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临川二中 临川二中实验学校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 1.春秋时期的战事由驾战车的贵族所支配,他们根据骑兵的规划交战,对他们来说,威信和“面子”更重于实际所得。战国时期的战事由职业的将领所支配,他们为雇佣他们的任何国家拼死作战,争夺领土和资源。战车的作用大为降低,而群体步兵的作用则相应地提高了。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传统道德日渐沦丧 B.社会转型不断加剧 C.战争惨烈程度加深 D.争霸战争方式增多 2.《六经》是我国重要的儒家文化经典。章学诚主张“六经皆史”,郝经主张“六经皆道”,马一浮认为“六经皆艺”,钱钟书则认为“六经皆诗”。这表明他们:( ) A.争夺经典诠释权以控制主流思想 B.认为六经孕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 C.治学研究存在重思想轻学术偏见 D.均视六经为学术研究的大经大法 3.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中国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 ) A.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 B.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C.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D.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 4.在糊名制出现之前的唐代科举考试中,出现过一种“倒歧视”的现象,即许多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士族丧失政治特权 B.社会舆论决定士族选择 C.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 D.冗官问题日益严重 5.学者将唐诗与宋诗的区别概括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君主喜好的改变 B.中枢权力重心的转移 C.传统经济政策的瓦解 D.社会思潮变动的影响 6.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建制:一个“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材料中两个建制的相同点是( ) A.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 B.有效制约了相权的膨胀 C.官员品级低权力大 D.造成宦官外戚专权 7.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所谓的“本”“末”之别。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重本轻末”思想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材料旨在说明( ) A.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 B.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C.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 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 8.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 A.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 B.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 D.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 9.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大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0.新文化运动前期,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相互角逐,马克思主义被淹没在其中。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从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这一变化( ) A.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 B.提升了向西方学习的水平 C.扩大了民主与科学的影响 D.促使民众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11.民主最本质的优点,也许在于能够在既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使共同体的大量人口能够亲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不仅使每一个个人而且使共同体本身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材料强调,民主( ) A.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 B.增强国家认同感 C.左右国家的政局 D.保障了公民公平参政 12. 茅盾文学作品《子夜》中描述了1930年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振兴民族工业,力图构筑自己的“双桥王国”,但是美帝国主义的捐客、金融资本家赵伯韬却对他百般阻挠。最终他一败涂地,彻底破产。这折射出当时中国( ) A.官僚资本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B.帝国主义侵略是民族工业破产的主要原因 C.美国商品的大量输入致使国货遭到排挤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 13.1949年,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向全国人民公布了新中国的国体构想:“建立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同年9月,《共同纲领》以临时宪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是以工农联盟为主的人民民主专政。据此可知,此时的中国 A.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B.积极践行人民民主原则 C.已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D.民主建设实现法制化 14.下表为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据此可知,1982年宪法的突出特点是 A.更加重视公民的权利 B.确立了依法治国方向 C.凸显了保障人权理念 D.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则 15.从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至今,中国总共只使用了8次否决权。中国非常谨慎地使用否决权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在涉及重大原则立场时使用否决权同样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态度( ) ①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表明是否使用否决权取决于我国的国家利益③有利于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④表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变化情况统计,据此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 A.短时期实现全民普及 B.义务教育取得新突破 C.由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 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相悖改革 17.下表是新时期我国“混合所有制政策变迁——所有制结构”。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十四大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十五大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六大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A.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已动摇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在曲折中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18.现代中国正快步走进“微时代”,“微信”“微博”“微课”“微讲座”等“微工具”或“微事务”等系列现象纷纷出现。这说明现代中国( ) A.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B.科技发明推动经济布局的优化 C.经济结构的革命性变化 D.科技进步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 19.公元前427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 ) A.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 20.罗马人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概念,贯穿了罗马历史的始终。所有的执政者都要以罗马人民的名义行使权力。他们的盟国被称为“罗马人民之友”,政治对手被宣布为“罗马人民公敌”,这说明( ) A.罗马执政者没有掌握实权 B.国家主权名义上属于人民 C.罗马人民拥有最高决策权 D.人民对权力行使实施监督 21.1539~1563年,葡萄牙学者巴洛斯写成《亚洲史》,书中提道:“我现在画出了一种航海家所不知道的海岸和中国庞大领土的内部地图,插入我所著的地理书中,这都是从中国地舆书中录下的中国全部情况,均以游记体裁加以详载,此书由中国带回。”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葡萄牙是入侵中国最早的西方国家 B.葡萄牙人已能绘制出完整的世界地图 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葡萄牙人开辟了欧洲通往东方的航线 22.下面是某班学生在整理过去的错题中的一道。题干,组合选项,正确答案分别如下: 题干:下列有关“——”的不同之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合选项: ①前者压抑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④前者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后者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正确答案:①③ 根据选项判断该题比较的应该是: A. 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C.董仲舒新儒学和启蒙运动 D.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23.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的“向下”和“向外”分别指( ) A.石油资源和殖民地市场 B.石油资源和传播基督教 C.煤炭资源和殖民地市场 D.煤炭资源和黑奴贸易 24.18世纪60年代,牛顿物理学等新兴课程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成为多数大学的标准课程。尽管学生在早期教育中被灌输进顺从和正统的观念,但对于学过这些新兴课程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这段材料突出的表现了( ) A.启蒙运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逐渐普及 C.近代教育促进了科学发展 D.科学观念推动了人文精神 2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共和派领袖儒勒·费理建立起义务教育制度,遍布全国各村镇的小学承担起向全民灌输共和思想和民族语言的使命,强化民族国家观念,这是因为法国( ) A.强化民族国家意识 B.重视义务教育发展 C.面临着新的国内外环境 D.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26.下面为英国议会两院关系演变时间表,据此分析可知( ) 1832年 改革法案取消了贵族院对平民院议员的提名权;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 1911年 通过法案确立了平民院的财政立法权。 1949年 颁布的法律规定财政议案只能由平民院提出,贵族院不得对它进行修改和否定。 A.权力转移以和平渐进方式进行 B.贵族院的人员构成发生了变化 C.平民院控制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D.英国贵族的政治特权丧失殆尽 27.1980年,英国撒切尔政府开始通过公房出售的方式改革原有的公房使用制度,并缩减社会住房开支,随后在1988年开始了把社会住房转让给住房协会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政府干预 B.改善公民住房 C.缩减社会福利 D.减轻政府负担 28.1990年,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已经落到了满世界乞讨购粮款的地步。按戈尔巴乔夫的说法:“苏维埃事业失败在于奋斗几十年后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拥有很多原子弹的第三世界国家。”这揭示出苏联( ) A.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 B.国防建设的显著成效 C.社会经济的严重落后 D.重工业建设高度发达 29.有人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这种政体的核心是(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30.2017年特朗普上台至今,美国先后向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发动了贸易战,退出了多个经济区域合作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并扬言还可能退出WTO。这反映出( ) 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仍然很稳固 B.美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害者 C.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新挑战 D.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进程陷入停滞 31.如图是一幅关于全球化的漫画,名为“远处的断头台已经准备就绪”。对此漫画的寓意解读正确的是( ) A.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确立 B.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潮流 C.全球性治理体系亟待完善 D.全球化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32. “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袜子,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靴子,或一只长袜和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这种语言风格的小说最有可能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第II 卷 材料阅读题 本卷共3题,其中第33题25分;第34题12分;第35题15分,共5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秦汉北部边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秦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戌(戍)以充之”,又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等地实边垦殖,拜爵一级。移民迁入后,“服习以成,勿令迁徙”,“具田器、免罪、免赋役、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等优惠政策。到武帝时,大规模移民实边,不断加强边防防备,把北部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轨道。 ——摘编自刘太祥《秦汉北部边防建设》 材料二 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华北和华东等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文教事业遭到日军严重破坏。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宣言,宣布“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移驻重庆,以四川地区作为抗战大后方,”东部的工厂企业和文教机关团体纷纷西迁,大批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乃至官绅为了不做亡国奴,毅然背井离乡,向西部大后方迁徙,形成一次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人口迁移大潮,迁移总数有1000余万人。 ——摘编自吴丽华等《抗战初期人口西迁大潮》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了持续且规模庞大的“民工潮”。据算,1987年,中国人口迁移规模超过3000万,到2000年,超过9300万,并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民工潮”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摘鳊自刘洪彪等《民工潮促进农村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移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时期人口西迁的背景。(6分)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民工潮”出现的意义。(7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下表是19世紀40年代以来社会的、一些流行词汇 时间 流行词汇 1840—1912 师夷长技洋布洋火兴民权革命…… 1912—1949 共和约法民主科学实业救国她…… 1949—1978 列宁装三大改造人民代表粮票…… 1978年以 专业户乡镇企业村民委员会股票互网…… 根据材料,选取每一个阶段中的一个流行词汇,围绕“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1902年5月,清政府责成刑部右侍郎沈家本、四品京堂候补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碑治理。1904年,清廷成立“法律修订馆”,由沈家本、伍廷芳主持,着手法制改革,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初步确立司法独立的原则。把原来掌管审判的刑部改为专门负责司法行政的法部。把原来掌管复核的大理寺改名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并负责解释法令。1907年,又在东三省、直隶、江苏创设审判厅。另外,删改旧法,制定新法。将《大清律例》删改成《现行刑律》,删改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旧条文,如酷刑、禁止同姓为婚等,同时也增加了一些应因时势的新罪名,如破坏铁路和电讯罪等。同时改革传统法律结构。将商法独立出来,陆续出台了《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等。还将诉讼法单列,1906年完成中国第一部独立的诉讼法典《刑事民事诉讼法》,大致建立起来了一个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 ——据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司法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司法改革的措施和影响。(9分) 2020届高三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1. B 2.B 3.A 4.C 5.D 6.C 7.A 8.D 9.B 10.A 11.B 12.D 13.B 14.A 15.A 16.C 17.D 18.D 19.D 20.B 21.C 22.A 23.C 24.D 25.C 26.A 27.D 28.A29.B 30.C31.C 32D 33.(1)主要特点:行政手段推动;移向边疆;移民数量庞大(6分) 积极作用:促进边疆地区开发;巩固边防,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国家统一。(6分) (2)背景: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移都重庆;持久抗战的战略;民众躲避战祸(6分) (3)意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缩小城乡差距;优化资源配置,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7分) 34.示例一:流行词汇受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影响,又反映了政治民主化的状况。 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改革兴起,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成为当时流行思潮。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约法》,共和、约法、民主成为流行词汇。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科学成为流行词汇。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成为流行词汇。20世纪90年代,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村民委员会成为流行词汇。 示例二:流行词汇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又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中国市场,外国商品涌入中国,洋布、洋火成为流行词汇。辛亥革命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实业救国思潮的流行,实业救国成为流行词汇。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计划经济体制下,粮票成为购买粮食的票证。三大改造和粮票成为流行词汇。1978年改革开放,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了大批专业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专业户、乡镇企业成为流行词汇。1992年,十四大以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纷纷投资股市,股票成为流行词汇 示例三:流行词汇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又反映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在当时流行。辛亥革命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流行词,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思想与科学,提倡新道德,主张男女平等,创造出新词“她”,民主与科学成为流行词汇。“她”成为流行词汇。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主要向苏联学习,社会上列宁装流行。改革开放后,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与文化,互联网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成为流行词汇。 35.(1)背景:清末新政、宪政改革框架下进行的司法改革;受西方法治影响;传统法律制度不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6分) (2)措施:司法独立、刑法分离;废除酷刑,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新法;改变传统法律结构——诸法合体,民法、刑法、商法分离。(3分) 影响:清末司法体制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改变了中国两千多年的行政与司法合二为一的传统与体现专制主义的审判诉讼制度,确立了“司法独立”原则;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开始;初步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