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 1.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管辖殷民六族;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 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 B. 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 C.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统治 D. 促进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将王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其目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统治。故答案为C项。宗法制的目的是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材料所述为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西周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可,排除D项。 【点睛】分封制是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带有“家天下”的色彩,“国”乃是“家”的大而化之。从政权角度说,周王是最高统治者,是天下诸侯的“周天子”,是君臣关系;从宗族角度说,周王是姬姓宗族的大家长,与同姓诸侯是兄弟关系或父辈与子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政治权力是根据宗族地位分配的;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2.历史学家钱穆说:“在春秋时代,……知识分子无不是流动的……但他们却忘不了封建制度所从开始的天下,只有一个共主,一个最高中心的历史观念。”这种观念 A. 反映了知识分子仍旧留恋西周的分封制 B. 有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 C. 不利于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 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形成的根源 【答案】B 【解析】 从“但他们却忘不了封建制度所从开始的天下,只有一个共主,一个最高中心的历史观念”可以看出钱穆所强调的是中华文化中天下共主的观念,这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所以本题选B选项。A选项错误,知识分子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C选项错误,这种观念是有利于统一的;D选项无法得出这一结论。 3.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可知,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导致明清粮食亩产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繁荣冲击农业生产 B. 残酷的封建剥削严重伤农 C. 农业生产技术发展长期停滞 D. 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力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粮食产量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方式落后导致的,中国古代一直是小农经济,采用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由于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不利于生产方式的改进,导致中国农业生产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故答案为D项。A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政策,商品经济繁荣冲击农业生产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封建剥削严重伤农与材料“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相矛盾,排除;C项,中国古代农业一直是精耕细作,生产技术较高,排除。 【点睛】因果关系类的题,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凡是题目中有“根本”二字的(或根本原因、根本目的等),要注重两点:a.一般选择最深层的原因,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往往从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方面进行思考。b.许多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或根本目的)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原因(或具体目的)却可以是经常变化的。 4.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 ) A. 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B.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C. 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 D. 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说明对于外邦人也承认罗马公民权,显然这一举措有利于扩大罗马统治基础,A正确;依据材料罗马后期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有利于扩大罗马的统治基础,增强凝聚力,B错误;材料中没有比较希腊与罗马公民权更加广泛的信息,排除C;依据所学知识,D项中所述实现了罗马疆域内的公民平等,显然不符合事实,故排除。 5.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A.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 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C. 这场运动的主力发生了变化 D. 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 【详解】鸦片战争之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与材料“1919年5月”不符,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五四运动主力变化,故C项错误;据材料“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可知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故D项正确。 【点睛】五四运动的影响:1、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事件。2、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3、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4、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它把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由知识分子推广到全国群众。使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成为一种风气,同时也促进了文学革命的深入和广泛发展,开创了中国文学时代,使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5、五四运动促进了全国民众的思想解放,西方的各种新思想陆续传入中国,其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思想和政局带来巨大影响。 6.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这表明理学 A. 以弘扬纲常伦理和倡导个性解放为本 B. 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 C. 融合佛道思想凸显其逻辑性和道徳性 D. 成为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 【答案】C 【解析】 从理学的思想来源上看,它不仅仅是思想领域上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宗教、逻辑以及哲学上的融合,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特点;B选项说法过于狭隘;D选项不是材料叙述的主要含义。 7.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银。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 A.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B. 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C.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情况,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客观原因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故A正确;BC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的原因,D是抗战前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时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 。 【名师点睛】 根据1896年、1907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情况,BCD时间均不符合,排除。 8.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B.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C.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D.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国内煤矿企业较之外国煤矿企业的税收要重,洋务运动在开办民用工业的时候,为了减少受到外资企业的压力,李鸿章奏请政府减轻税收,这是利用行政手段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开平煤矿的个例,不能说明整个煤矿业的发展情况,排除A;这一举措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摆脱了列强对中国煤矿的控制不准确,排除B;材料中没有看出加强对开平煤矿的管理,主要涉及到的是对税收制度的调整,排除C。 9. 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接着,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这些措施 A. 加快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结构性转型 B. 可证实清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的决心 C. 有利于中国经济管理制度近代化 D. 掩饰不了清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压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清末新政”认识。依据所学,商部的设立及一系列有关商业的规定,体现了清政府对商业管理的认识,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管理的近代化。分析选项,A夸大其词,应排除;B与清政府的阶级本质及史实不符,也用排除;C符合题意;D材料没有体现。所以应选C。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清末新政” 10.1956年,陈云在中共八大发言中提出,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这一发言体现出当时 A. 注重对经济体制的探索 B. 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消失 C.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 D. 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发言体现了注重对经济体制的探索,故A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故BD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的相关信息,排除C。 11.下面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统计表,对表中数据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1992年 1996年 1997年 个体工商户(万户) 1533.9 2703.7 2850 从业人员(万人) 2467.7 5017.1 5441 A. 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打破 B. 理论突破推动改革深入发展 C 个体企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D.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从1988年到1997年,我国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数量都迅速增加,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一步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材料说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故B正确;1978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即开始打破,排除A;个体企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说法错误,我国是公有制占主导,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排除D。 12.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前的宪政努力,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国家富强”的根本目的之上,而像自由、控权、保障人权这样的价值理念,终究要湮灭于国家利益的追求之中。这一观点基于当时 A.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追求 B. 宪政努力背离民主方向 C. 实业救国思想深入人心 D 民主观念缺乏社会基础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我国社会状况 【详解】根据材料“ 新文化运动前的宪政努力”主要值得是1915年以前,包括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其社会背景是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故A正确;虽然 “自由、控权、保障人权”没有得到保障,但是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因此不能说宪政努力背离民主方向,排除B项;材料是在表述对于民主的追求,和实业救国无关,故排除C;“自由、控权、保障人权”没有得到保障不是因为民主观念没有社会基础,而是因为“湮灭于国家利益的追求之中”,是由当时的主要任务造成的,故D错误。 【点睛】材料理解性较强的选择题,首先根据材料内容提炼主要观点,然后提取问题中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去判断材料观点的使用和分析,同时结合课本知识点,分析其中变化的历史原因。 13.有学者认为: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的一场核赌博。苏联虽退却了,但随之大力扩充核力量,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与美国的核均势。美国取得了遏制战略和威胁战略的胜利,却也基于这次胜利而误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解决世界上各种问题,进而卷入了越南战争。该学者强调古巴导弹危机 A. 加剧了美国与苏联间的大国对抗 B. 导致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转移 C. 显示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优势 D. 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答案】A 【解析】 该学者强调的是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各自的反应,苏联大力发展核力量与美国竞争,美国更多地干预他国或地区的事务,卷入越南战争泥潭中,美苏对抗加剧,A项正确;冷战期间,美国战略的重心一直在欧洲,排除B项;C项符合史实,但与本题主旨不符,可排除;揭开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的是“铁幕演说”,排除D项。故答案为A项。 14.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这两个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 清除了经济发展中的“左”倾错误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引领 C. 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 D. 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时间限制“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即1949﹣1957年,“改革开放20多年”即1978﹣1998年,依据已学知识头八年主要引进苏联的经验,改革开放引进外国的经验更明显,故C准确;ABD均只适合改革开放时期,故排除。 15.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1980年、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分别为304.77万吨、320.56万吨、407.31万吨,油料产量分别为5.21万吨、7.69万吨、11.91万吨。这反映了此时的中国 A. 市场经济已取代计划经济 B. 农村经济改革成效明显 C. 城市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 D. 城乡经济交流稳步发展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1992年党的十四大才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1978年-1984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和油料产量都有了大幅的增加,说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成效明显。故B 项正确。题干中未涉及城市经济的内容(粮油均属于农产品),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后,促进了城市的改革,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才全面展开。故C、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详解】 16.1926年春,食品价格上涨,工人平均实际工资下降,引起了工人的不满,城市的失业问题,也相当尖锐,导致了党内的激烈争论;1927年底到1928年春,发生收购危机,这一危机到1929年更趋严重。这说明新经济政策 A. 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B. 在矛盾中运行和实施 C. 改变了社会意识形态 D. 加剧了国家政权颠覆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1926年春,食品价格上涨,工人平均实际工资下降……相当尖锐……1927年底到1928年春,发生收购危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1921年初开始执行新经济政策,虽然取得很大成效,但公有和私有的共存、计划和市场的共存,这些矛盾的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1929年,斯大林还是终止了新经济政策。这体现了新经济政策在矛盾中运行和实施的特点,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从当时俄国的国情出发,没有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没有改变社会意识形态,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没有加剧国家政权颠覆,苏联斯大林时期终止了新经济政策,实行斯大林模式,故D项错误。故选B。 17.1932年,罗斯福竞选基金的25%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捐助;1936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这类捐助占基金比例由25%下降到4%.共和党为兰登准备的竞选基金有900万,而罗斯福只有450万。这从侧面反映出罗斯福新政 A. 损害了垄断资本家的利益 B. 彻底改造了资本主义制度 C. 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 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可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罗斯福竞选基金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捐助减少,是因为新政的部分内容触犯了垄断资本家的利益,故A项正确,D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济政策的改变,故C项错误。 【点睛】材料“1936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这25%下降到4%”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缓和了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但对工人权益的维护客观上激起工业资本家的不满。 18.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以后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初,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于预。反映出本质问题 A.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生产力发展进行相应调整 C. 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 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不是摇摆不定,故排除A项;“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不是题意反映的本质问题,故排除C项;题意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的内容,故排除D项。无论是自由放任、凯恩斯主义还是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其政策调整都需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在所能容纳的生产关系范围内进行自我调整,故选B。 【点睛】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主要是适应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经济整体上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94年,故①正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社会政治制度不相同,故③排除;②④正确。所以答案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 20.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自2003年到2010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每年都比发达经济体高出4个百分点以上,最高达到5.6个百分点。另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2017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为4.6%,远高于发达经济体。这表明 A. 发达经济体终将走向衰落 B. 经济全球化趋势受到阻碍 C. 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快发展 D. 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快速增长主要和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有关,D选项符合题意。发达经济体终将走向衰落的说法不符合现实,A选项排除。材料不能体现经济全球化趋势受阻,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C选项排除。 21.从欧洲思想史看,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不同,其核心是以未来的名义讨伐过去的时代。其意在强调 A. 启蒙运动已经成为政治运动 B. 启蒙运动构建了新社会蓝图 C. 启蒙运动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D.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落后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启蒙运动……核心是以未来的名义讨伐过去的时代”中可以看出,材料强调了启蒙运动构建了未来社会的蓝图,批判封建制度,这是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不同,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社会转型,故C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不同,故D项排除。 【点睛】关键信息是“启蒙运动……核心是以未来的名义讨伐过去的时代”。 22.梁启超曾说,魏源所谓“以夷攻夷”、“以夷款夷”、“以夷长技以制夷”之三大主义,“由今观之,诚幼稚可笑,然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其意在强调魏源 A. 抛弃了藐视西方人的传统观念 B. 改变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 C. 找到了反抗外国侵略正确途径 D. 开启了近代学习西方先河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学习西方思潮。据题意可知,魏源之“攻夷”“款夷”“制夷”三大主义皆是回答如何学习西方,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首要话题,故能“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答案为D项。当时夷夏之辨仍流行,对西方仍用蔑称,故A项错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标志是总理衙门的设立,近代外交观念尚未形成,排除B项;魏源对西方的认识只是初步的,尚未找到反抗外来侵略的正确途径,排除C项。 23.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A.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 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 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全党和全国人民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为进一步拨乱反正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准备了思想条件和基础。所以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本题选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伟大的转折·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4.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 ) A. 形象化的发展方向 B. 实用性不断增强 C. 将写意发挥到极致 D. 逐渐走向繁复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材料反映了汉字从繁到简,越来越实用,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实用化而非形象化的发展方向,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将实用发挥到极致,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逐渐走向简单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二、材料阅读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估算,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了3万吨白银,日本生产了大约8000吨,总计3.8万吨。如果减去留在美洲以及在转运中流失了的难以确定的一部分,最终流入中国的7000一1万吨的确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时期白银流入中国的原因。 材料二 (建国初期)“机器大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农业和手工业占83%.”而且,“70%以,上的工业偏集于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大部分又聚集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和辽宁中、南部及苏南的少数城市。” ——马崇明《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新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 “一个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居于绝对统治地位,但是有没有必要使它成为唯一的经济成分?一个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扩大到全部经济生活,市场调节的作用是否还需要发挥,如何发挥?还有一个是国营经济如何发挥中央、地方各级和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3)材料三中作者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得以解决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认识。 【答案】(1)自然经济的抵制;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2)问题: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强于内陆,且主要集中于几个城市。措施:实行了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了“大跃进”,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3)实践基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理论基础: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认识:经济政策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经济发展应协调,均衡发展,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应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解析】 【详解】(1)据所学可知,16—17世纪的明清时期是自然经济,中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而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问题:据材料“机器大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农业和手工业占83%.”可知,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工业化水平低;据材料“70%以,上的工业偏集于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大部分又聚集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和辽宁中、南部及苏南的少数城市。”可知,工业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强于内陆,主要集中于几个城市。措施:据所学可知,为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实行了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了“大跃进”,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3)实践基础:据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理论基础: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认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来谈即可。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对于他们而言,工业文明带给他们的只是苦难与痛楚,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工人阶级从切身经历中认识到: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因此,他们从自然法理论出发,要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人的天赋权利。英国一些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科贝特、伍勒韦德等人坚决抨击现实社会的不平等。 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发出了另一种声音,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法国社会学家圣西门、孔德等人。他们一致认同,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 ——摘编王斯德《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评材料中关于工业文明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说明:可以对上述材料中的主要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一: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灾难。理由:工业文明给广人的劳动者带来苦难,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或出现社会的贫富分化);生产力发展了,但工人阶级丧失劳动权利,产品分配不平等,人权受到侵犯;工业文明带来环境的破坏;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西方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 观点二: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福祉。理由:工业文明带来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和市场竞争;生产力的发展,能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进步;工业文明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它的扩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观点三: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的利弊共存。理由:利,主要表现为促进生产力和自由经济的发展,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文明的进步:弊,主要表现为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造成社会的不平等和国家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本题属小论文式论述题,论述题的步骤主要有两步。首先要确定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本题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是: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灾难和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福祉,在此基本上明确表达学生自己的态度,即表明是赞成或是反对的态度。确定好观点后,接着寻找相关的史实论据进行论证观点,在论证过程中要要采用正反论证或多角度、多方面论证两种模式。一定要注意史论结合,语言规范,条理清楚。如得出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福祉。针对从哪些方法带来的福祉?主要从生产力的发展,增进社会进步,同时从工厂制、城市化等改变世界面貌等方面分析。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孝文帝改革是北魏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他在宴会上大言不惭:“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的所在。但是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回到梁朝后观点大变:“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承认南朝自愧不如。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姓族,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摘编自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陈庆之在出使前后对北魏的看法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北魏社会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什么差异?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变化:从蔑视北魏野蛮落后到承认它礼仪兴盛 原因:孝文帝改革,北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2)差异:材料一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发展进步,材料二认为全面汉化的改革导致北魏的速亡。 同意:全面的汉化消磨了北魏政权的活力,滋生腐败,加速了北魏政权的灭亡。 不同意:经过孝文帝改革,北方经济逐渐恢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是否同意及理由:同意或不同意均可,但理由必须与态度一致,只表明态度不得分。) 【解析】 第(1)问,“变化”, 由材料“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得知,陈庆之在出使前后对北魏的看法从蔑视北魏野蛮落后到承认它礼仪兴盛。“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2)问,“差异”,由材料“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得出,材料一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发展进步,材料二认为全面汉化的改革导致北魏的速亡。“理由”,如果同意,则从全面的汉化消磨了北魏政权的活力,滋生腐败,加速了北魏政权的灭亡角度回答;如果不同意,则从经过孝文帝改革,北方经济逐渐恢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角度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