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藏自治区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文科综合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考号、姓名和科目。‎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 ‎ ‎24.西周统治者在夏、商两代“天讨”、“天罚"的神权思想基础上加以补充,创造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作为国家的立法、司法事务的理论指导。这种“礼”、“刑”共用的法律模式说明 A.儒学思想影响商周法律制定 B.天人感应学说融入西周法制 C.中国古代法制注重德法并重 D.中国古代社会法制体系完备 ‎25.据史料记载,在太湖南部广阔的浅水湿地,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是葑田。葑田如浮毯,是一种由菰属植物与菱、藕等多种水生植物着生的漂浮草甸。唐朝时菱是组成葑田的主要水生植物之一,地方官崔元亮曾倡导人们在菱湖附近的水域植菱。这反映了 A.政府忽视保护小农经济      B.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农业缺乏生态保护意识  D.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26.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强调以义为本,义以导利,要求见利思义,即用道德的标准评判利的正当性,绝不能见利忘义。同时要求个人始终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材料表明 A.传统的儒学价值观已被颠覆 B.书院注重道德教育凸显理学价值 C.培养道德自觉否定个人利益 D.重义弃利的思想贯穿于书院教育 ‎27.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以后大量商品开始用银计价,嘉靖、万历年间的工资、盐课、关税、官府收入、外贸交易都大量用银。这反映出 A.白银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 B.明代已经出现货币经济 C.银本位货币制度逐渐形成 D.传统货币制度已经崩溃 ‎28.有学者认为,仅就中枢机构而言,明朝经历了一个废丞相、置四辅、设内阁的历史阶段,而清朝则走了置议政大臣、设四大臣、立军机处的历史轨迹。两朝最后都形成了兼职丞相制的体制。“兼职丞相制”的形成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清时期 A.官僚政治体系扭曲混乱 B.君主专制统治效能空前提高 C.贵族政治淡出历史舞台 D.前朝宰相制度得以变相恢复 ‎29.有学者认为,甲午战后,有识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入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构建层面。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A.使群众普遍认同了民主共和制度 B.明确提出了反帝的政治目标 C.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具有了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 年份 关税收入 占财政总收入比重 ‎1913年 ‎1697万元 ‎21%‎ ‎1928年 ‎17914万元 ‎41%‎ ‎1929年 ‎27554万元 ‎51%‎ ‎30.下表是南京国民政府关税自主谈判后,中国关税收入和关税收入在中央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有了较大变化。这表明关税自主 A.有助于南京国民政府稳定财政 B.是中国人民捍卫经济主权的终结 C.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摆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31.从195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到198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再到2006年《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出台,这说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B.农村改革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C.城乡差距和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 D.社会管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2.修昔底德认为雅典进入全盛时代,是因为有伯利克里的指导。他死后,他的继承人彼此平等,但都想居于首要的地位,所以他们笼络群众,却使民主政体由盛转衰。这表明雅典民主政体 A.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B.未体现出入人平等的理念 ‎ C.存在不合理的多数人统治原则 D.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 ‎33.大约从1350年兴起的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经历了两个世纪的辉煌后开始衰落,运动的中心向北欧和西欧转移。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欧洲经济格局的变化 B.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C.西欧社会转型的完成 D.意大利宗教迫害的加剧 ‎34.据统计,在1831年英国有选举权的人约占成年人口的4.4%,英国符合选举资格的农村选民约占农民总数的4%,城镇选民约占城市居民总数的1%多一点。这说明英国 A.君主仍然掌握实权 B.议会下院掌握实权 ‎ C.民主改革势在必行 D.工业革命受到阻碍 ‎35.内战结束后,苏俄合作社的管理体制变动较大,它可以按照自定的价格采购各种农产品,也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在城市居民中出售日用品,还可以承租中小企业。这说明当时苏俄 ‎ ‎ A.迫切需要调整国民经济布局 B.采用租让形式建设社会主义 ‎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尝试进一步完善公有制结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二、材料分析题 ‎ ‎40.(共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 ‎ ——《商君书·赏刑》‎ ‎ 材料二 《唐律疏议》提出以“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为指导思想,而罗马日耳曼法系下的《法学总论》把基督教中衡平的理念引入法定权利和义务。《法学总论》中存在着大量的强行性规范,其规定只是单纯地否定或强行要求某一行为,很少阐述若违反该法律应负的法律责任,而《唐律疏议》在相应规则后都附有不同程度的处罚性规则。《法学总论》对物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它将物权分为了所有权、地役权、用益权、使用权等,并对每一项物权进行了以篇为框架的阐述,而《唐律疏议》缺乏“所有权”这一重要概念,在债的制度上,唐律则体现出朴素、简洁的特点,其广度仅涉及契约、侵损等领域。‎ ‎ ——摘编自陆涵缘《浅析<法学总论>与<唐律疏议>的差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的立法理念,并简析其价值。(1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律疏议》与《法学总论》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14分)‎ ‎41.(共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中国 西欧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1578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1543年 徐光启 译《几何原本》‎ ‎1607年 哈维 ‎《血液循环论》‎ ‎1628年 徐光启 ‎《农政全书》‎ ‎1639年 霍布斯 ‎《利维坦》‎ ‎1651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1642年 威廉 ‎《赋税论》‎ ‎1662年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1663年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年 顾炎武 ‎《日知录》‎ ‎1670年 洛克 ‎《政府论》‎ ‎1690年 从表中提取中外相关信息,自拟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请考生在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只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境内的拉卜楞寺被誉为“世界藏学府”(如图),寺内珍藏了1万余件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 指出拉卜楞寺的旅游资源,并说明以该寺为主体发展旅游应注意的事项。‎ ‎4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0分)‎ 所谓面源污染是指“进入地表及地下水体的,并以广域、分散和微量的形式存在的一种污染物”。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简述如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请在答题卡上涂上相应的题号。‎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77年恢复高考后,党和政府开始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全面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将过去单一的国家计划招生,改变为既有国家计划生,又有委托生、定向生、保送生和自费生的各种计划同时并存的新的招生体制。同时将过去由国家统一分配,改变为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供需见面、择优录取的分配制度。《决定》还指出在国家统一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方面的联系,建设高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针对建国以来高校专业设置“重理轻文”的现象,经过几年的调整,理、工、农、医专业种数有所减少,文、财、法、师等专业有所增加,专业结构趋于合理。针对高等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政府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机制,如接受海外爱国人士捐赠、接受世界银行教育贷款和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通过联合办学获得经费支持等。‎ ‎——据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利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9分)‎ ‎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8年,学生反战运动达到全盛期。受到巴黎“五月风暴”的影响,美国青年学生在运动中由激进的抗议走向激烈的反抗,政府和军警的镇压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暴力反抗倾向。在青年学生反战运动时期,约瑟夫·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嬉笑怒骂的语言,说出了深刻的反战道理,在反战青年中广为流传。“黑色幽默”反映了美国60年代激进、反叛的时代精神,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社会理想的幻灭和失望。这场运动持续时间长,参加的人数多……这场反战运动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美国各种社会运动风起云涌、蔚为壮观,各种运动互相影响地交织在一起。青年学生的反战运动呼唤了人文主义精神,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使其个性得到张扬,并使这种精神潜移默化到了美国社会文化里,形成一种潜在的反战力量。‎ ‎ ——摘编自朱光兆、张素青《试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学生反战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们对战争应持的态度。(6分)‎ ‎(2)根据材料,概括美国20世纪60年代青年学生反战运动的特点。(9分)‎ ‎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聂荣臻元帅是“两弹一星”事业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以出色的组织才能、科学求实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特别是“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创立了不朽的功勋。在“两弹”研制初期,聂帅就向中央和中央军委提出“我们对导弹的研究制造应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为辅的方针”的建议,并很快得到批准。从此,“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就成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针。在“两弹一星”攻关过程中,聂帅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显示了非凡的组织领导才能。他把“主力兵团作战”和“开展大协作,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军事作战思想引入科研领域,使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攻克了“两弹一星”的研制难关。……这中间凝聚着聂帅的无尽精力和卓绝智慧。‎ ‎ --- 万钢《在纪念聂荣臻元帅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聂荣臻元帅关于国防科技发展的主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历史意义。(9分)‎ 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参考答案 ‎1—5.BDADB 6—11.CBDCAC ‎36.【答案】(1)东部地势北高南低,西部地势南高北低; (4分)‎ ‎(2)夏季高温,热量充足;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高原地形为主,地势平坦;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任答四点的8分)‎ ‎(3)水资源紧张;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6分)‎ ‎(4)石油开采或石油化工工业;棉纺织工业;食品(或水果)加工业;临港出口加工业。(任答两点得4分)‎ ‎37.【答案】(1)太阳辐射强的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长;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6分)‎ 气温低的原因: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高原上风速大,不利于热量的积累和保持 ‎(2)差异:A地坡度较缓;(2分)‎ 水文特征:内陆湖;咸水湖;水位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6分)‎ ‎(3)面积变大;水位变高;气温升高冰川融水增加,陆面降水量增多,入湖径流量增大(6分)‎ ‎(4)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加剧了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改变了生物的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43.【答案】旅游资源:建筑景观;佛教文化(艺术);藏族文物(少数民族风情)等。(任答两点)‎ 注意事项:尊重藏民(僧侣)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合理控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商业化;加强对(宗教)建筑及文物的保护。(任答3点,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4.【答案】科学施用农药、化肥,减少使用量;综合利用养殖场及农田的固体废弃物,减少排放;在集约化养殖场铺设防水设施防止畜禽粪尿下渗;对被污染的水禁止排放到江河湖海;对已经产生的面源污染进行科学治理等。‎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统治者在夏、商两代“天讨”、“天罚"的神权思想基础上加以补充,创造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作为国家的立法、司法事务的理论指导。这种“礼”、“刑”共用的法律模式说明 A.儒学思想影响商周法律制定 B.天人感应学说融入西周法制 C.中国古代法制注重德法并重 D.中国古代社会法制体系完备 ‎25.据史料记载,在太湖南部广阔的浅水湿地,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是葑田。葑田如浮毯,是一种由菰属植物与菱、藕等多种水生植物着生的漂浮草甸。唐朝时菱是组成葑田的主要水生植物之一,地方官崔元亮曾倡导人们在菱湖附近的水域植菱。这反映了 A.政府忽视保护小农经济         B.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农业缺乏生态保护意识  D.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26.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强调以义为本,义以导利,要求见利思义,即用道德的标准评判利的正当性,绝不能见利忘义。同时要求个人始终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材料表明 A.传统的儒学价值观已被颠覆 B.书院注重道德教育凸显理学价值 C.培养道德自觉否定个人利益 D.重义弃利的思想贯穿于书院教育 ‎27.‎ 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以后大量商品开始用银计价,嘉靖、万历年间的工资、盐课、关税、官府收入、外贸交易都大量用银。这反映出 A.白银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 B.明代已经出现货币经济 C.银本位货币制度逐渐形成 D.传统货币制度已经崩溃 ‎28.有学者认为,仅就中枢机构而言,明朝经历了一个废丞相、置四辅、设内阁的历史阶段,而清朝则走了置议政大臣、设四大臣、立军机处的历史轨迹。两朝最后都形成了兼职丞相制的体制。“兼职丞相制”的形成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清时期 A.官僚政治体系扭曲混乱 B.君主专制统治效能空前提高 C.贵族政治淡出历史舞台 D.前朝宰相制度得以变相恢复 ‎29.有学者认为,甲午战后,有识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入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构建层面。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A.使群众普遍认同了民主共和制度 B.明确提出了反帝的政治目标 C.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具有了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 ‎30.下表是南京国民政府关税自主谈判后,中国关税收入和关税收入在中央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有了较大变化。这表明关税自主 年份 关税收入 占财政总收入比重 ‎1913年 ‎1697万元 ‎21%‎ ‎1928年 ‎17914万元 ‎41%‎ ‎1929年 ‎27554万元 ‎51%‎ A.有助于南京国民政府稳定财政 B.是中国人民捍卫经济主权的终结 C.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摆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31.从195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到198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再到2006年《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出台,这说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B.农村改革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C.城乡差距和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 D.社会管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2.修昔底德认为雅典进入全盛时代,是因为有伯利克里的指导。他死后,他的继承人彼此平等,但都想居于首要的地位,所以他们笼络群众,却使民主政体由盛转衰。这表明雅典民主政体 A.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B.未体现出入人平等的理念 ‎ C.存在不合理的多数人统治原则 D.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 ‎33.大约从1350年兴起的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经历了两个世纪的辉煌后开始衰落,运动的中心向北欧和西欧转移。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欧洲经济格局的变化 B.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C.西欧社会转型的完成 D.意大利宗教迫害的加剧 ‎34.据统计,在1831年英国有选举权的人约占成年人口的4.4%,英国符合选举资格的农村选民约占农民总数的4%,城镇选民约占城市居民总数的1%多一点。这说明英国 A.君主仍然掌握实权 B.议会下院掌握实权 ‎ C.民主改革势在必行 D.工业革命受到阻碍 ‎35.内战结束后,苏俄合作社的管理体制变动较大,它可以按照自定的价格采购各种农产品,也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在城市居民中出售日用品,还可以承租中小企业。这说明当时苏俄 ‎ ‎ A.迫切需要调整国民经济布局 B.采用租让形式建设社会主义 ‎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尝试进一步完善公有制结构 第Ⅱ卷 材料分析题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各小题。‎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 ‎ ——《商君书·赏刑》‎ ‎ 材料二 《唐律疏议》提出以“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为指导思想,而罗马日耳曼法系下的《法学总论》把基督教中衡平的理念引入法定权利和义务。《法学总论》中存在着大量的强行性规范,其规定只是单纯地否定或强行要求某一行为,很少阐述若违反该法律应负的法律责任,而《唐律疏议》在相应规则后都附有不同程度的处罚性规则。《法学总论》对物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它将物权分为了所有权、地役权、用益权、使用权等,并对每一项物权进行了以篇为框架的阐述,而《唐律疏议》缺乏“所有权”这一重要概念,在债的制度上,唐律则体现出朴素、简洁的特点,其广度仅涉及契约、侵损等领域。‎ ‎ ——摘编自陆涵缘《浅析<法学总论>与<唐律疏议>的差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的立法理念,并简析其价值。(1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律疏议》与《法学总论》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14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中国 西欧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1578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1543年 徐光启 译《几何原本》‎ ‎1607年 哈维 ‎《血液循环论》‎ ‎1628年 徐光启 ‎《农政全书》‎ ‎1639年 霍布斯 ‎《利维坦》‎ ‎1651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1642年 威廉 ‎《赋税论》‎ ‎1662年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1663年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年 顾炎武 ‎《日知录》‎ ‎1670年 洛克 ‎《政府论》‎ ‎1690年 从表中提取中外相关信息,自拟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请在答题卡上涂上相应的题号。‎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 ‎ 1977年恢复高考后,党和政府开始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全面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将过去单一的国家计划招生,改变为既有国家计划生,又有委托生、定向生、保送生和自费生的各种计划同时并存的新的招生体制。同时将过去由国家统一分配,改变为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供需见面、择优录取的分配制度。《决定》还指出在国家统一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方面的联系,建设高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针对建国以来高校专业设置“重理轻文”的现象,经过几年的调整,理、工、农、医专业种数有所减少,文、财、法、师等专业有所增加,专业结构趋于合理。针对高等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政府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机制,如接受海外爱国人士捐赠、接受世界银行教育贷款和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通过联合办学获得经费支持等。‎ ‎——据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利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9分)‎ ‎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8年,学生反战运动达到全盛期。受到巴黎“五月风暴”的影响,美国青年学生在运动中由激进的抗议走向激烈的反抗,政府和军警的镇压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暴力反抗倾向。在青年学生反战运动时期,约瑟夫·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嬉笑怒骂的语言,说出了深刻的反战道理,在反战青年中广为流传。“黑色幽默”反映了美国60年代激进、反叛的时代精神,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社会理想的幻灭和失望。这场运动持续时间长,参加的人数多……‎ 这场反战运动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美国各种社会运动风起云涌、蔚为壮观,各种运动互相影响地交织在一起。青年学生的反战运动呼唤了人文主义精神,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使其个性得到张扬,并使这种精神潜移默化到了美国社会文化里,形成一种潜在的反战力量。‎ ‎ ——摘编自朱光兆、张素青《试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学生反战运动》‎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20世纪60年代青年学生反战运动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们对战争应持的态度。(6分)‎ ‎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聂荣臻元帅是“两弹一星”事业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以出色的组织才能、科学求实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特别是“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创立了不朽的功勋。在“两弹”研制初期,聂帅就向中央和中央军委提出“我们对导弹的研究制造应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为辅的方针”的建议,并很快得到批准。从此,“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就成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针。在“两弹一星”攻关过程中,聂帅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显示了非凡的组织领导才能。他把“主力兵团作战”和“开展大协作,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军事作战思想引入科研领域,使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攻克了“两弹一星”的研制难关。……这中间凝聚着聂帅的无尽精力和卓绝智慧。‎ ‎ --- 万钢《在纪念聂荣臻元帅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聂荣臻元帅关于国防科技发展的主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历史意义。(9分)‎ 历史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D B C B C A D D A C C 第Ⅱ卷 材料分析题 ‎40.(25分)‎ ‎(1)理念:君主专制下的平等观、赏罚分明(功善不抵过)、严刑峻法。(6分) ‎ 价值:对当时: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的统一。(3分)‎ 对后世:为当今依法治国提供借鉴。(2分)‎ ‎(2)差异:‎ ‎①《唐律疏议》注重法律与儒学结合;《法学总论》注重法律与宗教结合。‎ ‎②《唐律疏议》既强调法律规定又强调法律责任;而《法学总论》只强调法律规定。 ‎ ‎③《唐律疏议》侧重公法,物权法简洁;而《法学总论》更侧重私法,物权法发达。(8分)‎ 原因:‎ ‎①思想:《唐律疏议》受儒家思想影响(以礼入法);《法学总论》受自然法思想和基督教影响。②经济:中国是自然经济为主;罗马商品经济发达。‎ ‎③政治:中国是高度专制中央集权;罗马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6分)‎ ‎41.(12分)答案示例:‎ 论点:16—17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具有差异性。(3分)‎ 论证:16—17世纪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思想束缚、文化专制,《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一系列科学著作更多是对古典科技的总结,缺乏创新性,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的统治逐渐确立,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思想不断解放,《天体运行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科学著作体现了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推动西方近代化进程。(8分)‎ 总结:16—17世纪中西方截然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科技发展的差异性,这反映了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1分)‎ ‎44.(15分) ‎ ‎(1)有力因素:文革结束;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成就;‎ 思想解放;高考制度恢复;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6分,答出3点即可)‎ ‎(2)影响:纠正了文革时期的左倾教育方针;‎ 促进了高校的健康发展,提高了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化进程;‎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9分,答出3点即可)‎ ‎45.(15分)‎ ‎(1)特点:具有时代性;‎ 手段由温和走向激进;‎ 持续时间长,参加人数多,与其他社会运动交织在一起;‎ 个性张扬,凸显了人文主义精神。(9分)‎ ‎(2)态度:坚持和平,珍爱生命,反对战争;‎ 支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坚决反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坚决反对殖民主义侵略行径。(6分)‎ ‎46.(15分)‎ ‎(1)主张:重点研发“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尖端科技;‎ 引进技术和自主研发相结合;‎ 集中科研人才进行技术攻关。(6分)‎ ‎(2)意义:推动了新中国国防的现代化,为国防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高国际地位,巩固国家政权;‎ 带动国家整体工业水平的发展,推动民用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9分)‎ 政治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 12.A 13.A 14.D 15.C 16.B 17.B 18.C 19.C 20.D 21.C 22.B 23.D 二、非选择题 38. ‎ (1)【答案】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新能源汽车投入大、成本高,是其价格偏高的根本原因。( ②供求影响价格。新能源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不高,影响新能源汽车供给,推涨车价。(每点5分,共10分)‎ ‎(2)【答案】(共14分)①物价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微型电动轿车制造成本低廉,购买与使用成本较低,价格竞争优势明显,是其受市场青睐的重要原因。(3分)‎ ‎②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随着新能源汽车在研发、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微型电动轿车有效满足了人们中短途、低成本、绿色环保等方面的出行需求,赢得了市场的青睐。(3分)‎ ‎③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是人们购买微型电动轿车的主要原因。(3分) ④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求实心理使得人们从自己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价格、性能、出行需要、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作出了理智的消费选择,选择了微型电动轿车。(3分) ⑤微型电动轿车绿色环保的特点很好地满足了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需要。(2分)‎ 39. ‎(1)【答案】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重视党的建设,顺应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做出更加适应实践、时代和人民要求的正确决策,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最大程度的凝聚社会共识,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人民群众推进改革开放的创造活力。‎ ‎④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坚持依法执政和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改革开放提供法治保障。(每点3分,共12分)‎ ‎(2)【答案】①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以及习近平同志在大会上的庄严宣告:“将改革进行到底!”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 ‎②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顺应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更加适应实践、时代和人民的要求。‎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告诉我们中国的发展需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适应中国国情,促使中国取得了现今的成就,我们也将改革进行到底。(每点4分,共12分)‎ ‎(3)【答案】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要求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任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