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第二板块中国近代史第四步联世界—坚持唯物史观、这是探究历史的指导思想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二板块中国近代史第四步联世界—坚持唯物史观、这是探究历史的指导思想学案

一、向西方学习潮流下的中国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通常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学术思想的传入。‎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一)西学东渐——“雾里看花”‎ ‎1.早期西学传入中国 ‎(1)中西文化的交流:‎ 自16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传教士相继来华,一种新颖的异质文化由此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揭开新的一幕。‎ ‎(2)早期西学的传入:‎ 西方传教士从西方带来了圣母像、地图、星盘和棱镜片等物品,翻译西方书籍,引介西方的宗教、科技和学术思想。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的利玛窦取汉名、习汉语、穿汉服,钻研中国书籍,遵行中国礼仪,尽力迎合中国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他编著《乾坤体义》,与徐光启合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等著作。‎ ‎(3)早期西学的影响:‎ 传教士作为中西交流的媒介,在中学西渐和西学东渐活动中,对明末清初思想、学风的变革,有较大贡献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新思潮的萌发 ‎(1)鸦片战争以前:‎ 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残酷压制反清和进步的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 ‎(2)在鸦片战争后:‎ 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 ‎(二)中体西用——“移花接木”‎ ‎1.中体西用 ‎(1)“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2)中体西用思想早期对于冲破顽固派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和促进军事、教育近代化起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朝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武器。‎ ‎2.体用之争 ‎(1)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秩序,而顽固派则认为外来事物皆是“奇技淫巧”,败坏人心,盲目地排斥一切外来事物,这引发了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论。‎ ‎(2)争论的实质是维护清朝的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争,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秩序。但是,洋务派的主张和实践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三)从制度到思想——“学习仿效”‎ ‎(1)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 ‎①内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②主张:康、梁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方案;孙中山等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方案。‎ ‎③特点:不仅要学西方技术,还要学政治制度。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学习西方发展到“制度”层面,但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 ‎(2)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①内容:民主制度、理念;科学思想、精神、世界观、方法论等。‎ ‎②代表及其主张:陈独秀、李大钊等激进民主派提倡民主、科学等。‎ ‎③特点: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向西方学习已深入到“思想”的核心,深入到“精神”层面。‎ ‎(四)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争论 观念之争(是否学)‎ 主要是顽固派和洋务派之争。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 内容之争(学什么)‎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政体之争(学哪种)‎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无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俄国式的社会主义民主 模式之争(向谁学)‎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英、日;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美、法;无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俄国 ‎(五)向西方学习的影响 学术上 中国传统学术的基本框架“经、史、子、集”‎ 完全被打破,许多传统的学术受到西学的冲击,有的逐渐没落,有的吸收西方学术而加以改进,到民国时期,整个西方式的学术体系架构大致成型 思想上 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的许多成分,则被以西方的标准重新估定其价值,部分诸子百家思想获得重新重视,而儒家落后思想及一些民间的风俗信仰文化,则受到强烈的批判 政治上 议会制、民主制度、新的国家概念、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等,对于晚清以及民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社会上 晚清西方商战思想的传入,提高了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更加促成传统四民社会秩序的瓦解。西方个人主义及社会主义等思想的传入,使得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家庭、家族、地域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基层开始逐渐瓦解 经济上 新的经济思想的传入,使得一批知识分子愿意投入实业,而民族主义思想则有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成形 生活上 新的西方科技事物如电、自来水、电影、广播等传入中国,逐渐改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包括一些被视为迷信的民间信仰、缠足风俗、传统式的婚姻等都逐渐被废除 ‎1.梁启超在评价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 A.反对君主制度     B.介绍研究西学 C.宣传民主政治 D.传播社会主义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信息,道咸年间(1821~1861年),这一时期经历了林则徐、魏源等新思潮的萌发,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抵御外侮,维护清朝统治。A项反对君主制度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等革命派提出,故A项错误;林则徐、魏源等人积极翻译西学,介绍研究西学,故B项正确;宣传民主政治是在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中,故C项错误;传播社会主义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故D项错误。‎ ‎2.1868年,针对倭仁等人抨击学习西法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恭亲王奕?以“西学中源”回应,认为西学源自中国,中西本是一家,西法就是中法,只是中国创其法,西人推陈出新而已。奕?的这一认识(  )‎ A.固化了中学的正统地位 B.强调了西方制度的先进性 C.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 D.对西学传播具有双重影响 解析:选D 奕?是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意在向西方学习技术,故A 项错误;奕?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开始出现西学东渐,故C项错误;“西学中源”的思想一方面有利于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另一方面维护了中国传统思想和制度,体现出其局限性,故D项正确。‎ ‎3.1895年严复在《辟韩》一文中指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1912年严复又认为自古以来只有强人政治才能统治中国,在《与熊纯如书》中说道:“自吾观之,则今日中国须有秦政、魏武、管仲、商君,及类乎此之政治家,庶几有济。”由此可见(  )‎ A.严复从提倡民权走向反对民权 B.严复的思想主张日趋保守落后 C.严复的主张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 D.严复的主张体现了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 解析:选D 严复是维新思想家,主张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材料并未提及严复关于民权的主张,故A项错误;严复从强调公权到强调强人政治在中国的重要性,不能得出其主张日趋落后,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严复思想的作用,故C项错误;严复强调强人政治,强调实现民主政治需要强人——君主的领导,符合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故D项正确。‎ ‎4.著名政治活动家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下列对其中“旧心理”和“新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 A.儒家文化和君主立宪 B.儒家文化和民主共和 C.程朱理学和开明君主 D.程朱理学和民主科学 解析:选B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是指辛亥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新制度是指民主共和制度,旧心理是指旧的思想儒家思想,故B项正确。‎ 二、工业近代化视野下的中国 自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伴随着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以及资本的全球性扩张,世界便开始了主动或被迫地一体化进程。文明与文明、国与国以至各种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存在之间,互相影响的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在西方强势影响的外部环境下,改善中国的内部体制机能,进而实现对传统的超越和现代化,这些都是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反复思考并力图在实践中解决的问题。‎ ‎(一)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近代工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产生;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列强资本输出,扩张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 ‎ ‎2.政治上——各阶级、阶层抗争探索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侵略: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争探索:爱国官兵反抗、太平天国运动 抗争探索: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思想上——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眼看世界”,西学东渐;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太平天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立宪共和,实业救国思潮;新文化运动;思想观念进一步变化 ‎(二)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1)“短暂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发展良机,民族工业蓬勃发展,呈现出“短暂的春天”。‎ ‎(2)突出特征:‎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本国资本。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③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 ‎(3)进步作用:‎ ‎①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培养了大批技术员工,提高了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②使生产走向集中,以前许多分散的集体开始联合,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工人阶级团结的加强、革命的发动,都有重要作用。‎ ‎③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发展的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使中国的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①‎ 企业内迁:抗战爆发后,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掠夺,历尽艰险将企业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本毁灭,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 ‎③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出于抗战的需要,实施战时体制,强化经济的全面统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到1941年,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①美国的经济掠夺: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之后,美国大量对华进行商品输出,排挤了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为“新二十一条”。‎ ‎②官僚资本膨胀: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1.祝大椿原为英国怡和洋行买办,后投资实业,他的公益纱厂“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推广销路,让一部分之股份于英人,改为中英合办”。他因兴办实业,由清政府赏给二品顶戴。张謇是甲午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他创办大生纱厂,依仗清政府的扶植,取得了“二十年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由此可知(  )‎ A.清政府实现了从重农抑商到重商主义的转变 B.外国资本主义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 D.政府政策在民族工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解析:选C 据材料“让一部分之股份于英人,改为中英合办”“依仗清政府的扶植,取得了‘二十年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可得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故C项正确。‎ ‎2.(2017·山西五校联考)下图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和比重情况(%)。该图可以用来说明中国(  )‎ A.自然经济得到巩固 B.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 C.国内市场逐渐活跃 D.仍然是世界原料的主要产地 解析:选B 由题中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到,手工制品类的比重越来越小,由此可以判断自然经济正在遭到不断的破坏,故A项错误;图表中原料的出口越来越大,机器制造品亦在加大出口,可见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图表主要反映的出口情况,没有关于国内市场的内容,故C项错误;原料出口的不断增加不能说明中国是世界主要的原料出口国,广大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均是此类型,故D项错误。‎ ‎3.据一位日本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下降幅度约有四分之三,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这反映了(  )‎ A.一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 C.中国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中国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我国轻工业出口的增加和机器进口的增加,说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故C项正确。‎ ‎4.日本投降后,美国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军舰大肆进行走私、贩私活动,使得大量低价商品长驱直入并在华倾销,青岛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工厂仅有四分之一勉强能够维持运转。这反映出(  )‎ 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仍未改变 B.美国继日本后控制了中国 C.二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D.抗战结束后国内物资匮乏 解析:选A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始终在本国封建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求生,而日本投降后,这一状况仍未得到根本上的改观,故A项正确。‎ 三、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其蕴含的相互开放、主动参与、全球竞争的思想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整合与分化、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及有序与无序等矛盾的运动,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存在的客观现象。‎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中国在不同时期的角色也大相径庭。‎ ‎(一)明清时期——“受益者”‎ ‎1.世界市场的形成冲击“闭关自守”‎ ‎(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此时的中国,虽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不可能置身于世界经济潮流之外。在早期的东西方交往中,中国凭借自身的优势,成为早期世界市场客观上的“受益者”。‎ ‎(2)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等农作物传入中国并得到推广,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的迅速增长创造了条件;有更多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3)欧洲人用美洲的白银来购买亚洲的商品,如纺织品、瓷器、香料、染料等。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2.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1)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随之东来,开始侵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既破坏了中国主权,又给中国沿海居民带来深重灾难。‎ ‎(2)西方殖民者在新航路开辟后侵扰中国沿海地区,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封建统治。一方面,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直接阻碍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正常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又在客观上对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等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3)西方传教士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到中国传教,虽然给中国带来了一些西方先进科技知识,但因文化冲突和传教士干涉中国内政而引发了“禁教”事件,进一步促使中国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4)新航路开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农作物,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国因人口迅速发展所面临的粮食压力,有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二)近代中国——“被动者”‎ 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战火,中国开始了被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两次鸦片战争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冲击着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过渡,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严重摧残了中国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 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冲击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国民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使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 中国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始会员国加入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且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缔约国。随着《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渐萎缩,陷入绝境 ‎(三)现代中国——“参与者”‎ ‎1.改革开放前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敌视和在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全面禁运的封锁政策。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的对外贸易急剧萎缩,基本上关上了对苏联、东欧开放的大门。‎ ‎2.改革开放新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构想并付诸实施,是中国积极致力于全球治理与全球化的一个创新。“一带一路”在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造开放新格局的同时,也为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向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1.欧洲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认识以18世纪中叶为分水岭,之前他们笔下的中国是一个非神性宗教权威的理性世界;之后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一个愚昧、专制、停滞的民族。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西方人对中国的认知日益清晰 B.西方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崛起 C.中西方实力发生了根本性逆转 D.明清中国闭关锁国的不断强化 解析:选B 西方人对中国的认知与西方的发展变化相关。18世纪中叶欧洲对中国的认识变化主要是经济因素,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关,故B项正确。‎ ‎2.(2018届高三·成都五校联考)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是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保守的经济政策而衰落 B.②是中国,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 C.③是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D.④是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迅速 解析:选C 中国在近代前夜依然领先,之后依然徘徊在农耕道路并成为西方侵略的对象,实力下降,①符合中国,故A项错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霸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被美国超过,②符合英国,故B项错误;美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故C项正确;德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并非在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 ‎3.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进入中国。利用银行和钱庄的信用关系,让中国旧式金融业为其服务,特别是利用钱庄为他们推销洋货,购买土特产。英国“丽如银行”等外国银行进驻清朝(  )‎ A.以中西结合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B.客观上阻碍了新式经济因素产生 C.推动了清朝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 D.实现中国旧式金融业经营的转型 解析:选C 材料不能体现外国银行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故A项错误;这些外国银行利用中国的旧式金融业为其服务,有利于旧式金融业学习西方银行,客观上有利于新式经济因素的产生,故B项错误;外国银行通过钱庄推销洋货,购买土特产,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外国银行只是利用中国旧式金融业为其服务,并不是为了实现中国旧式金融业经营的转型,故D项错误。‎ ‎4.1990年深圳市政府为顺利推销股票完成发行,号召党员带头认购,并以任务的形式进行摊派。1992年,深圳市出现了群众大规模的股权抢购风潮。这种变化说明(  )‎ A.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日益深化 B.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刻 C.深圳市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 D.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解析:选B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日益深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股票从“党员带头认购”“摊派”到“群众大规模的股权抢购风潮”的变化,说明了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刻,尤其是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B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股票购买主体的变化,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且在材料中无体现,故C项错误;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在材料中不涉及,故D项错误。‎ ‎5.史料记载: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这反映了(  )‎ A.经济活动影响着政治地位的变化 B.经济发展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C.工业革命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大机器生产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 解析:选D 根据题目中“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得出,这是强调工业革命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故D项正确。C项“决定”太绝对,排除。‎ ‎6.下图为中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图,推动这一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构调整 B.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中国的推动 C.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D.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短缺 解析:选C 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对外开放达到了一个新的层级和高度,故C项正确。‎ ‎7.‎2017年1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上任后的第一份行政命令,正式宣布退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2月8日,英国议会下议院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离欧盟法案。这些现象说明(  )‎ A.双边贸易将取代多边贸易 B.保护本国经济的孤立主义抬头 C.全球化趋势首次出现逆转 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元化趋势 解析:选B ‎ 美国和英国的决定都是为了保护本国利益,避免与其他实力较弱的国家合作影响本国发展,故B项正确。‎ ‎[素养提能满分练]        坚持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他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  )‎ A.缺少近代化色彩    B.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 C.不够系统和完善 D.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 解析:选B 材料说明《海国图志》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故B项正确。‎ ‎2.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 下列能反映他主张的是(  )‎ A.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以此主张君主立宪 B.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借此强化封建君主专制 C.否认有“生而知之”的“天才”,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要顺应自然规律 D.立足于人权思想,提倡自由平等,肯定人民为国家主人,同时号召人民舍身卫国 解析:选B 张之洞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派的基本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维护中国传统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故A项错误,B项正确;否认有“生而知之”的“天才”,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要顺应自然规律是荀子的主张,故C项错误;立足于人权思想,提倡自由平等,肯定人民为国家主人,同时号召人民舍身卫国,出自日本福泽谕吉的《劝学篇》,故D项错误。‎ ‎3.“夫西人立国……育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戎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该材料反映了早期维新派(  )‎ A.学习西方技术 B.学习西方制度 C.中体西用精神 D.全盘西化理论 解析:选B 材料中早期维新派认为“夫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此其体也”,即西方国家强大的根本在于实行君主立宪制,“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仅是表象,“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即认为洋务派仅仅学习西方科技而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是本末倒置,材料反映了早期维新派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B项正确。‎ ‎4.清咸丰、同治年间,社会动荡,民生艰难。而政府官员“掩饰弥缝,苟且偷安”,士人沉迷于故纸堆中烦琐考证,社会上出现了“天下不乱于长发贼而乱于汉学”的说法。这一说法表明(  )‎ A.太平天国沉重打击清朝统治 B.西方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 C.西方思潮冲击传统封建体制 D.传统文化无法应对社会变革 解析:选D 材料中“天下不乱于长发贼而乱于汉学”说法表明中国传统的文化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必然导致灭亡,故D项正确。‎ ‎5.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该寓意(  )‎ A.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与否定 B.暗示《新青年》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 C.象征国共两党准备第一次合作 D.表达出“以俄为师”的思想 解析:选D 当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他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与材料中“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相符,故D项正确。‎ ‎6.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迫约开商埠16处。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这些开放在沿海、沿江的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被视为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这反映了(  )‎ A.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 B.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中国产生建设性影响 C.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最先近代化的沿海城市成为列强侵华基地 解析:选B 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很明显对中国是一种双刃剑的作用,在给中国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时,也冲击着中国的封建旧制度并传播着西方资本主义新制度,故B项正确。‎ ‎7.(2017·深圳调研)1874年,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和中国科学家徐寿创办格致书院,其主旨是“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提倡“实事实证引进后学”,此举(  )‎ A.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 B.顺应了近代工业的发展需要 C.说明新式教育仍受理学束缚 D.适应了科举考试的变化方向 解析:选B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与材料中“1874年”“格致之学”相符,故B项正确。‎ ‎8.买办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替外国商人服务的中间人或经理人,与各级政府和外洋势力有着密切联系。1869年天津英国领事的报告中提到“发展贸易,除了自然的与政治的阻力外,买办是仅次于二者的最大阻力”。该报告表明(  )‎ A.买办制给外商带来了巨大利益 B.原有买办制度已不适应外商需要 C.买办逐渐脱离了与外商的联系 D.外商与买办之间矛盾已不可调和 解析:选B 从材料中“替外国商人服务的中间人或经理人”到“买办是仅次于二者的最大阻力”表明已不适应外商需要,故B项正确。‎ ‎9.“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今(甲午中日战争后)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故丁男亦得其佣值,红女愈广其营生,则机器之效又彰彰矣。”这最能说明(  )‎ A.民族工业发展促进国人思想解放 B.甲午中日战争激发了国人学习西方的热情 C.工业文明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D.国人为了生计逐步接受西方工业文明 解析:选C 材料中“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说明当时的国人对于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心存疑虑,人们的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甲午中日战争后,“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故丁男亦得其佣值,红女愈广其营生”表明随着近代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 ‎10.1934年天津直接对外贸易额为177 721.1万元,相当于1931年贸易额的58%,1932年的68%,1933年的85%,贸易额总值持续下降。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共内战导致经济的下滑 B.中国商品价格失去竞争优势 C.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D.日本侵华破坏中国经济发展 解析:选C 1931~1934年,国共内战主要是在中国南方地区,与天津对外贸易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此时中国正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商品竞争力较强,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天津1931~1934年对外贸易呈下降趋势,联系所学可知中国早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此时资本主义世界正经历经济大危机,必然会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故C项正确;此时日本尚未全面侵华,故D项错误。‎ ‎11.拉吉、德赛等人指出,“亚投行的成立,是由于美国拒绝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没有与之俱进”。亚投行的建立表明(  )‎ A.中国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被其取代 C.政治多极化推动经济格局改变 D.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解析:选A 中国主导成立亚投行是中国实力增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体现,故A项正确。‎ ‎12.黄树东在《大国兴衰》中说,在全球化体系中世界不是变平了,而是变得层次更多了。假如真要说全球化使世界变平了的话,被变平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他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决策权,是他们对自己权益的诉求。这一观点反映了(  )‎ A.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 B.全球化进程的不平衡性 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世界联系加强的必然性 解析:选B 一方面是超级大国对世界的主宰,而另一方面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被忽视,这本身就是一种全球化进程的不平衡性,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届高三·山西重点中学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前期所接触的国家,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清“属国”,即“朝献之列国”,如朝鲜、缅甸等;第二类是“外国”,即“互市之群番”,如俄国、英国等。清朝与前者的外交是传统的宗藩体制下的古代外交,“属国”对清朝有朝贡的义务,受清朝敕封,使节自愿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清朝与后者的外交,属于近代外交,这些国家与中国交往,是为了取得贸易上的利益,它们不受清朝的“敕封”,使节要求“平等”相待。由于交通的限制,中国缺乏对世界其他重要文明的了解,认为自己是世界的文化和地理中心。鸦片战争前中国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外交机构。‎ ‎——摘编自杨岩《清代前期外交研究》‎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在强大且持续的压力之下,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开始了艰难的转变。中国外交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从以宗藩体制为中心的传统外交向以条约体系为核心的近代外交的转型。‎ ‎——摘编自路遥《简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 材料三 全球化带来全球问题,解决全球问题需要在全球框架内进行,需要全球视野、全球意识和全球治理理念,这给融入全球化进程的中国外交带来了新的挑战。全球治理的目标在于形成国家间、国家层面上的规范、组织和运作规程。对此,中国非常有必要以公共外交能力的提升为切入点,讨论在理论与实践领域需要努力的方向,特别是了解新世纪面临的新型国际关系观念的塑造,以国际法治为代表的全球治理格局对我们的挑战,以及在公共外交的知识、人才、制度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和需要做出的努力。为达到善治的目标,就应当把法治视为全球治理一以贯之的原则。‎ ‎——摘编自何志鹏《全球治理的中国话语》‎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外交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中国近代外交发展缓慢的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球治理理念诞生的背景及中国的应对措施。(1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宗藩体制下”“‘属国’对清朝有朝贡的义务,受清朝敕封,使节自愿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以宗藩体制为中心的传统外交向以条约体系为核心的近代外交的转型”等及所学知识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由于交通的限制,中国缺乏对世界其他重要文明的了解”“认为自己是世界的文化和地理中心”等及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全球化带来全球问题”“全球治理格局”等及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中国非常有必要以公共外交能力的提升为切入点”“新型国际关系”等及所学知识作答。‎ 答案:(1)不同之处:鸦片战争前,以朝贡外交为主,以近代外交为辅;鸦片战争后,以近代外交为主,朝贡外交逐渐被近代外交取代。(4分)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闭关锁国政策;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夷夏观念根深蒂固。(9分,任答三点即可)‎ ‎(2)背景: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合作密切;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6分,任答三点即可)措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更新外交观念;加强自身软实力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新规则的制定。(6分,任答三点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西方的冲击,是中国人难以承受的打击。然而,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国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到了20世纪,西方已经成为鼓舞中国人进行革命的思想来源。‎ ‎——摘编自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上述材料描述了近代中国与西方三个阶段的关系,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选择其中一个阶段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解析:首先,从“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20世纪”‎ 三个阶段中选一个阶段,概括出主题;然后,联系该阶段的相关史实论证这一主题;最后,进行总结,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一 论题:西方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猛烈地冲击了中国。(2分)阐述: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业已存在的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9分)因此,19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方的冲击加深了清朝的统治危机。(1分)‎ 示例二 论题: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西方是近代中国转型的推动者。(2分)阐述:洋务运动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开启并推动了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进程;西方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等的传入,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近代化进程;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开启了中国政治领域的近代化进程。(9分)因此,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西方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分)‎ 示例三 论题:西方为20世纪的中国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2分)阐述:西方民主共和思潮,指导了中国辛亥革命的兴起与发展;西方民族主义思潮,推动了中国国民革命运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激励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9分)西方思潮催生了20世纪中国的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分)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