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州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州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 ‎1.前817年,鲁国国君鲁武公和长子括、少子戏,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爱公子戏,强令鲁武公改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史称“宣王干涉鲁政”。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A.周王权力仍在但其行为公然破坏周礼 B.鲁公违反了分封义务但遵守了宗法制 C.在戏继位后括会成为鲁国国内的大宗 D.由血缘关系决定的社会等级发生逆转 ‎2.古代中国锁孔设计特别讲究,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钥匙孔的锁:如用“一”字锁者为普通百姓,用“士”字锁者为文人士大夫,再复杂些的“上”“古”“山”字锁为商人常用,最复杂的是皇室和高官所使用的“吉”“正”“尚”“王”字锁。这说明古代中国 ( )‎ A.商品设计理念先进 B.官营手工业技术发达 C.礼乐文明制度下移 D.社会秩序等级化明显 ‎3.西周分封的诸国,主要分布在七个地区:其一为王畿所在的渭水流域;其二为黄河汾水流域;其三为洛阳、开封、安阳三角地带;其四为成周的近畿;其五为鲁南、苏北一带;其六为豫南、鄂北一带;其七为鄂南、湘赣一带。这说明西周分封的着眼点是 ( )‎ A.防止地方离心力 B.加强对东方的控制 C.强化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控制农业生产区 ‎4.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在每郡设置的派出官员,其职责主要是监察一郡地方官吏。此后,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这一制度 ( )‎ A.削弱了地方权力 B.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 ‎5.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实行丞相制度不合时宜 C.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6‎ ‎.据记载:秦朝在建立之前,领兵作战的都是诸如将军、庶长、大良造、五大夫或客卿等,他们都是临时派遣的,事毕即解除兵权,仍归原职,不设太尉。而秦朝建立后,有太尉一职而无太尉其人。这反映出 ( )‎ A.军权在专制统治中的重要性 B.太尉实际掌握军事指挥权 C.太尉是有职无权的临时官员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统一 ‎7.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 )‎ A.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B.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 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 ‎8.元代行省设置犬牙相错的特点明显,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 ‎ 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体。这种做法 ( )‎ A.打破了地区间的隔绝状态 B.顺应了经济格局变动趋势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威胁 D.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9.汉武帝令御史大夫调查文帝陵园被盗一案,时任御史大夫的张汤想依照律法追查丞相庄青翟明知故纵之罪,丞相对此非常忧虑,据此可知张汤 ( )‎ A.佐助丞相,协理朝政 B.奉诏督办,并无实权 C.职在监察,典正法度 D.以卑临尊,架空相权 ‎10.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见,科举制度 ( )‎ A.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 B.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 C.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D.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11.乾隆时期,军机处扩大到“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据材料可推知军机处 ( )‎ A.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 B.成为清朝正式机构 C.成为全国政事的中枢 D.全面取代内阁职能 ‎12‎ ‎.明朝宣德年间,内阁有了官属,“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凡奏章和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呈交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票拟,再由司礼监将条旨呈交皇上“批红”,最后发回内阁下发各部。阁权进一步强化。英宗德宗时期,内阁票拟权逐步完善。明朝中枢机构的这些变化说明 ( )‎ A.内阁具有了制度化的参与决策权 B.标志着明代宦官专权的开始 C.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工具 D.内阁制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13.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古代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 ( )‎ A.从家族政治到家国政治 B.从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 C.从世俗政治到神权政治 D.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14.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古代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 ( )‎ A.从家族政治到家国政治 B.从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 C.从世俗政治到神权政治 D.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15.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 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 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 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 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 ‎16.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 ( )‎ A.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B.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 C.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D.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 ‎17.“毁镜”是北方草原地区拓跋鲜卑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 常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的习俗。考古发现揭示随着鲜卑南迁,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有可能是 ( )‎ A.政府禁止奢侈之风 B.鲜卑人审美水平提高 C.战争频繁铜镜难得 D.受到汉人习俗的影响 ‎18.魏晋至北朝前期,北方边境地区及部分内地一度盛行领民酋长、地方护军、军镇、地方行台等特殊的地方行政制度,到北魏孝文帝时期后,郡县制全面回归。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 A.民族交融的深化 B.政区设置的密集化 C.郡县制遭受挫折 D.世家大族力量瓦解 ‎19.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 )‎ A.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 B.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 C.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 D.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20.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材料说明孝文帝 ( )‎ A.开创了民族融合的新时代 B.意在为学习汉文化寻找历史依据 C.旨在进一步神化封建皇权 D.力图争取鲜卑贵族的拥护与支持 ‎21.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出现大危机,受王安石变法启发,时任美国农业部长的华莱士在美国建立常平仓制度稳定物价,设立商品信贷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业贷款。以下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为其提供了借鉴: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市易法 ④均输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2.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叙述,既有历史事实,又有历史解释的是 ( )‎ A.(北宋)司马光:“作青苗、免役、市易、赊贷等法,以聚敛相尚,以苛刻相驱。”‎ B.(北宋)苏轼:“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 C.(南宋)范冲:“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 D.(近代)梁启超:“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 ‎23.“当神宗、王安石锐意变法之际,独愀然以为未当,退而著史,……垂二十年而书成……其书衣被沾溉于后世,至今不能废。”此处的“书”当指 ( )‎ A.《太史公记》 B.《史通》 C.《资治通鉴》 D.《文史通义》‎ ‎24.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回击对新法的质疑:“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下列属于他针对时弊并采取的相应“理财”措施是 ( )‎ A.私田出现——均田制 B.商贾囤积——市易法 C.边疆危机——将兵法 D.土地兼并——免役法 二、材料分析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计52分)‎ ‎25.古代官僚机制是帝国运行的重要支撑。阅读下列材料:(25分)‎ 材料一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它名。‎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 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材料三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论者徒就君相权力表面之分划而谓唐制为汉制之退步,恐未得设立制度之真情。 ——据孙国栋《唐宋史论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的中央官制,概述其组织形式。(10分)‎ ‎(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行方式的利弊。(9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因素。(6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帝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摘自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 材料二 魏孝文帝的厉行改革,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议论他的人,不过说他是:从此以后就同化于汉族,失掉本来雄武的特质。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籍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吕思勉《中国通史》‎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黄仁宇 请回答:‎ 据上述材料概括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两种不同的观点,选取你赞同的一种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为了平抑物价,桑弘羊建议“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工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日平准。天子以为然,许之。”这就是说,在京师设立平抑物价的机构,它所需要的各类物资和车辆等器物,都由大农供应。由大农所属诸官把全国各地输纳的货物集中起来,作为资金,物价上涨时卖出,物价下跌时买入,使富商大贾无法牟取暴利,以稳定物价……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实行均输、平准之后,朝廷仓库储存的粟帛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山东漕益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郡)余谷,诸均输帛五百万匹。”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平抑物价的指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桑弘羊所采取措施的影响。(9分)‎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D C C A B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D C B A D A B B ‎21‎ ‎22‎ ‎23‎ ‎24‎ D A C B 二、材料分析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计52分)‎ ‎25.【答案】(1)三省六部制。三省都是宰相;三省长官集体议政,常以其他官吏之名行使宰相职权;三省分掌宰相职权,互相牵制和监督;尚书省下设六部,分理政事。(10分)‎ ‎(2)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部门互相责难,影响了政府效能。(9分)‎ ‎(3)君相矛盾;原有体制的弊端;社会发展,政事增多。(6分)‎ ‎26.【答案】观点:一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导致了北魏的衰亡;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4分)‎ 示例一:观点:我选取观点一。‎ 阐释: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使鲜卑族逐渐丢失剽悍勇武的民风;改革后,民族内部华奢柔弱之风逐渐盛行;部分鲜卑宗室贵族反对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造成国家内耗不断,造成了北魏的衰亡。(8分)‎ 示例二:观点:我选取观点二。‎ 阐释:北魏孝文帝改革中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措施有利于鲜卑族接受汉族文化,促进鲜卑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民族交融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隋朝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注:说明时不选取观点;答案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 ‎27. ‎ ‎【答案】(1)国家设立管理市场的大农官;设立政府机构参与市场交易;以贵卖贱买来稳定市场物价。(6分)‎ ‎(2)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维护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利于私人工商业的发展。(9分)‎ 选择题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材料中“强令鲁武公”表明周王权力仍在,但“废长立幼”违反了西周长期实行的嫡长子继承制,故A项正确;鲁武公朝见宣王为履行了分封义务,故B项错误;长子括太子之位丧失表明失去鲁国国内的大宗地位,,故C项错误;社会等级发生逆转,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2.【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使用的锁孔是不一样的,以此象征其身份的不同,这说明我国古代社会秩序等级化明显,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封建等级秩序森严,不是商品设计理念先进;B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选项错误,这与礼乐文明制度的下移无关,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答案】D ‎【详解】结合材料七个区域和课本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可知,王室封国主要分封在渭水流域、黄河汾水流域及洛阳开封安阳等地,这些地区都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所以西周分封制的着眼点是为了控制农业生产区,故A正确;分封制加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防止其离心,但不是分封制的主要着眼点,故BCD不选。‎ ‎4.【答案】C ‎【解析】中国古代的派出制度从秦一直延续至清,材料已经明确派出制度的基本内涵,不难推断出。根据材料对派出制度的阐述可知并没有削弱地方权力,故A错误。B 与材料逻辑明显不符。从秦至清,其中不乏分裂时期,但仍实行派出制度,此项制度不足以达到维护大一统局面的作用,故D不选。作为中央派出机构监督地方官吏,显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 ‎5.【答案】C ‎【详解】材料体现了身为丞相的赵高权力较大,群臣附和赵高,指鹿为马,可见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选项C正确;选项A并不是本质问题,排除;丞相制度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B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认识到群臣赞成丞相,说明当时丞相权力较大,威胁皇权。‎ ‎6.【答案】A ‎【详解】根据“领兵作战的……都是临时派遣”、“有太尉一职而无太尉其人”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反映了军权的重要性,必须牢牢掌握在君主手中,故选A项;秦朝没有太尉其人,所以实际掌握军事指挥权说法有误,故排除B项;太尉并不是临时官员,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排除D项。‎ ‎7.【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根据材料可知,三省官员都是皇帝亲近和直接指挥的秘书、宦官和侍从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了侵夺以丞相为首“外朝”的权力而设立的“内朝”,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政府效率的提高;D项错误,三省在隋唐时期成为定制,不是在魏晋时期。‎ ‎8.【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了元代的行省制。我国古代大部分地区并不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故排除A项;唐代以后我国经济格局的变动主要是经济重心南移,元代的行省设置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故排除B项;元代行省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为了有利于地方文化交流与融合,故排除D项。元代行省的设置主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消除地方分裂割据的威胁,故选C。‎ ‎【点睛】元代的行省设置上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虽然从客观上有利于这些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削弱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认同感,从而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服务。‎ ‎9.【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御史大夫照律追查丞相罪责导致丞相忧虑,可见御史大夫掌管检察,典正法度,选项C正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而非协理朝政,选项A排除;御史大夫掌握监察实权,选项B排除;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丞相负责行政,两者不存在架空之说,选项D排除。‎ ‎10.【答案】D ‎【分析】题干中的“智力精英集团”指的是知识分子,该学者认为科举制度利用人性的弱点把知识分子纳入到统治集团,从而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C项表述过于绝对化,不符合史实。‎ ‎11.【答案】C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军机处权力范围不断扩大,以及所掌握权力的重要性来看,乾隆时期的军机处已成为全国的政事中枢,故C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故A项错误;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军机处与内阁六部的关系,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阁的机构逐步完善,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规定,内阁的票拟权逐步加强,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表明宦官掌握独立的权力,排除B项;明太祖时期已经废丞相制度,C项错误;D项缺乏依据,排除。‎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实现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转变,符合“封建”到“帝制”的转变,故D项正确。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出现于夏朝,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西周不是集体统治,是地方贵族和周王统治,君主专制在秦朝最终确立,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神权政治是指神权 (也就是教会势力) 大于世俗权利,与中国古代史实不符,排除C项。‎ ‎14.【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分析、判断选项,可知:②项“反映了法家思想在楚国盛行”,与题干材料无法反映出来,表述错误。而其余①③④三项的表述均符合题意和史实,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吴起变法·吴起变法的措施及影响 ‎15.【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是针对“谷贱伤农”提出的;以盗法为《法经》首篇主要目的是用刑法来维持社会秩序,加强君权。结合两则材料可以判断农民因谷贱破产沦为盗贼,所以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故选B。A项不是盗贼出现的主要原因;C项明显的错误;D项说法错误,导致礼乐制度破坏的并不是重农抑商政策。‎ ‎16.【答案】A ‎【详解】材料“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反映个体小家庭(一夫一妻)的出现,使“敬宗法祖”的宗法观念受到冲击,故A正确。材料中的“敬宗之道”是社会观念,未明确涉及小农经济范畴,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严刑峻法,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社会和谐,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对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由材料“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可知商鞅变法的小家庭措施使传统“敬宗法祖”的宗法观念受到冲击。‎ ‎17.【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中“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可知,题干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孝文帝改革后,北方民族交融,鲜卑习俗受汉人习俗影响,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18.【答案】A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魏晋至北朝前期,北方地方行政制度由特殊制度回归郡县制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盛行特殊制度到回归郡县制,反映了郡县制受到了北方民族政权的推崇,是中原文化影响力扩大和民族交融的结果。故答案为A项。B项,政区设置与郡县制回归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郡县制回归,而不是遭受挫折,排除;D项,魏晋时期世家大族势力得到发展,而不是大量瓦解,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19.【答案】B ‎【解析】秦朝已实现全国文字的统一,且材料反映的是官方语言的发展,故A 错误,材料反映朝代的更迭、都城迁移与官方语言的融合发展紧密相关,这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认同,故选B;官方语言的变化并非消除各地语言的差异,故C错误;官方语言的变化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无关,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分分析表格材料的内容,抓住关键信息“官话的变迁”,从官方语言形成的背景、性质、作用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官方语言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认同”的结论,据此得出答案。‎ ‎20.【答案】B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孝文帝认为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的后代,这反映出孝文音为改革姓氏寻找依据,进而学习汉族文化,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民族融合和神化皇权,故AC项排除;材料没有提出孝文帝与鲜卑贵族之间的关系,故D项排除。‎ ‎21.【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美国建立常平仓制度稳定物价,设立商品信贷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业贷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指的是每当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给农民提供一定数量的贷款,收取一定的利息,①符合题意。市易法指的是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③符合题意,①③正确,D选项符合题意。募役法规定原本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与材料无关,②错误,AB选项排除。均输法指的是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掌握供需情况。凡籴买、税收、上供物品,都可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与材料无关,③错误,C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王安石变法属于封建地主阶级内部自救运动,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22.【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原因或者意义的描述,分析选项,“作青苗、免役、市易、赊贷等法”属于历史事实,“以聚敛相尚,以苛刻相驱”属于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属于历史解释,A符合题意;BCD均是属于对王安石变法的解释,属于历史解释。‎ ‎23.【答案】C ‎【详解】由材料“当神宗、王安石锐意变法之际,独愀然以为未当,退而著史”再结合所学王安石变法可知,此处史书的作者为宋代史家司马光,其主要成就是主持编撰《资治通鉴》,故选C。《太史公记》为《史记》,其作者为司马迁,排除A;《史通》为唐朝的刘知几,排除 B;《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文史通义》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材料“当神宗、王安石锐意变法之际,独愀然以为未当,退而著史”的描述,再结合所学王安石变法推断出史书作者,即可知此处“书”的所指。‎ ‎24.【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其中在平价时收购商贩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卖出去,市易法增加了财政收入,B项正确。均田制不属于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排除A。将兵法是“强兵”措施,与“理财”无关,排除C。免役法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使得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也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免役法并非是解决土地兼并而采取的措施,排除D。所以选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