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A)班月考历史试题
青冈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月考 历史试卷(A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其思想主张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仍具有积极意义的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C.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可以用来协调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A正确; 2.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C.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D.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其主张有“以法治国,中央集权”,故此题应选D。“兼爱非攻,互助互爱”是墨家墨子的思想,故可排除A;“为政以德,爱惜民力”是儒家孔子的思想,故可排除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是儒家孟子的思想,故可排除C。 3.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A. 人的平等权利 B. 人善良本性 C. 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D. 人的自由平等 【答案】C 【解析】 孔子的“爱人”和孟子的“政在得民”都是有阶级差别的,排除A、D;B只符合孟子的主张,排除B;三者都主张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故选C。 4.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的流派是 A.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 墨家、儒家、法家、道家 C.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D. 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统治者施行仁政,这符合“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代表,这符合“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道家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主张无为而治,这符合“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的权利,这符合“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所以答案选D。 5. 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了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的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使汉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大一统 C. 天人感应 D. 君权神授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可以联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如果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故正确答案为C项。A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思想文化专制,为维护大一统服务。B项主张与材料无关。D项君权神授指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故ABD三项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皇天见异,以戒朕躬”联系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6. 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①儒家思想包含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②书院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材料中所示的信息反映了,儒家思想包含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书院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故A正确。但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无法从材料中反映得出,故排除BCD. 7.有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时说:他“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成”,“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这是对谁的评价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明清之际”“朴素唯物主义”“辨证”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是对王夫之的评价。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王夫之的思想 8.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 A. 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 B. 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 C. 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 D. 两者毫无关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学生很容易把B、C两项混淆了。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是否定君主专制,而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是为当时的统治者更好地统治人民,所以前者并非对后者的简单肯定。故选C。 AB项都是极端化;D项明显错误,黄宗羲的思想从本质上讲是儒家思想在新的条件下的发展。 考点:明清进步思潮 点评:儒家思想主张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种思想在明清之际被进步的思想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提出了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等主张,这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等也需要掌握。 9. 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 A. 董仲舒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王守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朱熹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本原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理学家对妇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极端强调由此而发。本题中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朱熹。故B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详解】 10.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 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 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 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 存在于外部世界规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陆王心学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王阳明是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致良知”的观点,他所提出的良知指的是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每个人都可以都过探查自己的内心获得良知,故选A。B项中的“圣人”错误,不是只有圣人才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项是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的观点;D项是程朱理学的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陆王心学·致良知 11.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铁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 黄老之学 B. 程朱理学 C. 佛学 D. 陆王心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程朱理学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意志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都有深远的影响,是南宋时期的官方哲学。故B项正确;黄老之学主张无为,佛学主张出世,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排除AC两项;陆王心学并不是南宋时期的主流思想,排除D项。 12.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A. 工商皆本 B. 重农抑商 C. 经世致用 D. 民主科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体现的是经世致用的主张,C项正确;工商皆本强调的是经济方面,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重农抑商不是明末清初的思想成果,排除B项;明末清初没有民主思想,排除D项。 1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在地理大发现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 地动仪 B. 造纸术 C. 印刷术 D. 指南针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故D正确;地动仪是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与地理大发现无关,排除A;造纸术、印刷术对欧洲地理大发现未起到重要作用,排除BC。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在地理大发现中起重要作用”,结合所学我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分析解答。 14.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机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 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 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C. 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 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对欧洲文明的影响。关键信息: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A项“否认”的说法错误;由四大发明在欧洲与中国的“生气勃勃”与“停滞在胚胎状态”的反差对比可知,B项理解正确,符合题意;C项“西方科学技术更神奇”说法错误;D项“保护作用”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对中国与世界的影响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5.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④理论体系完整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提取信息:题目总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形成的一些条件,其中没有包括出现的实验探索。“化学并不突出”一句表明了③不正确,排除③;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农业表明②重视实用技术。物理成就不多,生物学理论和化学不突出的例子说明理论体系不完整,排除④。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科技特点 16. 下图体现了汉字的演变历程。影响汉字演变的主要因素有: ①印刷技术的进步 ②书写工具的改进 ③文化传播的需要 ④外国文化的影响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印刷技术的进步、书写工具的改进、文化传播的需要等因素都影响了汉字的发展,故C正确。 17.关于宋代书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书法艺术呈现多样性 B. 呈现多样性根本原因是市井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C. 宋代书法注重法度和规范 D. 出现了各具情态的著名书法“四大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朝书法注重法度和规范,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宋代书法呈现多样性,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市井阶层兴起,宋代出现了各具情态的著名书法“四大家”,AB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宋代书法”,联系所学宋代书法艺术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 18. 一位著名的绘画史学者在其著作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他所说的“古”与“近”,应指何时? A. 晋、唐 B. 唐、宋 C. 宋、元 D. 元、明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史。解答此题可以结合《美术鉴赏》中的相关信息。晋唐画风相近,佛教道教题材的绘画较多,人物画成就较高;宋元明画风相近,文人山水画盛行,花鸟虫鱼题材丰富,其中宋代是中国古代“花鸟写生”的高峰期。因此,A、C、D三项均不正确,只有B项是正确的。 19.明清时期,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较流行,这说明 A. 社会需要小说,剧本读来更有趣 B. 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 C. 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从而绘画极具生活实用性 D. 刻画坊用木刻版画作为文学读物的插图 【答案】C 【解析】 明清时期的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等均属于民间风情。它是一般老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具有实用性。故正确答案为C。ABD与题意无关,排除。 20.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下列对这段评述理解正确的是 A. 《风》用朴实的笔法刻画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 B. 《风》以现实主义笔法描述社会的黑暗 C. 《雅》主要内容是描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D. 《雅》主要内容是记叙人民反抗贵族的斗争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经·国风》用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具有真实情感,故A项正确;“国风好色”并不是社会的黑暗,故B项错误;《雅》是周王朝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没有描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和人民反抗贵族的斗争,故CD项都错误。故选A。 21.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 楚辞、汉赋、唐诗 B. 楚辞、唐诗、宋词 C. 唐诗、宋词、楚辞 D. 唐诗、宋词、元曲 【答案】C 【解析】 【详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行路难》,是唐诗,“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宋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是楚辞,故C正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唐诗,AB错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楚辞,D错误。 22.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础;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市民的文化心理需求。因此①④错误。其他两项都是正确的。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 【详解】 23.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这样一段材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一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本书( ) A. 《元曲赏析》 B. 《全汉赋》 C. 《全唐诗》 D. 《宋词欣赏》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故D正确;材料文字不属于元曲、汉赋、唐诗,排除ABC。 24.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课题应是 A. 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B. 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C. 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D. 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片信息“元杂剧”“京剧脸谱”等信息可知,该同学研究的课题是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故D项正确;图片反映的不是舞蹈、绘画艺术,故AB项错误;古代市民阶层兴起是在北宋,故C项错误。 25.央视《星光大道》是近两年最红火的综艺节目,是真正的“百姓舞台”。曾经师从京剧大师梅葆玖的李玉刚就是通过《星光大道》成为全国瞩目的明星,其最拿手的节目是代表曲目《贵妃醉酒》。据你理解,李玉刚扮演的是京剧中的( ) A. 生 B. 旦 C. 净 D. 丑 【答案】B 【解析】 【详解】李玉刚在代表曲目《贵妃醉酒》中扮演杨贵妃,京剧中的女性角色称为旦角,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材料解析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中庸》工夫密,规模大。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心之良知是为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 自然而致良知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弊昧之极,良知又未尚不存也。 ——《四库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论语》主要反映了谁的思想?据所学知识,简述《论语》的主要思想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谁的思想?概述材料二的主要主张。 (3)从学问和修养的角度,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的不同点。据所学知识,归纳这两种主张的共同点。 【答案】(1)孔子。仁;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 (2)王守仁。致良知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致良知有不同的层次;良知存在于每一个人。 (3)不同点:材料一要求苦学,阅读典籍才能求得学问;材料二则要求致良知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共同点:理是万物的本原;注重个人修养;宣扬传统儒学思想(或重塑儒家价值理念);维护伦理纲常。 【解析】 【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论。内容:联系所学回答孔子的主要思想即可,即仁,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2)根据“心之良知是为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可知是王守仁。主张:根据“心之良知是为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得出致良知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自然而致良知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致良知有不同的层次;根据“愚不肖者虽其弊昧之极,良知又未尚不存也”得出良知存在于每一个人。 (3)不同点:根据“学问须以《大学》为先”得出材料一要求苦学,阅读典籍才能求得学问;根据“心之良知是为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得出材料二则要求致良知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共同点:结合所学可知,可从二者都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注重个人修养、维护伦理纲常等角度总结回答。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夸。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二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四 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主张在燕南、燕北发展纺织业,在西北山泽地区开矿产,在东南沿海通市舶,发展海外贸易。王夫之说:“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三、四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1)不同观点: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 说明问题: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 (2)思想主张:材料三、四都认识到了工商业的重要地位,提出了重视工商业发展的主张,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想。 主要原因:明朝中期以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冲击。 【解析】 【详解】(1)不同观点:根据“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得出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根据“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得出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说明问题:由材料二看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 (2)思想主张:根据“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振兴工商业”,并结合所学概括得出,材料三、四都认识到了工商业的重要地位,提出了重视工商业发展的主张,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想。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但是由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渐趋落后,近代以来中国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过程中又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中西500年比较》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中学西传”有哪些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对此你有何认识? 【答案】(1)表现: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到欧洲。 (2))原因:封建制度的阻碍;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或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认识:科技能否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解析】 【详解】(1)表现:根据所学可知,宋元时期我国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到欧洲。 (2)原因:根据“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概括得出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认识:可从科技能否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