不同;革命社会基础薄弱;文化观点不同等。 ‎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观点参考:‎ 纵向:剪辫运动同辛亥革命一样,受到世界变革潮流与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成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横向:对剪辫的不同态度,也反映出中国社会新旧并存、革命的进步性与简单粗暴性并存、不同阶层政治和文化信仰的差异等的立体画面。 ‎ 综合及提升:剪辫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所具有新时代的革命意义,成为中西两种文化的撞击和融合在身体领域的反映;也是当时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阵痛的缩影。‎ ‎【解析】‎ ‎(1)根据“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得出机器时代的累赘,根据“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得出战争中的拖累,根据“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藏污纳垢不卫生,根据“既缘国弱,尤遭戏侮”得出国弱的象征。‎ ‎(2)根据“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得出自愿、主动剪辫;根据“一时被剪愚民有抱头哭泣者”得出不愿、被动剪辫。原因:可从政治信仰不同、对时局认知不同、革命社会基础薄弱等角度分析总结。 ‎ ‎(3)可从受到世界变革潮流与工业化进程的影响,说明剪辫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从对剪辫的不同态度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新旧并存、革命的进步性与简单粗暴性并存等社会现状。最后,说明剪辫运动的意义,可从具有的新时代的革命意义,是当时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表现等说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