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第20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20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作业)

第二十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时空定位 框图结构 思维导图 经典训练 ‎1.(2018·江苏高考·13)《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 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答案】B ‎【解析】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A项错误;从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在经过4次无人飞行成功试验后,于2003年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相符,故B项正确;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C项错误;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D项错误。‎ ‎2.(2017年北京卷19).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明代科技水平全面提高 B 康熙帝向西方传教士学习数学、天文知识 清初全社会关注西方自然科学 C ‎1905年京剧《定军山》被拍摄为电影 近代科技使传统戏剧获得新的传播形式 D 联合国向世界推广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 成功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答案】C ‎【解析】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仅仅说明明代在医学方面的成就,不能说明科技水平全面提高,故A项错误;康熙帝向西方传教士学习数学、天文知识仅仅代表个人,不能代表全社会关注西方自然科学,故B项错误;1905年京剧《定军山》被拍摄为电影,说明戏剧借助电影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播,故C项正确;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只是有利于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不是已经解决,故D项错误。‎ ‎3.(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答案】C ‎【解析】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与事实不符,随着历史的演变,时代的更新,科学技术等不断发达,对人才的要求亦越来越高,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97—2001年高等学校在校人数的变化,没有体现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故B项错误;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故C项正确;恢复高考制度只是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谈不上普及,依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预计到2019年,中国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故D项错误。‎ ‎4.(2017年新课标全国Ⅲ卷31).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答案】C ‎【解析】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与图5明显不符,故A项错误;此时西方流行的画派是现代主义画派,现代主义绘画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与图5明显不符,故B项错误;图5真实再现建国后妇女在冬天接受教育时的热情,属于现实主义绘画,故C项正确;图5符合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办学方针,不是艺术想象,故D项错误。‎ 拓展训练 ‎1. 1964年10月19日,《参考消息》援引合众国际社东京十七日电:“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这说明当时中国(  )‎ A.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 B.具有了远程打击敌国的实力 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 D.科教兴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答案】C ‎【解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引爆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打破了西方核垄断,故C项正确。‎ ‎2.(2019·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调研)1955年,《人民日报》社论说:“不少的美术家为了强调人民生活中的光明和快乐,显然把生活简单地美化了,使生活过多地成为节日的天真的狂欢,而对于人民在争取美好生活过程中坚决斗争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却很少加以有力的表现。”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 A.“左”倾错误严重摧残文艺发展 B.艺术家深入理解“双百”方针 C.党强调文艺要宣扬社会建设精神 D.科学和文学领域呈现繁荣景象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对于人民在争取美好生活过程中坚决斗争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却很少加以有力的表现”可知,题干强调文艺对社会建设中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应该大加弘扬,故C项正确。‎ ‎3.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纂和发行,并建立完善的“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这些举措(  )‎ A.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 B.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C.肃清了传统教育思想 D.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和“‘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可知,这服务于国家意志的需要,故A项正确。‎ ‎4.(2019·广东梅州模拟)1952年,中国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高等学校由211所减为182所,其中综合性院校由55所减为13所,工科院校由33所增加为39所,师范院校由12所增加为32所,农林院校由17所增加为29所。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被取消。此外,私立大学和原教会大学全部改为公立。这次高校院系调整(  )‎ A.适应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仿效了英美高校体系限制人文社会科学 C.是三大改造胜利完成的情况下作出的举措 D.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调整工作的重心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体现了在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中,工科、农林、师范院校增加了,工科院校增加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农林院校增加为了培养农业人才以配合工业化进程,师范院校增加为了工业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故这次院系调整是为了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A项正确。‎ ‎5.2011年,美国签署禁令“禁止美国宇航局与中国进行任何合作”;201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籍科研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该材料说明(  )‎ A.中国航天技术已经崛起 B.中国改革开放大势所趋 C.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D.科技封锁激发了创造力 ‎【答案】C ‎【解析】 美国之所以禁止中国与其合作及禁止中国籍科研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说明美国担心中国的航天科技会超越美国,进而威胁美国的安全,这从侧面反映出科技创新的重要,故C项正确。‎ ‎6.(2019·广东百校联考)下面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这些变化(  )‎ A.说明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 B.表明“双百”方针得到顺利贯彻执行 C.反映了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 D.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 ‎【答案】 A ‎【解析】由材料可知,反映社会生活的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较大,反映经济、政治的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平稳且呈上升趋势,可知1951~1959年中国社会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有较大影响,故A项正确。‎ ‎7.(2019·湖南张家界调研)有科学家在回忆录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研活动开展得很狭窄,只有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学科进行了比较连续的科研活动。”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 B.新中国成立初科技水平落后基础薄弱 C.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未援助 D.新中国初期的科研经费难以得到落实 ‎【答案】 B ‎【解析】材料提及我国的科研活动开展狭窄,与资本主义的封锁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我国科研活动少,而原因就是建国初科技水平薄弱,故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苏联对我国各项建设进行了援助,故C项错误;新中国初科研经费难以得到落实,无史实支撑,故D项错误。‎ ‎8.(2019·湖南株洲模拟)下面是1949~1987年间大学教授出生地与工作地的统计分布图(按每百万人口占有比例计算)。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社会经济水平决定高校布局 B.教育发展与经济文化成正比 C.人才流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D.东部沿海地区忽视教育发展 ‎【答案】C ‎【解析】 由图1至图2,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引导人才流向中西部地区,因而体现了人才流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故C项正确。‎ ‎9.下表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科学教育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据此可推知,当时(  )‎ ‎1977年8月 召开了科学教育座谈会 ‎1977年12月 恢复高考招生制度 ‎1978年3月 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1982年底 科技界拨乱反正任务完成 A.计划经济体制遭否定 B.思想解放助推科教改革 C.社会公平公正的重建 D.经济发展急需科教人才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中改革开放前后科学教育领域的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及拨乱反正,可知这些大事件利于社会公平公正的重建,故C项正确。‎ ‎10.1953~1957年,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第二次革新。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反映了(  )‎ A.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改革适应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C.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形成 D.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B ‎【解析】据材料首次“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和“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且改革时间为1956年前后,结合所学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开始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以加强动手能力是为了经济建设服务的,故B项正确。‎ ‎11.(2019·新疆乌鲁木齐模拟)19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文件《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等学校新的招生政策: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这是我国当时(  )‎ A.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扩大办学自主权的需要 C.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D.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故A项错误;恢复高考是推动教育发展,选拔人才,而非扩大办学自主权,故B项错误;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故C项错误;恢复高考是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需要,故D项正确。‎ ‎12.(2019·吉林模拟)下表为全国1977~1982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率(人数:万)。表格中参加考试人数最高峰值形成的历史因素是(  )‎ 年份 参加人数 录取人数 录取率 ‎1977‎ ‎570‎ ‎27‎ ‎5%‎ ‎1978‎ ‎610‎ ‎40.2‎ ‎7%‎ ‎1979‎ ‎468‎ ‎28‎ ‎6%‎ ‎1980‎ ‎333‎ ‎28‎ ‎8%‎ ‎1981‎ ‎259‎ ‎28‎ ‎11%‎ ‎1982‎ ‎187‎ ‎32‎ ‎17%‎ A.高等学校的盲目扩招 B.政治运动对教育领域的冲击 C.改革开放对教育的推动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表格中峰值出现在1977年和1978年,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的最初两年。政治运动对教育领域的冲击,文革导致人才断层,刚刚恢复高考就有几届考生同时报考,故B项正确。‎ ‎13.‎ ‎1949年以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史学界围绕着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大规模讨论和争鸣,这被称为史学界的“五朵金花”。当时“五朵金花”的讨论(  )‎ A.有利于唯物史观的普及 ‎ B.显现史学研究的碎片化 C.导致了“双百”方针的中断 ‎ D.加速史学理论的本土化 ‎【答案】 A ‎【解析】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研究和解释中国古代历史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农民战争问题,是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法的运用。汉民族的形成问题是对以汉族形成问题为核心的民族史问题进行讨论,也是用唯物史观理论进行研究,因而“五朵金花”讨论过程中,都运用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故A项正确。‎ ‎14.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表明(  )‎ A.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政策转变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 C.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得以纠正 D.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 ‎【答案】B ‎【解析】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可以得出政策转变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故B项正确。‎ ‎15.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最具代表性的是八部“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著名作家巴金在晚年所著的《随想录》中曾这样叙说,他一听到样板戏就心惊肉跳,成为一种典型的记忆创伤。巴金之所以对样板戏感到“心惊肉跳”主要是因为(  )‎ A.“文化大革命”中样板戏创作呈现出虚假的繁荣 B.样板戏使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C.样板戏打上了“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的烙印 D.样板戏歪曲了历史和红色经典 ‎【答案】 C ‎【解析】 通过剧名就不难知道,这八个戏都是带有鲜明“文化大革命”色彩的,是那个年代阶级斗争恶性发展的产物,故C项正确。‎ ‎16.(2019·河南洛阳模拟)1977年高考,570多万考生报考,录取率为5%,以后录取总体增加,到2016年高考,940万考生报考,录取率超过82%。这反映出(  )‎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不断取得新进展 B.“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取得新成就 C.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了国民素养 D.髙考制度改革适应了国家战略需要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高校录取率逐渐增加,可知是国家政策调整的结果,反映出高考制度不断适应国家战略需要,故D项正确。‎ ‎17.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由宏大叙事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展现生活的低吟浅唱和个人的沉浮起落,使人感同身受并寄寓对真善美的美好渴望。这一变化(  )‎ A.反映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 B.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回归 C.得益于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D.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才刚刚起步,消费市场也刚刚起步,故A项错误;此时传统道德还占据统治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了电影的表现技巧以及要表达的思想,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故C项错误;材料中“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故D项正确。‎ ‎18.阿尔及利亚的一份报纸中曾这样评论我国的一项科技成就:“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从1949年就开始向社会主义奋勇前进,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这项科技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C.“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中的“1949年”“在短期内”“东方红”等关键词分析可知,应是“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 ‎19.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 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答案】 C ‎【解析】据材料“‘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可以得出科学技术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两弹一星”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也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故C项正确;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也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20.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反差表明(  )‎ A.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B.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 C.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 ‎【答案】 C ‎【解析】据材料“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可知,人们可以比较自由的选择各种题材的电影,说明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故C项正确。‎ ‎21.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表明(  )‎ A.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政策转变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 C.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得以纠正 D.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 ‎【答案】B ‎【解析】‎ ‎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据材料可以得出政策转变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这一时期文化领域还没有出现“左”倾错误,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主要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故D项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