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17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作业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以下是史料记载,1840-1886 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变化表,据此表明( ) 年份 1840 1843 1860 1870 1886 万吨 1.9 0.81 5.51 10.00 13.41 A.中国茶产业发展兴盛 B.中国农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传统产业在世界占有优势 D.随中西文明交流,中国饮茶之风在西方盛行 解析:选B。中国茶产业发展兴盛只反映了现象,没有反映其本质,故A项错误;从数据来看茶叶出口量不断增加,再结合1840-1886年的时代背景很容易得出中国农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中国传统产业在世界占有优势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D选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故D项错误。 2.(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押题卷)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 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B.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 C.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强大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由于外国商品的冲击,近代中国的一些地区手工纺织业破产了,这一现象不会使城市化进程加快,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外国商品很畅销,即使这样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国货,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的特点之一是耕织结合,据材料可知由于外国商品的冲击,近代中国的一些地区手工纺织业破产了,耕织分离,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故C项正确;根据C项可知材料的主旨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问题,故D项错误。 3.(2019·合肥高三质检)“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材料旨在强调( ) A.洋务官员思想的落后性 B.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 C.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 D.近代工业化道路偶然性 解析:选C。洋务运动思想落后,但实际行动却促进了中国的进步,强调的是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故A项错误;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强调的是洋务运动促进社会的进步,故C项正确;近代工业化道路的偶然性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4.(2019·商丘模拟)有人针对洋务运动指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此人主要强调的是( ) A.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将败坏社会风气 B.国家应加大工业投资以引导民营企业 C.洋务运动的出路需依托民营企业发展 D.学好西方技术就能全面超越西方国家 解析:选C。此人认为“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必要的,但与败坏社会风气无关,故A项错误;“令民间自为讲求”,要求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并没有提出引导民营企业,故B项错误;“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洋务运动军事工业的出路需依托民营企业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超越西方国家的关键是人人“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发展实业,而不是学好西方技术,故D项错误。 5.(2019·衡阳高三联考)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洋务工业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以下对于洋务工业“是一种畸形物”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西方列强的侵略 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促使封建经济开始瓦解 D.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 解析:选D。材料没有提到对外国资本主义有利的方面,故A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既论述了其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贡献,同时也强调其畸形的一面,可见对民族资本主义也有阻碍作用,故B项错误;“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可以体现对封建经济的冲击作用,但材料要求说明其“畸形”的表现,故C项错误;“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强调其垄断性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抑制作用,故D项正确。 6.(2019·淄博高三诊断考试)洋务派创办的天津机器局“今其制造,略已扩充,制造制铁机、制铜机、火药炮弹、铳炮、钢铁诸器,并铸造银货,其分厂极多…… (甲午)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这表明甲午战争以后( ) 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洋务运动已宣告失败 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D.洋务企业未完全破产 解析:选D。甲午战争后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符合史实,但是材料呈现的官府(洋务派)创办的天津机器局,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宣告洋务运动失败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中洋务企业的扩展不符,故B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想体现的是企业家的行为,但材料中体现的是政府企业,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洋务派创办的天津机器局……(甲午)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得出洋务企业未完全破产,故D项正确。 7.汪敬虞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的4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资本总额1 246.5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前20余年的总数,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这主要得益于( ) A.清政府主导大力推动工业化 B.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 C.民间“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D.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高涨 解析:选C。根据题目中时间“从1895年到1898年”得出考查甲午之战后民族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但并未出现大力推动工业化的现象,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甲午之战后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从甲午战败,民间兴起了“实业救国”思潮,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是影响因素并非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8.(2019·福建高三质检)1916年,在全国产业工人中男工约有39万,女工约有24万,其中仅江苏、广东、山东、安徽、浙江五省女工就达20余万人。据此推断,上述五省( )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C.轻工业相对发达 D.政府鼓励女性就业 解析:选C。工人人数的多少并不是衡量城市化进程缓急的指标和参考数,故A项错误;女工数量多与妇女地位的提升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且这里“显著”一词并无前后对比,故B项错误;在20世纪初的中国,科技近代化还远未起步,女工所能从事的行业基本都是纺织、服装等轻工业,故C项正确;政府的鼓励显然并不是上述五省女工数量居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9.(2019·长春高三质检)1925年华资最大的两家水泥公司启新洋灰公司与华商上海水泥公司达成为期5年的联营协议。双方规定联营区域,在联营区域内约定销售比例和售价。这一协议( ) A.加剧了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 B.有利于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 C.是海外市场不断扩大的结果 D.体现了国家的统制经济政策 解析:选B。材料主旨与同行业的竞争无关,故A项错误;一战之后列强卷土重来,中国的一些本土企业加强了联合,用以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中国的水泥公司产品应该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与海外市场的扩大无关,故C项错误;国家的统制经济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故D项错误。 10.下表是近代重庆《商务日报》发行的广告量,据此可知这一时期重庆地区( ) 1930.11 1932.5 1934.6 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 15 17 20 占总商品广告比例(%) 46.8 41.5 38.5 A.反帝运动不断高涨 B.民族工业有所发展 C.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D.社会生活日益西化 解析:选B。材料表格中主要呈现的是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占总商品广告比例(%),再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无法得出反帝运动不断高涨的结论,故A项错误;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占总商品广告比例(%)在1930-1934年逐年减少,再根据这一时期是我国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时期,可以得出这一时期重庆地区民族工业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仅根据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占总商品广告比例(%)无法看出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故C项错误;仅据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占总商品广告比例(%)无法得出社会生活日益西化的结论,故D项错误。 11.(2019·河南高三质检)下面是1943年陕西关中地区纺织业统计表, 据此可以推知( ) 项目 数量 占全国比例(%) 棉纺织厂 106家 43 总资本 3 437万元(法币) 49 移动力设备 3 641马力 51 A.中国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B.陕西工业发展推动了国防建设 C.抗战改变了中国工业的分布 D.抗战引发中国社会全方位变化 解析:选C。材料是“陕西关中地区纺织业”发展的状况,与国家产业结构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是“陕西关中地区纺织业统计表”与国防建设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图表可知,陕西关中地区工业在全国所占比重较大, 因此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可以推出C项结论,故C项正确;材料“陕西关中地区纺织业统计表”是中国经济领域的变化,不能反映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故D项错误。 12.(2019·岳阳高三质检)关于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财产,荣德生在1945年的《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中写道:“没收的大批敌伪产业,原皆我国人民血汗,被敌攫取……但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为国营。”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 B.国民党应把接收的财产归还人民 C.官僚资本出现恶性膨胀 D.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陷入绝境 解析:选A。材料中国民政府将原本属于人民的敌伪产业收归国有,体现了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荣德生主张国民党把接收的财产归还人民,故B项错误;材料中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企业改为国营企业,不属于官僚资本,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陷入绝境的结论,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9·广东七校联合体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20-1949年中国城市人口及城市化指数估计略表 年份 全国人口 总数(万) 城市人 口数(万) 城市化 指数(%) 1820年 37 377 2 350 6.3 1840年 41 281 2 668 6.5 1893年 33 677 2 668 7.9 1920年 44 377 4 700 10.6 1936年 46 136 5 263 11.4 1949年 54 167 5 765 10.6 ——行龙《也论中国近代的城市化》 材料二 18世纪从英国发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城市的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开始从政治管理中心和军事防卫堡垒,转向以工厂生产和贸易交换为主体形态的经济中心。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相继启动了城市化进程。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当然,西方国家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城市病”。 ——摘编自周跃辉《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点。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表格中“城市人口数(万)”“城市化指数(%)”的数据分析可得:城市化经历了由慢到快的过程,并伴有停滞;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城市化发展较为缓慢;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至1936年,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二小问因素,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分析,据材料一“1820-1949年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及国内战争等;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政府采取了大量有利于城市化的政策,促进了大城市的发展;西方先进科技传入,进一步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有利于城市化发展。(2)分析材料一、二可得:条件不同,据材料一“1820-1949年中国”得出近代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西方大部分为民族独立国家;水平不同,据材料一“1820-1949年中国城市人口及城市化指数估计略表”的数据得出中国城市化水平较低,据材料二“使西方城市的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开始从政治管理中心和军事防卫堡垒,转向以工厂生产和贸易交换为主体形态的经济中心”“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得出西方城市化水平较高。 答案 (1)特点:城市化经历了由慢到快的过程,并伴有停滞;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城市化发展较为缓慢;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至1936年,城市化进程加快。 因素: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及国内战争等;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政府采取了大量有利于城市化的政策,促进了大城市的发展;西方先进科技传入,进一步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有利于城市化发展。(任答三点即可) (2)不同:条件不同,近代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西方大部分为民族独立国家;水平不同,中国城市化水平较低,西方城市化水平较高。 14.(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模拟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实体的独立运行,主要依据市场需要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洋务官僚缺乏近代经济知识,他们谈得最多的企业创办的理由主要是两条:一是直接服务于洋务军工企业的需要,二是与洋务争利,基本都是从实用和政治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着眼于国计民生需要。这种从政治需要出发的做法常常掩盖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与要求。 ——摘自朱师君《中国近现代开放制度与经济发展》 结合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 首先拟定一个观点,材料认为洋务运动完全出于政治需要而不是经济规律。如果赞成,则主要论述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都是为了增强清政府统治能力的政治目的,其政治目的性导致洋务运动以破产而告终。如果反对,则主要论述洋务运动中创办民用企业时所采取的股份制、不自觉地遵循了市场和经济规律,也取得一定成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观点一:材料认为洋务运动完全出于政治需要而不是经济规律, 此观点正确。说明:洋务运动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危机的情况下,为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洋务运动中无论是军事企业还是民用企业,都是为了增强清政府的统治能力;民用企业中虽有些涉及了国计民生,但也是出于服务军事企业或与洋人争利的政治目的;因而尽管洋务运动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但并没有使中国完成近代化转型;由于其政治目的性,最终洋务运动以破产而告终。 观点二:材料认为洋务运动完全出于政治需要而不是经济规律,此观点不正确。说明:尽管洋务运动是出于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但其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也不自觉地遵循市场和经济规律,尤其是洋务运动中在创办民用企业时所采取的股份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现代管理制度,体现了对市场和价值规律的遵循;同时尽管洋务运动是出于实用和政治角度考虑问题,但几十年的洋务运动如果没有经济实体的独立运行,也不会取得成效。(注:或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