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历史试卷 2019.9.18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据甲骨文记载,商朝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朝 A. 王权借助神权加强统治 B. 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 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 确立了“家天下”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商代通过与天神“帝”建立宗法联系以神化自身的统治地位,故A项正确;B项,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指西周时期的宗法制,排除;C项,商代时皇帝制度未产生,排除;D项,夏朝确立了“家天下”制度,排除。 2.“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后世称为《大学》的“八条目”,强调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这种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层次扩展的关系源头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以宗法制为纽带的家族成为自成一体的微型邦国,国家可以看做是宗法家庭的扩大。《大学》的“八条目”,强调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以宗法血缘治理家庭,直到治国、平定天下。这种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层次扩展的关系源头是宗法制度,故A项正确;分封制、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都是国家的行政制度,故排除BCD项。故选A。 点睛: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层次扩展” 体现了我国古代家天下的政治特色。 3.有学者指出,西周时期的某项政治制度的实质是“用土地换取政治军事上的支持”,即以土地换忠诚。以下言论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礼乐制 D. 禅让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用土地换取政治军事上的支持”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室通过授封土地与人民的方式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对周王室有朝贡、受命征伐、服从统治的义务,以拱卫王室统治,故A项正确;B项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权力的制度,排除;C项,礼乐制度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是维护分封宗法制的手段,排除;D项,禅让制是军事部落时代的权力继承制度,排除。 4.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 A. 王-卿大夫-诸侯-士 B. 王-诸侯-卿大夫-士 C. 王-诸侯-士-卿大夫 D. 王-卿大夫-士-诸侯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大宗继承别子分封,自上而下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5.《乐记》说:“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则材料对“乐”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礼相异乐相同 B. 体现等级差异 C. 维系社会团结 D. 注重道德教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说明“乐”具有维护社会团结的作用,故C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现象的描述,不符合题意,排除;由材料信息可知,“礼”体现了等级差异,设问问的是“乐”,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道德教化,故D项错误。 6.秦汉时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 任命郡守和县令 C. 管理全国军务 D 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结合所学可知,三公中的丞相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是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主管监察,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点睛】 【详解】 7.据史书记载:秦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 太监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廷尉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可知此官职是负责监察百官,御史大夫具有监察百官的职责,C正确。太监是专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员,A错误。太尉是负责军事官员,B错误。廷尉为秦朝九卿之一。掌刑狱,故D项错误。 8. “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 A. 皇位世袭 B. 家天下 C. 皇帝独尊 D. 君权神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关键句是“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材料只体现了皇帝制度中的皇帝地位独尊,并未体现皇位世袭、君权神授、家天下。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百官公卿 9.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郡、县长官全部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得世袭 B. 郡、县都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组织 C. 郡县制的建立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重要标志 D. 秦朝与西汉都实行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地方行政制度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郡县制,根据所学知识,郡县制打破了分封制原有的形式,郡、县长官全部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得世袭,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C选项错误,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D选项错误,只有西汉初期是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地方行政制度。 10.《全球通史》中提到,“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分封制。…使中国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这里“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是指 A.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 官员均由皇帝任命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 三公九卿各司其职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废除了西周以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官员均由皇帝任命说法绝对,B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秦始皇创立的一整套制度的总称,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三公九卿各司其职属于中央官制,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11. 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 颁布推恩令 C. 实行行省制度 D. 设通判 【答案】A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汉朝刚刚建立,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实行郡县制,没有实行分封。由此可判断,汉初采取的措施为郡国并行制度。故选A项,不选B项。实行行省制度的是元朝,不选C项。设通判的是宋朝,不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郡国并行制度 12.汉武帝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选用亲信近臣,组成“中朝”,对重大朝政进行决策,而由丞相、御史大夫等大臣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变成为“外朝”。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 完善选官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C. 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D. 体现废分封、行郡县制度的决心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武帝以后,分朝官为“中朝”及“外朝”。丞相为首的行政机构为“外朝”,衙署在宫外,属于政府官系统,正式之诏令则由此颁发。由皇帝近臣如侍中、常侍、给事中、尚书等组成的,在宫中皇帝左右听候意旨办事,称“中朝”,属于宫廷官系统。“中朝官”往往假借皇帝之权,以牵制丞相等大臣。 东汉以后,宦官多操纵中朝大权,以挟制外朝。由此可见,汉武帝汉武帝设立中外朝制度的目的是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故C正确。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进·中外朝制度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3.“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有可能出现下列哪个朝代? A. 魏晋南北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以门第出身为标准,形成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故A项正确;唐朝实行科举取士,寒门可通过参加考试做官,排除B项;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寒门仍可参与考试做官,排除CD项。 14. 史料记载,汉初御史、丞相负责监察,察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时期创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还有地方郡国的二千石官员。这一变化体现出 A. 汉武帝有效地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B. 王国割据问题依然存在 C. 地方官员完全受制于刺史 D. 汉代监察体系逐渐趋于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武帝时期创立刺史制度。题干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监督,而非加强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的是汉代监察制度,王国问题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地方官员完全受制于刺史说法绝对,故C项错误;从汉初“察无专区、责任不明”到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的变化,说明汉代的监察体系日趋完善,故D项正确。 15.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王国势力,采取的下列措施是 A. 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 在地方设通判 C 颁布“推恩令” D. 实行三省六部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为削弱地方王国势力,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地方王国势力得以解决,故C项正确;A项,节度使为唐代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导致了唐末藩镇割据现象的出现,排除;B项,通判为北宋监督地方知州所设,排除;D项,三省六部制为唐代中央官制,排除。 1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答案】B 【解析】 【详解】 唐朝的三省六部的运转方式: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再具体事务交由六部执行。故材料中运作程序是: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并交由工部开展执行,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 17.隋唐制度集大成,中央官制有三省,下有六部去分工。下列有关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B. 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C. 以后历朝都完全沿袭的政治制度 D. 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为分散宰相权力,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明代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故历朝并未完全沿袭三省六部的中央官僚体制,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下,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分工职司明确,相互制衡,皇权加强,相权削弱,故ABD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18.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材料中涉及到的选官制度分别是 A. 世官制和科举制 B.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C. 察举制和科举制 D. 科举制和八股取士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 “汉代的选举”指的是察举制,排除AD;“唐代的公开竞选”指的是科举制所以选C,排除B。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体制的演进·察举制和科举制 19.唐太宗说,“尚书省,天下纲维,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受其弊者。”材料反映了唐代尚书省 A. 组织整齐严密,是各机构的典范 B. 在中枢行政机构中位高权重 C. 掌侍进奏表章、草拟诏旨制敕 D. 经常根据皇帝的意旨草拟圣旨 【答案】B 【解析】 从“若一事有失,天下必受其弊者”可以看出尚书省在唐代具有极高的地位,决定了唐代中枢决策的方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出组织整齐严密;C选项不是尚书省的职责;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 20.唐朝实行集体宰相辅政制度。据记载,唐代290年间竟有370位宰相,同一时期宰相的人数少则五六人,多则十数人,唐玄宗即位初期最多达17人。这说明唐朝: A. 宰相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B. 国家的行政效率提高 C. 科举制满足了官员选拔 D. 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的集体宰相制度本身就是对宰相权力的削弱,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宰相人数多,无法判断是否有很高的效率,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这么多的宰相全部来自科举制的选拔,故C项错误;由材料“唐朝实行集体宰相辅政制度”可以知道,唐朝将宰相的权力进一步分化,加强了皇权,故D项正确。 21.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赦的诏令,也必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拥有了最高决策权 C. 加强了专制皇权 D. 对君权有一定节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唐朝政事堂,材料“即使皇帝诏赦的诏令,也必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反映了政事堂对皇权有一定程度的制约,故D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政事堂提高了行政效率,故A排除;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故B 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加强专制皇权,而是说明政事堂对皇权一定的制约,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即使皇帝诏赦的诏令,也必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2. 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这一政治制度的演变开始于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实行三省六部制;B项是废除三省六部制只实行中书省,故本题答案选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书省 2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 A. 皇权逐淅削弱 B.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 C. 相权逐渐加强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故D项正确;AC项错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B项错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尖锐。 点睛: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的主要内容有秦朝设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隋唐时设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的军机处等。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发展趋势:皇权在不断地加强,相权在不断地削弱以至于到了明代废除丞相制度。与此类似的知识点如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如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元代实行行省制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24.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 【解析】 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C不正确;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D说法不正确。 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25.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核心措施主要是围绕 A. 中央政府内部机构之间的矛盾 B.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C. 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 D. 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权利分配问题,中央权利过大就会限制地方发展的积极性,地方权力过大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产生,故C项正确;AC项属于强化专制主义内涵,排除;B项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 26.“(宋)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招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钱穆《国史大纲》)这说明当时 A. 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B. 政府执政效率较高 C. 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D. 相权受到较大削弱 【答案】D 【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而宰相李昉等不知”“中书不预闻”等体现出北宋宋太宗时期,宰相权力受到削弱,故D正确;军事保密性属于材料中论述事件的现象,故A项错误;政府行政效率不符合材料中相权和皇权斗争信息,故B错误;C项“职责不明”,是表面现象,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 27. 《朱子语类》中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 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B. 藩镇割据之弊严重 C. 皇权与相权之争激烈 D. 积贫积弱局面形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意思是宋太祖从钱、权、兵三个方面入手,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藩镇割据之弊严重是上述措施的原因;积贫积弱局面形成是上述措施的影响;题干中说的不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选A 考点:宋朝的制度 【详解】 28.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北宋时期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另有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因此上图为北宋时期中枢机构示意图,故答案为D。秦朝中枢机构为三公九卿,西汉形成内外朝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均不符合图示,排除AB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中枢机构 29.宋仁宗曾说,天下之事若都由君主决定,有错误都很难更正。不如众人商议,亦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据此可推知 A. 君主专制下也有理性精神 B. 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 C. 宋代政治上实行集体决策 D. 古代政治制度开始出现转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不如众人商议,亦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可知体现的是专制政治体制之下的一种理性精神,强调的是君臣共治天下,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B选项排除。宋仁宗虽然主张集体商议,但是宋朝政治仍然属于君主专制,C选项排除。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是君主专制政体,D选项排除。 30.如图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应是 A. 西周的分封 B. 秦朝的郡县制 C. 汉代的刺史制 D. 元朝的行省制 【答案】D 【解析】 行省就是行动的中书省的意思,行省是中央派出的管理地方行政机构,行省设立的初衷加强对地方军事控制,有利于中央管理地方,故选D。分封制不利于中央管理地方,排除A;郡县制下,郡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但并非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排除B;汉代的刺史制是监察制度,和地方行政管理无关,排除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元朝行省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元朝行省制设置的背景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材料。 31.有学者这样概括某朝代的中央官制:“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这一朝代是 A. 唐朝 B. 宋代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忽必烈即位后沿袭宋、金的制度,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官僚机构,这个机构的中枢权力主要掌握在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个部门手中,故C项符合题意;A项,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排除;B项,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排除;D项,明代废除丞相,建立内阁制度,排除。 32.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统帅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A. 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 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C. 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D. 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可以看出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故B项符合题意。西周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独立性,而行省制下地方长官没有,A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监察制度,排除C;行省制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这对矛盾,而不是皇权与相权,排除D。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元朝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度相关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学生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行省制度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把它和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及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制联系起来。 33.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朝统治者在河北、山西、山东等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设置的最高管理机构是 A. 枢密院 B. 中书省 C. 宣政院 D. 理藩院 【答案】B 【解析】 元朝时,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故B正确;枢密院是中央军事机构,故A错误;宣政院是管理西藏地区与少数民族事务,故C错误;理藩院属于清朝机构,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理藩院等相关知识,学生要紧扣材料关键词“元朝统治者在河北、山西、山东等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4. 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从其布局特点可以判断元统治者的用意主要在于 A. 便于中央派遣官员到达各地控制地方 B. 促进各地区间的平衡发展 C. 防范地方割据以巩固中央集权 D. 南北纵向分区有利于民族融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元代实行行省制度,一方面为了确保在广大疆域法德国土里能够提高行政效率,另一个方面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故选C。A项说法不准确;B项错误,曲解了实行行省制度的意图;D项错误,元代实行民族分化的政策。 考点:古代的行政体制:元朝行省制度 点评:元代实行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地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古代的地方行政体制发展演变的过程学生需要准确把握: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到了元代是实行行省制。同时,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也不断的完善。 35.清末张之洞的《劝学篇》指出,科举所“举”之人,多皆“摇头顿足、高吟低咏,唯腐烂文数篇”,而无济世扶危真才实学,更“遇讲财务经济者,尤鄙夷排击之,以自护其短”。在这里,张之洞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 肯定科举制繁荣了传统的诗词文化 B. 指出晚清士人不谙“洋务” C. 深恶科举制选拔的人才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D. 嘲笑守旧文人之迂腐不堪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而无济世扶危真才实学,更“遇讲财务经济者,尤鄙夷排击之,以自护其短””可知张之洞批判传统科举取士无法选拔真才实学之人以应对统治危机与民族危机,故C项正确;A项,题干未表达对科举制的肯定,排除;B项,题干旨在强调晚清士人缺乏解决统治危机的实际能力,选项内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D项,题干信息反映出守旧文人之迂腐面貌,但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二、非选择题(30分)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行政图(局部) 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 【答案】(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权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唐中后期:地方设置藩镇,由节度使管辖;节度使权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措施: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设转运使,将地方大部分的财政收入收交中央。 (3)特点:行省权力较大;行省的设置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 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点即可)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图一汉初行政图的信息“北海郡”、“胶东国”等信息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诸侯国权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集权方面分析作答。根据材料一中图二唐代中后期形势图的信息“河东节度使”、“卢龙节度使”等信息可知唐中后期在地方设置藩镇,由节度使管辖;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方面分析作答。 (2)根据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等信息即可概括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3)关于特点,根据材料三“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等信息即可概括特点。关于影响,根据材料三“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行省制度的开端等方面分析作答。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北海郡”、“河东节度使”、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3)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答案】(1)先以德行为标准,再以门第为标准,再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察举制下,考试不决定取舍,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下,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3)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为官僚队伍选拔高素质的人才。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二“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及材料三“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可知古代选官先以德行为标准,再以门第为标准,再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根据材料二“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及材料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可知察举制下,考试不决定取舍,只决定高下,而科举制下,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3)根据材料三“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当时优试策而已”结合所学从门阀世族、庶族地主力量对比,加强统治的目的,进行分析;二问根据材料三“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进行概括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