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南安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第一次阶段考 历史科试卷 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必修一1~7课。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商朝分封,不见授土授民,有“封”,而无“建”;西周授土授民,有“封”,更有“建”。据此可知,西周分封 A. 实现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 B. 确立了周天子的专制王权 C. 加强了西周对地方统治 D. 巩固了西周大一统的局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周的分封通过授土授民实现了封邦建国,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相对于商朝,西周分封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和统治,并未体现宗法分封制对“天下一家”文化认同心理形成的影响;B选项错误,西周尚未实现君主的专制集权;D选项错误,西周尚未实现大一统。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猎人居无定所的生活解放了人类的思想,而农业却把人变成土地的囚徒。”农业社会这种极为重视经验的本性,使得当时人们原本对古人的崇拜—祖先崇拜,变得更加无以复加了。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 宗法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B. 游牧文明比农业文明优越 C. 农业文明推动宗法观念形成 D. 宗法制的核心是崇拜祖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主旨,定居的农业活动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经验,进而强化了原本对古人的崇拜,即农业文明推动宗法观念的形成,选项C正确;选项A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主旨并非对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进行对比,排除B;选项D不符合史实,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主旨的解读,即农耕使得人们更加重视祖先的地位,由此推动了宗法制的形成。‎ ‎3.据记载,西周在举行“射礼”时,不同身份等级的人所使用的乐曲不同,王用《驺虞》,诸侯用《狸首》,大夫用《采苹》,士则用《采蘩》。材料所述制度维护了 A. 王位世袭制 B. 君主专制 C. 宗法制 D. 郡国并行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射礼主要内容是宾主拜揖行礼,司射放好壶、中、算,宣布投壶之令,作为西周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维护宗法制的工具,故C符合题意;王位世袭制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制度,故A不符合题意;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不符合题意;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期的地方管理制度,时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4.周代,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史料记载“厉王虐,国人谤王”,郑子产作丘赋(军赋制度),国人谤之”。这反映出该时期 A. 统治者都很重视社会舆论导向 B. 国人的意见左右了国家的决策 C. 原始民主对当政者有制约作用 D. 政治体制具有近代民主的色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可知民众的建议对统治者存在一定的影响,所以原始民主对当政者有制约作用,故选择C选项;材料主旨是民众的意见对统治者决策具有影响,并不能体现统治者都很重视舆论导向、会使国家决策发生变化,故排除A、B选项;周朝的政治体制为君主制,并没有近代民主的色彩,故排除D选项。‎ ‎5.读下表内容,从中可见秦朝中央官制 秦朝九卿部分官员及其职能 官员 职能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典客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宗正 皇室事务 郎中令 宫廷警卫 少府 皇室财政 A. 带有封邦建国时代痕迹 B. 反映出平等的民族政策 C. 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 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图表中看出,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宗正掌管皇室事务,少府掌管皇室财政,材料体现了秦朝的官制设置受到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影响。故答案为A项。B项,九卿中只有典客与民族关系有关,其他都无关,所以不能反映出平等的民族政策,排除;C项,材料根本就没体现出等级制度的信息,排除;D项,材料也没有体现出提高行政效率的特点,排除。‎ ‎6.战国时期的某诸侯国“以牛田”,变法改革,实力逐渐增强,后来相继攻灭其他各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观察下图,该诸侯国位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相继攻灭其他各国”,结合所学可知,这个诸侯国是秦国,位于七国中最西边,所以C项正确;①是燕国,②是齐国,④是楚国,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是错误的。‎ ‎【点睛】战国七雄,秦在最西。‎ ‎7.秦统一六国后对官吏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即下级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户籍、钱谷、刑狱狱状等汇编成册,呈送上级,报告治理状况。据此可知,这一制度旨在 A. 完善选官制度 B. 增加政府收入 C. 强化君主权力 D. 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题目“下级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呈送上级”,可知是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从题目可知是秦朝的“上计制度”,并非选官制度,故A项错误。题目只是将治理情况汇编成册,呈送上级,并未涉及到政府财税收入,故B项错误。题目没有涉及君主权力,故C项错误。所以选D。‎ ‎8.史书记载:“武帝元封五年,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级,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注:六方面的职责)。”据此可知,刺史 A. 管理地方事务 B. 无固定治所 C. 监察地方郡国 D. 受丞相制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可知刺史负责监察地方郡国,答案为C。刺史职务主要监察,A错误。材料“假刺史印级,有常治所”可知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受丞相制约,D错误。‎ ‎【点睛】“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汉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继废诸郡监察御史后,又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始置刺史一人。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9.唐初于禁中设置翰林院,召集才智之士以备顾问;玄宗时,专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专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1人为承旨学士,参谋禁密,权任独重。这些现象 A. 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 是科举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C. 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 直接导致唐后期朋党之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翰林学士由唐初以备顾问到玄宗时专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宪宗时“参谋禁密,权任独重”,其在中枢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反映了唐朝中枢决策过程的异变,故A项正确;材料表明翰林学士在中枢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与科举制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三省六部制无关,故C项排除;材料表明翰林学士在中枢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与唐后期政局动荡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排除。故选A。‎ ‎10.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 时间阶段 数量(单位)‎ 出身 所在 结果 唐玄宗(44年间)‎ ‎8‎ 多科举制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 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 代天子巡边 唐肃宗—唐懿宗(100年间)‎ ‎36‎ 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 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 形成大量强藩 唐僖宗—唐哀帝(34年间)‎ ‎67‎ 强薄霸臣推荐 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 藩镇之间频繁征战 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 A. 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 B. 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 C. 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D. 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 形成大量强藩”“藩镇之间频繁征战”等信息,可以看出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A项正确;B项逻辑关系错误,应该是使相出现是藩镇割据的原因之一,排除B项;使相主要在地方,并没有涉及分割相权,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是使相导致战争不断,这样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11.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据此判断 史料 出处 ‎(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 ‎《南唐书·张易传》‎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 ‎《四库全书·后村集》‎ A. 南唐开始设置通判 B. 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 C. 南宋通判有名无实 D. 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以看出,至少在宋初通判发挥过监察职能,B项正确;根据材料“(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可得出南唐时有设置通判一职,但是不能得出从南唐才开始设置,故A项错误;“‎ 督经总制钱为职业”说明通判对知州及所属官吏拥有监察权,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财经上进行监督,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通判行使对地方的监察权,而不是最高行政权,故D项错误。‎ ‎12.唐朝以来设立三司使一职,让其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行政关系隶属于宰相,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宋朝建立后采取改革措施,让三司使脱离宰相的控制而总管财政,自成独立的体系,直接对皇帝负责。宋朝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 A. 提高三司的行政地位 B. 通过分化事权以加强皇权 C. 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力 D. 削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答案】B ‎【解析】‎ 北宋增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是通过分化事权来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故答案为B项。AC项均不是主要目的,排除;三司使的设立不是针对地方的措施,排除D项。‎ ‎13.避讳原则强调,臣为君讳,卑为尊讳,少为长讳。贞观之治时期,《起居注》中描写的唐太宗完全是一代明君的形象,而対玄武门之变的情况则轻描淡写,同时,魏征负责编写的《隋书》中详细记载了隋炀帝的暴政以及隋末的动乱。据此可以推断 A. 官修史书不能准确反映历史事实 B. 唐朝君臣全面否定了隋朝的制度 C. 谏言政治无法有数制约君主专制 D. 唐太宗有意塑造理想的君主政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D项,唐太宗详细记录隋炀帝的劣迹反衬自己的英明,同时对玄武门之变模糊描写,企图遮盖自己逼父弑兄的行为,想将自己塑造成明君形象。故D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官修史书能较为详细真实的反映历史。故A项错误。B项,“全面否定”的说法过于绝对,唐代继承了隋朝许多制度。故B项错误。C项,材料并未涉及谏言制度。故C项错误。‎ ‎14.清代雍正帝时期,军机大臣“承旨”时多是以单独朝见皇帝的“独见”方式,而乾隆时期的承旨则由一人“独见”变为数人“同见”的方式,并成为定例。由此推知,乾隆时期 A. 国家决策注重集思广益 B. 军机大臣职权得到扩大 C. 皇权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D. 中央行政效率大为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独见”承旨容易出现军机大臣专权改变旨意,而数人“同见”实际上起到了对旨意如实落实的监督作用,反映出了乾隆时期皇权专制的加强。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中的“承旨”,说明是要替皇帝撰写圣旨或承办事务,而不是议政,不会起集思广益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中的变化不能反映出军机处职权的变化,也就不能反映职权的扩大,排除;D项,行政效率应体现为决策的落实情况,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 ‎15.洪武时期的宦官虽已干政,但尚未专权,而永乐时期,宦官的地位越来越高,逐步开始专权。《明史·职官制》记载:“而相权转归侍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这表明 A. 中央集权加强 B. 君主专制加强 C. 宦官取代六部 D. 宦官权力失控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宦官专权的前提是皇权不断强化的表现,材料中“侍人”“悉颠倒于其手”说明,明朝宦官的权力较大,控制了内阁。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宦官取代六部,排除;D项,宦官的权力来源于皇权,排除。‎ ‎16.在古希腊,一些最杰出的剧作家和哲学家在写到女性时都说她们天生低贱,认为如果女人获得太多权力,便会带来可怕后果。这反映了当时 A. 贵族享有政治特权 B. 价值判断具有时代局限 C. 精英政治成为主流 D. 民主政治逐渐走向没落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古希腊,一些最杰出的剧作家和哲学家对女性的轻视是古希腊时代对女性认识的结果,这受到时代局限性的影响,故B项正确;贵族包括女性,故A项错误;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全体公民都有参政权,不是精英政治,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民主政治逐渐走向没落,故D项错误。‎ ‎17.古代希腊城邦形成初期,往往只有贵族或具备一定财产资格的人才能成为公民下层平民在城邦民主比较发达时才获得公民权;当战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吸收外邦人和被释放奴隶加入公民团队。由此可见,古代希腊 A. 直接民主等级色彩浓厚 B. 经济实力影响政治地位 C. 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D. 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当战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吸收外邦人和被释放奴隶加入公民团队”可知体现的是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直接民主,A选项排除;经济实力影响政治地位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公民权的范围扩大,B选项排除;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18.中文的“城邦”是从“波利斯”(polis)”的英译“city state”,即城市国家转译而来的。在希腊人的观念中,“波利斯”首先是指高于家庭、村落和部落之上的特定人群的联合体,即公民团体。它首先指的是人,而不是物,城市的含义是“波利斯”的内涵外延的结果。据此可知,古希腊城邦的内在特征是 A. 小国寡民 B. 独立自治 C. 公民集体 D. 城市国家 ‎【答案】C ‎【解析】‎ 古希腊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公民团体,从材料中的“‘波利斯’首先是指高于家庭、村落和部落之上的特定人群的联合体,即公民团体”来看,古希腊城邦的内在特征是公民集体,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D项。‎ ‎19.到公元前6世纪宋,(希腊世界)部落组织让位于城邦;其他社会等级起来向贵族阶层挑战;工商业开始发挥重大作用。促使上述转变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 特殊地理环境 B. 外来侵略的危险 C. 和平安定氛围 D. 民主政治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希腊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以致形成了许多“城邦”,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希腊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者阶层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注重联合下层平民和氏族贵族进行斗争,故A项正确;BC与题干无关,D项是上述现象带来的结果,排除。‎ ‎20.雅典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因为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由于它是为适应特定具体的情势而制定的,因此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这说明(  )‎ A. 雅典公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B. 权力运行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C. 城邦公民主导了民主政治 D. 陪审法庭已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可知,雅典陪审法庭对公民大会权力的制约,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故选B;由材料“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可知,雅典公民的利益并不会高于一切,也是受到法律制约的,排除A;仔细研读材料信息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有法律准则的,并不是由公民主导的,排除C;雅典最高权力机构自始至终都是公民大会,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分析解答。‎ ‎21.公元前5世纪,雅典开始实行陪审员津贴制度,最初津贴的数目是每人每天2个奥波尔,后提高到3个奥波尔。在当时,3个奥波尔基本可以维持一个三口之家的生活所需。此举旨在(  )‎ A. 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 B. 保障民主制度的运行 C. 控制法庭的司法行为 D. 消除贫富分化的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伯利克里为提高公民参政积极性,对公务人员发放津贴,保证直接民主制度的运行,故选B;材料中“可以维持一个三口之家的生活所需”可知,发放的津贴勉强满足生活所需,无法提高公民生活水平,排除A;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消除贫富分化”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D。‎ ‎22.希罗多德认为“人民的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名声,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苏格拉底则认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他们对雅典民主制的不同认识反映了 A. 大众政治与精英政治的矛盾 B. 公民权利和地位的发展程度 C. 民主与自由的矛盾 D. 民主制在斗争中不断进步 ‎【答案】A ‎【解析】‎ ‎【详解】希罗多德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推行大众政治,苏格拉底则认为抓阄的办法是愚蠢的并不能选举出真正有才能的人参与政治管理,主张精英政治。两人的观点反映出了大众政治与精英政治的矛盾,故A正确。雅典民主制下公民权利和地位都是较高的,材料无从体现其程度,故B错。希罗多德是公元前5世纪的哲学家,当时雅典的民主是奴隶主的民主,也未提及自由,故C错。材料只涉及不同历史人物对民主的认识未涉及斗争与进步,故D错.‎ ‎23.公元前3世纪中叶后,罗马人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国际法,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适用。这部“国际法”(  )‎ A. 与罗马的扩张相适应 B. 废除了贵族的司法特权 C. 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D. 旨在保护罗马公民权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材料中“国际法”指的是万民法,它的产生是与罗马的扩张、疆域不断扩大相适应的,故选A;罗马法维护的是贵族的利益,因此并不会废除贵族的司法特权,排除B;罗马成文法的开端是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的《十二铜表法》,而材料反映的是万民法,排除C;材料信息“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适用”表明,该法的颁布并不是为了保护罗马公民权益,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罗马人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国际法”,联系所学万民法的背景和影响分析解答。‎ ‎24.查士丁尼《法学阶梯》规定“未适婚人不能订立遗嘱,因为他们毫无判断能力。精神病人同样如此,因为他们缺乏理智。”据此可知罗马法(  )‎ A. 强调理性是行为能力的基础 B. 存在因人立法的随意行为 C. 以人人平等的思想指导立法 D. 已经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无行为能力的人不能订立遗嘱,体现了遗嘱等相关法律文件的制定是以公民理性行为为基础的,故选A;材料体现了对儿童、精神病人权利的保护,无法体现因人立法,排除B;“未适婚人不能订立遗嘱,因为他们毫无判断能力。精神病人同样如此,因为他们缺乏理智”不能体现人人平等,排除C;《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古罗马法律体系的形成,排除D。‎ ‎25.下面是《十二铜表法》主要内容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内容可知,《十二铜表法》(  ) ‎ 第一表 传唤 第五表 继承和监护 第九表 公法 ‎ 第二表 审判 第六表 所有权及占有 第十表 宗教法 ‎ 第三表 求偿 第七表 房屋及土地 第十一表 为前五表之补充 ‎ 第四表 家父权 第八表 私犯 第十二表 为后五表之补充 ‎ A. 利于调解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B. 对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进行抵制 C. 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有力工具 D. 成为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产物,是贵族对平民妥协的结果,有利于调解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故选A;《十二铜表法》本质上仍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排除B;《十二铜表法》调解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与奴隶无关,排除C;D选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呈现的内容无关,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材料阅读 ‎26.中国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不同,效果也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 材料二 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 ‎ ‎——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文化研究》 ‎ 材料三 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 ‎——宋濂《元史》卷五八《地理志》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郡县制的特点。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刘邦在地方制度上如何兼顾秦和东方习俗的?有何影响? ‎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最大创新,并分析推行的原因。‎ ‎【答案】(1)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2)制度:实行郡国并行制。影响:导致王国问题的出现,威胁中央集权。 ‎ ‎(3)创新:行省制。原因:元疆域辽阔。‎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得出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根据“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得出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2)制度:根据所学可知,刘邦在地方制度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影响:结合所学可知,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的出现,威胁中央集权。‎ ‎(3)创新:根据“行中书省十有一”得出行省制。原因:根据“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得出元疆域辽阔。‎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 ‎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演变。‎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答案】(1)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2)原因: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 ‎【解析】‎ ‎(1)从“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以看出汉代选拔人才标准是德行;从“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得出魏晋时期以门第作为选拔标准;从“按科应试,共同竞争”得出唐代以后以科举考试的成绩为标准。‎ ‎(2)从“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可以得出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进一步得出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科举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为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为了独揽大权,一方面采取措施削弱丞相的权力,如从建元元年到建元六年,短短六年之内,就罢免了卫绾、窦婴、许昌三位丞相;剥夺丞相“主臣”、“除吏(任免官吏)”的人事大权等,另一方面,为了弥补因削弱相权而带来的空缺,汉武帝提拔了一批出身低微但又才华横溢的文人、近臣,并让他们参与朝政,从而培养出了一批紧密团结在自身周围而又能与丞相为首的官品分庭抗礼的内朝官。‎ ‎——摘编自郜金山《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的研究》‎ 材料二 明成祖永乐初年,阁臣的地位还较低,大都是些编、检、讲读之官,没有官署,行政上与诸司没有从属关系——“不得专制诸司”,阁臣主要奉皇帝旨意办事。……自宣宗后,入职文渊阁的大臣均相继晋尚书,且日后大学士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这些都标志着内阁成员地位的提高,也为阁权在其强势时期凌驾于部权之上提供了契机。内阁根据上谕草拟诏敕,但如果内阁认为上谕有假或不妥,则可以封还上谕,等皇帝再示明白之后方可草拟。‎ ‎——摘编自张海英《明代内阁制度的盛与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立内朝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内朝与明代内阁的共同点,并分析明代内阁制度的变化。‎ ‎【答案】(1)原因:丞相权力严重威胁了皇权专制;削弱相权导致了中枢权力的空缺。‎ 特点:内朝官员出身与职位低微;内朝官员皆是皇帝的亲信近臣;内朝官员可能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内朝官员可以制衡丞相为首的官员。‎ ‎(2)共同点:服务于皇权专制。‎ 变化:内阁大臣由只备皇帝顾问到可以草拟诏令;从无权管理六部到凌驾于部权之上。‎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中的“除吏”“空缺”得出:丞相权力严重威胁了皇权专制,削弱相权导致中枢权力的空缺。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中的“出身低微”“近臣”“参与朝政”“分庭抗礼”得出:内朝官员出身与职位低微;内朝官员皆是皇帝的亲信近臣;内朝官员可能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内朝官员可以制衡丞相为首的官员。‎ ‎(2)第一小问“共同点”,据材料中的“为了独揽大权”“参与朝政”“奉皇帝旨意办事”得出:服务于皇权专制。第二小问“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内阁的职权、地位等作答。‎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 ‎——任建林《关于古代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 材料二 ‎ 这种以“民主”为核心的“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的条文中。它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量刑定罪都有章可循;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如规定“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 ‎——摘编自于语和《〈法经〉与〈十二铜表法〉之比较研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民主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的具体表现?近代西方借鉴了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哪些准则? ‎ ‎(2)材料二中的“他们”属于哪一社会阶层?据材料二,指出《十二铜表法》颁行的意义。‎ ‎【答案】(1)表现:就范围而言,仅为“公民”的民主,广大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就性质而言,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就形式而言,是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民主形式,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准则:平民政体;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 ‎(2)阶层:平民。‎ 意义: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量刑定罪有章可循,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解析】‎ ‎【详解】(1)表现:可从民主的范围、性质、形式等角度进行回答,即仅为少数“公民”的民主,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准则:根据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深远影响,可从平民政体、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等角度分析回答。 ‎ ‎(2)阶层:根据“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结合所学可知,“他们”是平民。‎ 意义:根据“有了成文法典”得出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根据“量刑定罪都有章可循”得出量刑定罪有章可循,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根据“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得出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