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考试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其旨在说明郡县制 A. 是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 B. 出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C. 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问题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可知,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故选D。如果A项正确,后来的行省制则无需出现,故其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郡县制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但无法根除,排除C。 2.下列关于北魏统一北方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①结束了北方地区长期战乱的局面 ②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③削弱了北方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 ④为各民族的交融创造了有利条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地区长期战乱的局面,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促进了民族融合,①②④正确,故选B;北魏实行门阀制度,世家大族垄断重要官职,③错误,排除ACD。 3.《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 A. 安史之乱的过程 B. 藩镇割据的局面 C. 农民起义的情况 D. 宦官专权的形势 【答案】B 【解析】据材料“……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可知,“方镇”指的是“藩镇”,B符合题意;据材料“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可知,持续8年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北方经济遭到浩劫,A与题意不符;材料反映的是安史之乱的影响,C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宦官专权的形势“,D错误。 4.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曹魏时由政府委任中正,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此变化 A. 受佛教不断传播的影响 B. 反映世家大族不断衰落 C. 是推行科举考试的结果 D. 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察举制由东汉时期的“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发展到曹魏时“由政府委任中正品评”, 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这表明了中央集权的加强,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的演变,没有涉及“受佛教不断传播的影响”,A错误;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没有反映“世家大族的衰落”,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的演变,没有涉及“科举制”,C与题意无关。 5.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 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 B. 提高了文官和士人地位 C.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D.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答案】D 【解析】募兵制使北宋政府掌握了大量军队,而且兵士待遇较为优厚,这对于政府来说是不小的财政负担,故D符合题意;北宋积贫积弱,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斗争中处于劣势,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与提高文官和士人地位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募兵制并不能加剧社会贫富分化,故C不符合题意。 6.汉武帝元朔二年朝廷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在原封国内封侯,新封侯国不再受王国管辖,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朝廷这一做法 A. 引发了诸侯王武装叛乱 B. 形成了州郡县的体制 C. 改变了皇位的传承方式 D. 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做法是汉武帝时实行的推恩令,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D;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七国之乱,排除A;材料没有步及“州"的信息,排除B;西汉皇位的传承方式一直是嫡长子继承制,排除C。 7.在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阴影下建立的赵宋王朝,采取了通过控制地方官员,以控制地方财政、司法和军事大权的策略。宋王朝采取这一策略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根除地方腐败 C. 提高行政效率 D. 解决唐末弊政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为了解决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问题,派文官任知州,控制了地方财政、司法和军事大权。因此,宋王朝采取这一策略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藩镇割据问题,以加强中央集权,故A正确;B项错在“根除”,说法绝对,故错误;材料和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故C错误;解决唐末弊政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D错误。 8.“元代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却“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A. 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 B.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 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 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地方官吏的选用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表明元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即加强了中央集权的需要,答案为C;积贫积弱为宋朝的情况,不是元朝,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割据,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因俗而治(根据当地的风俗来治理)的治国理念,排除D。 9.明初设置巡抚,以京官监视巡查地方,深受君主信赖,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往往事半功倍,可以得到更多授权,更好地统领地方。所以自设立起便注定了向地方官嬗变的“命运”,专制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这体现了 A. 君主专制集权强化的要求 B. 巡抚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 C. 地方官不断威胁中央集权 D. 政府试图不断完善监察体系 【答案】A 【解析】明初设置巡抚,深受君主信赖,专制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说明巡抚的设置是君主专制集权强化的要求,故选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根据“可以得到更多授权,更好地统领地方”可知,政府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统治,并非完善监察体系,排除D。 10.雍正帝刷新了古代历朝多项纪录,他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促使内外大臣互相监视。他在位五千多天,仅批阅过的密折便超过十六万件,平均日批三十多件。雍正帝的做法 A. 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 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C.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 是勤政爱民的表现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促使内外大臣互相监视”等信息来看,雍正帝的做法使皇帝权力极大扩展,从而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故答案为A项;雍正帝的做法是扩大皇帝权力,不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违背历史发展规律,排除C项;这些做法与勤政爱民无关,排除D项。 11.唐宋时期,六部长官无权向皇帝直接奏事和发布皇帝命令,明代六部长官获得了直接上书皇帝并发布皇帝诏令的权力。这一变化表明明代 A. 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B. 君权与相权矛盾不可调和 C.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D. 六部长官的权力迅速膨胀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废除丞相职位,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这体现了皇权专制的强化,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枢决策的变化;B选项错误,明代废除丞相制度最终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这一变化不能体现君权与相权矛盾不可调和;D选项错误,虽然六部的地位和权力有所提高,但并非迅速膨胀。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2.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 B. 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C. 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 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可知,唐朝租庸调制规定可以纳绢或布代役,有利于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体现了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而材料“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规定进一步放松了对农民人身控制,B正确;材料“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可知,人丁税没有废除,A说法错误;由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实施,就是因为土地兼并的结果,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没有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C说法错误;材料涉及的是赋税政策的变化,D与材料无关。 13.明清松江府“大半植棉”,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而已”,苏杭、嘉湖之丝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这说明 A. 农业已退居次要地位 B. 农村家庭的收益结构变化 C. 资本主义已缓慢发展 D. 江南成为了全国经济中心 【答案】B 【解析】根据“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而已’”“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可知,明清时期,纺织业在松江府、苏杭、嘉湖的农村家庭收益中占重要地位,家庭的收益结构发生变化,故选B;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无法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江南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排除D。 14.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以下表述不符合宋代经济发展的是 A. 白银大量使用,已成为主要货币 B. 坊和市的界限已经被打破 C. 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 D. 商业活动已打破时间限制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白银大量使用,已成为主要货币的是明朝,A符合题意;据所学可知,宋代商业发展突破了坊市限制,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B、C、D均不符题意。 15.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以“仁”待物,即“推己及人”“成己成物”。二者思想都 A. 主张顺从自然 B. 倡导战胜自然 C. 蕴含和谐理念 D. 提出仁者爱人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知,老子崇尚自然,主张顺应自然;孔子主张“仁”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二者都蕴含和谐理念,C正确;A是道家观点,A与题意不符;倡导战胜自然的是荀子观点,B与题意不符;D是孔子观点,D与题意不符。 16.下列属于墨子思想主张是 A.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 “兼爱”、“非攻”、“尚贤” C.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 D.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答案】B 【解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故B正确;A是老子的思想,C是孟子的思想,D是孔子的思想,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7.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融合儒家经义后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想,其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玄学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A. 老庄学说占据主流地位 B. 社会剧烈动荡政治黑暗 C. 思想领域出现三教合一 D. 商品经济冲击传统思想 【答案】B 【解析】根据“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可知体现了消极避世的思想,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所致,故选B项;中国古代占据主流地位的是儒家思想,排除A项;三教合一出现于唐宋时期,排除C项;材料中的现象是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所致,并非是商品经济的冲击,排除D项。 18.黄宗羲指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 维护封建礼教 B. 提倡经世致用 C. 抨击君主专制 D. 主张君主立宪 【答案】C 【解析】根据“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可知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不得安宁的原因,猛烈地抨击君主专制,故C正确;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近代资本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黄宗羲没有主张改革政治制度,D错误。 19.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殷朝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A. 禹建都阳城 B. 盘庚迁都安阳 C. 发生“国人暴动” D. 平王迁都洛邑 【答案】B 【解析】据所学在“殷朝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 历史是前1300年盘庚迁都安阳,B符合题意;禹建都阳城是夏朝,与题意不符,A错误;发生“国人暴动”的是西周,C与题意不符;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D与题意不符。 20.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 抵御了匈奴侵扰 B. 削弱诸侯国势力 C. 促进了南北交流 D. 有利于巩固统一 【答案】D 【解析】修筑长城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答案为D;A只是长城的作用,错误;秦朝和隋唐时期没有诸侯割据,B错误;C只是大运河的作用,排除。 21.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 “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C. 张骞通西域——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D. 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促使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并没有解除匈奴的威胁,C项推论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促使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推动了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不符合题意,排除。 2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的重要主题。下列语句反映唐代民族关系的是 A. “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 B. “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光好。” C.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D. “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答案】C 【解析】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是对唐代和亲政策以加强汉藏两族间的关系的重要作用的肯定,故C符合题意;“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出自1912年孙中山发表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故A不符合题意;“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光好。”是对左宗棠收复新疆功业的赞颂,故B不符合题意;“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是康熙对满族与蒙古族关系融洽的自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3.《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卜正民主编)记述到:“清朝也给予英国和美国‘治外法权’,意指这些国家的国民即使在中国涉嫌犯罪,也只会由这些国家的法律及法院审判。”清政府给予英、美等国的这一特权是 A. 片面最惠国待遇 B. 领事裁判权 C. 居住及租地权 D. 使馆驻兵权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意指这些国家的国民即使在中国涉嫌犯罪,也只会由这些国家的法律及法院审判”来看,这种“治外法权”是指领事裁判权,故答案为B项;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被迫给予另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在当时的最优惠待遇,排除A项;居住及租地权是指外国人在中国获得租地建房和居住的权利,使馆驻兵权是指外国可以在其驻华使领馆内驻兵的权利,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D项。 24.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 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居住及租地权 D. “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B 【解析】材料可解读为“一国获利,各国均沾”,即:片面最惠国待遇。故选B。 25.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割台湾”是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可知,台湾被割占是甲午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C正确;《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割战的是香港岛,A错误;《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B与题意不符;《辛丑条约》是1901年八股联军侵华后签订的,D与题意不符。 26.《辛丑条约》明确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这一规定 A. 引发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 使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表明列强侵华进入到资本输出阶段 D.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可知,列强驻兵使北京直接暴露在列强的军事威胁之下,安全没有保障,使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遭到破坏,故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而非《辛丑条约》,故排除A项;“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生在鸦片战争后,而不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排除B项;C项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而非《辛丑条约》,故排除。 27.陈旭麓先生认为:“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据此可知,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最大的贡献在于 A. 结束了几千年君主专制 B.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C. 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D.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可知,辛亥革命最大的贡献在于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A符合题意;实现了中华民族独立的是新中国成立,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C错误;据材料“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可知,没有体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说法错误。 28.“……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禁烟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个别文字“学子激扬焚佞府”“众工人,上阵露锋芒” 说明这次历史事件是学生和工人参与的,“誓与列强争抗”说明这次历史事件是反对列强。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是有学生掀起的五四运动,反抗列强抢占山东的事件。选择答案C。其他时间不符合。 29.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李立三提出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决议案,指出“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省与几省的胜利”。这反映当时 A. 右倾机会主义思想占统治地位 B. 中共领导层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C. 中共中央正确分析了革命形势 D.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已被证实行不通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省与几省的胜利”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城市中心论,这表明中共领导层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B正确;右倾机会主义思想占统治地位是在大革命时期,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城市中心论,这说明中共中央没有正确认清中国的革命形势,C错误;据所学可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D违背史实。 30.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了停止使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阶级土地之政策,而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方针。这一方针 A. 成为中共全国性的土地纲领 B. 壮大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力量 C. 形成了全面抗战路线的核心 D. 有利于开创敌后抗战新局面 【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37年8月可知,全民族抗战已经开始,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日,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阶级土地之政策转变为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方针”,这有利于开创敌后抗战新局面,D正确;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而不是“中共全国性的土地纲领”,A说法有误;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而国民政府奉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故B与题意无关;全面抗战路线的核心是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C说法错误。 31.有学者认为,国民党控制着整个国家机器,在抗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导向和正确的战略、策略则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这说明 A. 中共的导向作用是抗战胜利之源 B. 国共抗战是全民族抗战主体力量 C. 国民政府的抗战起着决定性作用 D. 国际社会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了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作用,选项B正确;选项A片面解读材料,排除;选项C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32.刘伯承致电中央军委,就某一战役提出战略方针:“蒋军重兵守徐州,其补给只一津浦线……陈(毅)邓(小平)主力似应力求截断徐宿间铁路,隔断孙(元良)兵团会兵徐州之形势。”该军事行动为 A. 徐州会战 B. 平津战役 C. 挺进大别山 D. 淮海战役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蒋军重兵守徐州”、“隔断孙(元良)兵团会兵徐州之形势。”可知所述为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故D正确;徐州会战是抗战时期的一次会战,与材料无关,故A不正确;平津战役与材料所给地区不符,故B不正确;挺进大别山也与材料地点信息不符,故C不正确。 33.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先后派遣4批幼童共120人赴美留学。下表是对他们归国后就业情况的不完全统计。该现象( ) 从事行业 外交(包括海关) 海军、船业 矿务 电报 铁路 商业 医业 教育 人数 32 16 8 18 16 7 5 4 A. 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B. 打破了西方技术垄断 C. 导致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 有助于近代化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留学生归国后大部分人从事外交、海军、船业、矿务、电报、铁路等行业,有利于中国外交海军、交通、教育等近代化,故D选项正确;材料信息主要体现了留学生归国后大部分人从事外交、海军、船业、矿务、电报、铁路等行业,不能得出留学生归国就业是否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留学生归国后就业的领域,无法得出打破了西方技术垄断的结论,并且不符合史实,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没有直接关系,不能说“导致”,故C选项错误。 34.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主张用“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取代“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和“山林文学”。陈独秀意在 A. 进行思想启蒙 B. 反对尊孔复古 C. 批判专制皇权 D. 抵制西方文化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陈独秀主张进行文学革命,用文学传播革命思想,唤起民众思想觉悟,体现了其思想启蒙的意图,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陈独秀文学革命的思想主张,并未体现其反对尊孔复古的主张;C选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材料不能体现对专制皇权的批判;D选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陈独秀吸收西方进步文化思想,批判封建旧文化和旧文学,并非抵制西方文化。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5.新中国《共同纲领》的制定曾三次起草和命名,第一次是在1948年10月提出,叫《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案)》。1949年8月,中共提出第二次草案初稿,题目为《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第三次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这反映出 A. 新中国政党制度趋于成熟 B. 中国革命性质已发生变化 C. 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精神 D. 人民政权建立并得到巩固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第三次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等信息来看,《共同纲领》名称的变化反映出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精神,故答案为C项;新中国政党制度的成熟是在1956年,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革命的性质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B项;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D项。 36.上世纪50年代有这么一首民歌:“从南门到北门,进东门出西门,家家户户无闲人,昼忘食来夜忘寝:老人送砖砸石子,儿童就把缸渣寻,妇女在碾耐火土,壮年在砌高炉群,全市人民十几万,个个都是炼铁人。”该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 A. 推动三大改造的热烈进行 B. 体现多快好省的建设要求 C. 贯彻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 D. 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妇女在碾耐火土,壮年在砌高炉群,个个都是炼铁人”可知是大跃进时期的 大炼钢铁活动,大跃进运动严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D正确;大跃进是1958年,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A错误;体现多快好省的建设要求是八大二次会议的精神,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大跃进并没有贯彻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C错误。 37.1984年,陈生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公务员,1990年,他选择辞职经商经过多年打拼,创立“壹号土猪”品牌并成功上市,成为著名的“猪肉大王”。陈生的人生转型表明 A. 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合法化 B. 社会择业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C. 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 D. 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生能辞职从商,得益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可以得出陈生的人生转型与中国的发展改革密切相关,故D正确;A“开始”的说法不正确,排除;其职业的转变根本上还是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不是其观念转变决定的,故B不正确;1992年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C不正确。 38.考古专家对某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研究后,认为当时阶级分化明显。下列能够为此结论提供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 农作物和牲畜遗骸 B. 比较大的氏族公共活动场所 C. 制陶场和公共墓地 D. 墓葬大小和随葬品差异悬殊 【答案】D 【解析】墓葬大小和随葬品差异悬殊,说明出现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反映当时阶级分化明显,故D正确;ABC无法阶级分化明显,排除。 39.阅读以下的“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表格能够说明 年代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A. 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B. 北宋时期纸币成为市场流通的货币 C. 宋代加强农村契约租佃关系的管理 D. 边境榷场贸易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A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农业税收所占比例下降,非农业税收比例上升。非农业税收包括手工业和商业税收。手工业生产技术提高,产品大量销售,瓷器大量出口,直接增加了商税的收入,故A项符合题意;北宋出现纸币,但同时铸币量也较前代增加,还有金银等在市场流通,元朝时纸币才是国家发行的主币。农村契约租佃关系说明人身依附关系放松了,榷场贸易是民族政权间的边境贸易,通过互市交换地区特产。表中无法反映使用货币的情况,也看不出人身依附关系的状态,也没有明确是城市贸易、边境榷场贸易还是海外贸易从而导致非农业税收的增加,故BCD不符合题意。 40.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A. 废分封行县制 B. 实行盐铁专营 C. 废旧俗兴汉化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革除鲜卑族的旧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故C正确;废分封、行县制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故A错误;实行盐铁专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的统治措施,故BD错误。 二、非选择题 41.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平壤是朝鲜北部最重要的战略据点,控制平壤,也就控制了朝鲜大局。然而遗憾的是,清军官兵缺乏纪律性,太过腐败,指挥系统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坐镇后方指挥的李鸿章对前方情形缺乏真切了解,战况报送信息渠道单一,于是畏缩怯战、屡战屡败的叶志超竟然胆敢谎报战功。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匆忙下旨予以表彰,重金奖励,更任命他为平壤各军总统。这是甲午战争中一个巨大的笑话,由此也不难理解清军为什么失败。 ——摘编自马勇《觉醒》 材料二 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国纷纷在华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蚕食中国边疆领土,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沙俄将势力范围扩大到东北全境;德国首开在中国强占租借地、修筑铁路、开矿的特权的恶例;英国强租威海卫和九龙半岛;法国强租广州湾;美国则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黄凤志《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我想甲午战争真正带给中国的教训和启示就是如李鸿章所讲的,“一场战争让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终于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中国终于在悲情的状态下重新出发了。 ——马勇《甲午战争十二讲——温情敬意看历史》 (1)据材料一,归纳平壤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终于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答案】(1)原因:军纪松驰,军队腐败;指挥系统存在问题;战况信息传递失效;前线将领无能;清廷决策错误。 (2)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各国加快对中国侵略步伐;中国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 (3)说明:甲午战争,中国付出的代价巨大;民族危机意识进一步觉醒;开始寻求政治变革;“天朝上国”的迷梦破碎;(朝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封贡体系瓦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清军官兵缺乏纪律性,太过腐败,指挥系统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可知,清军军纪松驰,军队腐败,指挥系统存在问题;根据材料“战况报送信息渠道单一,于是畏缩怯战、屡战屡败的叶志超竟然胆敢谎报战功”可知,战况信息传递失效,前线将领无能;根据材料“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匆忙下旨予以表彰,重金奖励,更任命他为平壤各军总统”可知,清廷决策错误。 (2)危害:根据材料“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可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根据材料“各国纷纷在华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蚕食中国边疆领土,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可知,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根据材料“沙俄将势力范围扩大到东北全境;德国首开在中国强占租借地、修筑铁路、开矿的特权的恶例;英国强租威海卫和九龙半岛;法国强租广州湾;美国则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可知,甲午战争后,各国加快对中国侵略步伐,中国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 (3)说明:根据材料“一场战争让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终于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可知,甲午战争,中国付出的代价巨大,“天朝上国”的迷梦破碎,民族危机意识进一步觉醒;从甲午战争后中国人的探索来看,甲午战争促使中国人开始寻求政治变革;从甲午战争的对东亚的政治秩序影响来看,朝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传统的封贡体系瓦解;从中国的社会性质看,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42.不停顿的社会变动和巨大的社会进步,是1978年以来中国历史的显著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包干”联产承包制实现了农村土地的两权分离,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农民成了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既能保证国家的税收、征购和集体提留任务的完成,又使农民取得了生产自主权和产品支配权,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王郁昭《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大包干”联产承包制产生与发展的问题》 材料二 政府给经济输入活力的方法是放松国家对大中型企业的控制。公有制不一定等于国家的直接控制:所有权和经营权是两个不同的功能。中国领导人感到,在国家支配的框架内,企业应该被赋予足够的自主权,在供应、销售、资本利用、聘用和解雇、薪水、工资、资金,以及制成品价格等方面自己做决定。企业应具有法人地位,自负盈亏。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作为一个外国学者,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的专著《别误读中国经济》向外国读者全面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用铁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经济奇迹。 ——何自力《解读中国经济奇迹的密码——对<别误读中国经济>的评析》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国企改革的相同之处。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为例,以“中国经济奇迹的密码”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答案】(1)相同:坚持公有制性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政府放权让利;触动了原有的经济体制;调动了生产积极性。 (2) 论点 1978年以来,多种因素造就了中国的经济奇迹。 论据 农村改革,农民首创精神;城市改革,政府推动、企业自主;市场化的改革,体制转型;所有制结构调整;对外开放的推动;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中国人民的实干精神;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等。 论证 普通论证,并结合2个史实论证的。 结合3个以上史实论证的,结构完整,论述清晰,语言准确。 【解析】(1)相同:根据材料一“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和材料二“在国家支配的框架内,企业应该被赋予足够的自主权”可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国企改革都坚持公有制性质;根据材料一“联产承包制实现了农村土地的两权分离,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材料二“所有权和经营权是两个不同的功能。中国领导人感到,在国家支配的框架内,企业应该被赋予足够的自主权”可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根据材料一“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所学知识可知,农村改革的国企改革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从国家和农民、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来看,改革都体现了政府放权让利;从经济体制变动来看,农村改革和国企改革都触动了原有的经济体制; (2)论证:根据三则材料的主旨,材料一农村改革、材料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材料三盛赞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联系论证主题“中国经济奇迹的密码”可知,论证围绕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原因展开,因此得出论点:1978年以来,多种因素造就了中国的经济奇迹。论证过程可以结合第一则、第二则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从对外开放、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的团结奋进以及世界经济趋势角度论证。最后对论证过程总结、升华,完成论证。 4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召贤良、文学赴京师,“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 (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的经济主张。 材料二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则材料,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主张:实行统制措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对商人征收重税。 (2)变化:由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变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原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 【解析】(1)主张:据材料“公元前81年,昭帝召贤良、文学赴京师,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可知,实行统制措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据材料“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可知,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据材料“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可知,抑制工商业,对商人征收重税。 (2)变化:据材料“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可知,西汉时期我国江南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据材料“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可知,西汉时期江南物资贫乏;据材料“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宋代时期江南得到开发,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等方面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