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18级高二(上)‎ ‎12月月考试题(历史)‎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9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1.5分,共48分。)‎ ‎1.荀子认为臣子应该“以道事君”,遇有君行不符“君道”,臣则“从道不从君”。荀子这一言论 A.旨在限制君主专制制度 B.显示了儒家的历史使命感 C.否定了君臣等级关系 D.蕴含了权力制约与平衡设想 ‎2. “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近五百年之久的跨世纪社会大辩论,各派纷纷发表本学派的思想主张。虽然各派的观点主张各有侧重,但却有着共同主题。你认为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共同主题是 A.扩大各自流派思想的学术影响 B.争夺国家主流思想的地位 C.探寻重建社会秩序的途径与方案 D.促进社会制度的顺利转型 ‎3.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主要目的是 A.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B.为社会治理提供导向 ‎ C.强调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4.“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5.董仲舒认为:“天道有阴阳,人间有德刑。天以阳气为主,以生养为德;人亦应以德政为主,以生成为意……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与!”这一观点 A.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 B.继承了先秦儒学仁政思想 C.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D.阐释了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6.‎ 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在唐代被传为佳话的故事在宋代却被视为反面教材,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 A.词取代诗歌成为主流文学B.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C.唐代的社会风气比较保守D.程朱理学在宋代的兴起 ‎7.百官父母之丧,称丁忧。洪武八年(1375年),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匿不举哀或不离职者,过期则发配为民;守制期满再起用时还要进行考核。丁忧时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这些规定 A.反映出孝道思想主导了官僚思维 B.表明忠孝是考核官员的主要标准 C.体现了明代政治与伦理相互结合 D.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8.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从历史的分析中,黄宗羲揭示出传统政治 A.因循反复的特点 B.走向衰败的轨迹 C.家天下的本质 D.集权体制的根源 ‎9.下列绘画作品中,能体现“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是 A. B.‎ C.D.‎ ‎10.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11.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据此可以推知 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C.生产方式未发生质的变化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12.由下图可见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是一个 A.从学造器物到仿行制度的过程B.西学东渐的过程 C.不断碰撞与融合的过程D.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13.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之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说明李大钊 A.能够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C.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D.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14.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这里所说的“实倡先声”是指 A.组织编著《四洲志》,引导国人关注了解世界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起洋务运动 C.编制《海国图志》,提出向西方学习D.提出了最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5."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6.实践证明,中国革命要成功,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的道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的结果。“根据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这一论段最早是在什么时期提出的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7.‎ 邓小平在《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这一谈话 A.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C.推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正式开辟 ‎18.从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到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的五年。通过这五年的探索,我们在理论、路线和政策上树起一面旗帜,取得两大突破。这“两大突破”是指 A.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解决姓“资”姓“社”问题,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D.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1980年初,风光片《三峡的传说》插曲《乡恋》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风靡全国,但因唱法上的创新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被批为“靡靡之音”而被禁播3年,其说明 A.改革开放还未实行B.“不结盟”外交正推行 C.“文革”理论未被否定D.“双百”方针贯彻的必要性 ‎20.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A.“载人航天工程” B.“双百”方针 C.“科教兴国”战略 D.“三个面向”方针 ‎21.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党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这一方针提出的背景包括 ‎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②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 ‎③周恩来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④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 苏格拉底曾在法庭对审判官说:“人中最高贵者,雅典人,最雄伟、最强大,最以智慧著称之城邦的公民,你们专注于尽量积聚钱财,猎取荣誉,而不在意,不想到智慧、真理和性灵的修养,你们不觉得惭愧吗?”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民主与法治 B.追求智慧和真理 C.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D.追求财富和荣誉 ‎23.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反映了他 A.维护雅典民主政治 B.提倡“美德即知识” ‎ C.批判雅典选举方法 D.反对哲学家治理国家 ‎24.古希腊人体雕塑经历了从“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再到“自由运动的身体”,进而走向了“弄姿作态”的艺术呈现方式。这一变化说明古代希腊 A.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B.崇尚自由成为社会风尚 ‎ C.人的价值受到推崇 D.艺术表现手法过于浮夸 ‎25.尼德兰思想家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一书中将普通人称为“愚人”,对之满怀同情、大唱赞歌;并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傻得可爱的感官快乐来调剂和平衡,那么……人生就是一个充满优郁、单调乏味、令人讨厌、无法忍受和十分艰难的过程。”这表明伊拉斯谟 A.开启理性的先河 B.抗议君主的权威 C.颂扬生命的激情 D.批判世俗的享乐 ‎26.《十日谈》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郡主绮思梦达与侍从相恋,亲王暴跳如雷,绮思梦达愤然驳斥:“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构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该故事 A.揭露教会虚伪,批判教会神权 B.提倡人类平等,批判封建等级 C.肯定自然欲望,反对禁欲主义 D.提倡法制理性,反对君主专制 ‎2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观点正确的是 ‎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8.‎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者反天主教会腐败、特权的主要目标虽基本一致,但内涵和影响有别,两者互有促进,有先后之序。”可见两者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 A.改变了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B.强化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 C.在不同领域打破旧的精神枷锁D.构想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架构 ‎29.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百科全书编写的热潮,开端是培尔编写的《历史与批评辞典》,其后半个世纪就有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波兰文等多种百科全书相继问世。其中英国学者钱伯斯的《百科全书》和狄德罗的《百科全书》最为著名。百科全书的编写 A.促进了民主政治在欧洲的普遍实现 B.实现了大众民主科学观念的普及 C.有利于民主科学社会影响力的扩大 D.矛头直指欧洲的封建神学世界观 ‎30.1783年的德国柏林舞台,一位受尽凌辱和欺压的平民少女,在被人毒害,即将离开人世前,面对几千观众呼喊:“等级的限制都要倒塌,阶级的可恨压迫都要破坏,人即是人。”这位少女的呼喊正是这一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心声。由此可知,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A.反对禁欲苦行和宗教信仰B.要求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藩篱 C.主张实现灵魂的自我救赎D.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 ‎31.伏尔泰曾说中国“文人的信仰(儒学)令人赞叹,既无迷信,亦无荒谬的传说,更没有诅咒理性和自然的教条……四千年来,他们始终把最简单的信仰视为最佳信仰。”以下对伏尔泰推崇儒学说法正确的是 A.借助儒学批判基督教神学B.中法交流频繁促进文化融合 C.启蒙思想与儒学一脉相承D.通过宣扬儒学构筑平等社会 ‎32.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其中第二朵“乌云”,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为驱散这一朵“乌云”‎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B.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C.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33.(24分)中国传统“天下”观经历了历史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 有关“天下”的一些论述 ‎《尚书·立政》‎ 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式王之大烈。‎ ‎《诗经·小雅·北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礼·夏官·职方氏》‎ 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 材料二 《春秋公羊传 •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大”,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后世因此称统一王朝的统治为“大一统”。‎ 材料三 黄宗義重新建构了中国思想传统中的天下观,在他看来,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天下,而不是皇帝的“囊中之物”。从“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的观念出发,强调君臣应该合理分配职权,共治天下。在他看来,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以天下为主,君为客”。遗憾的是,现实的社会往往却是“君主为主,天下为客”。这样的专制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黄宗羲激愤地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对君主专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批判!‎ ‎——摘编自刘勇强编著 《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 材料四 以下为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第二十三章的部分标题。‎ 第二十三章 天下、 国家与价值重构:‎ 启蒙的历程 一、“天下”的破灭 华夏中心的“天下观”‎ 中国不“中”‎ 体制屈从近代国际体系 ‎“礼仪”屈从近代国际体系 ‎……‎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先秦时期“天下”观的内容,并分析其对秦汉历史的影响。(8分)‎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黄宗羲“天下”观的含义,并分析其形成的背景。(10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说明晚清时期国家观念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背景。(6分)‎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生物进化论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其影响远远超越了生物学领域,它猛烈冲击了各种神创论,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促成思想方式上的另一次大革命”。‎ 甲午战后,康有为、严复等人积极传播进化论,康有为吸收了《易传》等古代典籍中的“变易”思想,将其与进化论相结合,提出了中国式的历史进化论;严复则将进化论思想与中国传统的“人力胜天”观点相结合,号召国人奋起“自强保种”,他们用“物竞天择”‎ 的观点解释民族危机,倡扬进取自强,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武器。‎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外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12分)‎ ‎35.(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根据材料二,归纳三位思想家各自的主张,指出其历史作用。 (10分) ‎ ‎(2)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的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 (6分)‎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效高2018级高二(上)‎ ‎12月月考试题(历史)答案 ‎1-5BCBDB 6-10DCCCC 11-15ACACB 16-20CBADC ‎ 21-25BBCCC 26-30BBCCB 31-32AB ‎33.(1)内容:天下主要是指古代王朝统治的中原区域,延伸到周边地区;王权至上;华夏为中心。(6分)影响:为秦朝和西汉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历史文化基础;(2分,或:秦汉时期,建立并巩固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或:西汉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 ‎(2)含义:天下是百姓的天下,而非君主的天下;天下应该由君民共治,反对君主专制。(4分)背景:君主专制的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6分)‎ ‎(3)变化:放弃“天朝上国”的观念,接受与世界各国平等的观念。(或:形成近代国家观念;或:接受近代国际体系;或:接受不平等的条约体制)(2分)背景: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2分)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逐渐了解了世界的发展形势。(2分)‎ ‎34.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源于材料;‎ 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及世界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 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观点示倒:科学革命促进思想解放;思想革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科技文化的交流(西学东渐)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文明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创新等。‎ ‎35.1)主张:反对君主专制。(2分)主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权力互相平衡、制约;伏尔泰——平等、自由、民主(或:开明君主制);卢梭——主权在民。作用:发展了人文主义;既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提出革命胜利后的政体构想。(8分) (2)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思想文化专制。(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