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宾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个小题,共60分)‎ ‎1.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重礼敬德”的中华长河中沉淀下来,孔子所说的“礼”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 )‎ A. 维护了君主专制 B. 确保了社会和谐发展 C. 巩固了宗法等级制度 ‎ D. 加强了思想控制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他提倡的“礼”在春秋时期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周王统治秩序的稳定,巩固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故C项正确。春秋时期还未出现君主专制,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夸大了“礼”的作用,孔子的思想主张在当时的影响比较有限,排除。周王和诸侯并没有采用孔子的“礼”主张,没有体现加强思想控制,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 ‎2.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汉代董仲舒则完成了儒学意识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是指 A. 吸收不同派别思想神化君权 B. 用法家思想来取代仁政学说 C. 宣扬君权至上维护专制统治 D. 汲取佛道理论确立天理体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期董仲舒吸收法家、阴阳家和道家思想对传统儒学思想进行改造,宣扬“君权神授”,神化了君权。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董仲舒吸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不是用法家思想取代仁政学说;C选项错误,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而非君权至上;D选项错误,汲取佛道理论确立天理体系的是宋明理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 某学者在谈到宋明时期两位儒学大师时,曾经这样比喻:第一个人,看见敌机来了,他会教弟子爬到书架上翻查飞机种类、性能以及放空方法;第二个人会让弟子闭目静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不为机声所慑。“第二个人”指的是 A. 老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守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比喻意在说明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认识论的不同,程朱理学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符合第一人的举动,故C项不正确。陆王心学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符合第二人的举动,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4.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张 A. 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B. 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D. 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表明这些主张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精华的传承,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经世致用思想,故排除A。材料思想继承古代民本思想,而非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故排除B。明清新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故C项表述错误,故排除。‎ ‎5.根据下面的两幅图片,可以得知 A. 古代中国科技主要服务于生产和贸易 B. 古代中国科技的实用性与稳缓性 C. 古代中国科技的传统性和落后性 D. 闭关锁国政策遏制了科技的进步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项说法错误,古代科技主要服务生产,具有实用性,服务于“贸易”说法错误,排除A;古代科技主要服务生产,具有实用性,从战国到清代,指南针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具有稳缓性,故B正确;古代中国科技的传统性,不能说科技具有落后性,只能说科技应用不科学、合理,故C错误;图片无法体现闭关锁国政策遏制了科技的进步,故D正确。‎ ‎6.宋代书画家大量订制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的也很多,这种现象 A. 加速艺术品的商业化 B. 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 C. 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 D. 推动重商观念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大部分属于画家专业用品,不完全属于艺术品,故A项错误;材料“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现象多”,这种现象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书画家大量订制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这种现象与市民阶层的壮大有关,但与促进市民阶层壮大无关,故C项错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商业的发展一直受到抑制,没有形成重商观念,故D项错误。‎ ‎7.甘薯传入有助于解决中国人口增加与粮食不足问题,甘薯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图书写下了详细的生产指导,用以推广甘薯种植。这部图书是 A. 《齐民要术》‎ B. 《农书》‎ C. 《本草纲目》‎ D. 《农政全书》‎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明朝时甘薯传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属于南北朝时期,排除A;《农书》属于元朝,排除B;《本草纲目》属于医药学著作,与材料无关,排除C;《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故包括了甘薯种植的内容,D项正确,所以选D。‎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词“甘薯”“就有一部图书写下了详细的生产指导,用以推广甘薯种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8.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市民文化”是指反映城市居民生活的文化,是社会底层文化的代表。《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元曲和小说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为适应市民生活需要的条件下而产生的,均属于“市民文化”形态,故①、③、④项符合题意。程朱理学是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不是社会底层文化的反映,故②项不符合题意。汉赋是统治阶级上层的文化代表,反映的是当时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不属于“市民文化”形态,故⑤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②⑤错误,故排除ABC,选D。‎ ‎9.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 A. 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B. 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C. 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D. 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过程:早期人文主义的起源(古希腊先哲)--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成熟(启蒙运动),材料所问“朦胧稚嫩”时期指的是人文精神的起源时期,故正确答案为选项A。B选项但是已经初步成熟;C选项已经相当成熟;D选项已经发展很完整了。‎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智者学派主张 ‎10.智者学派三个代表人物的观点:普罗泰格拉提出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希庇阿认为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特拉西马库指出所谓法律的公道是强者利益的体现。这反映出他们思想的共性是认为( )‎ A. 道德和法律均是人为产物 B. 道德和法律来自于自然天性 C. 社会上的人都应具备美德 D. 需要冲破旧的道德法律观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 所谓法律的公道是强者利益的体现”可知,三个人都认为道德和法律来自于自然天性,选项B正确;选项A与希庇阿观点不符,排除;选项C表述绝对,而且希庇阿和特拉希马库均为提出道德的主张,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11. 有人评价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对此评价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把思考重点从自然引向自我 B.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启发人们去追寻人生真谛 C. 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D. 体现了苏格拉底提出的“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本题考查苏格拉底人文精神主张相关内容——对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认识。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从天上请回人间”,即在肯定“人”。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C三项均能够体现题干主旨,正确。而D项“吾尤爱真理”,不符合题干主旨,不符合题意,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对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认识 ‎12.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叙述 历史时期 A 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 古代希腊 B 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 文艺复兴 C 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 宗教改革 D 从人文主义走向理性主义 启蒙运动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16世纪初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提倡简化宗教仪式,并没有取消。故C项的表述错误;其他三项的表述均与史实相符。‎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3. 许倬云在《现代文明的成坏》中说:“欧洲启蒙……回归到一个理性的真神信仰,‘神’其实只是理性的代名词,而‘人’,既是神的产物,也代表理性和神赋予的自由。” 下列对“神赋予的自由”的理解准确的是 A. 生而平等 B. 天赋人权 C. 信仰自由 D. 独立自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启蒙思想,题眼是“而‘人’,既是神的产物,也代表理性和神赋予的自由”。“神赋予的自由”主要体现的是人的思想自由,没有涉及“生而平等”,故A项错误;根据“‘人’……代表理性和神赋予的自由”,可知“人”的自由重点是人权即天赋人权,故B项正确;C、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 ‎14.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还要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这体现出启蒙运动的特征是 A. 迫求个人独立自由 B. 注重国家管理民主化 C. 倡导依法治国理念 D. 主张核心理念制度化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介绍了启蒙运动中对核心思想的态度问题,启蒙运动提出观念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启蒙思想家还对这些思想的实现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所以体现出理念的制度化,本题选择D选项。A、C选项停留在理念层面;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这点。‎ ‎15.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 A. 推动了当时社会变革 B. 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C. 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D.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信息“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再由材料信息“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同样合法的行为”可知,卢梭反对君主专制,故C项是二者的相同点。卢梭的主张推动了法国大革命,而黄宗羲的思想未推动当时社会发生巨大变革,A项错误;B、D两项均只与卢梭相符,与黄宗羲不符。故答案选C。‎ ‎16.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则因提出进化论,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两人的学说都 A. 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B. 提升了宗教神学的权威 C. 反映了工业时代的要求 D. 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牛顿……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都促进了人们理性思维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故A项正确;两人的学说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权威,故B项错误;牛顿不属于工业时代,故C项错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产生于19世纪,不可能促进启蒙运动的发展,故D项错误。故选A。‎ ‎17. 以下是四位同学对下图所示两部文学名著共同点发表的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都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 B. 都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C. 都展示法国的社会文化生活 D. 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间喜剧》反映19世纪欧洲法国社会的现实,是现实主义作品。《战争与和平》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作,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故D正确,排除A、B、C。‎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8.下表反映的是贝多芬奏鸣曲的创作情况。这可用于说明贝多芬的音乐创作 时期 特色 第一期(1792〜1800年)‎ 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作品充满了时代精神 第二期(1801〜1814年)‎ 这一时期作品最显著的特征是表达了人世间的热情和心声 第三期(1815〜1827年)‎ 该时期作品都有绝对自主的形式 A. 对古典乐派技巧加以继承 B. 完成了从古典到浪漫的转变 C. 避开传统音乐的旋律因素 D. 结构不明确,力度极端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古典乐派讲究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和谐的音响与严密的逻辑。乐曲多以严肃,稳重为主,崇尚理性,而对感情的表现为含蓄内在。可见贝多芬奏鸣曲第一期音乐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强调理性,具有古典乐派的风格。而第二期开始注重表达了人世间的热情和心声,属于浪漫主义风格,贝多芬奏鸣曲前后完成了从古典到浪漫的转变,故选B。A项只符合第一期音乐的风格特点,表述不全面,排除A。第一期中音乐就体现了传统音乐的旋律因素,故C表述错误,排除C。第一期中音乐就体现了古典乐派讲究严谨的结构的特点,故D 表述错误,排除D。‎ ‎19.李鸿章凭淮军实力日渐强盛。一次,他在游孔林时说道:“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李鸿章这样评价孔子,其背景最可能是 A. “师夷长技”思想萌发 B. “中体西用”思潮兴起 C. “托古改制”思想产生 D. “尊孔复古”思潮泛滥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师夷长技”思想萌发是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李鸿章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故A项错误;据材料“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即“中体西用”思潮兴起,故B项正确;“托古改制”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故C项错误;“尊孔复古”思潮是袁世凯复辟时期提出的,故D项错误。‎ ‎20.19世纪90年代末,某著述刊出后,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被守旧顽固派攻击为“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的叛逆之作。该著述是 A. 《海国图志》‎ B. 《孔子改制考》‎ C. 《变法通议》‎ D. 《天演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中“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指的是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的理论,1898年,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故选B项。‎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维新变法 ‎21.陈独秀说:“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做同类的‘人’看待,不要当做机器、牛马、奴隶看待。”这表明陈独秀 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主张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接受了社会主义的思想 D. 否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做同类的‘人’看待”可以看出,此时陈独秀已经相当重视劳动者,即强调劳动者的价值,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排除;道德问题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D项说法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 ‎22.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 A. 武装夺取政权 B. 走十月革命道路 C. 建立议会共和 D. 实行新三民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24年可知,这一时期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明确反帝反封建,因此这里的办法指的是实行新三民主义,选项D正确;武装夺取政权、建立议会共和在1924年之前已经实施,但是根据材料“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可知,选项A、C在孙中山看来均不属于办法,排除;孙中山是资产阶级,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道路,选项B排除。‎ ‎23.《中共党史的“黄金时代”:延安13年改革开放30年》一文指出:延安13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黄金时代”提出了 A.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 新民主主义理论 C.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答案】B ‎【解析】‎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志即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日益成熟,在延安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人民解放战争从胜利走向胜利,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4. “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该文应出自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人民民主专政》‎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根据题中的关键词“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人民内部的矛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知,该文出自1956年毛主席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新民主主义论》是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的作品,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论人民民主专政》是1949年建国前毛主席的作品,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毛主席写的关于正确处理重工业与轻工、农业的关系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文章,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故D项正确。‎ ‎25.1992年,邓小平南下视察,途中就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做了深刻阐发。这一系列阐发 A. 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问题 B. 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地位 D.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答案】A ‎【解析】‎ 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故A项符合题意;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中共十四大,故B项错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地位是中共十四大,故C项错误;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是中共十七大,故D项错误。‎ 点睛: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进一步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26.中共十八大文件:“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材料反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共同点是 A. 解决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B. 中国向何处发展 C. 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 D.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题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共同点”。毛泽东思想解决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邓小平理论主要解决中国向何处发展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故A、B、C三项均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共同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体现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特征,故D项正确。‎ ‎27.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回答的共同问题是 A. 社会主义革命问题 B. 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C. 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 D.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问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涉及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故选B项;毛泽东思想主要涉及社会主义革命问题,A选项排除;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改革开放后形成的新理论,主要涉及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与民主革命无关,C选项排除;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无关,D选项排除。‎ ‎28.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后,爱因斯坦的理论却无人质疑,并且全球掀起了爱因坦热斯,世界各地纷纷邀请他前去讲学。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量子力学理论被实验验证 B. 广义相对论被实验验证 C. 爱因斯坦的大力宣传推广 D. 战后人们渴求科学技术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量子力学理论是一大批物理学家共同创立的杰出成果并非爱因斯坦个人的贡献,与材料不相符合,故A项错误;广义相对论的逐渐被科学实验论证成为爱因斯坦理论有被怀疑到支持的巨大转折,故B项正确;爱因斯坦更人的大力推广虽然会改变人们对其理论的认识但作用极为有限,故C项错误;战后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渴求有一定作用,故D项错误。‎ ‎29.据日本《每日新闻》援引美国方面的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人日本小笠原,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日美这一会谈的背景是 A. 古巴导弹危机 B.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C.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D. 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1967年美日就关于中国核武器的事情达成的协议。结合所学知识,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此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故选D。A项是1961年;B项是1970年;C项是1950年。‎ 考点: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新中国的科技·国防科技的发展 ‎30.如图是一本书的封面,根据封面设计,可以判断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 )‎ A. 毛泽东是如何在1957年夏天提出“双百”方针的 B. 在“百家争鸣”方针指导下,1957年我国学术界取得的重大成就 C. 主要阐述的是1957年“双百”方针对我国文艺界的指导作用 D. “双百”方针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开始后逐渐被破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7年反右扩大化导致“双百”方针逐渐遭到破坏,因此会出现由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选项D正确;双百方针提出时间是1956年,选项A排除;选项B、C与题干主旨不符,题干描述的是双百方针逐渐在阶级斗争氛围中被冲击、破坏,排除。‎ 二、非选择题:(31题10分,32题16分,33题14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信徒的获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更不靠赎罪券。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三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说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观点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中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学说,如何理解该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 ‎(3)材料三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发展变化。‎ ‎【答案】(1)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否定了神或者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和人的作用,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2)学说:“因信称义”。理解:该学说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宗教信仰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 ‎(3)发展:自由是天赋予人的权利,不可侵犯和抛弃,要以法律作为保障。内涵变化:由人文精神发展到人文思想再到人权思想。‎ ‎【解析】‎ ‎【详解】(1)积极意义:根据材料“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可知,智者学派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否定了神或者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和人的作用,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2)学说:根据材料“信徒的获救……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可知,这是“因信称义”。理解:根据材料“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更不靠赎罪券”可知,该学说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根据材料“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可知,该学说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宗教信仰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 ‎(3)发展:根据材料“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那么人民的自由虽说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可知,自由是天赋予人的权利,不可侵犯和抛弃,要以法律作为保障。内涵变化:根据三则材料的主旨可知,人文主义的内涵由人文精神发展到人文思想再到人权思想。‎ ‎32.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拟举办“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西方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840年后中华文明面临新旧嬗变。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吸收西方成果,先后提出各种主张。如: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③“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孔子改制考》)。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请你对上述主张进行归类,并概述各种主张的社会实践及其特点。‎ 派别 思想主张 社会 实践 特点 ‎① ‎ ‎② ‎ ‎③ ‎ ‎④ ‎ ‎(2)作为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解释其中两个主张的实质和作用。‎ 主张 实质 作用 ‎【答案】(1)思想主张、社会实践及特点:‎ 派别 思想主张 社会 实践 特点 抵抗派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抵制外国侵略 没有付诸实践 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洋务派 学习西方技术(或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器物、技术 维新派 要求变法维新(或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民主主义者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2)‎ 主张 实质 作用 ‎①‎ 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御敌强国 开阔国人视野,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道路 ‎②‎ 在保存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利用西方科技自强求富 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后来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推进 ‎③‎ 改革封建专制制度,变法图存 突破洋务派主张,掀起维新运动;改良道路行不通 ‎④‎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科学发展 ‎【解析】‎ ‎【详解】(1)社会实践及其特点:根据材料“师夷长技以制夷”可知,①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其主要的思想主张是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抵制外国侵略。其实践是,只是提出主张,并未付诸实践。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林则徐、魏源未代表的抵抗派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根据材料“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知,②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其主要的主张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在社会实践方面,洋务派兴起了洋务运动。特点方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认为通过学习西方器物和技术可以实现国家富强。根据材料“‘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 (《孔子改制考》)”可知,③这一派别是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其主要的思想主张是要求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在社会实践方面,康有为等人在光绪帝支持下兴起了维新变法。与之前地主阶级相比,其主要的特点是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可知,④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属于民主主义者,其在思想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在实践方面主要是兴起了新文化运动。从特点方面看,这一派别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实质和作用:以洋务运动为例,该运动的实质是地主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御敌强国,维护清朝统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通过学习西方科技,开阔国人视野,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道路,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以维新变法为例。该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变法图存。从作用来看,维新变法运动突破了学习器物阶段,进入学习制度阶段,当时其结果证明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33.20世纪以来的三大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三大理论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11月12日)》‎ 材料二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理论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在军阀割据的时候,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了政权。……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就要在每一时期,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都坚持从实际出发。‎ ‎  ——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1978年9月16日)》 ‎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列知识结构中字母代表的内容。‎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 ‎(2)根据下列材料,简述三大理论间依次“继承”的主要表现。邓小平是怎样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 ‎ ‎(3)20世纪以来的三大理论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思想领域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答案】(1)新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继承:毛泽东思想继承新三民主义精神,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邓小平理论继承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解决: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3)应有利于解决现实重大问题;具有继承与发展的特征等 ‎【解析】‎ ‎【分析】‎ ‎(1)依据所学知识而克制,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指导国民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故A处应该是新三民主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故B处应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故C处应该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邓小平理论中指导改革开放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故D处应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表现”,依据材料信息“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就要在每一时期,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都坚持从实际出发”可以得出毛泽东思想继承新三民主义精神,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邓小平理论继承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为了“实事求是”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3)结合20世纪以来的三大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思想领域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应有利于解决现实重大问题,具有继承与发展的特征等。‎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调动和运用知识,首先审清设问,然后根据设问联系所学相关知识即可。‎ ‎【详解】‎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