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黄梅国际育才中学2019年秋季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2.盖儒学既为“国学”,也就成了仕途的“敲门砖”,则功成名就者自有官方的俸禄赖为供养,因此自然就懒于进取和教化。而后进学者一心钻研仕途,更无心于教化了。这实在是儒学的悲剧,也是一切官方学说的悲剧:一种思想一旦列为官方哲学,则必然没落、僵化,对此亦不妨借今证古。一切官方哲学,无论其如何鼓吹,最终都免不了被人民唾弃的命运。以下对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儒学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B.主流思想不一定是思想主流 C.所有的官方哲学都会遭到人民的唾弃 D.儒学成为了人们进仕的唯一途径 3.下列名句或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③“致良知” ④“经世致用”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4.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 5.儒家思想创立后,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下列儒家思想主张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圣人之道,悟性自足,不假外求” ②“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 15 - ③“理在先,气在后” ④“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6.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东亚文明 A.取决于儒家学说 B.来源于西方发展模式C.借鉴了东西方文明 D.照搬了欧美发展模式 7.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8.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包括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瓦肆等娱乐场所的盛行 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 - 15 - 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之所以能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因为 A.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民众群体更为广泛 C.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D.内容贴近民众生活 10.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说:“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理解比较准确的应该是 A.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 B.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C.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11.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提高议会权威,实现对王权的限制 B.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适宜环境 C.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 D.使英国确立了总统内阁制的政体 12.(题文)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1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 15 - 14.有学者指出:“作为国家的立法机构,其组成方法和权力与‘大陆会议’相同,各州可选派代表2~7名,但在国会每个州只有一票表决权。更重要的是,有关宣战、缔约、举债、召集军队和任命总司令等重大事项的决定,均须得13州中至少9个州的同意。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政权软弱无力 B.完成独立战争的需要 C.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D.民主政治的妥协理念 15.法国革命之初,仿效英国,在1791年宪法中宣布“路易十六是国家第一公务员”,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斗争后,1884年法国议会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这一决议的通过说明法国 A.违背了英国制度创新的理念 B.选择了适合国情的制宪道路 C.树立了法律至上的宪政观念 D.解决了不同派别的利益诉求 16.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专制体制臻于极盛 C.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17.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18.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规定,公社行政、司法等各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这说明巴黎公社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 C.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D.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 19. - 15 -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指出:“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列宁旨在说明 A.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B.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结果并不重要 D.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具有伟大世界意义 20.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21.下表是二战后初期苏联对外贸易(单位:百万美元)表。 这一现象表明二战后初期 A.苏联依靠西方恢复本国经济 B.西方国家持续扩大对苏贸易 C.东西方分裂的格局日益明显 D.美苏间的贸易关系趋于恶化 22.起初,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抱敌视态度的,还在西欧六国酝酿筹组共同市场时,英国政府就赶忙于1956年10月抛出了所谓的‘C’计划,企图用一个包罗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所有成员国在内的‘工业自由贸易区’,把拟议中的六国共同体‘化’掉。”英国此举 A.确立了其在欧共体中的核心地位 B.旨在抗衡美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 C.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 D.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 23.1976年8月,第五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经济宣言》,其中单独列出“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前景”条款,特别强调“贫穷、饥饿、营养不良、被剥夺和没有文化的危机在发展中的世界里一直存在,而且影响着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据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 15 - A.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促使不结盟国家经济持续恶化 C.完成了反对霸权主义的任务 D.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24.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是 A.新航路开辟——第二次科技革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两次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美日欧三足鼎立 C.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D.英国、荷兰的殖民扩张——美国南北战争——两极格局彻底瓦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一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二千年迄今之中国…… - 15 - ——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下面图片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 (1) 材料一中,“仁”在孔子思想中有何地位?在孔子看来,“礼”是指什么?(4分)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6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材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二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三 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昔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材料四 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员议员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9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1/3……” 请回答: - 15 - (1)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四国确立的标志性文件是什么?(8分) (2) 上述四国的代议制可以概括为哪两种类型?(4分) (3)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从政治宪法学的视角,我们看到一个建立在激进革命逻辑上的国家体制是非常脆弱的,单纯的革命固然可以打破一个旧体制,但难以构建一个新体制,因为这个新体制缺乏赖以立国的坚实基础。 ——高全喜《英国宪政中的妥协原则》 材料二 无产阶级要掌握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就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但是,资产阶级与历史上的一切剥削阶级一样,绝不会自觉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无产阶级就必须团结起来进行暴力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公开宣布: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马克思、恩格斯把暴力革命看成是无产阶级摧毁资本主义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根本途径和手段。 ——邢梅萍《社会价值变迁下对马克思暴力革命思想的再思考》 依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后美国霸权的膨胀强化了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使得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有了新的发展。冷战后的美国霸权主义是一种更加肆无忌惮的霸权主义。冷战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市场经济制度、美国的价值观念,积极地向全世界扩展美国的势力和影响。同时,“新干涉主义”使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披上一层“仁慈”的外衣。“新干涉主义”是指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西方共同价值观为借口,用政治施压、军事打击和经济制裁等手段干涉别国内政。此外,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体现为一种制度性霸权。制度霸权是指通过西方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体现出来的一种霸权形态。只要霸权国能够保持霸权地位,它的国家安全、经济财富、意识形态观念、社会价值观念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摘编自刘丽云《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 材料二 美国著名战略问题专家托马斯·巴尼特在《五角大楼的新地图——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写道:在克林顿政府的第二个任期期间,我在五角大楼办公室的一面墙上发现了这样一则个人广告。 - 15 - 招聘敌人启事:成熟的北美超级大国寻求有敌意的合作者以进行军备竞赛、第三世界冲突和一般性对抗。候选者必须有足够威胁,以说服国会满足军事需要。具备核战能力者优先;但如果拥有重要生化武器资源,非核候选人也可考虑。请将求职信并舰艇和空军中队照片寄至: 美利坚合众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刘福明《中国梦》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概括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发展呈现的新特点。(5分) (2)材料二表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7分) 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民贵君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显然是注重君主,违背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故本题选择B项;A错在“全部”;C、D中信息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 2.B【解析】由材料“一种思想一旦列为官方哲学,则必然没落、僵化,对此亦不妨借今证古。一切官方哲学,无论其如何鼓吹,最终都免不了被人民唾弃的命运。”可以得出其认为官方哲学不一定是思想的主流,B符合题意;A与材料主旨不符;CD说法均不正确。 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晚期孔子的思想观点,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观点,③“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而④“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的一些思想家的思想观念,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A。 - 15 -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经世致用” 4.A【解析】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从材料中的“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来看,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百家争鸣。故答案为A项。“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项;公元前2世纪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当时不可能形成崇儒尚佛的文化现象,排除D项。 5.C【解析】“圣人之道,悟性自足,不假外求”是明朝王阳明的思想主张,“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是清朝顾炎武的思想主张。“理在先,气在后”是南宋朱熹的思想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依据时间排序,选择C项正确。 6.C【解析】 “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说明东亚文化是东西文明结合产物,故C正确;儒家思想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故A项错误;“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说明不是照搬和来源于西方模式,故B项和D项错误。 7.A【解析】从图片材料可以看出,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演变特点是由繁到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私学的不断兴起,同时各诸侯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为了方便交流,出现了汉字这一变化,故选A。战国时期,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但B不是主要因素。C与材料无直接关系。D是秦统一后推行的。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汉字的演变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及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小切口,但需要学生有大范围的知识体系,且本题以图片的方式呈现考查了学生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本题学生易选D项,原因是受图片信息的误导和学生思维定式的局限性的影响。 8.D【解析】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故①项正确。瓦肆等娱乐场所的盛行适应了宋代市井生活的需要,故②项正确。京剧、昆曲等剧种的流行是在明清时期,故③项错误。风俗画是宋代画坛的亮点,《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故④项正确。故选①②④组合,排除ABC,故选D。 - 15 - 9.C【解析】材料反映了京剧之所以能取代昆曲,因为它是市民文化的体现,它在演出市场上,更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故选C。A错误,昆区更有艺术审美价值。B错误,民众群体广泛的原因在于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D错误,材料反映的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其次昆曲内容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它没有贴近民众生活。 10.C【解析】材料只是强调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而不是“无法分开”,故A项错误,排除。B项“惟有”说法错误,与材料“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的对象就是人本身”不符,排除。由“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可知中国古代只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而是强调中国古代只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排除D。 11.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以不流血的方式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故选B。A项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时才得以实现的,排除;C项只能反映材料的前半部分,却不能直接作用于英国的现代化进程,且英国和平与渐进的变革方式受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影响,开辟一词说法也不太恰当,排除;英国形成的是责任内阁制,而非总统共和制,且其出现于18世纪,排除D。 12.C【解析】“反对派议员……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说明在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讨论中,保守派最终做出了让步,故C项正确。此时的英国国王已经是“统而不治”,故A项错误;英国上院是贵族院,没有实权,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 13.C【解析】试题分析:“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体现的是联邦制原则,“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体现的是共和制原则,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项、B项和D项说法均错误,故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 - 15 - 14.A【解析】根据“有关宣战、缔约、举债、召集军队和任命总司令等重大事项的决定,均须得13州中至少9个州的同意”可知,材料主旨是说明各州权力过大,中央政权软弱无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相互制衡问题,故C错误;B、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5.B【解析】本题考查法国共和政体。材料中的法国经过近百年的斗争,从“仿效英国”进行君主立宪到最终确立共和政体,体现出它最终选择了适合国情的制宪道路,故B正确;选择适合国情的制宪道路并不违背制度创新的理念,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是树立法律至上的宪政观念,而是反映法国探索适合国情的制宪道路,故C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法国解决了不同派别的利益诉求,故D排除。 16.D【解析】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老鞋匠,打扮成少尉,打着皇帝的旗号迫使财务官员交出钱财,这说明了当时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极为浓厚,故D正确;统一后的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秩序较为稳定,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至上,因此专制体制极盛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政府官员的纪律松弛与否,故C错误。 17.C【解析】根据材料“而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可得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中诞生的,C选项符合题意。新旧理论杂糅相济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马克思主义并不能预知未来,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批判中进行创新,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18.B【解析】材料“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说明巴黎公社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巴黎公社的性质,故AC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得到马克思的指导,故D项错误。 19.B【解析】本题考查了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结果并不重要”的说法错误,故排除C项;根据“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A、D项的具体表现,更明确具体,更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A、D项,故选B。 - 15 - 2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着重体现了美国通过黑人爵士乐演唱家来起到沟通的作用,让非洲人民了解到美国,对美国产生好感,结合时间信息“20世纪50年代中期”可知这是美苏争霸的一种具体体现,美国此举是通过文化渗透来达到争夺中间地带的目的。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没有反映材料的内涵,美国此举不是为了内部问题,而是着重于外部问题;B选项错误,这一举动不是显示美国的经济实力,因为这是一场文化交流;C选项错在当时的不结盟运动刚刚开展,而且不结盟运动是国家层面的关系,美国此举与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无关。 【考点定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格局的确立·美苏争霸 21.A【解析】表格显示二战后初期苏联对马歇尔计划受援国、苏联势力范围国以及美国进口都远远大于苏联出口的数量,说明苏联依靠对西方贸易恢复本国经济,故A项正确;表格显示1947年和1946年相比明显是出口下降,故B项错误;材料表格中贸易并不能体现出东西方分裂的格局的信息,故C项错误;表格显示美苏之间的贸易逐渐减少,但并不是趋于恶化,故D项错误。 22.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973年才加入欧洲共同体,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据此可排除A;B的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可排除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而不是英国的‘C.’计划,故排除C;依据材料的意思可知,英国企图用所谓的‘C.’计划把欧洲经济共同体取代掉,这就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故选D。 23.A【解析】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经济宣言》,特别强调“贫穷、饥饿、营养不良、被剥夺和没有文化的危机在发展中的世界里一直存在,而且影响着更多的国家和人民。”说明不结盟运动反对不公正、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故A正确;材料表明不结盟运动反对不公正、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并非不结盟运动造成不结盟国家经济持续恶化,排除B;C项中“完成了”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表明不结盟运动反对不公正、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无法体现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排除D。 - 15 - 24.A【解析】据“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可以知道,表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崛起为世界的中心;据“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可以知道,这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9世纪末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美国经济实力超过英国,开始主导世界;据“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可以知道,这是苏联解体的影响,苏联解体后,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第三世界“群雄竞起”,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因此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是新航路开辟——第二次科技革命——苏联解体。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两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期和19世纪后半期,所以B项与材料表述的时间不吻合,排除。代议制民主制度确立于17、18世纪,所以C项与材料表述的时间不吻合,排除。荷兰的殖民扩张于17世纪、英国18世纪中期确立殖民帝国地位,所以D项与材料表述的时间不吻合,排除。 25.(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准则。“礼”是指周礼。(4分) (2)儒学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6分) 26.(1)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法国《1875年宪法》的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8分) (2)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4分) (3)以议会形式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实行民主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答对任意三点得6分) 27.(12分)示例一:论题:单纯的革命难以构建一个新体制。阐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它还颁布了《临时约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袁世凯上台后,逐渐倒行逆施,一步步复辟帝制,最终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因此,一个国家宪政体制的建立不能仅仅凭借激进的革命,还应采取相应的配套举措,广泛赢得群众的支持,才能建立起完善的宪政体制。 示例二:论题:暴力革命是建立新型政权的根本途径和手段。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但是临时政府难以满足人民“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七月事件表明,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改变斗争的策略势在必行,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1917年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例如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因此,暴力革命是一个国家推翻旧政权,建立新型政权的根本途径和手段。 - 15 -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史实,如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国巴黎公社等均可) 28.(1)新特点:更加肆无忌惮;新干涉主义;制度性霸权。(5分) (2)问题:美国在冷战后到处“寻敌”的急迫心情。 原因: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为称霸全球、实行单边主义寻找借口。(7分) - 1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