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历史试题

咸阳百灵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的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礼乐制 D. 禅让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图片“家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宗法制注重血缘家族关系的特点,故B正确;分封制是周天子分封诸侯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A排除;礼乐制是为分封制和宗法制服务的礼仪等级制度,故C排除;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故D排除。‎ ‎2.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秦王政的做法 A. 打击了战国君主的威严 B. 保证了秦国统治的延续 C. 限制了丞相权力的行使 D. 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更名号为“皇帝”,赋予皇帝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全,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D项正确;秦王这一做法是在统一六国后实施的,故A项错误;这一做法并没有保证秦国统治的长久和限制丞相的权力,故BC项错误。‎ ‎3.秦朝的郡县制比西周的分封制更能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A. 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 郡县是地方行政的管理机构 C. 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 郡县官吏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答案】D ‎【解析】‎ 秦朝的郡县制下郡守县令由中央和皇帝任免,比西周的分封制更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故D正确;郡县官吏对中央和皇帝负责,故A错误;郡县是地方行政的管理机构,仍然由中央控制,故B错误;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臣关系,并不能说明秦朝的郡县制比西周的分封制更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紧扣题干关键词“郡县制比西周的分封制更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郡县制的内容与作用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4.“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 三公九卿制 B. 中外朝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中书省制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指秦朝的中央官制,丞相为百官之首,与题干中“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不符。B项指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以削弱宰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但是与题干中“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不符。D项中书省制度是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丞相权力较大,与题干不符。C项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中央设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最终集权于皇帝,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5.“宰相制度既然仅是皇权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设置的,那么,它一旦能够找到其他替代制度,且这一制度能够更有效维护皇家利益的话,皇帝就会毫不犹豫地废除宰相制度”。由此可知,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是为了 A. 加强君主专制 B. 提高六部地位 C. 限制中书权力 D. 给予内阁实权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中“仅是皇权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设置的”“更有效维护皇家利益的话,皇帝就会毫不犹豫地废除宰相制度”可知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BCD与材料无关。‎ 点睛:本题是材料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提取有效信息“仅是皇权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设置的” 更有效维护皇家利益的话,皇帝就会毫不犹豫地废除宰相制度”。‎ ‎6.明初废丞相后,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0多件奏章,即使他“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也无法把政事处理完毕。因此明成祖时设立 A. 尚书令 B. 枢密使 C. 军机处 D. 内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知道,反映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后带来的皇帝政务繁忙的弊端,结合所学可以知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制度以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故D项正确. 尚书令在明朝时已经被废除了,故A项排除。枢密使掌握军权,与题意不符, 故B项排除。军机处是清朝设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 故C项排除。‎ ‎7.‎ ‎“机构精简,行政效率提高;遇事不互相推诿,能迅速处理军国大事。”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机构设置的作用 A. 军机处 B. 理藩院 C. 清初内阁 D. 清初六部 ‎【答案】A ‎【解析】‎ ‎【详解】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机构精简”“迅速处理军国大事”,由此分析可知题干阐述的是军机处的作用,A项正确。清初,仿照明朝的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内阁是无权处理军国大事的;理藩院负责边疆少数民族事务的,也无权处理,而且三者也不具备题干所述作用,排除BCD项。‎ ‎【点睛】军机处最大的特点可归为:简,即人员机构简单不像内阁人员庞杂;速,即办事效率高,有旨随时承办,且当日事当日毕;密,即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自入内。‎ ‎8.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 “立嫡以长不以贤” 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C.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D.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反映的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故C正确;“立嫡以长不以贤”反映的是宗法制的核心,即嫡长子继承制,故A不正确;“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的相关内容,故B不正确;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属于察举制的相关内容,故D不正确。‎ ‎9.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 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答案】C ‎【解析】‎ 从北宋初期到北宋中期,御史的监察权增强。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也是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A项“相位之争”、D项“基本对等”错误,B项开始改变是是西汉武帝时。‎ ‎【考点定位】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斗争。‎ ‎10.“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这说明军机处 A. 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 B. 为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 C. 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 D. 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说明军机处不但组织严密,政令的执行也比较隐蔽,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参与决策的信息,故B错误;C和D项均于出来主旨不符。‎ ‎11.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作了如下表态:“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反映出 A. 《辛丑条约》中西方列强一定程度上作了让步 B. 《辛丑条约》并未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问题 C. 中国开始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辛丑条约》签订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的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D项;材料并没有反映列强的让步,故排除A项;《辛丑条约》虽然没有割让中国领土,但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项说法有误,排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C项。‎ ‎12.某条约中有这样的条款:“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一条款应该出自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中英《南京条约》开辟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故选B;ACD中没有材料中五口通商的信息,排除。‎ ‎13.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涉及的内容是 A. 协定关税 B. 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支付列强巨额赔款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不平等条约知识的掌握,可以用排除法。A不符合《马关条约》和《和辛丑条约》, B符合 《马关条约》,C符合《辛丑条约》,只有D符合三者,故选D项。‎ ‎【详解】‎ ‎14.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A. 《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南京条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上海、广州、福州、宁波和厦门五口通商,上海成为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5.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这句话主要反映了 A. 鸦片战争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列强侵略激化了国内早已尖锐的阶级矛盾 C. 太平天国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 D. 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答案】B ‎【解析】‎ 列强侵略(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阶级矛盾,1851年,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故“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故选B;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鸦片战争不可能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直接原因,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关系,CD与“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无关,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明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16. 突出体现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局限性的是( )‎ ‎①《天朝田亩制度》 ②天京变乱 ③《资政新篇》 ④北伐失利 A. ①②③④ B. ① C. ①②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天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认识。农民阶级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平均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等,《天朝田亩制度》与天京变乱即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反映,①、②符合题意。《资政新篇》、北伐失利均不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体现,排除③、④。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17.全民族抗日战争中,中国进行的哪一次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会战,牵制了大批日军,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企图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故A正确;B、C、D均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但均与题干要求无关,故B、C、D均不正确 ‎18.多数史学家认为,就历史任务而言,辛亥革命是“未完成的自由民主革命”。“未完成”是指 A. 未能推翻清朝的统治 B. 未能彻底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C. 未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D. 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答案】D ‎【解析】‎ ‎【详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故排除A项;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故排除B项;使中国走向富强不属于民主革命任务的内容,故排除C项;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是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选D项。‎ ‎【点睛】从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但从中国民主革命任务的角度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又是失败的。‎ ‎19.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83天失败,张勋扶植傅仪复辟12天失败,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辛亥革命播下的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以上材料表明 A. 号召人们推翻帝制 B. 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决定复辟帝制必然失败 C.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但其意义重大 D. 中国已具备实行民主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辛亥革命播下的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说明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但其意义重大,C正确;号召人们推翻帝制只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A;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已具备实行民主的基础,排除D。所以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 ‎20.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 辛亥革命的爆发 B. 清朝统治被推翻 C. 中华民国的成立 D. 《临时约法》的颁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1912年……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华民国成立,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故C正确。辛亥革命的爆发,在1911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清朝统治被推翻,不符合“旧邦改造”,故B排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也是为了巩固中华民国政权,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意义 ‎21.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昌起义重要意义的是 A.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 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答案】D ‎【解析】‎ 南昌起义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建立新型人民军队的开始,故D正确;A是八七会议内容;B和C属于毛泽东井冈山时期提出。‎ ‎22.中央红军未能打破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被迫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党军队实力强大 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基础薄弱 C. 红军的武器装备落后 D. 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指挥 ‎【答案】D ‎【解析】‎ 红军长征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影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故D正确;其他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23.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为纪念辛亥革命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廿世纪初零五年,东京盛会集群贤。”诗句描述的事件应是 A. 中国同盟会成立 B. 武昌起义爆发 C. 中华民国诞生 D. 清帝下诏退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这首诗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而写的,其中这件事件的时间是1905年,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同盟会是1905年成立的,武昌起义是1911年,中华民国诞生是1912年,清帝下诏退位也是1912年。因此排除其他选项,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 ‎24.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 A. 北京、八国联军、赔款 B. 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 C. 北洋军阀、合作、北伐 D. 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限定词“1912年”,本题可用排除法,A不对,八国联军侵华是在1900年;C不对,北伐战争是在1926年;D不对,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在1921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故B项符合题意。‎ 点评: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 ‎【详解】‎ ‎25.“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是指 A. 无产阶级革命 B. 农村包围城市 C. 国共第一次合作 D. 开展工人运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里就存在的,不是毛泽东独自的领悟,故A项错误;农村包围城市是毛泽东根据中国独特的历史环境提出的,是与俄国城市中心论相反的革命道路,故B项正确;国共第一次合作有共产国际的指导,不是毛泽东的领悟,故C项错误;开展工人运动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不是毛泽东的独创,故D项错误。‎ ‎26.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 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制定这一奋斗目标的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遵义会议 D. 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具体考查中共党史相关重大事件。由材料关键信息“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材料提及“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与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共“二大”上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二大”‎ ‎27.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我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达30万人以上,而现在这件事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请问这是()‎ A. 济南惨案 B. 皇姑屯事件 C. 潘家峪惨案 D. 南京大屠杀 ‎【答案】D ‎【解析】‎ 由题干中“1937年”“……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等并结合所学,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进行了惨无人道大屠杀,故答案选D;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发生于‎1928年5月3日,南京政府北伐时,日军国主义者在中国济南制造的屠杀中国军民的血腥事件,排除A;“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谋杀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发生于1928年6月B,排除;潘家峪惨案是日本侵略者于‎1941年1月25日在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区——潘家峪,进行的一次有预谋有计划的大屠杀,排除C。‎ ‎28.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的历史意义有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B. 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 C. 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 提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排除A;1905年孙中山建立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排除B;1859年洪仁玕提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排除D。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 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 ‎29.俗话说,历史一条线,地理一张图,掌握历史的时序性是学好历史的基础。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经历了 A. 30年 B. 40年 C. 79年 D. 109年 ‎【答案】A ‎【解析】‎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新中国成立是在1949年,它经历了30年。本题应选A。‎ ‎30.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的实际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B. 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D.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答案】A ‎【解析】‎ ‎【分析】‎ 略 ‎【详解】‎ 根据所学,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故A正确。‎ 二、非选择题 ‎31.简答。‎ ‎(1)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面对列强的侵略,1840—1900年间中国军民进行了哪些抗击斗争?‎ ‎(3)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1840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美俄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一些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894年至1895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年至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运动。‎ ‎(3)由于建立了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一条全民族抗战的路线;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坚持持久抗战的总方针;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对粉碎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方针、牵制日军起了重要作用;海外华侨和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解析】‎ ‎【详解】(1‎ ‎)结合近代中国屈辱史即列强侵华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即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结合近代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的相关史实,从军队或政府的抗击和民众自发的抗击外来侵略等两个方面加以回答即可。如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运动等。‎ ‎(3)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加以回答,国内因素也可以从国民党和共产党两个方面加以回答,国际因素主要侧重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抗击日军侵略的支持方面加以回答。‎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致使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面对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抗争,谱写了一曲曲爱国诗篇。请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列举图一、图二、图三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图二与图四都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但结果不同,你能说说致使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吗?‎ ‎(3)图四战争的结果给中和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1)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图二结果:中国战败。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退让导致。图四结果:中国取得百年来的完全胜利。全民族团结一致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A.对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对世界: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解析】‎ ‎【详解】(1)此问比较简单,结合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相关内容——西方列强的入侵,即可直接作答。牵涉到的三次战争,即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后的《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的《辛丑条约》。‎ ‎(2)第一小问,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的“结果”,比较简单,前者,中国战败;后者,中国胜利。第二小问,主要从两次战争中“中国政府的态度及应对”维度思考和作答。前者:清政府腐朽,“不作为”;后者:中国政府全力组织和抵抗,“积极有为”。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3)本问实际上考查对“近代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历史意义”的认识。包括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两个方面。“国内意义”,要凸显“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伟大胜利,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立意;“国际意义”,要凸显“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意。作答时候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展开,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