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二模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二模试题(解析版)

‎2020年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高考 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 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这一主张强调历史研究应( )‎ A. 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 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 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历史 D. 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可以看出,我们应该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历史,避免评判历史的单一化,故C正确。‎ ‎2.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 ‎“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后汉书·逸民传》‎ ‎“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 ‎(东汉)王充《论衡》‎ A. 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B. 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C. 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D. 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男女各二人”可知,三个历史文献的记述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形成。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农业经营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没有体现出精耕细作的特点,排除C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女织”的特点,排除D项。‎ ‎【点睛】材料型选择题多在题干和选项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有些选项也许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中反映不出来,不能选择。‎ ‎3.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A. 是宗法制的产物 B. 是一种宗教信仰 C. 受宗族观念影响 D. 重视历史和教育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重视历史、重视教育,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点, 宗法制、宗族观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C两项排除。材料“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不能得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一种宗教信仰的结论,B项排除。‎ ‎4.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评价,与这段材料之意最相符的是(  )‎ A. 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爱国运动 B.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 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D. 广大民众参加的社会运动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有学生工人,商人等社会群体,范围波及100多个城市,形成了全国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浪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D项符合题意;青年学生群众作为五四运动的先锋队,但不能体现社会的觉悟,排除A项;题干中未强调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排除B项;题干旨在强调五四运动参与群体广泛,体现社会大众民主意识的觉醒,并非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排除C项。故选D ‎5.雅典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因为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由于它是为适应特定具体的情势而制定的,因此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这说明(  )‎ A. 雅典公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B. 权力运行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C. 城邦公民主导了民主政治 D. 陪审法庭已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信息“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可知,雅典陪审法庭对公民大会权力的制约,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故选B;由材料“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可知,雅典公民的利益并不会高于一切,也是受到法律制约的,排除A;仔细研读材料信息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有法律准则的,并不是由公民主导的,排除C;雅典最高权力机构自始至终都是公民大会,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分析解答。‎ ‎6.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说明 A.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永恒的真理 B. 恩格斯承认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 C.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研究和解决问题 D. 只有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的理论才有生命力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研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B两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D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可见,恩格斯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研究和解决问题,故选C项。‎ 考点: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7.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强调 A. 中国高度重视保障人权 B. 公民法制意识日益增强 C. 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D. 法律的经济职能得以强化 ‎【答案】C ‎【解析】‎ 概括材料可知,我国宪法修正案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人权的内容和没有反映出公民的法制意识增加,故AB项排除。材料不仅除了体现出经济职能,还体现了习近平的思想,故D项错误。‎ ‎8.荣氏企业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发展,第一次是在1915年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第二次是在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发生之后的1919-1921年,第三次是在经历了1922-1924年的萧条之后,在1925五卅运动的推动下,企业经营再次好转。这反应了 A. 民族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B. 列强侵略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C.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充满艰辛 D. 民族企业家践行实业救国思想 ‎【答案】A ‎【解析】‎ 荣氏企业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发展,都是在民族主义运动的推动下出现的,说明民族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故A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列强侵略”,排除B;材料说明荣氏企业的三次大规模的发展,无法体现“充满艰辛”,排除C;材料信息与“实业救国思想”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第一次是在1915年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第二次是在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发生之后的1919-1921年,第三次是在经历了1922-1924年的萧条之后,在1925五卅运动的推动下”,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9.据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准备从‎2019年1月28日开始就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展开调查。这是中国第二次请求WTO就此事进行调查。彭博社称,上月中国提出申请,但被美国否决。由于WTO规则禁止成员第二次阻止争端调查,此次调查可能会推进。可见 A. 调解中美争端也是WTO的基本职能 ‎ B. WTO有助于消除成员之间贸易壁垒 C. 发展中国家可用WTO规则维护权益 ‎ D. 美国各项政策阻碍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答案】C ‎【解析】‎ 调解贸易争端是WTO 的重要职能之一,WTO 通过一系列规范推进世界贸易自由化,许多规则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的利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好 WTO 的规则维护自身权益,故 C 项符合题意;WTO不仅仅是为中美而存在,故不能认为调解中美争端是其基本职能,A项不符合题意;WTO有助于消除成员之间贸易壁垒,但本题没提到最终结果,B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故D不符合题意。‎ ‎10.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每20个成年人当中大约有19个人是报纸的读者。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当时 A. 国民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B. 文化产业拉动了经济增长 C. 民众精神世界渴望慰籍 D. 科技革命推动出版业发展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所述1929到1933‎ 年大危机时期,图书借阅和报纸阅读人数的显著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民众急需找到精神慰籍,C项正确;成年人读书报增多,不能说明国民整体素质大幅提升,A项错误;材料只有读书报人数增多,并无相关产业受益的信息,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供出版业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信息,D项错误。‎ ‎11.1933年6月,资源自给力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互相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法美也捐弃前嫌,于1936年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 A. 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建立 B. 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C. 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D. 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这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只是表明两种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逐步分化对立并重新组合,没有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排除A项;材料表明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不能体现世界经济的制度化问题,排除C项;二战爆发的深层次原因确实跟1929年的经济危机有关,但材料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排除D项。‎ ‎12.《孟子·离娄上》中指出:“天下之本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 A. 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 B. 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 C. 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D. 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 ‎【答案】B ‎【解析】‎ 材料体现出儒家把修身与治国联系起来,故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材料所说修身指的是道德修养,并非完全指的知识,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修身是治家、治国的基础,D错误。‎ ‎【名师点睛】‎ 尊重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治国联系起来,排除与材料无关选项A、C、D即可。‎ ‎13.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时“应考者寥寥”。1867年,仅有98人报名,录取30人,最终到馆只有10人。而1885年的招考异常顺利,报考者达394人,经初试、复试,最后录取到馆达108名。这一变化说明 A. 教育救国成为社会共识 B. 民主科学思想已得到广泛传播 C. 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D. “西用”思想的社会基础扩大 ‎【答案】D ‎【解析】‎ 京师同文馆的招考由“应考者寥寥”到异常顺利,说明“西用”思想的社会基础有所扩大,促进了京师同文馆的招考,故选D项;A项与题意不符,且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民主、科学是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B项排除;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是在1905年新政,排除C项。故选D。‎ ‎14.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同苏联的区别,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几个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等新的概念以区别“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这些概念的提出 A. 体现了中共对中国国情的正确分析 B.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 C. 反映出中共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 D.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几个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我国国情,我国走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要把我国建设成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联合一切民主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制度,故A项正确;B项是指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排除;材料“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表明我国实行“两步走”的战略,由新民主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故C项排除;D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状况,排除。‎ ‎15.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A. 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 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 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 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答案】A ‎【解析】‎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分裂。故本题应选A项;德国分裂属于冷战,故排除B项;华约诞生于1955年,与题目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C项;德国于1990年实现统一,与题目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D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美苏冷战。‎ 二、非选择题(16题2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庙,除了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 材料二:甲午战后,华夏中心主义衰落。维新派号召保国、保种、保教,主张“满汉平等”,“合举国之民心”;立宪派主张“合族救国”。1902 年,梁启超首次引入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现代观念,指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将“驱除鞑虏”转变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希望“仿效美利坚民族的规模,把汉、满、蒙、藏、回五族同化成一个‘中华民族’,组成一个民族的国家”“使世界强国不敢轻视中国”。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40 年,毛泽东提出“对外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求中国各民族间的平等”。‎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概括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的特点。‎ 材料三:1956 年﹣1966 年,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1960 年,石油工人王进喜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发出“宁肯少活 20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誓言,吃大苦,耐大劳,铸就了铁人精神。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甘当螺丝钉”,勇于奉献,乐于助人,‎1963 年3月 ‎5 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题词,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这一时期还涌现出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科学家,成为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依据材料三及所学,说明这些时代精神的影响。‎ ‎【答案】(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 ‎(2)特点:受传统文化与西学共同影响;与救亡图存相结合(面对外来侵略时自觉形成);内涵不断丰富。‎ ‎(3)时代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依据上述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影响归纳如下: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克服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压力,仍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中,取得了工业、农业、科技、国防等方面巨大的成就。在李四光和“铁人”王进喜等石油工人的努力下,我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1964 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这一时期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投入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解析】‎ ‎(1)根据材料“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 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从确立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进行概括即可。‎ ‎(2)根据材料“效美利坚民族的规模,把汉、满、蒙、藏、回五族同化成一个‘中华民族’,组成一个民族的国家”、“对外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求中国各民族间的平等”结合所学从所受思想影响、与时代形势结合有内涵不断丰富等方面进行概括。‎ ‎(3)一问根据材料“吃大苦,耐大劳,铸就了铁人精神”“勇于奉献,乐于助人”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等层面进行概括;二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我国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农业、科技、国防等方面巨大的成就以及激发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西方的人文主义通常表现为“古今之争”,它最初表现为一种复古主义﹣﹣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家都试图用古代的权威来取代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到了 17 世纪以后,随着理性的振兴和科学的崛起,它在 18 世纪的法国思想界表现为一种用理性来颠覆信仰的激进姿态。启蒙思想家们把眼光投向了未来,明确地以一个先进的新时代来与落后的旧社会相抗衡。‎ ‎﹣﹣摘编自赵林《理性与信仰在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张力》‎ ‎(1)依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近代西方的人文主义“古今之争”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对观点进行说明。‎ 材料二:法国大革命对英国产生了深刻影响,英国各界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持续了多年。19 世纪中后期,许多英国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的暴力把一切美好的传统都摧毁了,使得各种不同的利益再也无法互相调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法国相比,英国则诉诸自己古老的宪政传统,自 1688﹣1689 年那场温和得多的革命以来,通过和平、务实和渐进的手段取得了广泛的公民自由,逐步地建立起了一个更民主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迪金森《伯克之后的思考》‎ ‎(2)概括材料二中英国学者有关法国大革命的看法,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要分析这种看法形成的原因。‎ 材料三:1903 年,为了加强革命舆论工作,蔡锷与黄兴创办的《游学编译》称:“法国大革命,实平民确认其自有之权利之时代也。夫法兰西社会革命者,实一切社会革命之母也。明于法民权利思想之所由以成立者,乃可以提挈民族而立于 20 世纪之人群。”1913‎ ‎ 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历史教科书在描述法国大革命时,称其为“巴黎乱民起袭巴斯底狱,烧狱舍,杀狱官,揭其首于竿,狂走市街,蹂躏贵族富人之家。”斥共和派“过激”,称拿破仑“超群英武”,“因人民奉戴而为帝”。‎ ‎﹣﹣摘编自《改良还是革命》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指出清末民初国人对法国大革命的认识产生不同的原因。‎ ‎【答案】(1)观点:17 世纪前人文主义表现为一种复古主义;17 世纪以后理性主义颠覆宗教信仰的倾向,关注未来。‎ 说明: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宣扬新兴资产阶级价值观。宗教改革借助上帝和圣经的权威否定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启蒙思想强调理性,质疑权威,冲击天主教会的统治,提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等进步观念,构建新时代的理性王国来反对旧时代。‎ ‎(2)看法:法国大革命以暴力摧毁了法国社会的传统政治秩序,造成了社会动荡。‎ 分析:一方面,法国的暴力革命,推翻君主专制。但共和制和君主制反复斗争,造成法国的社会动荡。另一方面:英国认同本国的宪政制度。英国继承和发展其宪政传统,以和平渐进的改良建立民主制度。1688 年的光荣革命,以不流血的方式实现了政权的和平转移,1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32 年的议会改革,以和平方式完善了民主制度。‎ ‎(3)原因:政治立场不同(政治主张不同)。‎ ‎【解析】‎ ‎(1)一问根据材料一“它最初表现为一种复古主义﹣﹣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家都试图用古代的权威来取代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可以得出17 世纪前人文主义表现为一种复古主义;根据材料一“思想界表现为一种用理性来颠覆信仰的激进姿态。启蒙思想家们把眼光投向了未来,明确地以一个先进的新时代来与落后的旧社会相抗衡”可以得出17 世纪以后理性主义颠覆宗教信仰的倾向,关注未来;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内容分析即可。‎ ‎(2)一问根据材料二“法国大革命的暴力把一切美好的传统都摧毁了,使得各种不同的利益再也无法互相调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可以得出法国大革命以暴力摧毁了法国社会的传统政治秩序,造成了社会动荡;二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完善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3)结合所学可知,蔡锷与黄兴为革命派,北洋政府为专制独裁政府,故可从政治立场因素分析清末民初国人对法国大革命的认识产生不同的原因。‎ ‎18.西方学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非常关注,对中国问题的研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英国学者研究中国抗战史的概况 出版年 作者 著作 摘要 ‎1939年 贝特兰 ‎《不可征服的人们﹣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抗战》‎ 记录访华见闻和国共两党的抗战 ‎1970年 林迈可 ‎《1937﹣1945年晋察冀边区税务制度》‎ 关注根据地税制 ‎1986年 班国瑞 ‎《新四军的由来及其早期成长》‎ 研究新四军史 ‎2003年 方德万 ‎《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年)》‎ 肯定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 ‎2013年 米特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揭示了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作用 ‎2014年 穆盛博 ‎《中国的战争生态学:河南、黄河及其他(1938﹣1950年)》‎ 开辟了军事与灾荒、战争与环境的综合研究 ‎2015年 托比•林肯 ‎《战争与和平中的中国城市化:以无锡为例》‎ 讨论抗日战争时期与战后无锡的城市化 ‎(1)依据上表,指出英国学者研究中国抗战史的趋势。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些趋势出现的原因。‎ 在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西方学界进行了专题研讨,不仅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功,还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政治和社会原因。许多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善于及时调整政策,具有务实性,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具有渐进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解決问题。‎ ‎(2)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有多种观点,从材料中选择一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1)趋势:研究领域(视角)不断扩大,由军事史扩展到经济史、社会史、生态史等。逐渐认识到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21世纪以来,研究的著作的越来越多。‎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中英关系的改善;史学研究的发展。‎ ‎(2)示例 观点: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政策是改革开放成功关键。‎ 论证: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里,国民经济的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从农村展开,首先在安徽等地实行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极大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后农村改革推广到全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缺乏活力的问题,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重重困难,(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在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挫折。)改革进入关键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标准等问题外,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1)一问根据材料一从研究领域、抗战地位及研究的著作发展状况进行概括;二问结合所学从中国国际地位变化、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中英关系变化以及史学研究的发展进行分析阐述。‎ ‎(2)根据材料“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善于及时调整政策,具有务实性,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可知,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政策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故可以中共政策调整作为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从徘徊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外开放的实施、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进行综合阐述论证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