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2020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2020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浙江杭州十三中2020届学年高三年级上11月历史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 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 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人民站起来是指新中国成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掌握了国家的政权,故C项正确。‎ ‎2.1988年2月,台湾当局准许国民党党员、干部赴大陆探亲、旅游;7月确定在维持官方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政策前提下,以“民间、单向、间接、渐进”的方式开放两岸关系;11月又宣布有条件地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病、奔丧。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政府和台湾当局实现了真正停战 B. 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 C. “一国两制”得到两岸认同 D. 两岸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此时期台湾当局准许两岸同胞进行探亲等一系列交流活动,说明两岸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B选项错误,1992年大陆与台湾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C选项错误,台湾当局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有益的开放两岸关系的政策,但并不能说明其已经认同“一国两制”政策。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A. 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B. 推动了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建立 C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D. 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述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该原则是周恩来在与印度代表团谈判的过程中首先提出来的,表明中国外交超越传统意识形态的控制,C正确;A项为“打扫屋子再请客”;B项属于新时期外交特点;D项为导向社会主义国家外交。‎ ‎4.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参加某次国际会议时形象地说:“尽管我们过去在国内谈判有经验,跟美国吵架也有过经验,但是那是野台子戏;这次是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了,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又是一个大国,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要本着学习的精神去做。”这次会议中国政府 A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倡导建立不结盟组织 C.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 致力解决朝鲜、印度支那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这次是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了,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又是一个大国,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又是第一次唱”反映的这次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故D项正确;周恩来在和缅甸、印度代表会晤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没有中国,故B项不符合史实;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C项错误。‎ ‎5.毛泽东肯定和赞扬基辛格为中美关系所作的努力,他说“你跑中国跑出了名嘛,头一次来公告发表以后,全世界都震动了。”该“公告”中震动世界的内容是 A. 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访华 B. 宣称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结束 C. 阐述了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 D. 宣告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访华,故选A;B不符合基辛格秘密访华的公告的内容,排除B;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一个中国的原则,排除C;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排除D。‎ ‎6.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投票通过这部“伟大文献”的会议是 A.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C ‎【解析】‎ A项是1949年3月,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是1949年9月,与题干时间不符;由题干中“1954年”“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广大人民获得选举权,C项正确。D项是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时间“1954年”“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近日《秋水长天》出版发行,它是一部描写两岸题材,是一部书写家国情怀暨反省民族离患的军事文学作品。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1949年以后的三十多年时间两岸往来及“三通”全部中断 B.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C. 2005年,“胡连会”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D. 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1949-1979年间,海峡两岸关系处于隔绝状态,故A表述正确,所以排除;1979‎ 年《告台湾同胞书》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改变,但是并不意味着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是在20世纪80年代,故B符合题意,所以选B;2005年的“胡连会”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符合史实,所以C表述正确,故排除;2008年12月,两岸三通终于实现,所以D表述正确,所以排除。‎ ‎【点睛】这一题属于反向选择题(也叫否定式选择题),即选择不符合史实或者不正确的说法,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看清题目要求中的“不”或“错误”,判定是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或者不符合史实的选项,这是最重要的;另外,看全选项再选择,也是防止审题错误或者看不清题目导致错选的手段,就是把题目设置的ABCD四个选项都看完,才可以作答,这样就会发现选项中会有三项是正确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没看清题目只看了一个选项就感觉表述正确而仓促选择,最终错选而失分的结果。‎ ‎8.下表反映了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情况。表中数据表明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 年份 企业 年增长率(%)‎ 合同金额(亿美元)‎ 年增长率(%)‎ ‎1991‎ ‎1735‎ ‎57.3‎ ‎13.90‎ ‎54.6‎ ‎1992‎ ‎6430‎ ‎270.6‎ ‎55.43‎ ‎298.7‎ ‎1993‎ ‎10945‎ ‎70.2‎ ‎99.03‎ ‎79.9‎ A. “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 B. 一个中国共识达成 C. 两岸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D. 海峡两岸“三通”实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的表格看,台湾对大陆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在1992年和1993年都大大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九二共识的达成,故B项正确;A中的“一国两制”方针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了,排除;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开始于1987年,故C 项排除;海峡两岸“三通”实现于2008年,故D项排除。‎ ‎9.《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主要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 A. 实行“一边倒”的政策 B. 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C.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奉行“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可知,新中国在与苏联结盟之时力求在平等谈判基础上寻求苏联的支持,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故B正确;材料反映新中国在与苏联结盟之时力求在平等谈判基础上寻求苏联的支持,无法体现“一边倒”,排除A;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0.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自1990年以来,中国先后参加18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1.47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这一行动表明我国 A. 主导了联合国维和行动 B. 深化拓展新型区域合作 C.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D. 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的中国是积极参加联合国组织的活动,而不是主导联合国的行动,故可排除A;中国参加维和行动是一种常规性的国际事务,不属于新型区域合作,故可排除B;“一带一路”战略是在本世纪提出的,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可排除C;在新时期,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中国参加维和行动,体现了大国的责任,故此题选D。‎ ‎11.《中国大趋势》载:“(新)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这里“独特”的民主指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村民选举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可知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故B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材料“政党”无关,故A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物的机构,与材料无关,故C错误;材料未体现基层村民选举制度,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结合材料“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可知是一种处理政党关系的民主制度。‎ ‎12.《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A. 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 保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C. 满足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D.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共同纲领》禁止了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有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故选择B选项;材料并没有提到民主人士,故排除A选项;新中国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选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于1956年时提出的,故排除D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共同纲领》的作用以及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时间。‎ ‎13.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文化大革命已全面发动 B.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C. 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 国家政治体制的倒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文革时期“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是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这也是文革带给我们的教训,故B符合题意,选B。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故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的信息,故排除C。D项表述错误,应该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倒退,而不是体制的倒退,故排除D。‎ ‎14.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原则和规则,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这部宪法 A.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 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C. 表明新时期法制建设走向健全 D. 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宪法,故A选项错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遭受过挫折但是并未中断不存在恢复,故B选项错误;根据题意结合所学1982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明确了许多制度和原则,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走向健全,故C选项正确;从1954年宪法的颁布我国就已经开始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直到今天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故D选项的表述不准确错误。‎ ‎15.下图表格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B 少数民族聚居地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建国后先后建立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C ‎1982年全国人大修订宪法 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D ‎1999年全国人大提出“依法治国”‎ 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1999年全国人大提出“依法治国”标志着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D选项符合题意。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A选项错误。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建国前1947年建立的,B选项错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1954年宪法,C选项错误。‎ ‎16.广西河池市屏南乡合寨村在1980年草创了我国第一个农村村民委员会。在村委会成立之初,村内农民团结一致,积极开展本村工作,相互监督、相互管理、相互支持,促进了社会治安稳定,使村民专心搞农业生产。这反映了 A. 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尝试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D. 政治协商制度得到了巩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依据材料中“农村村民委员会”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处理的是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不符合题意;C 选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的是民族自治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不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处理的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7.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该讲话 A. 丰富了“一国两制”内涵 B. 重申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C. 强调了武力统一的必要性 D. 消除了台独势力的干扰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并未涉及“一国两制”而主要强调“和平统一”,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推知重申和平统一,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和平统一最有利,我们不放弃使用武力,我们推知武力统一是和平统一的补充,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错误;D选项的表述太过绝对,今天的台独势力仍然严重,故错误。‎ ‎18.1996年1月,由150名委员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在北京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组成并在深圳首次正式亮相。这标志着 A. 香港问题开始得到解决 B. “一国两制”全面落实 C.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 香港回归已进入实施阶段 ‎【答案】D ‎【解析】‎ ‎【详解】“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在北京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组成并在深圳首次正式亮相”表明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故D正确;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使香港问题开始得到解决,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在香港全面落实,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9.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A. “和平共处”‎ B. “另起炉灶”‎ C. “一边倒”‎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案】B ‎【解析】‎ ‎“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其含义与材料信息相符,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D项。‎ ‎20.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份中共中央工作文件指出:由于美国低估会议的可能成果,以及美、英、法之间存在着多种矛盾,中国应该采取积极方针,打破美国封锁、禁运、扩军备战的政策,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与这份文件相关的外交活动 A. 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 B. 使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 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 D. 确立的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内瓦会议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初”“美、英、法”“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可知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国一起召开的国际性会议,结合所学知识为中国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讨论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故A正确;B项内容为亚非会议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内容为新国成立初期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点睛】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1954年2月18日,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会议达成协议,建议在日内瓦召开由中、苏、美、英、法以及有关国家参加的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21.虽然美国企图通过它在会议中的“仆从国家”破坏会议,但参加会议的不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还有大批“和平中立主义”和接近“和平中立主义”的国家,它们有要求和平、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文化的共同愿望。这次会议 A. 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平解决 B. 促成了印度支那局势缓和 C. 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 确立了非集团不结盟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美国企图通过它在会议中的“仆从国家”破坏会议”说明美国没有参加,“不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参加的会议,“要求和平、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文化的共同愿望”应该是万隆会议,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正确;A和B都是是日内瓦会议;D是不结盟运动成立大会。‎ ‎22.“真正主导70年代中国外交的是乔冠华、黄华为首的业务派。这两人的外交思维是——以点控面,固本培元。所谓以点控面,指的是有重点的外交,而当时的两个重点就是……”文中的“两个重点”是指 A. 邻近国家和新型民族独立国家 B. 联合国和美国 C. 社会主义阵营和亚非国家 D. 苏联和日本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70年代外交的主要突破口是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改善,这推动了中国外交逐渐出现新局面,故B选项符合题意正确;A选项是我国五十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本原则提出时,就已经注意改善邻近国家和新型独立国家的关系,不符合此时的重点,故错误;C选项新中国初期便重点加强同社会主义阵营和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不是此时的重点,故错误;D选项,此时中苏关系依旧为改善且中日关系改善的突破口就是中美关系的改善,故错误。‎ ‎23.周恩来曾指出说:“公报把两个曾经极端敌对的国家带到一起来了。两国之间有些问题推迟一个时期解决也无妨。公报将使我们的国家,使世界产生多大的变化,是无法估量的。”这一公报的发表 A. 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 B. 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C. 标志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周恩来以及“公报把两个曾经极端敌对的国家带到一起来”说明是1972年中美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D项正确。A是日内瓦会议影响。B是1971年联合国大会。C是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 ‎24.在联合国维和行动开展70周年之际,为感谢中国等主要维和人员派出国,联合国使用多种语言制作了一批图片和音视频作品,“谢谢中国,感谢您的服务和牺牲”是维和驻地民众对中国维和部队的深厚情谊。目前,中国已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这些表明中国 A. 始终坚持反霸维和的外交方针 B. 开始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坚持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明中国为世界维和行动作出的贡献,维和行动体现出新时期中国外交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特点,C正确;材料不是说明反霸维和的外交方针,A错误;开始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是建国初期,B错误;材料体现出是新时期外交活动,不是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D错误。‎ ‎25.2018年6月9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召开。习近平指出,17年来,上海合作组织走过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这一创新 A. 推动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B. 构建了结盟而不对抗的新型国家关系 C. 有利于欧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D. 反映多极化格局下全球治理的新思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上海合作组织属于新型合作组织,不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成员国之间也不是结盟关系,故排除A、B项;根据“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可知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创新有利于欧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故选C项;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性组织,没有反映全球治理的新思路,故排除D项。‎ ‎26.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参加万隆会议 C. 出席日内瓦会议 D.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20世纪50年代”、“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结合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外交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准则,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与“亚洲及世界各地”不符,故B项错误; 日内瓦会议涉及的印度支那问题,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涉及的是中国与苏联签定的条约,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 ‎27.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争取越南……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可知,该国际会议参与国有中国、法国和美国,且与和平解决越南问题有关。这次会议应是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美、英、法、苏及有关国家外长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议,故A项表述正确;B项的参与国为亚非国家,故排除;中国并未参加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故排除C项;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于1971年,晚于法国殖民者撤出越南的时间——1956年,故排除D项。‎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日内瓦会议 ‎【名师点睛】新中国初期外交2015年考到万隆会议,今年考查的是日内瓦会议,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是近两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可以用图示法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及成就。‎ ‎28.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 A. 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 B.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D. 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因此中美关系缓和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重返联合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对峙的格局,不能说改变,A选项排除。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基本矛盾基本消除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70年代中国遭受文革危害,没有强大到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D选项排除。‎ ‎29.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 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 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 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各国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进一步提倡了民主与平等的原则,推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故A项正确;中苏两国开创友好局面是在1950年,故B项错误;C项错在“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于2001年,故D项错误。‎ ‎30. 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 “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 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 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 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采用排除法,C项强调的是“九二共识”,而题干没有体现,故排除。同时,题干根本没有涉及到港澳回归,故D项也不符合。另外,至今,“一国两制”构想在台湾也没有完全普及,许多台湾民众还是不认同它的,故A项说法有误。而根据材料信息“返乡运动”和“想家”,即可明确B项符合。‎ ‎【考点定位】必修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国家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与实践。‎ 二、解答题 ‎31.中美关系仍然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 二战后初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 ‎——摘编自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二 从某种意义上看,尼克松的“越顶外交”可以说是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把其盟友日本抛在了身后,这必然对日本的外交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议和三次外长会议,在恢复中日邦交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此,美国不得不正视这种现实,以谋求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日三角关系之中,虽然美国的主导地位开始削弱,但是这种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然而,从实质上看,当时这种三角关系又是不均衡,不等边的。‎ ‎——摘编自王云翠《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的互动态势》‎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外”的原因,据此分析当时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的视角分析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 ‎【答案】(1)原因:美国实行“让步性”经济政策,孤立封锁中国。‎ 特征: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抗。‎ ‎(2)特征: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中日建交促进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 影响:促进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发展。‎ ‎(3)因素:国家利益的驱动;国际力量的对比;国际环境的变化。‎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得出美国实行“让步性”经济政策,对中国采取孤立封锁政策;第二小问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 ‎ ‎(2)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二“这必然对日本的外交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1972年9月25‎ 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议和三次外长会议,在恢复中日邦交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此,美国不得不正视这种现实,以谋求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得出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中日建交促进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发展。 ‎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有国家环境的变化,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国家利益的影响。‎ ‎【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 ‎32.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构成统计表 类别 政府 党派 团体 驻区机关 工人 文教卫生 私营工商业 少数民族 宗教 街道居民 人数 ‎9‎ ‎6‎ ‎4‎ ‎8‎ ‎53‎ ‎24‎ ‎13‎ ‎13‎ ‎4‎ ‎42‎ 比例 ‎5.11%‎ ‎3.41%‎ ‎2.27%‎ ‎4.55%‎ ‎30.11%‎ ‎13.64%‎ ‎7.39%‎ ‎7.39%‎ ‎2.27%‎ ‎23.86%‎ 史料二 第二条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③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八条④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概括史料一中政治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 ‎(2)依据史料二,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为防止出现绝对权力所作出的规定。‎ ‎【答案】(1)特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来源具有广泛性。作用:集中人民的意志,充分保障了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2)规定:坚持主权在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监督;服从宪法和法律。‎ ‎【解析】‎ ‎【详解】(1)特点:据材料“史料一 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构成统计表”信息可知,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来源具有广泛性。作用:结合所学可从集中人民的意志,充分保障了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等角度回答。‎ ‎(2)规定:据材料“史料二 第二条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可知,材料强调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即坚持主权在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据材料“第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③接受群众的监督”可知,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监督;据材料“第十八条④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可知,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服从宪法和法律。‎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