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7)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作业)
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 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下列对材料中“有事好商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人民直接当家作主 B.对话协商有利于广泛凝聚共识、科学决策 C.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的价值相契合 D.适应了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解析】选A。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A错误,符合题意;依据材料“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执政理念,这有利于凝聚共识、科学决策,B正确,不符合题意;“有事好商量”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的价值相契合,C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适应了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D正确,不符合题意。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专门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在组织8 000多人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1.5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18万多条。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这些意见认真研究,采纳吸收100多条。这一过程 ( ) A.奠定了国家政治建设的基石 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D.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 【解析】选C。材料“在组织8 000多人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1.5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18万多条。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这些意见认真研究,采纳吸收100多条”表明宪法的制定让人民广泛参与,充分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正确。 3.(2018·南通一模)1969年3 月,中苏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毛泽东认为:“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6—10 月,陈毅等四位元帅应中央要求,就当时的国际形势提交了《对目前局势的看法》等报告。陈毅等人对“目前局势”的战略性建议最有可能是 ( ) A.积极改善中美关系 B.争取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推动中日两国建交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解析】选A。材料“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的含义是中苏关系恶化,在当时美苏争霸的条件下,美国可能调整对华政策,为中国调整对美政策,争取改善中美关系提供了可能,故A正确。 4.1983年6月,撒切尔夫人再次连任英国首相,她使出了“三脚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第三方参加谈判,使谈判形成2∶1的态势。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拒绝,理由是 ( ) A.违背了中方“和平统一”的方针 B.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 C.体现不了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 D.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 【解析】选D。采用谈判的方式解决香港问题,没有违背中方“和平统一”的方针,A错误;“三脚凳”策略没有否定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B错误;“三脚凳”策略没有否定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C错误;香港问题是主权问题,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会谈是中英两国政府之间的双边会谈,中国政府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D正确。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成为今天有广泛共识的国际交往准则,从其提出和倡导的环境看主要是因为 ( ) A.适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缓和了美苏争霸的紧张形势 C.为中国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D.适应了不同类型国家的互相交往需要 【解析】选D。“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美苏还处在“冷战”中,故A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未缓和美苏争霸的紧张形势,故B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美苏还处在“冷战”中,国际环境并不和平稳定,故C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平共处,适应它们互相交往的需要,故D正确。 6.(2018·南京三模)“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在存在有地方民族主义的少数民族中间,则应当同时克服地方民族主义。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这是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毛泽东此番讲话的背景是 ( ) A.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之时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解析】选D。1956年后,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报告中,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与材料中 “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的提出时间相符,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 7.(16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是制约中国及亚太地区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之一,其影响极其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 ——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二 1977年7月,中共中央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的职务,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奠定了新的政治基础,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内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搞改革开放,必须大胆地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而对外开放和引进的重点是美国,这样,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仅是“冷战”格局中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成为保证改革开放路线的关键因素。……1978年1月7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国会议员,在交流到台湾问题时表示:解决台湾就是两只手, 两种方式都不能排除。力争用右手争取和平方式,用右手大概要力量大一点,实在不行,还得用左手,即军事手段。 ——胡晓丽《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1949—1989)》 (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时期美国对亚太盟友经济援助的目的和影响。(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的“右手方式”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实施表现。(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对中国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解析】第(1)题,第一问,据材料一“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得出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得出服务于遏制中国的战略;第二问,①对盟友:据材料一“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得出促进了亚太盟友经济的高增长;②对中国:据材料一“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得出导致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③对亚太:据材料一“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得出导致亚太地区国际经济循环的畸形结构,限制了经济的持久增长。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题,首先,围绕“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对中国的影响”这一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接着,结合有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证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行文流畅。 答案:(1)目的: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服务于遏制中国的战略。(2分)影响:①对盟友:促进了亚太盟友经济的高增长;②对中国:导致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③对亚太:导致亚太地区国际经济循环的畸形结构, 限制了经济的持久增长。(3分) (2)表现:《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停止炮击金门,倡议两岸直接“三通”。(2分) (3)评分参考标准:(9分) 观点 史 实 改善了外部安全环境 中美、中日敌对关系及越南战争的结束,苏联对华战争威胁的拨乱牵制,亚太地区安全形势整体向好 利于整体发展战略的调整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为我国工作中心转变为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政策的确定,提供了有利因素 利于改革开放实施,经济发展及融入亚太经济圈 中美关系正常化及由此带来的西方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热潮,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中国经济融入亚太经济圈 促进了统一大业新方针的形成 改革开放的需要及外交环境的改善使中国采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有了可能,客观上推进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 促进了外交事业的突破发展 中美关系正常化,使中国逐渐打破外交孤立的僵局,并掀起一股建交热潮,外交新局面得以打开 评分要求:任答三点且观点与史实相符,表述完整给9分;任答两点且观点与史实相符,表述完整给6分;任答一点且观点与史实相符,表述完整给3分;其余答案酌情给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