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丹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人教必修1第1—2单元。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所谓“舆”是指车,“服”是指冠冕和服饰。册命與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利的象征。公、侯、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與服都不相同。西周舆服制度的形成 A. 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较少 B. 标志周朝制度走向完备 C. 与分封制和礼乐制相适应 D. 标志专制王权日趋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公、侯、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與服都不相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西周舆服制度与分封制、宗法制的等级秩序相关,说明舆服制度与分封制和礼乐制相适应,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问题,故A排除;舆服制度并不能标志周朝制度走向完备,故B排除;周代尚未形成专制王权,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公、侯、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與服都不相同”,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宗法制、礼乐制的等级秩序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一文中论证,“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仅指“中央之国”或“中央之城”。西周初年的“中国”位于今天的 A. 河北 B. 山东 C. 河南 D. 湖北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西周初年”“‘中国’一词”“仅指‘中央之国’或‘中央之城’”并结合所学可知,在西周分封制下能够称之为“中央之城”的也就只能是周王室的政治中心了。西周的都城有两个,一个是位于仅陕西的西京镐京,一个是位于今河南的东都洛邑。故答案为C项。ABD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河北、山东、湖北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3.武王灭商后,封纣王儿子为诸侯,又封黄帝神农、尧、舜、禹的后代为诸侯,让他们延续濒于灭绝的祖先祭祀,这种“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行为备受古人推崇,这反映了 A. 古代人对血缘延续的重视 B. 古代人对政治文明的追求 C. 分封制有利于巩固政权 D. 武王政治统治艺术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武王灭商后,封纣王儿子为诸侯,又封黄帝神农、尧、舜、禹的后代为诸侯,让他们延续濒于灭绝的祖先祭祀”来看,分封先代贵族的后代为诸侯是为了保留贵族的血统,这反映了古代人对血缘延续的重视。故答案为A项。B项对政治文明的追求应是继承政治制度,而非延续先代血统,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分封制有利于巩固政权,排除;D项武王政治统治艺术高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本题关键点在于理解“兴灭国继绝世”,血缘宗族关系是古代中国政治的重要部分。 4. 嬴政统一全国后,改革制度,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并在重要物品上铭刻诏令。下图为刻有诏文的“权”,意在显示 A. 嬴政功盖三皇五帝 B. 皇权不可僭越 C. 效法商周制度的决心 D. 对地方的管控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嬴政的一系列改革突出了皇帝独尊和皇权至上的地位,“权”的出现则显示了皇权的不可僭越,故选B项;功盖三皇五帝是秦始皇的自我评价,并不一定符合实际,排除A项;嬴政开创的是皇帝制度,并非效法商周,排除C项;皇帝制度不属于地方制度,不能加强对地方的管控,排除D项。 5.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多次出巡。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从咸阳出发,沿驰道北上,越子午岭(今陕西延安)进入甘肃,在甘肃境内转为西南行,最终到达本次巡视的目的地(某郡)。这个郡最有可能是 A. 陇西郡 B. 渔阳郡 C. 南海郡 D. 蜀郡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期在甘肃境内设立的郡为陇西郡,A项为正确答案;渔阳郡在今北京一带,南海郡在我国的广东广州一带,蜀郡在今四川成都一带,BCD 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点睛】记忆秦朝疆域,了解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 6.有学者据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认为诸子百家之书被烧了;而另有学者据东汉王充《论衡·书解》中“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俱在”,认为秦始皇并没有烧诸子百家之书。对此说明正确的是 A. 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记载最可信 B. 《论衡》作为哲学著作缺乏史料性 C. 两部著作中的记载可以相互佐证 D. 史料不同得出的历史结论也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二者对秦始皇焚书这一事件有不同的看法,之所以不同,主要是由于二者所引证的材料不同,因此结论也不同,故D项正确。史学家的结论也不一定就是正确可信的,A项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的说法也不合理,过于绝对,故排除。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7.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加强对岭南地区管理的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 A. 地方上开始设置郡县 B. 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 C. 地方长官实行世袭制 D. 全国实行郡国并行制 【答案】B 【解析】 依据图片中“桂林郡”“南海郡”可知是秦朝时期,说明此时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故B项正确;地方上开始设置郡县是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郡县制度下长官是皇帝任命,故C项错误;全国实行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期,故D项错误。 8.西汉初,刘邦把以长安为中心的旧秦国及其附近地区划分为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度,由皇帝任命守、尉、令、丞,以统治地方。对旧燕、赵、齐、魏、楚等地区,采取了分封制,自北而南,封立了燕、代等九个诸侯王国。刘邦此举意在 A. 推动经济恢复 B. 延续传统制度 C. 吸取秦亡教训 D. 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地方控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D正确;郡国并行制与经济发展没有关系,排除A;延续传统制度、吸取秦亡教训不是刘邦的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排除BC。 9.《汉书》记载:“汉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 恩泽贵族 B. 实现民族交融 C. 解决七国之乱 D. 削弱王国势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使得诸侯国的实力越来越小,削弱了王国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A项是推恩令的表现,不是目的,排除;推恩令无法实现民族融合,故B项排除;C项是汉景帝时解决的,排除。 10.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 A. 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 B. 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 C. 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 D.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可知,设置监御史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D正确;监御史是检察官员,不掌握地方行政权,A错误;御史大夫是三公之一,负责监察百官,监御史负责地方检察,B错误;汉惠帝时期仍然推行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是地方侯国割据的主要原因,故C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联系所学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解答。 11.李治安在《行省制度研究》中写道:即使在行省完全定型并地方化之后,它仍然带有中央派出机构、或者说是中书省(都省)分支机构的性质,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由此可见元代行省 A. 充任了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 B. 完全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 C. 体现了集权与分权主辅结合 D. 赋予了地方极大的自主权限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带有中央派出机构、或者说是中书省(都省)分支机构的性质,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可知,行省制体现了集权与分权主辅结合,选项C正确;材料强调了行省结合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两者的优点,选项A、D单纯强调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者有利于地方自主权,属于片面解读材料,排除;根据材料“即使在行省完全定型并地方化之后”可知,行省最终成为地方行政单元,选项B排除。 12.宋太宗进一步完善了“锁院制度”:大臣被任命为知贡举官后,需要立即入住贡院,与外界隔绝直至考试结束。贡举官为皇帝临时任命,不设固定官员。当时锁院制度完善的主要作用是 A. 杜绝了科举作弊的现象 B. 增加了平民入仕的通道 C. 减少了国家养官开支 D. 维护了选官的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宋代“锁院制”、 贡举官为皇帝临时任命,不设固定官员等可知,其作用在于防范有人科举作弊,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选官的公平公正,所以D项为正确答案;但这并不能“杜绝”科举作弊,A项错误;“锁院制”针对的是科举选官程序的规范化,这并不会增加平民入仕的道路,也不会减少国家的财政开支,B、C两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规范考试程序,有利于公平公正的实现。 13.“洪武皇帝(明太祖)……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 协理政务 B. 参与决策 C. 执行政令 D. 监察百官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明太祖废除丞相大权独揽后,“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感觉“负担”过重“无法承担”,需要“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去协助他处理“无法承担”的工作,所以题干中的“中级官员”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故答案为A项。BCD项,综上分析可知,明太祖需要的是一个能协助处理政务的机构,参与决策、执行政令、监察百官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的含义,特别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实际上是需要一个能严格执行他决策的机构。结合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容进行思考。本题考查了明朝加强君主专制,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意义都要掌握。 14.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 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B. 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 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 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内阁如不同意、拒绝拟旨”等字眼足以证明在明代内阁对皇权还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选C是符合题意,正确;明代的内阁和近代的内阁有质的区别,明代内阁并非近代内阁的雏形,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在材料中根本就没体现出来,B不符合题意,排除;明代君主专制是加强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15.论及某中央机构的特点,有学者把它归纳为简、速、密。简,就是机构简单,有官无吏;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密,即保密性强。这一机构是 A. 唐代尚书省 B. 宋代枢密院 C. 明代内阁 D. 清代军机处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机构简单,有官无吏”结合所学判断,它指的是清代军机处,D项正确;唐代尚书省是三省中负责全国行政事务,统帅六部的机构,宋代的枢密院管理国家军事,都不符合 “有官无吏”的特点,AB两项错误;明代内阁不是正式的中央机构,受司礼监的牵制,不具备简、速、密三个特点,C项错误。 【点睛】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16.有学者指出,明朝内阁是皇帝与官僚系统之间的桥梁和中介,是一种行政执行权与决策权的间接结合结构,阁臣参预中枢行政决策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内阁同皇权的关系。这表明明朝内阁 A. 形成了合理的制约机制 B. 决定了中央行政体制的运行 C. 辅政方式有灵活多变性 D. 适应了君主专制强化的要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内阁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参预中枢行政决策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内阁同皇权的关系”说明内阁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这种制度显然适应了君主专制强化的要求,故D项正确;内阁权力取决于皇权,不会形成制约机制,也不取决于中央行政体制的运行,故A项和B项错误;内阁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中枢机构,参与决策没有决策权,并不是灵活多变,故C项错误。 17.据记载,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A. 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B. 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 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 D. 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答案】D 【解析】 材料“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 反映了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严禁外人进入,这说明了军机处决策的保密性极强,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军机大臣的地位高低,而且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故A项错误。BC两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排除。 18.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他批评的是 A. 人民主权的虚假 B. 直接民主的泛滥 C. 行政官员的腐败 D. 轮番而治的弊端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可知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制下人民通过抽签选举的方式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特点,但不一定能选出专业的国家管理人才,故D项正确;苏格拉底并不反对民主制,而是反对民主的方式,故A项错误,直接民主的泛滥、行政官员的腐败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故BC两项错误。 19.雅典城邦有6000名陪审官,全体陪审官分为十组。诉讼时:事先无人知道某个陪审官是否出庭,倘若出庭,也不知道他在哪个法庭。这体现了雅典 A. 法庭审判质量较高 B. 公民参政积极性较高 C. 司法程序的公正性 D. 保护陪审官人身安全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事先无人知道某个陪审官是否出庭,倘若出庭,也不知道他在哪个法庭”可以看出在司法审判过程中雅典特别注重司法程序的公正性, 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审判更加公正,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审判的质量如何,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如何,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与陪审官人身安全无关,故排除D项。 20.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学说》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制度,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的特征是 A. 主权在民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民主为国内人共享 D. 民主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中“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是主权在民。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故答案选A。 21.《十二铜表法》又称“十二铜版法”或“十二表法”,包括下列“约法十二章”: 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 A. 与习惯法完全一致 B. 强调人人平等原则 C. 只规定了诉讼程序 D. 涉及内容广泛全面 【答案】D 【解析】 【详解】 材料表明《十二铜表法》从程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涉及,故D符合题意。材料只是显示了《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没有习惯法与之对比,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人人平等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法律中不但有程序,还有很多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处理方法,故C不符合题意。 22.从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开始,罗马平民便掀起反对贵族的斗争,在半个多世纪的斗争过程中,平民联合起来,屡次采取“和平撤离”运动方式,即以集体退出军队作为斗争手段,迫使贵族逐渐做出让步,最终贵族院决定以立法形式维护平民的权利。“和平撤离”运动的影响是 A. 造成了罗马共和国的分裂 B. 平民与贵族平等分享国家权力 C. 促进了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D. 罗马共和国进入平民政治时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平民以“和平撤离”的手段迫使贵族逐渐做出让步,最终出台了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故选C项;平民的“和平撤离”运动并没有造成罗马共和国的分裂,排除A项;平民获得了一定的权益,但并没有与贵族平等分享国家权力,排除B项;“贵族院决定以立法形式维护平民的权利”,但并不能说明罗马共和国进入平民政治时期,排除D项。 23.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 A. 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 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C. 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 D. 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答案】B 【解析】 “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并不能说明罗马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故A 错误;材料“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体现了罗马法在实践过程中具有灵活性,并未完全照搬法律条文,故B正确;执法者并不是任意裁判,而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故C错误;材料主要论述妇女担保的问题,并不能体现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大法官们……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律规定与实践的灵活操作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4.“罗马法是古代以来影响最广泛的法律”。罗马法之所以成为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法律,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帝国疆域辽阔 B. 法律程序发展完备 C. 由皇帝查士丁尼颁布 D. 更多地体现了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罗马法之所以对后世影响广泛,主要原因在于罗马法注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多的体现了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故选D项;帝国疆域辽阔是罗马人注重用法律进行统治的原因,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A项;法律程序完备和由查士丁尼颁布并不一定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排除BC项。 25.“人类的共同理性使得古罗马人在创制法律的活动当中能够把握一种永恒的一般价值尺度,它源于人的理性,存在于人的社会,古今如此,未来亦然。罗马法律所以能够为后世大为称道,其奥秘大致在于此。”罗马法散发恒久魅力的主要原因是 A. 保护个人权利 B. 能够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 C. 保护财产权利 D. 蕴藏了丰富的理性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人类的共同理性使得古罗马人在创制法律的活动当中能够把握一种永恒的一般价值尺度”来看,罗马法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的主要原因是蕴藏了丰富的理性精神。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保护个人权利,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的政治功能,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罗马法保护财产权利,排除C项。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26.在西方历史的发展中,权力监督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今中国也备受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皇帝都是高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者。在中国古代的观念中,皇权是天所赋子的,“监督”是皇帝自上而下的一种特权,最高统治者接受监督只是他们出于“仁政"考虑的一种宽忍,是一种大度。作为制度,这种监督是没有权威的“分权抗衡”,在中国古代也只能成为行政内部一种有限的制约方式。 ——孙季《中国古代权力监督制度评析》 材料二:从古希腊时起,亚里士多德就有“三权分立”的主张。他提出一切政体都要由三个要素构成,即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审判机能,三者全部具备才是健全的政体;而在三者中,以立法机能为最基本,也是在古希腊,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享有很大的权カ,公民可以参与国家议事、行政、审判等诸事务,最高统治者也被纳入监督的范围。 ——孙季萍《中国古代权力监督制度评析》 材料三:三权分立体制突出了立法、行政、司法职能的差异,做到了机构分离、取能划界,从而以权力制约权力”,较好地防止了国家权力为某个利益集国所垄断。该体制最受人诟病之处,就在于其重权力的分エ与分立、轻协调合作,这常常导致权力间的相互牵制,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特别是与多党制结合在一起,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及其原则甚至沦为党派斗争工具。 ——摘编自《嘹望》杂志 (1)结合唐朝有关史实,说明““分权抗衡在中国古代也只能成为行政内部一种有限的制约方式”这一观点。 (2)结合材料一、二,比较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在权力监督上的主要差异。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外两种权力制衡方式导致的弊端。 【答案】 (1)论证:唐朝中央行政官制为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草拟、审议和执行。三个部门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2)①监督的方式上:古代中国的权力“监督”是皇帝投子的一种特权,是自上而下的;古代雅典议事、行政、审判等权力相互制约,是平行监督。 ②监督的对象上:中国有时在各行政部门实施有限的“分权抗衡”(如隋唐的三省制),但是不能对皇帝权力进行监督;在古代希腊以分权达到制衡、监督的目的,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也受到有效的监督。 ③本质上:古代中国体现的是封建主专制;古代雅典体现的是奴隶制的民主政治。 (3)中国:在专制体制下的分权制衡,是强化皇权的工具,容易导致专制、暴政、腐败等弊端。 西方:权力分立有余而协调不足,容易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甚至沦为党派斗争的工具 【解析】 【详解】(1)说明: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的观念中,皇权是天所赋子的,‘监督’是皇帝自上而下的一种特权,最高统治者接受監督只是他们出于‘仁政’考虑的一种宽忍,是一种大度”,结合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度和实质,进行论证。 (2)差异:结合材料一“监督是没有权威的‘分权抗衡’,在中国古代也只能成为行政内部一种有限的制约方式” ,“中国古代的观念中,皇权是天所赋子的,‘监督’是皇帝自上而下的一种特权,最高统治者接受監督只是他们出于‘仁政’考虑的一种宽忍,是一种大度”等,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的监督对象是臣僚,监督方式是自上而下的,监督实质是君主专制的工具;根据材料二“以立法机能为最基本,也是在古希腊,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享有很大的权力,公民可以参与国家议事、行政、审判等诸事务,最高统治者也被纳入监督的范围”,结合所学可知在,古代雅典的监督对象是包括最高统治者在内的公职人员,监督方式是平行的,监督的实质是奴隶制民主制下的监督。 (3)中国:综合材料一和相关问题,可知中国古代制衡的弊端在于,专制体制下的分权制衡,是强化皇权的工具,容易导致专制、暴政、腐败等。西方: 综合材料二,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方的三权分立,存在着权力分立有余而协调不足,容易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甚至沦为党派斗争的工具等弊端。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法制在法的规范中也体现礼教价值观,“依法断案”也是“合礼裁判”。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违法而合礼教或不违法而违背礼教的行为,即“法外之情”和“法外之非”。“八议”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所谓“八议”,是指亲(皇亲国戚)故(皇帝的故旧)功(功劳卓著的人)等八种人的犯罪,司法机关不自行处理,要先交大臣“议罪”,再奏请皇帝最终裁决。古代的诉讼虽然也收集使用物证人证,但更重视口供,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根据。在通常情况下,没有认罪的口供是不能定案的,这就导致刑讯逼供。在中央,秦汉的廷尉、唐宋明清的刑部,一般都要受制于丞相、内阁等中央行政中枢;在地方,秦以后由郡守、县令等各级地方行政机关掌握司法审判。 ——摘编自王继尧《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变动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西方司法制度的共同影响。 【答案】(1)变动:由公民法到万民法。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帝国版图的扩大。 (2)特点:以礼入法,礼教是指导审判的重要原则;贵族、官员享有司法特权;皇帝掌握最终司法裁决权;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依据,刑讯通供;司法从属于行政机关,不具有独立性。 (3)影响:维护国家统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对后世司法制度变革提供借鉴。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依据材料一中“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从商品经济的发展、帝国版图的扩大等方面概括得出罗马法变动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中“中国古代法制在法的规范中也体现礼教价值观”、“所谓‘八议’,是指亲(皇亲国戚)故(皇帝的故旧)功(功劳卓著的人)等八种人的犯罪,司法机关不自行处理,要先交大臣“议罪”,再奏请皇帝最终裁决。”、“古代的诉讼虽然也收集使用物证人证,但更重视口供,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根据……这就导致刑讯逼供。”、“在中央,秦汉的廷尉、唐宋明清的刑部,一般都要受制于丞相、内阁等中央行政中枢;在地方,秦以后由郡守、县令等各级地方行政机关掌握司法审判。”等信息结合所学从以礼入法,礼教是指导审判的重要原则、贵族、官员享有司法特权、皇帝掌握最终司法裁决权、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依据,刑讯通供、司法从属于行政机关,不具有独立性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的特点。 (3)依据以上材料及作答结合所学从维护国家统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对后世司法制度变革提供借鉴等方面指出古代中西方司法制度的共同影响。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世官制到察举制,再到科举制,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演进并非偶然。在演进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使演进成为必然现象的内在逻辑,即由古代中国的国家统治和治理所决定,对君主负责、高度组织化和专业化。并与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规律相契合的官僚阶层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性。这种官僚阶层的形成和更新必须以选官制度为基础,由此提出对选官制度建立和运行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统治和治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变化,统治者对官僚阶层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选官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不断演进。 ——摘编自马凯《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选官制度”自行拟定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王朝统治基石。 阐述:自秦汉选官制度变革以来,以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制度.在其变革过程中,更加适应了国家统治的需要,为封建王朝统治奠定了基础。秦朝军功等爵制的实施使得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逐渐转向官僚政治,改变了自古以来的选官标准,对后世影响深远。汉代的察举制、两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使得选官制度更加合理化,并适应了儒家思想的发展,成功获得士阶层的支持。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历经千余年变革,深植于中国古代社会,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统治阶层力量,更使得国家统治日趋合理化。 由此可见,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历代王朝统治的基石。(“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解析】 【详解】首先,按题目要求围绕“选官制度”自行拟定个具体的论题,论题可从选官制度的作用、产生的原因等角度进行选择。 其次,紧扣论题,结合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对其进行论证阐述,可供参考的史实主要有秦朝的军功等爵制、汉代的察举制、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的科举制等。 第三,回应论题,总结升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