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ww.ks5u.com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北京周口店),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一 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句子,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要 想获得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 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2. 《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反映了 夏周时期 () A. 政权更替频繁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D.世袭制度遭到废弃 3. 《战国策•赵策》载,秦以牛田,水通粮&据此可知 ( ) A.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牛耕最早出现在秦国 C,战国时秦国已使用牛耕 D.秦国的农业技术较他国先进 4. 老子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深刻地认识到“万物负阴而抱阳”,他提出“大成若缺” “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观点,这体现了老子的 () A.道家思想 B.无为思想 C.辩证法思想 D.以柔克刚思想 5. 传说古代帝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避讳 嬴政的名,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把“正”字的音读作“zhlng”了。一月名称的变化体 现了 ( ) A.皇帝独尊 B.皇位世袭 C.君权神授 D.中央集权 6. 西汉初年,“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针对上述经济状况,汉初采取了怎样 的统治思想 () A.法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道家思想 7.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下列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物产或技术有() A.丝绸、铁 B.葡萄、石榴 C.香料、铸铁 D.开渠、凿井 8. 有学者统计,汉武帝时,在全国27个郡国设立了 36处盐官,置铁官令和铁官丞具体负 责。这反映了西汉 () A.政府加强干预操控经济 B.盐铁行业发展迅速 C.民间私营工商业的滞后 D.重视解决民生问题 1. 光武帝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故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 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即“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此举措 () A.削弱了地方权力 B.使得台阁至上 C.利于加强皇权 D.能抑制外戚干政 2. 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坐具,后引入内地。根 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坐具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最有可能是发生于下列哪 一时期 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反映的是 (!!)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3. 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A.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加速了两岸城市的发展 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4.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 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 B. 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 C. 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 D. 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5.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A.血缘世袭制度 B.社会推荐制度 C.门第恩荫制度 D.考试选拔制度 1. 下表是780年唐朝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它的实施 ( ) (1) 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税不废 (2) 不论主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 (3) 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 (4) 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A.使税制更加紊乱 B.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 C.增加了财政收入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2. 唐朝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 (!!) 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A.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B.儒学出现危机 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D.道教的发展 文学可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 思,两处闲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涯。”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B. 楚辞、唐诗、宋词 C, 宋词、唐诗、楚辞 D. 唐诗、宋词、元曲 3. 王安石在《言事书》中提出了“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的主张,这表明他解决财政问题主要立足于 () A.增加赋税以满足国家财政支出需要 B.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 C.对大地主、大官僚征收更多的赋税 D.精简国家机构以减少财政开支 4. 西夏常以马匹和盐通过边境互市换取北宋的谷物和茶,并铸造有汉文“天授通宝”的钱 币;金后期出现我国货币史上第一次铸造法定计数的银币&材料主要反映了 () A.互通有无活跃商业市场 B.经济交流缓和民族关系 C,汉文化在边境广泛传播 D.少数民族商业发展面貌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 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 意义。”属于这场“商业革命”史实的是 ()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C.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1. 宋代王岩叟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的一道奏疏中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 收获间,借贷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段材料说明 () A,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B.佃户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 C.佃户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 2. 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这表明 “理”是 ( ) A.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 B.世界万物的总根源 C.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 D.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 3.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学以及 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书中记载的当时的发明应该是()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司南 4. “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 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成吉思汗》中,他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 ()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C.修筑长城 D.开发江南 5. 明朝初年,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废除了 () A.科举制 B.察举制 C.监察制度 D.丞相制度 6. 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趾,派郑和六下西洋;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 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 是 () A.缓解财政压力 B.践行儒家仁政 C.实行闭关政策 D.推动民族融合 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26题16分,27题20分,28题14分,共50分) 7.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还能在自己的封 地内修建城池,征集军队,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权。 ——摘编自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从春秋以至战国,诸侯之间相互并吞,大国争霸激烈。这看起来像是由于周 室衰微而出现的一种分裂局面,其实正是在这个过程 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王国, 战国七雄进一歩兼并的结果,是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首次统一的秦、汉皇朝。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议定皇帝尊号,初建封建朝廷之后不久,泰 始皇和公卿大臣们便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地方行政机构的问题。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 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2分) (2)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大国争霸”出现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客观进步作用。(8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成效。(6分) 1.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育君列传》中记述了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 税平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赋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 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吠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 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 此间用武之地,非可丈治 ……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1) 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内容是什么?(5分) (2) 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经济现象?请说明江南地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至少列 举2点原因)(8分) (3) 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至 少列举2项措施)(4分) (4) 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3分) 2.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皇帝 门下省 中书省 中书省 工刑 丘 礼 户 吏 部部 部 部 部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賞罚行政一切 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 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 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气《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 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6分) (2) 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4分) (3) 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分) 1!答案】D【解析"第一手资料又叫原始资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 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如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 其他实物等,故考古发掘属于第一手资料,故D符合题意;第二手资料指经过后人运用 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神话传说可信度不高,史书记载和学者推断属于第二手 资料,故ABC不符合题意。 2. !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内容表明夏启、商纣王罪孽深重,商汤、周武王都表明自己 行为合“天义”,是代表上天的意志行事,借助上天来宣传自己合法性和权威,因此表明 了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故B符合;夏商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C错误;材料无法 反映政权更迭频繁,故A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故排除;故选B$ 3.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战国策?赵策》&秦以牛田”可知,战国时期,秦国采用了 先进的牛耕技术,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已使用牛耕,但无法体现出 春秋时期的状况,故A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出牛耕最早出现在秦国和秦国农业技术 先进,故BD项排除。 4. !答案】C【解析"材料“万物负阴而抱阳&“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等涉及“阴”与 “阳”、“成”与“缺”、“盈”与“冲”的辩证关系,故C符合题意;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强调 虚无的道是世界的根源,故A不符合题意;老子的“无为”强调清静自守,故B不符合题 意;老子的“以柔克刚”揭示柔弱可战胜刚强的道理,故D不符合题意。 5. !答案】A !解析】秦始皇嬴政将“政月”改为“正月”以避讳其名,这实质反映了皇帝独 尊的特点,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皇位世袭、君权神授,排除BC;中央集权侧重 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 6. !答案】D【解析"西汉初年,由于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者为了恢复经济和安定人 心,吸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故排除ABC,选D。 7 .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不少西域的物 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西域传入的有:核桃、石榴、葡萄等,故B符合 题意;丝绸、铸铁、开渠、凿井等都是从中原传入西域,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8%答案】A【解析】由汉武帝在各郡国设立盐铁官,管理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必需的盐铁,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西汉政府对地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加强了,A项正确;国 家设置盐铁机构,对其专门管理的做法,反映不出盐铁行业的发展,B项错误;官营盐铁 是因为其有利可图,不能说明私营工商业的落后,C项错误;材料中国家专营盐铁,首先 是国家获利,与民生问题无益,D项错误。 9%答案】C【解析】根据汉武帝借鉴前朝的教训,设立中朝,通过尚书台把持一切行政大 权,使三公只有职位,没有实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大大加强了皇权,C项正确;将中 央的相权转移给中朝,与削弱地方权力无关,A项错误;尚书台由皇帝直接指挥,是皇权 至上,B项错误;将相权转手尚书台,削弱的是相权,与外戚无关,D项错误。 10%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及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丰 富了汉族生活,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生活习俗,故选B项。 1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可知大运 河便利了南北运输,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B选项符合题意;大运河在 内地,与边疆地区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与两岸城市发展无关,C选项排除;大运河的 修建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并未起到巩固隋朝统治的作用,D选项排除。 12%答案】B【解析】材料“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步華图》实质上反映了汉族先进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向心力, 故B项正确;A项错误,错在“册封制度的确立&材料反映的是双方通婚的情况,故C 项错误;通过和亲,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不是加强唐朝对吐蕃的管辖,故D项 错误。 13%答案】D【解析】血缘世袭与材料中“平民社会”“十年寒窗”“跃登上第”不符,故A项 错误;推荐,与材料中“十年寒窗"跃登上第”不符,故B项错误;门第恩荫与材料中 “平民社会”“十年寒窗”“跃登上第”不符,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平民社会"十年寒 窗”“跃登上第”等信息可知,这一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 度,与材料中“平民社会”“十年寒窗”“跃登上第”相符,故D项正确。 14%答案】C【解析】两税法稳定了唐朝时期的税收政策,故A项错误;两税法重资产, 而不是人丁,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B项错误;唐朝的两税法实施以后,不 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 收负担,故C项正确;两税法事实上承认了均田制的破坏,加剧了土地兼并,D项错 误。15%答案】A【解析】唐朝统治者奉行“尊道、礼佛、崇儒”三教并行政策,王维被称为“诗 佛”,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习道家的炼丹术,又虔诚礼佛,柳宗元主张援用佛学以发展 儒学,故选A项。B、D项材料未反映;统治地位的依然是儒学,排除C项。 16%答案】D【解析"唐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词,句子长短 参差,便于抒发感情;曲则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很明 显是唐诗,而且分是初唐诗人王勃的代表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属于宋词,是李清照的代表作;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是马致远的曲作品《秋思》中的名句。故本题答案选D项;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17%答案】B【解析】题干中王安石主张的大意是:凭借全天下的力量,来谋取天下的财 富,用取得的天下财物来供给天下所用。这表明他解决财政问题主要立足于大力发展 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B项正确。 18%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西夏和北宋的贸易往来,以及西夏和金货币的发展 状况,所以材料的主旨是体现少数民族商业发展的面貌,故D项正确;A项概括不全 面,而且活跃商业市场材料体现不明显,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不是 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19%答案】C【解析】注意时间限定词“宋朝&,A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与题干时间 不符,应排除;B、D出现在明清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 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剧增,出现了最早的纸币,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 20%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富民对佃户的“抚存”“无所不至”,并且“一失抚存,明年必 去而之他&可以看出佃户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有选择雇主的自由权利,因而说明其 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21%答案】C【解析】从题干中“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可以看出,“理”是一种法则, 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故C项正确。 22%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限定的是“北宋”的发明。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东汉时 得到改进;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之际;司南出现于战国时期;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 发明的,故C符合题意。 23%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恩德”是指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草原割据混战的状态,使 人们有了安定的生活。 2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明朝初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时为了加强皇 权,废除了丞相制度,故D项正确;明朝仍实行科举制和监察制度,故AC项排除;察举 制是隋唐时期被废除的,故B项排除。 25%答案】A【解析】明成祖时期,不断地南征北战,且派郑和六下西洋,造成国力耗费 巨大,到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果断地停止北征、营建工程和西洋宝船,实行减轻百姓负 担的政策,可见明朝统治政策的调整,旨在缓解财政压力,故选A项。B项只能体现 手段而非目的,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26. (16分)!答案】 (1) 分封制(2分) (2) 原因:分封制下诸侯实力逐渐强大;周天子控制力逐渐衰弱;诸侯为争夺更多的土 地、人口和资源。(任两点)(4分) 作用:①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势力,促进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②促进了华 夏族与其他各族的融洽;③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任两点)(4分) (3) 措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2分) 成效: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4分) 27. (20分)!答案】 (1) 秦国商鞅。(2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3分) (2) 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2分)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 比较稳定'蜀吴东晋等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发展生产,促进了江南的开发。躲避北方 战乱的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6分) (3) 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等。(4分) (4) 要有改革精神,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3分) 28. (14分)!答案】 (1) 作用: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3分) 职能: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审批。(3分) (2) 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 控制。(4分) (3) 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 高行政机构’(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