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2019—2020学年茶陵三中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高考试题卷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有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是为了 A. 调解诸侯纷争 B. 构建平等社会 C. 规范社会秩序 D. 恢复西周礼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从荀子的话语来看:“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也就是因为世界存在纷争所以需要礼义来进行制约,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过于狭隘;B选项材料没有这种想法;D选项不是荀子的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荀子的思想 ‎2.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汉武帝时期 A. 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 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C. 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 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答案】B ‎【解析】‎ ‎【详解】法家思想一直活跃于政治舞台,排除A;由材料“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严刑酷法”,可见儒法思想并行发展,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封国威胁专制皇权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君相矛盾,排除D。‎ ‎3.‎ ‎ 一位大学者的诗日:“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藉以识“理”。与此思想观点最为接近的是( )‎ A. 格物致知 B. 致良知 C. 心即理也 D. 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急穿芒履去登临”一句说明该学者是积极地接触客观事物,去感知“造化心”的,属于程朱理学的修养方式,答案为A。B、C两项属于陆王心学的观点;D项是李贽的观点。‎ ‎4.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该思想家应该是 A. 王阳明 B. 李贽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对“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和“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可知该思想家应当是王夫之。在以上四位明清思想家中,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唯物论思想,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答案为D。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李贽的思想特点是离经叛道,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排除AB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王夫之的思想 ‎5.苏格拉底将道德和知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 A. 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 B. 揭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C. 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 D. 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不得不进行道徳反思”的信息强调思考的作用,属于理性思维,故C项正确;A 项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与材料中理性思维内涵不符;材料中没有涉及雅典民主政治信息,故B项错误;D中标准是知识,不符合题意。‎ ‎6.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抨击了宗教神学思想 B. 都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C. 都直接猛烈地批判了天主教会 D. 两者相互推动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揭露的是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还未抨击宗教神学思想,故A项错误;两者否定的都是天主教会而非上帝的权威,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间接批判天主教会,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揭露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而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反过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两者相互推动,故D项正确。‎ ‎7.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路德的观点 A. 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B. 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C. 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 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欧洲的宗教改革。根据题干中的关键句“俗人都有资格,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道理”说明俗人也可以诵读解释教义,从而打破了教会垄断解释教义。故选D。‎ 考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 ‎8. 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是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一座命名为“石申”。石申的科学成就是 A. 用赤道坐标记录了恒星的位置 B. 记录了世界最早的日食月食现象 C. 制造了天文观测仪器——浑仪 D. 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 天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石申的科学成就,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课本所学,石申的成就是用赤道坐标记录了恒星的位置,故选A项。早在商朝甲骨文中就有日食月食的记录,不选B项。C项是张衡的科学成就,D项是郭守敬的科技成就,不选CD两项。‎ ‎9.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作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一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反映出当时 A. 学术思想适应了时代转型 B. 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C. 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 D. 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 ‎【答案】B ‎【解析】‎ 材料“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有利于一般的市民进行理解和阅读,为粗识文字的读者最大限度的扫除阅读障碍,体现了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故B项正确;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与学术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书籍出版适应了市民阶层壮大的需要,与科举改革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学校教育,故D项错误。‎ ‎10.“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文人画 A. 在理学影响下兴起 B. 注重追求逼真摹写 C. 画家文化素养多元 D. 满足市民文化需求 ‎【答案】C ‎【解析】‎ ‎【详解】文人画反映的是士大夫阶层的文化需求,追求抒情写意,融诗、书、画、印于一体,具有艺术性、文学性、哲学性,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故答案为C项。文人画在唐朝时期产生,排除A项;B项不符合文人画的特点,排除;文人画主要是满足知识分子的文化需求,排除D项。‎ ‎11.爱因斯坦在评论一位物理学家时说,他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始。该物理学家是 A. 普朗克 B. 牛顿 C. 伽利略 D. 哥白尼 ‎【答案】C ‎【解析】‎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的概念并提出了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故A项错误;牛顿是在继承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运动的三大定律,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故B项错误;伽利略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从而推翻了长期被教会封为教条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故C项正确;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他主要的贡献是在天文学领域创立“太阳中心说”,否定了基督教会的“地球中心说”,故D项错误。‎ ‎12.对某部著作的出版,赫胥黎评价说:“它对于当时科学家,好象黑暗中的一道电光。……不但如此?它还有一个极大用处,那就是使我们脱离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处境:你不愿承认上帝创造世界的假设,可是你又能提出什么学说.让任何小心慎思的人都能接受呢?”该著作的出版 A. 使科学发展开始摆脱神学束缚 B. 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础 C. 继承与发展了伽利略力学成就 D. 动摇了上帝造物说的传统观念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赫胥黎”和“不愿承认上帝创造世界的假设”,故该学说是指达尔文进化论否定上帝创世说,故排除ABC,选D。‎ 考点:19世纪以来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学的发展·达尔文进化论 ‎1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表格中因果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 社会发展 A 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 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 B 经典力学体系创立、蒸汽机的改良 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 电磁学理论的突破 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D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来临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及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早在原始社会,中国境内的居民即已经成功培育出稻和粟,标志着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早于“铁犁牛耕”形成的时间“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的表述错误;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使人类社会跨入“蒸汽时代”,故B项的表述正确;电磁学理论的突破,使得电力得到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西方各主要国家也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故C项的表述正确;二战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逐渐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故D项的表述正确。故由设问要求“不正确的是”即可排除BCD三项,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早期农业的发展;近代科学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影响;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影响 ‎14.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A. 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C. 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D. 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不符,故排除;题目中只涉及民主共和制不适合在中国推行,并未否定其进步性,故排除B项;题目中未涉及“托古”,故排除D项;由题目中的信息“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可知该思想家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故本题应选C项。‎ ‎15.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 A. 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 B. 全面反对孔子为代表儒家文化传统 C. 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 D. 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文明进化的最大阻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陈独秀当时反对孔教,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此处的“妄人”指袁世凯,他利用孔教为复辟帝制服务,成为社会进步的阻力,故A正确,D错误;陈独秀认为,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仍然具有价值,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的信息,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联系所学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分析解答。‎ ‎16.1906年孙中山说:“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世界。”为此,孙中山当时提出的解决办法是 A. 核定地价,平均地权 B. 以俄师,共同致富 C. 政府扶助,殖产兴业 D. 文明开化,交通先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孙中山1906年已经借鉴欧美历史教训,关注民生问题,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容是“核定地价,平均地权”,故选A;以俄为师是指在苏联帮助下进行国民革命,排除B;CD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排除。‎ ‎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下表是部分地区农会会员数的变化情况。对下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当时南方地区革命形势的开展明显好于北方 B. 北伐战争节节胜利,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发展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会会员迅速增加 D. 农会是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重要内容 ‎【答案】B ‎【解析】‎ 本题利用表格材料的形式考查北伐战争的影响。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注意时间信息:1926年6月-1927年6月,由此可以判断题干中现象出现在大革命时期,由此可以直接排除A、C。再由地理范围信息:湖南、湖北、江西三地的农会会员数的大幅度提升,可以判断正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结果,且湖南、湖北、江西还是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因此B符合题意,同时排除D项。故选B。‎ ‎18.有人在日记中写道:“邓小平就是一位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到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其描述评价的是邓小平 A. 制定“科教兴国”战略 B. 作出“改革开放”决策 C. 发表“巡视南方谈话” D. 阐述“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的“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是指20世纪90年代,在邓小平已经退居二线的情况下,为了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新阶段,发表“南方谈话”,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都是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决策,同材料中的“是一位已经退役的老船长”不符,排除ABD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一位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又一次跳上船头”,说明不是改革开放初期,而应当是改革开放的事业遇到挫折时邓小平的作为,因此可以确定是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据此确定答案。‎ ‎19.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神十”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 优秀科学家的努力 B.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C. 全国人民的支持 D. 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高科技成就的取得一定是以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以科技体制的创新为先导,故选B项。科技成就的取得原因是多方面的,A、C、D三项叙述正确,但不是主要原因,皆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科技成就,需要掌握新中国取得高科技成就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新中国取得高科技成就的原因的分析理解。‎ ‎20.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 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 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C.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D. 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答案】C ‎【解析】‎ ‎“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可知周恩来反对将学术问题政治化,排除A;1956年1月,中国已经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排除B;“科教兴国”战略是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因此C符合题意,周恩来的讲话体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精神。‎ ‎21.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由此可知,这()‎ A. 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 促进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D. 有利于强化公民对新意识形态的认同 ‎【答案】D ‎【解析】‎ 新中国初期为了强化意识形态从教育开始,材料中“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是这一形势的体现,故D项正确;A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之初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选B;C是1995年提出。‎ ‎22.“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短袜,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鞋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靴子。或一只长袜和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下列作品与这种文学形式风格一致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 《人间喜剧》‎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 《等待戈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反映了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特征,选项D正确;选项A是浪漫主义文学,排除;选项B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排除;选项C是社会主义文学,排除。‎ ‎23.一战后,一位西方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这表明了当时 A. 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 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C. 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D. 两极世界格局濒临瓦解 ‎【答案】C ‎【解析】‎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材料“需要一种新的秩序”表达了对理性的需求,故A项错误;材料“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反映了艺术关注社会现实的特性,不是当时所特有的现象,故B项错误;材料“我们正在寻求……一种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表明当时人们内心的失衡与危机,故C项正确;两极世界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4.美国著名电影明星秀兰·邓波儿,在20世纪30年代危机最深重的时候,她在多部影片中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乐观。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公开宣称:“只要我们还有秀兰·邓波儿,我们的国家就没有事。”材料主要说明了 A. 电影可以解决美国的经济危机 B. 罗斯福借助秀兰·邓波儿推行新政 C. 电影艺术影响着社会生活 D. 当时电影主要是以经济危机为题材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在多部影片中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乐观”说明电影艺术对人民生活有重要的影响,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美国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明显不是电影能解决经济危机的,故A项排除;罗斯福新政主要是靠政府推行,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电影艺术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没有体现出电影的题材,故D项排除。‎ ‎【点睛】“在多部影片中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乐观”是解题的关键。‎ 二、材料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牛顿为代表的自然哲学的新方法不仅在科学中彰显威力,而且也被积极引进到科学之外的社会问题的研究中,乃至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汉金斯指出,启蒙运动的新批判精神怀疑一切未经论证的东西,事实上,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中出现之前,就已经在文学中出现了,但是却得到迅速成长的自然哲学的支持。自然哲学进步的途径,就是自然哲学家使用牛顿的方法,去完成牛顿的研究计划。于是,启蒙运动的科学就是“牛顿的科学”,其哲学就是“牛顿主义”。‎ ‎——摘自程智强《科学与启蒙运动》‎ 材料二清王朝虽被推翻,但专制主义幽灵仍在中国游荡,不管是袁世凯的称帝还是“革命”者的集权行为都说明,专制主义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陈独秀等深感“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新青年》第三卷第三号)新文化运动,就是向中国人灌输现代公民意识,帮助国人摆脱专制主义束缚,为实现真正民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自王铁群《新文化运动——中国的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主义”的含义和导致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并说明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 ‎【答案】(1)含义:理性主义。原因:文艺复兴促进了人文精神的传播;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人权意识;科学研究中实验方法所体现理性精神的影响。‎ ‎(2)背景:封建君主专制虽被推翻,但集权专制思想仍然存在;民主共和虽然建立,但国民却缺乏应有的公民意识;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导致了反共和的旧思想盛行。‎ 不同:启蒙运动宣扬民主是为了推翻专制而实现民主,而新文化运动则是要巩固已初步实现的民主政治;启蒙运动继承欧洲传统的人文主义精神,而新文化运动则是要彻底地否定并抛弃传统文化。‎ ‎【解析】‎ ‎(1)第一小问含义,根据“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启蒙运动的新批判精神怀疑一切未经论证的东西”得出理性主义;第二小问原因根据启蒙运动产生的原因分析回答。‎ ‎(2)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清王朝虽被推翻,但专制主义幽灵仍在国中游荡……专制主义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向中国人灌输现代公民意识”,联系新文化运动直接原因袁世凯尊孔复古,分析总结;第二小问不同可从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原因、特点等方面分析。‎ 点睛:依据材料概括信息型材料题是历年高考最常见的一种题型。它提供材料(史料),既包括文字也包括图表,通过材料设计出新情景、新问题,让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论证。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概括能力。此类试题的结构主要由材料和设问两大部分组成,即提供一段或数段材料让考生阅读,然后根据材料内容来设问;按材料类型看基本类型主要有:文字材料解析题、图表材料解析题和混合型材料解析题,‎ 即文字和图表综合材料解析题,近几年最常见主要是文字材料解析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应当观察各种发明的威力、效能与后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发明都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全部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知识传播的文献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并且随着这些发明的应用又引起了无数的变迁。由此看来,世界上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星宿,比这三种发明对于人类发生过更大的力量与影响了!‎ ‎——弗朗西斯·培根 根据材料,就“技术发明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论结合,层次清楚)‎ ‎【答案】示例:火药的发明推动了近代文明的进步。‎ 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和一些火药武器大规模用于战争,火药的威力显现出来。蒙古人西征,把火药及火药武器传播到阿拉伯国家和西欧。西欧得到火药和火药武器后,为近代资产阶级打破封建壁垒,推翻封建统治,夺取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武器。不仅如此,近代资产阶级还发明了近代火药武器,并利用其船坚炮利,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把人类文明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由此可知,火药在近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题,首先依据材料中信息从“四大发明推动了近代文明的进步”的角度提取观点,论证可以结合所学四大发明对于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来分析回答。比如火药的影响结合所学从发明的时间、西传过程以及对于西方社会转型的作用来论证回答。‎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蒙童教材起源甚早,有接续传统文化、传播社会教化的作用和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字经》是宋代王应麟编篡的儿童启蒙读物,从天文地理,到诸子百家,内容广泛。其中讲到: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材料二 秋间蟋蟀甚多,捕其雄者,置于陶器,彼此相斗,胜则瞿然而名,似得意状。噫!优胜劣汰,蟋蟀不免,况人乎!‎ 群蜂结巢,既成,会议曰:如有伐我巢而残我同种者,共刺之。人之有国,犹蜂之有巢。尔学生当知爱国,当知爱同种。‎ 牛马挽车而行,朝夕不休,少迟,痛鞭之。服劳役而又受苦楚,无自主之权,大都类是。‎ 雀在田中觅食,网获其一,置于笼中,不食而死。夫雀飞天空,上下可以自由,为人所获,不自由,毋宁死矣。‎ ‎——1903年出版的《蒙学初级修身教科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字经》主要代表的思想学派和长期流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本教科书宣传的主要进步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些思想的原因。‎ ‎【答案】(1)学派:儒家学派;原因:文字浅显短小,便于理解和记忆,适合儿童特点;体现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内容贴近生活,便于学童接受;印刷技术的提高,扩大了流通范围;集中概括传统文化,具有实用价值。‎ ‎(2)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存竞争、优胜劣败);爱国救亡;民主、平等、自由。原因: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戊戌变法和维新思想传播(写受严复《天演论》影响亦可);西学东渐。‎ ‎【解析】‎ ‎【分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至四书。论语者”可知是儒家学派;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儿童启蒙读物,从天文地理,到诸子百家,内容广泛”的信息从便于理解、得到提倡以及印刷术进步等角度思考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优胜劣汰,蟋蟀不免”“尔学生当知爱国,当知爱同种”“无自主之权”“为人所获,不自由,毋宁死矣”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民族危机以及新思想传播等角度思考回答。‎ ‎【详解】‎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