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10月调研试题(解析版)
如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0月 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卿五鼎(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士三鼎(乳猪、干鱼、干肉)。这说明西周礼乐制的实质是: A. 用于处理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 B. 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度 C. 宗法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D. 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不同贵族所用的东西是有等级差别的,由此可以看出礼乐制是维护等级的,故D正确。 2.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 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 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 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 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所述,唐代有东西二市,宋代商业店铺则散布在城市各处,所以反映的是南宋时期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即唐代的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故选B。在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下,南宋私营商业不会居主导地位,也不会超过农业,故AC不合史实;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故排除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发展 3.某朝官员王锝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愕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 秦朝的御史大夫 B. 唐朝的门下省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B 【解析】 通过材料可知,皇上同意让王锷兼任宰相,但被给事中李藩驳回了诏书,李藩行使的是封驳审议的职权,由此可知是唐朝的门下省,B正确。秦朝御史大夫负责监察,A错误;明清时期宰相制度已经被废除,不存在宰相,CD错误。 【点睛】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诏令,是重要的决策部门,门下省掌封驳审议权,尚书省负责执行。 4.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A. 农产品实现了商品化 B. 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C. 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D. 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答案】B 【解析】 由“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可以看出黄崇德农本思想依然严重,B正确;材料只能说明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并不能说明农产品实现了商品化,A错误;C项中的“放弃”是对“政府许可”的曲解,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商人的地位,D错误。 5.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A. 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 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 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 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答案】B 【解析】 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提倡“剪辫蓄发”是把辫子当做了清朝统治的象征;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剪掉辫子是脱离清朝统治的象征,故选B。ACD与题意相关,但是关系不大,故排除。 【考点定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剪辫易服 6.近代上海农村地区的妇女善于纺织土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土布滞销,许多妇女转而进城中洋纱厂、洋布局做工。这说明 A. 工业发展促进人口流动 B. 民族工业受到外资刺激而兴起 C. 手工业出现规模化生产 D. 上海农村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答案】A 【解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地区洋纱厂、洋布局等外资企业兴起,吸引了大批从事家庭纺织业的妇女到厂做工,即工业发展促进人口流动,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洋纱厂、洋布局是外资企业,不是民族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手工业出现规模化生产,故C项错误;D项错在“完全”,故错误。 7.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 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 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 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答案】C 【解析】 解题时可根据材料“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解答时结合所学知识逐项分析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于1930年写的文章,阐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而“工农武装割据”提出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结合所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多次武装起义以挽救革命,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改向井冈山进军,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召开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故C正确。结合所学,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井冈山道路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探索出的革命道路,《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创作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文章,排除D。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历程,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关键在于考生在复习中要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厘清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如本题只要学生在复习中理清了中共党史的脉络,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8.读《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图表所示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 16% 4.4% 7. 3% 1942年 58% 78% 49% A. 抗日战争的影响 B. 官僚资本的膨胀 C. 国际援助的增多 D. 民营工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题干提到的是1937、1942,这正好是全面抗战爆发后,表格中体现的是这几年里国统区重工业比例增长很快,是因为当时的抗日战争催生了重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军事工业,国统区的工业完全是为战争服务,工业比例的增加最大目的就是抗战,故选A;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国统区重工业的发展 9.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最能佐证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答案】B 【解析】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最大的突破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这一外交不仅“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而且“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B正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1950年,A错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符合材料“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的信息,C错误;“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是1955年,D错误。 10.1980年12月11日,卖纽扣的19岁温州姑娘章华妹如愿以偿地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了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工商证字第10101号,成为了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她本人则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以上材料反映出当时我国 A. 单一所有制结构已发生变化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 D. 公有制经济逐步失去主体地位 【答案】A 【解析】 “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出现说明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下出现了个体经济形式,这是对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的突破,A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1984年才开始,B错误;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是21世纪初,C错误;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D错误。 11.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 A. 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B. 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 C. 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 D. 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对外开放。 题干列举的各项法律为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与外商合资、经营等活动提供了规范,使之制度化、法律化,表明政府推进对外开放的决心。当时的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外界对此态度不明,制定这些法律可以减少外界疑虑,增强政府的可信度,能够有效吸引外资。颁布这些法律正是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非表明我国已经融入。发展市场经济是最终目的,但题干只是强调完善对外开放的相关法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对外开放 【名师点睛】本题可以参照政治学科知识,我国的外商企业分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种类型。我国的外资企业立法是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而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的,至今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外资企业立法体系。 12.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决议,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经达成广泛共识。这说明 A. 中国重视睦邻友好外交 B.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C. 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D. 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消亡 【答案】B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限于中国与邻国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态度,故B符合题意;当今世界,美国并未丧失超级大国地位,故C不符合题意;“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达成广泛共识并不能说明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消亡,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人类命运共同体”,学生应该注意从全球治理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3.《十二铜表法》条文中,主要有三点:一是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二是“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三是“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A. 实现了社会平等 B. 维护了私有财产 C.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 维护了罗马帝国境内平民的利益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 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 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故本题答案选C项。《十二铜表法》本质上是为了维护贵族利益,并没有实现社会的平等,排除A项;材料旨在强调法律一定程度维护平民利益,不是强调维护私有财产,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不是出现在罗马帝国时期,排除D项。 【点睛】《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其制定,使审判、量刑有法可依,这是共和国内部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成果,平民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14. 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航路的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答案】B 【解析】 联系新航路开辟的史实进行思考,达·伽马(葡)在1497-1498年,在当时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之下,开辟了由欧洲绕道非洲海岸到达印度的新航线。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航海家(国籍) 时间 支持国 新航路 迪亚士(葡) 1487-1488年 葡萄牙王室 开辟了焉非洲西海岸到“好望角”的新航线 哥伦布(意) 1492年 西班牙王室 开辟了从欧洲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新航路 达·伽马(葡) 1497-1498年 葡萄牙王室 开辟了由欧洲绕道非洲海岸到达印度的新航线 麦哲伦(葡) 1519-1522年 西班牙王室 绕道美洲南端,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15.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部门年份 农林渔牧业 工矿建筑业 商业运输业 地产房租业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A. 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 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 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D. 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答案】C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出工矿建筑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上升,这表明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实力上升,地位日益重要。他们要求更多的民主权利。在这种形势下,1832年议会改革势在必行,C项正确。表格无法体现出阶级矛盾的趋于缓和,A错误;王权开始受到削弱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材料没有体现,B错误;责任内阁制度出现是18世纪中期,D错误。 16.《布尔什维克和世界大战》一书中写道:“这个(资本家)政府给予人民的是军事管制而不是自由,它作为协约资本的人质,一次又一次地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甚至从来不试图开始和平谈判。”针对此状况,列宁 A. 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资本家)政府”是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说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为此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故B项正确。材料中明显是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不满,故A项错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二月革命,此时列宁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故C项错误。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是二月革命胜利后俄国政局,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17. 新经济政策与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措施的共同点是 A.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 B. 实行了农产品的市场定价 C. 国家改变了农产品的征收方式 D. 纠正了农业集体化的弊端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赫鲁晓夫改革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国家都改变了农产品征收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排除A,选C;B项不属于两项政策的内容,排除;新经济政策于1921年实行,农业集体化是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的,故排除D项。所以答案选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18.1951年,英国议会大选,保守党战胜工党,其领袖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在白金汉宫接受伊丽莎白二世任命。1955年4月5日,丘吉尔因健康原因,按惯例到白金汉宫正式向女王递交了辞呈。6日下午,他离开了唐宁街10号首相府官邸。这表明英国 A. 国王的权力影响着政党政治 B. 首相产生任免需要履行法定程序 C. 议会由选举产生并对国王负责 D. 资产阶级代议制获得进一步完善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其领袖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在白金汉宫接受伊丽莎白二世的任命”“按惯例到白金汉宫正式向女王递交了辞呈”来看,英国首相任免需要履行法定程序。故答案为B项。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排除;C项议会不对国王负责,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出资产阶级代议制获得进一步完善,排除。 【点睛】君主立宪制,是相对于君主专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理想但不采共和政体。 19. 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所享有的福利政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缓和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 造成财政赤字,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 C. 扩大社会消费,大大地促进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D. 调整生产关系,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答案】C 【解析】 “福利国家”的建立属于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了贫富差距,稳定了社会秩序,但是导致了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纳税人的负担加重特别是中产阶级,ABD都表述正确;C表述不正确,它助长了惰性,降低了企业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因此选C. 考点:“福利国家”的建立 点评:建立“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评价: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1)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了贫富差距,稳定了社会秩序。(2)导致了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纳税人的负担加重特别是中产阶级;助长了惰性,降低了企业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20. 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A. 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 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C. 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D.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答案】C 【解析】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是欧洲走向联合的体现,反映了在两极格局下出现多极化趋势,故C正确。 二、非选择题 21.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运行机制有其内在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始皇专注于政治运行机制建设,把最高领导人冠以皇帝称谓,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创设了郡县式的管理模式,秦代建立的行政、军事、监察运行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的管理机制。唐太宗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得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 ——马未都《中央集权与牵制管理》 (1)据材料,结合秦朝政治架构的相关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秦朝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管理机制的。 (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不是一个封闭的制度。”据材料,结合唐太宗时期的制度创新加以说明。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运行机制的内在特色。 【答案】(1)理解: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掌律令,管监察:太尉管军务。三者相互牵制、彼此制约,共同对皇帝负责;可有效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皇权专制。 (2)说明;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皇权;完善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 (3)内特色:因时更新:分工协作;强化皇权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秦代建立的行政、军事、监察运行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的管理机制”的信息和所学从三公的职责以及行政运行的特点回答。 (2)依据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职责和特点以及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回答。 (3)内在特色依据材料和所学从更新性、分工性以及强化皇权等可知答案。 22.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 占世界GDP份额 (世界=100) 人均GDP (1990年国际元) 中国 西欧 中国 西欧 1500年 25 17.9 600 774 1600年 29.2 19.9 600 894 1820年 32.9 23.6 600 1232 ——数据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当时思想、文学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种态势的总体认识。 【答案】(1)特点:全国商业市场相当发达;大量市镇兴起;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出现。(3分)原因:农产品的商品化;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白银的促进作用。(3分) (2)态势:经济总量领先于西欧,但人均GDP落后于西欧。(2分)认识:明清时期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相对于西欧工业文明的日益兴起,明清社会经济出现迟滞。(3分) 【解析】 (1)本题考查获取解读材料信息、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 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 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一一对应可以得出其特点为全国商业市场相当发达;大量市镇兴起;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出现。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 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 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可以得出农产品的商品化;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白银的促进作用。 (2)本题考查获取解读材料信息、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表中数据变化可知三个时期GDP总量都要高于欧洲,第二项,人均GDP低于欧洲,由此可以得出态势:经济总量领先于西欧,但人均GDP落后于西欧,认识也可依据数字演变趋势得出来明清时期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相对于西欧工业文明的日益兴起,明清社会经济出现迟滞。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明清经济·明清经济的特点、世界地位 23.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结合、土洋结合进而现代化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材料三1913及1930年中国机器纱线产量及消费量统计表(单位:磅) 1913年 1930年 本国纱线产额 200000000 982070800 进口纱线额 358000000 22616000 出口纱线额 ∕ 43987064 机器织机消费量 15000000 206913532 手工织机消费量 543000000 753786204 ——摘编自彭南生《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 请问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近代工业化对传统农村经济具有解构与重建的双重作用。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概括近代工业化对农村副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变化。 (3)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时期我国棉纺织业各部门的发展状况。综合以上材料,请你简要谈谈从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中得到的借鉴价值。 【答案】(1)特点:封建政府主导;侧重发展重工业;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并存。 影响: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步伐;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2)表现: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变化: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生产技术得到革新;手工织布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3)状况:机器纺纱业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自给;机器织布业和手工织布业共同发展;手工织布业的消纱量占主导地位。 价值:工业化建设要立足国情;工业化要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 “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等信息概括;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工业化和诱导民族工业产生的角度作答即可。 (2)表现:根据材料中“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于手工织布。……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这一句的提示作答;变化:材料二中“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手工织布机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等信息提示进行概括。 (3)状况:根据材料三“本国纱线产额”大幅增加且1930年远超“进口纱线额”,得出机器纺纱业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自给;据1913—1930年“机器织布消费量”和“手工织布消费量”都增加,得出机器织布业和手工织布业共同发展;依据1930年“手工织机消费量”远超“机器消费量”,得出手工织布业的消纱量占主导地位。价值:根据“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结合、土洋结合进而现代化的道路”得出工业化建设要立足国情;根据材料中机器织布业和手工织布业共同发展的信息,得出工业化要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24.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大调整的新阶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西方资本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大变动。鉴于严重危机、冷战发生和殖民体系瓦解,西方国家普遍进行经济大调整,包括对生产关系进行一定的自我调整,力求经济运行的有序化。通过马歇尔计划等一系列调整安排,彼此间确立较为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制。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国家科技政策和众多的科技项目,并通过市场经济体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过一系列调整,西方经济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1950~1973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4.5%。西方经济格局也发生变化,出现了新的力量对比局面。 ——摘编自吴必康《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资本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概括二战后西方国家进行经济大调整的主要影响。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史相关知识,就材料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调整”问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280字左右) 【答案】(1)变动: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确立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 主要影响: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论点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大调整获得发展。 只提“经济大调整”没有涉及“发展”得,错误论点不得分 论据 国家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次科技革命 超过时间范围的史实酌情扣。 使用3个不同层次 论据论证得;使用2个不同层次的论据论证得;使用同一层次的论据论证得 国际合作: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构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欧共体 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兴起 论证 普通论证 立论完全错误,字数特别少的给 结合2个以上史实论证的 结构完整,论述清晰,语言准确 【解析】 (1)结合所学,二战后,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确立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第二小问,由材料“西方经济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1950~1973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4.5%。西方经济格局也发生变化,出现了新的力量对比局面。”,可以答为: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2)本题设问开放,要围绕“”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时间限定,可以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建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相关知识作答,要突出经济大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5. 冷战结束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但关于冷战起源的问题依然值得人 们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苏联在坚决反对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复活的同时,将其西部边界的安全视为关系民族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对罗斯福和丘吉尔明确提出:“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因此斯大林在三巨头的一系列会晤中对波兰问题始终寸步不让。不仅如此,苏联还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东欧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从而把东欧这条入侵苏联的危险走廊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 ——齐世荣、彭树智《世界史·当代卷》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四 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既不是苏联的革命热情也不是美国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必然结果。尽管冷战的参与者都不想要冷战,冷战最后还是发生了。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 ——陶文钊《关于冷战起源新解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及其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2)据材料二,分析苏联对西方国家态度强硬的主要目的。综合材料一、二,举例说明苏联把东欧变成“安全地带”的主要表现。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的变化。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挑起冷战的缘由。 (4)材料四认为冷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据此指出作者采用的研究视角。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答案】(1)格局:美苏两极格局。 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2)主要目的:保障苏联西部边界的安全。 主要表现:在东欧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扶植民主德国;组建华沙条约组织。 (3)变化:从同盟走向对抗。 缘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对共产主义和苏联的仇视。 (4)原因:美苏领导人内心缺乏安全感。 视角:心态视角(或人物心理活动)。 原则:克服民族利己主义,树立平等价值观;加强合作互信,减少误判对抗。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和图片信息可以得出战后世界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2)依据材料“苏联在坚决反对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复活的同时,将其西部边界的安全视为关系民族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可知其目的为了保障苏联西部边界的安全;依据“苏联还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东欧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可得出在东欧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结合所学得出扶植民主德国;组建华沙条约组织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后美苏关系有战时同盟关系到走向分裂对抗,美国冷战的原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对共产主义和苏联的仇视。 (4)依据“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可以得出其共同原因为美苏领导人内心缺乏安全感,由此可知其视角为人物心理活动的角度,结合所学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克服民族利己主义,树立平等价值观;加强合作互信,减少误判对抗等。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锋·冷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