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铜陵一中等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铜陵一中等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开学联考 历史 试卷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计48分)‎ ‎1.有学者统计,春秋时期鲁、晋、楚、宋、郑五国有史可稽的共85位主政者中,世族占92%,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共计81位宰相中,本人属于本国公子或本国宗室、王公室姻亲者26位,与其他国家王公有亲者8人,共计只占总数的42%.此现象说明 A. 王公数量大幅减少 B. 诸侯权力受到威胁 C. 宗法制度日趋衰落 D. 官僚政治完全确立 ‎【答案】C ‎【解析】‎ 由题干描述可知由春秋到战国时期,世族主政者所占的比例由92%降到4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宗法制度逐渐衰落,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是对材料现象的总结,没有体现说明的问题;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诸侯权力的变化;D项错误,官僚政治是秦朝时期形成的。‎ ‎2.刘邦认为,秦始皇全面实行郡县制,不分封子弟为王是失策,致有“孤立之败”。他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大封子弟为“诸侯王”。此做法带来的后果是( )‎ A. 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地方诸侯反叛中央 D. 导致了藩镇割据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西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它导致了地方诸侯国叛乱,故C正确;郡国并行制属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与君主专制无关,故A错误;郡国并行制不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故B错误;藩镇割据属于唐代后期的现象,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大封子弟为诸侯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汉初的郡国并行制的影响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武则天之前的科举,主要由官员负责组织考试、发榜,考生和皇帝不直接见面。从唐高宗开始,开创了一种新制度——殿试。皇帝当主考官,在大殿上亲自选拔人才。到了武则天,殿试就成了惯例。这种改变( )‎ A. 促使人才选拔更加公平 B. 意在强化君主集权统治 C. 推动了文人政治的形成 D. 打破了人情关系的羁绊 ‎【答案】B ‎【解析】‎ ‎【详解】殿试的出现给予了皇帝直接选拔人才的权力,这种制度的初衷在强化君主集权统治,选项B正确;人才选拔公平体现在选拔程序、选拔标准方面,和殿试无关,排除A;文人政治的形成和整个科举制度有关,而殿试属于科举制度程序之一,因此这一程序不能推动文人政治形成,选项C排除;科举制度本身就有打破人情关系的羁绊的趋势,因此选项D排除。‎ ‎4.清朝名臣张廷玉居官五十年,兢兢业业、廉洁奉公,深受器重,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曾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在担任首席军机大臣期间,他可以 A. 监察地方各级官员 B. 协助皇帝上传下达 C. 独立处理军国大事 D. 直接掌管中央六部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故B项正确,C项错误;军机处没有监察职能,故A项错误;军机处不能直接掌管中央六部,故D项错误。‎ ‎5.“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A. 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B. 成为罗马公民法的起点 C. 对后世法律影响深远 D.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反映了《十二铜表法》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故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十二铜表法》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故A错误;《十二铜表法》诞生之前的习惯法也属于公民法,因此选项B排除;《十二铜表法》是成文法诞生的标志,不是罗马法体系形成的标志,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十二铜表法》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的方面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6.下列关于美国政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国家元首有实权 B. 政府对国会负责 C. 总统行使立法权 D. 立法权掌握在参议院手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掌握行政权,选项A正确,排除C;美国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政府并不对国会负责,排除B;立法权掌握在国会中,而非参议院,排除D。‎ ‎7.近代某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下列评价符合此时期该国政体的是 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答案】D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政体是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体现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故AB项错误;“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是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故C项错误;“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体现了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故D项正确。‎ ‎8.《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 D. 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描述的是三十年洋务运动的成果经中日甲午战争一战而宣告破产,所以答案选B;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均未涉及海战,排除A、D;维新变法学习西方制度,而非器物,排除C。‎ ‎9.中共在1926年提出,“中国的革命,工人固然占着领导的地位,然非取得更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参加,不会成功。全国农民现已走到一个准备暴动的时期,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去组织”。这表明中共 A. 把发动农民当作当时的中心工作 B. 认识到了国民党右派的分裂倾向 C. 准备发动农民运动配合北伐战争 D. 开始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发动农民作为工作的中心,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是在1927年9月秋收起义之后。此时中中共提出重视农民群众,组织农民暴动,是准备发动农民配合北伐工作,C项正确。材料中的时间为1926年,正是在国共合作北伐时期,中共的中心工作是联合国民党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AD;材料中没有针对国民党右派提出看法,中共准备发动农民不能说是认识到了国民党右派分裂倾向的表现,排除B。‎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0.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它 A. 是八路军正面战场的战区之一 B. 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 C. 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 D. 是敌后战场组成部分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在这次会议指导下,1938年中共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故D正确;据所学可知,正面战场是对国民党战场的称呼,A错误;据所学可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开辟的,且新四军的主力在南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北方,B错误;据所学可知,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是陕北的延安,C错误。‎ ‎11.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据此,该时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A. 由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 B. 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C. 依据五四宪法履行其职权 D. 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框架图可知,当时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能,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因此这一框显示的内容所处时期是新中国成立至1954年之前。当时中央人民政府是由政协会议选举产生,选项A正确;此时尚未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排除B;此时五四宪法尚未制定,排除C;代行全国人大职能的是全国政协会议,排除D。‎ ‎12.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 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B. 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C. 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 D. 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1954年10月”“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结合所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知周恩来主张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联系。结合所学“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中国的外交思想从强调意识形态的“革命外交”转向了注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外交。故B项正确。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表明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与题干无关,故A项排除。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表明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包围封锁政策,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中国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故D项错误。‎ 点睛:所谓革命外交,其实就是阶级斗争观念的产物。其最简单的逻辑,就是按阶级关系来将世界一分为二,即一方面是代表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与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或人民民主国家;另一方面就是代表资产阶级和封建反动势力的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帝国主义国家,非此即彼。‎ ‎13.1971年,尼克松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苏、西欧、中国、日本)的观点,并且认为“在美苏进行对抗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该观点出现的原因是 A. 美国正视世界多极化趋势 B. 美中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 C. 美国实力被苏联全面超越 D. 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破裂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越南战争的失败,美苏争霸正处于不利阶段;美国迫切希望改善中国关系,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说法错误,美国在美苏争霸正处于不利阶段,而不是实力被苏联全面超越,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所以选A ‎14.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说明 A. 农业生产结构很脆弱 B. 小农经济具有较强再生能力 C. 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 农民要承受很高的赋役负担 ‎【答案】B ‎【解析】‎ 材料的主旨不是反映农业生产结构很脆弱,排除A;由材料“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可见小农经济具有较强再生能力,故选B;材料“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恰好说明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农民的赋役负担,排除D。‎ ‎15.南宋时期,商品价格由行户、行头、官府三方制定,将商品质量分为精、次、粗三等,然后按照质量等级确定商品价格,最后将制定好的价格记录在案写成状文,报送专门管理价格的部门备案。这表明当时 A.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 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 C. 官府操纵商品价格 D. 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监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然后按照质量等级确定商品价格,最后将制定好的价格登录在案写成状文,报送官府专门管理价格的部门备案。”信息说明政府从商品等级以及价格等对市场进行管理,故D项正确;A处理中没有体现;B属于D项内容;C中操控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商业发展·市场管理 ‎【名师点睛】古代“市”的基本形态 ‎(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16.观察《晚清时期出口货物》简表 年 份 茶(担)‎ 丝(担)‎ 棉花(担)‎ 豆(吨)‎ ‎1871~1873‎ ‎1022159‎ ‎37529‎ ‎8486‎ ‎57560‎ ‎1881~1883‎ ‎1238145‎ ‎39345‎ ‎17473‎ ‎84760‎ ‎1891~1893‎ ‎1055064‎ ‎59945‎ ‎290417‎ ‎760522‎ 上表反映出 A. 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洋商垄断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C. 中国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D.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逐步发展 ‎【答案】C ‎【解析】‎ 表格显示1871年以后,中国的茶、丝以及棉花和豆的出口量逐渐上升,说明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C正确;中国当时依然是小农经济模式,A错误;表格没有凸显洋人垄断中国出口贸易,B错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不符合表格史实,D错误。‎ ‎17.甲午战争后,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而其根本则在实业”。1898年,他创办机器纺纱厂,取名“大生”,源自《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反映张謇 A. 托古改制的策略 B. 实业救国的志向 C. 民主共和的追求 D.‎ ‎ 节制资本的主张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救国为目前之急……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可知张謇主张实业救国,B项正确。维新派托古改制,与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无关,排除A。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追求,与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无关,排除C。节制资本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与与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信息“救国为目前之急……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即可知道是实业救国的主张。‎ ‎18.“一五”期间,由国家计委统配的物资数量从1953年的112种增加至1957年的231种,由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物资数量由l953年的l15种增至1957年的301种。这种分配制度的实行 A. 调控了灾害造成的物资短缺 B. 将物资管理分配纳入计划体制 C.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答案】B ‎【解析】‎ 由题干可知由国家计委统配和中央管理的物资数量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把物资分配管理纳入了政府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说法错误,一五期间我国没有发生灾害;C项不选,计划经济体制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无关;D项错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1952年底。‎ ‎19.2010年,浦东新区迎来了浦东开发与开放20周年纪念,从阡陌农田到楼宇林立,从冷僻土地到繁华都市,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浦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浦东开发标志着中国 A. 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B. 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C. 对外开放的重心发生转移 D.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答案】B ‎【解析】‎ 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多层次的特点,浦东开发与开放是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之 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项重大举措,表明中国的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故B正确;A是20世纪90年代已经形成;对外开放仍然以沿海到内地的特点,故C错误;D是21世纪初形成。‎ 点睛: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历史现象:‎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3)对外开放经历了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等步骤。‎ ‎(4)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 ‎20.下表是美国教士林乐知创办的《教会新报》(《万国公报》前身)于1868年—1871年刊载的内容明细表,表格主要反映了(  )‎ 年份 ‎ 宗教 ‎ 世俗消息 ‎ 科技 ‎ 比评与建议 ‎ ‎1868年 ‎ ‎48% ‎ ‎26% ‎ ‎22% ‎ ‎4% ‎ ‎1869年 ‎ ‎36% ‎ ‎36% ‎ ‎9% ‎ ‎19% ‎ ‎1870年 ‎ ‎18% ‎ ‎68% ‎ ‎5% ‎ ‎9% ‎ ‎1871年 ‎ ‎16% ‎ ‎46% ‎ ‎23% ‎ ‎15% ‎ A. 传教士传教热情逐渐减退 B. 传教士日益重视传播世俗信息 C. 国民科技意识淡薄 D. 国民对西方社会了解需求增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表格,获取有效信息,并准确解读的能力。依据表格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从1868年到1871年,刊载宗教的内容逐渐减少,报道世俗信息与自然科学的内容逐渐增加,逐渐成为一份综合性报纸,由此可以得出,中国人对西方社会的理解需求在不断地增多,D符合题意,而ABC三项的表述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BC;故正确答案,选D。‎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报纸的发展 ‎21.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这段蜜月期里,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超越逻辑的。”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 A. 违背自由主义经济理念 B. 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 C. 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 D. 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经验 ‎【答案】C ‎【解析】‎ ‎“爱情婚配”指的是总统和人民之间的爱情婚配,即总统通过“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维护广大劳工的权利而非违背自由主义经济理念,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新政”是维护垄断资本家的利益而非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计划经济经验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2.1921年苏俄政府作出决定:凡雇佣20人以下的小企业,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1921-1922年,把14个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1922年上半年,私营企业达257个。这表明苏俄 A. 利用资本主义作为提高生产力手段 B. 放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和实践 C. 采取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国家经济 D. 资本主义企业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答案】A ‎【解析】‎ 材料信息体现的是新经济政策有限度的恢复资本主义,即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做法,故B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国家经济,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推行的,故D项错误。‎ ‎23. 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属于自发阶段。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B.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密切 C. 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 D. 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出现了突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和解读,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有序”发展。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不符合史实,早已经形成;BC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此时期属于美苏冷战时期。进一步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系列国际组织及影响 ‎24.下面是1980-1989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变化示意图(单位:亿美元)。据此可以推知( )‎ A. 冷战的结束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 B.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国际化加速 C. 科技革命促进了全球贸易新发展 D. 发展中国家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表中的数据反映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迅速增长,说明经济全球化下资本的运转加快,B项正确;此时苏联尚未解体,冷战尚未结束,排除A;材料中未涉及科技革命的信息,且对外投资不是全球贸易的新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发展中国家,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52分,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奴隶贸易 时间 概况 ‎1501年 第一批非洲奴隶由西班牙人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 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 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 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 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 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逐步获取奴隶贸易主导国地位的条件和废除奴隶贸易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小三角(国)贸易图示 注:19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白银流入英属印度年平均600万两左右。‎ ‎——摘编自《中国近代经济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小三角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三 对于殖民主义历来存在尖锐的观点上的对立,有的西方文人歌颂它,说它是“到东方传播文明,开化野蛮人,为东方人民造福”。我国学术界出于政治上对侵略者的痛恨,在很长时期中,对它是以简单的否定代替科学分析。近年来有了变化。较多人认为它对东方具有“双重历史使命”。‎ ‎——郑家馨《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研究》‎ ‎(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16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殖民扩张主要手段的变化,概括西方近代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 ‎【答案】‎ ‎【解析】‎ ‎【详解】(1)条件:根据材料1631年英国在非洲建立了贩奴堡垒,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西葡衰落,英国逐渐染指非洲;根据材料“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贩奴活动得到政府支持,殖民争夺中取得优势,而且有强大海军作为军事后盾;从政治角度来说,英国较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从经济角度来说,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经过了长期积累。原因:根据材料“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已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正在进行工业革命,需要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因此逐渐废除了奴隶贸易。‎ ‎(2)影响:根据材料“19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白银流入英属印度年平均600万两左右”可知,鸦片贸易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社会危机日益严重;根据贸易示意图课可以看出,中国的茶叶大量出口,可见贸易推动中国的商品化,使得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 ‎(3)变化:材料一内容涉及工业革命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前,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是抢掠、欺诈;材料二涉及工业革命,这一时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是商品输出、掠夺原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垄断出现,因此西方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是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殖民活动对欧美、对东方、对世界三个角度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对欧美而言,殖民活动为其带来大量财富、原料、市场,因此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东方而言,根据材料“较多人认为它对东方具有‘双重历史使命’”可知,殖民活动对东方既有破坏性,在客观上也有进步性,具体而言,殖民活动破坏了当地社会的正常发展,带来了巨大灾难,如鸦片战争对中国,但又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进了被扩张地区的社会进步,如中国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等;从世界角度来看,殖民活动促进世界市场扩展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物 主张 卢俊 我们总是在何为政府的最佳形式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从而忽视了每种政府形式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最佳政府,在另一些情况下是最糟糕的政府 约翰·密尔 代议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但并不适用于每一个民族。‎ 马克思 经济基础决定作为政治制度的上层建筑。‎ ‎——摘编自杨光斌《论西方政制危机之政体条件原理》‎ 依据材料信息提取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史实予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卢梭、约翰·密尔、马克思探讨的主题是建立怎样的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提炼出主题:符合国情的政体才是最好的政体。论证过程可以列举英国通过限制王权、完善议会制度、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妥协构建君主立宪制度;列举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实现独立,后来通过制定宪法,借鉴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构建了总统制共和制;宏观比较英美两国制度,提出两者都是符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升华,提出政体建立不能照搬他国,应当符合本国国情。‎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时期官员出行图 煌壁画中的节度使出行图 北宋文官出行图 材料二 唐宋中央官制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幅图所示政治现象之间历史联系。‎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中央官制设置的角度,分析唐宋加强皇权措施的异同。‎ ‎【答案】‎ ‎【解析】‎ ‎【详解】(1)联系:根据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内容可知,第一幅图片反映出唐朝节度使权力较大。第二幅图反映出宋代重文轻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设置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宋吸取唐朝教训,大力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 ‎(2)同:唐朝通过三省六部制加强皇权,宋朝通过二府三司制加强皇权,其共同点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异:从制度本身而言,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的是二府三司制。从分权的范畴来看,三省六部制是对政务程序性的分权,而二府三司制是对政务事务性的分权。‎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