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高2019级高一(上)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A. 唐 B. 秦 C. 西周 D. 清 ‎【答案】C ‎【解析】‎ ‎【分析】‎ 材料“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体现的是分封建制度下的国家特征,故C正确。‎ ‎【详解】‎ ‎2.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 A. 中央集权 B. 家国同构 C. 天下为公 D. 官僚政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度,通过封建诸侯,西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宝塔式”森严的等级制度;而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是宗法制,奴隶主贵族根据与周天子血缘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统治集团形成“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具有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西周时期并没有实现中央集权,A错误;西周是奴隶社会,是私有制社会,C错误;官僚政治出现的标志是秦朝郡县制的实行,D错误。‎ ‎3. 商王通过占卜决策一切政治事务,反映了商朝政治的特点是 A. 以禅让的方式传承王位 B. 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C. 王权开始一姓中世袭 D. 国家已成为帝王的私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商王通过占卜决策一切政治事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占卜体现神权,这反映了商朝政治的特点是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故B正确。商朝以世袭的方式传承王位,故A错误。王权开始在一姓中世袭,没有突出神权,故C排除。国家已成为帝王的私产,也没有突出神权,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商朝政治的特点 ‎【名师点睛】夏商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商代政治的另一大特点是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国政。‎ ‎4.杜甫24岁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留下《望岳》一诗,其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齐鲁”之称源于西周分封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召公之子受封于鲁 B. 鲁国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 C. 鲁国是因功臣受封 D. 鲁国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鲁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吗,故B正确;召公之子受封于燕,故A项错误;鲁国是同姓诸侯国,不是功臣封地,故C项错误;宋国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故D项错误。‎ ‎5.“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 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 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 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 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题干强调分封制将先进的器物、制度和文化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无疑客观上推动了周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扩展了中原文明的影响范围。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中原文明的扩展,AC两项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排除。统一民族的形成是在秦朝,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根据“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可知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文明的扩展。‎ ‎6.商朝王权统治具有神秘色彩,主要体现在( )‎ A. 使用甲骨文 B. 通过占卜决定国事 C. 实行政教合一 D. 分封侯伯统治地方 ‎【答案】B ‎【解析】‎ 商朝时期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故答案为B项。A项与“神秘色彩”无关,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不能体现“神秘色彩”,排除。‎ ‎7.《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 A. 宗法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分析出,天子、诸侯和大夫都是把田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这体现的是分封制,故D项正确;宗法制是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与材料不符,故A项排除;禅让制是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与题意不符,故B项排除;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也是中央垂直管理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故C项排除。‎ ‎8.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 A. 促使西周强盛 B. 促成秦朝统一 C. 强化宗法体制 D. 导致诸侯割据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更不知‘天下’(天子)。”可知,西周时期缺乏忠君(天子)观念,随着天子势力衰微,容易导致诸侯割据局面,故答案选D项。A、B、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且不符合本题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解析类历史选择题。其解题思路在于:一、提炼材料核心信息;二、根据其信息推导出结果;三、将其结果转化为相关历史学科术语加以表述。‎ ‎9.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 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 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 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答案】B ‎【解析】‎ ‎【详解】西周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领土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按此标准,乙是平民,在当时是不可能封为诸侯,符合题意,故选B;甲是古代帝王的后代,丙是功臣,丁是王族,甲丙丁均有可能封为诸侯,不符合题意,排除ACD。‎ ‎10. 《史记集解》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秦朝皇印为玉玺 B. 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 C. 玉玺为皇帝独用 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和材料分析,A秦时人们以金玉为印,说法不符合材料,应是秦以前;B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开始于商鞅变法,排除;C秦时玉玺为皇帝独有,这是材料中的现象并非反映的实质问题;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 ‎【名师点睛】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这种题型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11.秦始皇统治时期,王绾、李斯曾经先后担任丞相,位居“百官之首”。为相期间,他们的主要职责是( )‎ A. 协助皇帝管理军事 B. 分管中央重要部门 C. 辅佐皇帝处理政事 D. 代表皇帝监察百官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朝时期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故答案为C项。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事,诸卿分管中央重要部门,御史大夫代表皇帝监察百官,排除A、B、D项。‎ ‎12.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甚大之绩效”指郡县制 A. 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C.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 标志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可知,钱穆强调的是郡县制在巩固统一方面的积极作用,故C正确;ABD与“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无关,排除。‎ ‎13.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 B. 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至迟出现于战国时期 C.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中央集权得到巩固 D. 中央集权制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出现于战国时期,故B项正确;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度是专制主义,不是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中央集权即可存在于封建社会,也可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比如美国,故D项错误。‎ ‎14.秦有六尚,即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是帮助皇帝掌管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的官员;汉朝后尚书渐为执政要员,余五尚之职分由他官所掌。六尚的变化反映了 A. 体制突破,宰相形成 B. 制度沿袭,三省确立 C. 风尚变迁,削弱皇权 D. 制度嬗变,走向成熟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朝时期六尚是管理皇室的机构,汉代以后成为执政要员,说明中央中枢管理体制的不断成熟,故D项正确。宰相制度在秦朝已经形成,故A错误。三省确立是隋朝时期,故B项错误。古代中枢机构的变化是加强皇权,不是削弱皇权,故C项错误。‎ ‎15.2002年底,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开始热播,影片的主题是“为天下的人是大英雄”,秦始皇是一个大英雄。为此,网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秦始皇作为统一中国的皇帝,他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最为突出的贡献是 A. 灭掉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王朝 B. 确立了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C. 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制定了有利于统一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 D. 留下的万里长城和兵马俑为中国赢得了光照世界的荣誉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灭掉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王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融合,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故A正确;BCD均是秦始皇的功绩,但不是从对中华民族的影响的角度出发的,排除。‎ ‎【点睛】注意限定信息“最突出的贡献”,联系所学秦始皇的功绩分析解答。‎ ‎16.假设在下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的朝代,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 ‎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先由中书省草拟方案,再由门下省审议,审议通过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此事性质,具体下放给工部执行。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7.“选举专重门第,不重才能,中正徇私舞弊,趋炎附势,贪图贿赂,定品不实,使得选举腐败,世风颓废”。材料中描述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选举专重门第,不重才能,中正徇私舞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世袭制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察举制内容,故C项错误;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依据,不符合材料,故D项错误。故选B。‎ ‎18.“它排除了宰相的个人专权,相权过大而威胁皇权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 秦汉三公九卿制度 B. 唐朝三省六部制 C. 元朝的行省制度 D. 西周的分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中央设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不同的职能,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最终集权于皇帝,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故B正确;三公九卿制中三公是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丞相位高权重,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行省制度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中“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无关,故C错误;西周时期还没有皇帝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 ‎19. 史书记载,汉武帝初年“严助、朱买臣皆侍中,贵幸用事,始与闻朝政。厥后,卫青、霍去病、霍光皆由侍中进,而权势出宰相右矣。”这说明汉武帝时 A. 倚重近臣,削弱相权 B. 崇尚黄老,清静无为 C. 内侍干政,威胁皇权 D.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讲的是汉武帝初年,严助、朱买臣都在皇帝身边侍奉,位贵权重;后来卫青、霍去病、霍光也都是侍中,有权有势出入宫廷而宰相在右(古代中国有“尊左”的习俗)。这就说明汉武帝倚重近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所以答案选A,排除C。汉武帝后来放弃了汉初无为政策,采用了有为,所以B说法有误,排除;材料并没有体现分割相权,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度 ‎20.颜师古《汉书注》载:“初分十三州……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这里记载的“州”是 A.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监察机构 B. 隶属于道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C. 设置于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机构 D. 取代汉初封国地位的地方机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初分十三州……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是指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所以材料中的“州”是地方监察机构,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要求,道作为地方监察机构最早开始于唐代。‎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与谏议 ‎21.察举制在两汉时期历经损益。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这说明察举制 A. 按出身授官不能适应统治需要 B. 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C. 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 D. 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可见没有体现察举制按出身授官,排除A。九品中正制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题干没有体现九品中正制,排除C。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是指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排除C。根据题干可知,察举制由地方举荐到朝廷考试,说明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名师点睛: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从西周至战国前的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制等选官制度。其演变规律:(1)选官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标准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标准。(2)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体现了“公平竞争,公平考试”的原则。‎ ‎22.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 A. 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 B. 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 C. 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 D. 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说明科举制依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故选B。AD在题干中无从体现。C与题干相矛盾,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而非固化了社会等级。‎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 ‎【名师点睛】科举制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使“底层”可以通过苦读考试升至“上层”。科举虽已废除百年,但它所体现的考试、选拔人才的客观、公平、公正等原则,仍有深远影响。‎ ‎23. 史载:“合户部、度支、盐铁为三司,各设使、副,分案办亊。又设三司使、副以总之号为计相。”这一制度变革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始行于元朝初年 C. 增加了财政收入 D. 导致了宦官专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合户部、度支、盐铁为三司,各设使、副,分案办亊。又设三司使、副以总之号为计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代分割宰相职权来加强皇权的史实,这加强了君主专制,故A正确。材料史实属于宋代,故B排除。分割宰相职权不能增加财政收入,故C排除。材料信息与宦官专权无关,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集权 ‎24.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 A. 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B. 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C. 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D. 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的目的就是为国家选拨优秀的人才,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指出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占一定的比例,还远未达到垄断的地步,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很多宰相出自世家大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说明门阀士族对科举制度仍有一定的影响,故C项正确;世卿世禄制度指的是世袭制,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故D项错误。‎ ‎25.2016年3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 A. 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 B. 文献史料真伪难辨 C. 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D. 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阐释了对刘贺的不同记载与论证,由史书记载的刘贺,也有通过考古得出的刘贺,强调的对刘贺的认识需要从多方面论证,没有对“文献史料真伪”进行阐释,故B排除;材料中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刘贺,强调的是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的相互论证,以得出正确的认识,故A正确;材料中的主旨不是对刘贺的评价,而强调的是史料研究,故C项排除;“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表述合理,但是与题干主旨不合,故D排除。‎ ‎26.《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下列符合这句话含义的制度是 A. 三公九卿制 B. 刺史制度 C. 察举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主要反映了荀子主张国君要知道各个地方发生的事情,要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结合所学可知,具有监察职能的是刺史制度,故B正确;A是中央官制,不具有监察的职能,排除;C是选官制度,不具有监察职能,排除;行省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不具有监察职能,排除D。‎ ‎27.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之一是 A. 形成“中朝”的决策机构 B. 分割宰相权力 C. 削弱地方权力 D. 以中书省为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形成“中朝”决策机构是汉朝,排除A。唐朝通过设立三省六部制分割宰相权力,宋朝通过设置三司使、枢密使、参知政事来分割相权,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之一都有分割宰相权力,B正确。本题所述在于改革中央官制,而非地方,排除C。宋朝的最高行政机关是中书门下,排除D。‎ ‎2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 统一度量衡 B. 嬴政自称始皇帝 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 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目材料“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虽然灭亡,但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却流传下来,为后世所沿用,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深远,选项符合题意,故D正确;“统一度量衡”属于经济方面的表现,和题目材料中的“政治”不吻合,故A错误;“嬴政自称始皇帝”属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对后世的影响有限,故B错误;“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属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不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故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解题关键是理解秦朝留下“不灭”的主要是什么。‎ ‎29.“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这里的“中间路线”是指 A. 中朝制度 B. 郡国并行制度 C. 刺史制度 D. 察举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汉初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这是同周朝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不同之处,因此“中间路线”是指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故B正确;中朝制度是西汉武帝时在中央实行的加强皇权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刺史制度是西汉的的地方监察制度,故C错误;察举制度是汉武帝时期的选官制度,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的特点与区别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0.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A. 宗法制的终结 B. 察举制的完善 C. 三省六部制设立 D. 科举制的推行 ‎【答案】D ‎【解析】‎ A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崩溃,但其影响深远,故排除;B项察举制主要在汉朝实施,时间不符;C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与官爵、门第没有必然联系,故选D项。‎ ‎3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 郡县制 B. 中央集权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注意题干信息“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性”,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期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朝所沿用,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得中华文明延续不断,故B正确;郡县制属于中央集权制的一个具体措施,排除A;分封制实行的后期会出现诸侯割据地方的局面,跟“统一”相违背,C错误;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统一”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性”,联系所学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 ‎32.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有许多有其巨大的魅力,可以维持久远而不弊,因此遂为后世所传袭”。下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郡县制 B. 行省制 C. 分封制 D. 三省六部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下,诸侯有较大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不可以维持久远,秦朝建立后被郡县制取代,故C符合题意;郡县制、行省制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的统一,为后世所沿用,不符合题意,排除AB;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影响后世,不符合题意,排除D。‎ ‎33.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他为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郡县制 B. 统一文字 C. 统一货币 D. 统一度量衡 ‎【答案】A ‎【解析】‎ ‎【详解】“制六合”即统治地方,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郡设郡守,县设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从而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故A正确;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但不是最有效地“制六合”的措施,排除BCD。‎ ‎34.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 秦简的记载 B. 学者的研究论著 C. 《史记》的记载 D. 民间的传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旨在考查史学理论知识。秦简是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的第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故答案选A项。B、C、D项是二手史料,其可信度不及一手史料,排除。‎ ‎3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抨击秦的专制暴政 B. 否定中央集权制度 C. 主张恢复分封制度 D. 肯定秦的郡县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可知,柳宗元对秦朝郡县制度是持肯定态度的,故答案选D项。B、C项与材料对秦朝郡县制度持肯定观点冲突,故排除;A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36. 《新唐书》中记载:“(卢商)早孤,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作为文献史料,此记载可用于证明唐代科举制 A. 体现九品官人法的原则 B. 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C. 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进士科是入仕唯一途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卢商)早孤,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说明此人家境贫寒,做官是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之后才进入仕途的,证明唐代科举制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故选C。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的原则是依据门第,排除A。题干无从体现偏重人才道德品行,排除B。D表述过于绝对化,如唐宋时还有恩荫制选官。‎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37. 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这种现象使得宋代 A. 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 B. 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C. 地方势力得到增强 D. 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考查宋代中央集权措施。宋代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分化事权”的措施,“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官员人数膨胀,出现冗官,行政效率低下。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加强中央集权 ‎38. 《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指汉水)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据此判断在秦国统一六国过程中 A. 楚国是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 B. 黔中郡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 C. 秦统一前郡县制已经推行 D. 司马错是秦朝的第一个太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司马错在征战后设立黔中郡,可以看出在秦统一前郡县制已得以推行,C项正确;楚国不是第一个灭掉的国家,排除A;司马错伐楚时,秦朝尚未建立,所以没有皇帝的称谓,排除B;太尉是秦朝中央机构三公之一,司马错伐楚时,秦朝尚未建立,排除D。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郡县制 ‎39.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 A. 以文治国 B. 公平竞争 C. 分科考试 D. 重视教育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追求的是平等、理性,而科举制体现了平等的原则,故选B。科举制产生之前,封建统治者即已提倡以文治国,由此可见,以文治国不可能是科举制的本质,排除A;分科考试与重视教育不符合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诉求,故不会是启蒙思想家推崇科举制度的主要原因,排除CD。‎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考查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 ‎40.自秦代设置监察机构以来,我国历朝都很重视监察制度建设。以下官员或机构不属于专事监察职责的是 A. 参知政事、中正 B. 御史、御史台 C. 提点刑狱司、都察院 D. 刺史 ‎【答案】A ‎【解析】‎ ‎【详解】参知政事是宋代分管行政的副宰相,中正是魏晋时期地方的举荐官,均不是监察机构,A符合题意,故选A;御史、御史台均是监察机构,有监察职能,不符合题意,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点刑狱司、都察院二者均有监察职能,不符合题意,排除C;刺史是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官员,不符合题意,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不属于专事监察职责”,联系所学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史实分析解答。‎ 第Ⅱ卷 二.材料题 ‎41.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都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于;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摘自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 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的制度相比于周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案】(1)变化: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名分确定)。‎ 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答出“巩固统治”即可)‎ ‎(2)郡国并行制。‎ 弊端:导致地方诸侯国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 ‎(3)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4)地方势力不断被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解析】‎ ‎【详解】(1) ‎ ‎ 变化,根据材料“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可知,周天子与诸侯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即君臣之名分确定。影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变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周王室的统治。‎ ‎(2) 行政制度,根据材料图片可知,图片中有高密国、胶东国及东莱郡等可以看出是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度;弊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汉初“七国之乱”的史实可知,分封制度下的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从而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威胁中央。‎ ‎(3) 特点,根据材“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可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行省实行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影响,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元后,我国依然沿用行省的设置。‎ ‎(4)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设置郡县制到汉朝的州郡县三级到唐朝道州县,宋朝的路州县,再到元朝的行省路府州县,可见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关系发展特点是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即地方势力不断被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