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2020学年高二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题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2019-2020学年高二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题7

广东省2020年历史合格性模拟试题(7)‎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这些受提拔的人主要来源于 A. 开国功臣 B. 皇亲国戚 C. 科举考试 D. 地方推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通过科举考试选派了大量文官担任官职。故答案为C项。A项宋朝不以开国功臣及其后代为官吏主要来源,排除;B项宋朝不以皇亲国戚为官吏主要来源,排除;D项地方推荐属于察举制,盛行于汉朝,排除。‎ ‎2.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B. 万民法的出现 C. 罗马帝国的建立 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编撰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故选D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出现的标志,排除A;万民法出现于罗马帝国时期,并非是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排除B;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D。‎ ‎3.英国工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握和扩大政治权力是通过 A 暴力革命 B. 议会选举改革 C. 想组解放运动 D. 国王授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英国工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握和扩大政治权力是通过议会改革,故选B项;ACD项都不是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掌握和扩大政治权力的方式,排除。故选B。‎ ‎4.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实际掌握俄国国家政权的是 A. 沙皇 B. 布尔什维克 C. 工兵代表苏维埃 D.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局面,而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选D项。‎ ‎5.“《资政新篇》的提出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这就是它已经明显地展示出这场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这是指《资政新篇》‎ A. 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B. 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 C. 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 D. 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 ‎【答案】B ‎【解析】‎ ‎《资政新篇》是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体现了太平天国顺应世界潮流、顺应近代化的时代特征,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是《天朝田亩制度》而非《资政新篇》,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资政新篇》没挽救太平天国,并未给太平天国带来新生机,也未开启太平天国的新使命,所以选项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6.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时间“1986年”、“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可知,这是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属于直接选举,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符合题意,故B 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建国初期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间接选举,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制度,故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7.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古巴导弹危机 B. 东欧剧变 C. 苏联解体 D. 欧盟成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两极格局最终瓦解的标志是苏联的解体,故选C项;古巴导弹危机和东欧剧变发生于苏联解体之前,排除AB;欧盟成立于苏联解体以后,排除D。故选C。‎ ‎8.张瀚是明代工部尚书,他的祖辈在成化年间(1465-1487年)从卖酒转营织,由一张织机发展到三十多张,雇佣织工甚多,收购产品的布商盈门,因此家业大富。这反映了当时 A. 政府废除重农抑商政策 B. 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C. 近代工业开始起步 D. 官营手工业仍居主导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雇佣织工甚多”可知当时出现了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故选B;明朝时并未废除重农抑商,排除A;当时中国没有出现机器生产,没有近代工业,排除C;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故选B。‎ ‎9.“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但不走通常的东往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这里的“我”是指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麦哲伦 D. 达·迦马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析题干材料“便不走通常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可知,此航海家坚持“地圆说”,认为向西航行也能到达印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航海家为哥伦布,B选项符合题意;迪亚士与达·伽马都是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向东航行,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前哥伦布已经向西航行到达了美洲,不能说“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ACD选项排除。‎ ‎10.成立于1868年的济南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从1911年到1918年,瑞蚨祥在北京又开办了2处新店,几乎占了北京大栅栏半条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是 A. 中华民国的建立 B. 欧洲帝国主义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 C.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 中华民国政府提倡国货 ‎【答案】B ‎【解析】‎ ‎【分析】‎ 题干中标明时间是“从1911年到1918年”也就是一战期间。题干强调的是“迅速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综上所述,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属于主观因素,不是客观因素,故排除。‎ ‎【详解】‎ ‎11.下图是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的变化趋势图。苏联所占份额上升得益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赫鲁晓夫改革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执行于1918年—1921年,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执行于1921—1928年,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通行于1928年以后,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故C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首先,把握材料的时间“1929—1938年”;然后注意图中美国和苏联数据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12.中国“一五”计划国家时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则的核心目标是 A. 建立工业化的基础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恢复国民经济 D.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五”计划中工业建设站58.2%,说明当时“一五”计划以重工业为中心,所以核心目标是建立工业化基础,故选A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提出是20世纪90年代,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一五”计划是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前提下展开的,排除C;材料内容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无关,排除D。故选A。‎ ‎13.二战中,40%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仍用英镑结算,英镑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种国际储备货币。为改变这一状况,二战后美国积极筹建 A. 布雷顿森林体系 B. 关贸总协定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马歇尔计划 ‎【答案】A ‎【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核心,以美元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种国际储备货币的体系,是二战后美国为提高美元地位而积极筹建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关贸总协定和材料主旨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集团,和材料主旨无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马歇尔计划属于援助欧洲经济的计划,也和材料主旨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本题考查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筹建的背景。‎ ‎14.‎ ‎ 近代史上西方文化不断传入,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张有才的爷爷张富贵1915年结婚,由于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结婚典礼上他的穿着应该是( )‎ A. 对襟褂子 B. 唐装 C. 西装 D. 长袍马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根据材料“由于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联系时间是在1915年的民国时期,服饰方面,西服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的服装。故应选C西装,ABD不符合材料,排除。‎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衣食住行 ‎15.老子是春秋晚期的思想家,其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在于 A.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B. 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C. 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D. “无为面治”"的政治主张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故选A;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是老子思想中的落后部分,排除B;老子不主张唯物主义世界观,排除C;“无为而治”不是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排除D。故选A。‎ ‎16.孟德斯鸠指出:“暴君之所以有权力,正在于他剥夺别人的生命”,“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基于此认识,他提出 A. 人民主权 B. 天赋人权 C. 三权分立 D. 自由平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孟德斯鸠主张实行三权分立来限制权力,选项C正确;孟德斯鸠并未提出人民主权说,选项A排除;天赋人权是卢梭的理论,选项B排除;自由平等不符合材料中要求限制权力的认识,选项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理解。‎ ‎17.陈独秀曾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两位先生”是指 A. 民生与民权 B. 自由与革命 C. 平等与博爱 D. 民主与科学 ‎【答案】D ‎【解析】‎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领袖,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这两位先生又称“德先生”、“赛先生”,故选D。AC是孙中山的思想;自由与革命不符合新文化运动思想主张,排除B。‎ ‎18.VR艺术是指以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手段,并加以运用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发展的前提是 A. 计算机技术 B. 航天技术 C. 生物技术 D. 原子能技术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计算机技术。根据“以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手段”可知VR艺术的发展得益于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是计算机技术的主要内容。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原子能技术的发展与VR艺术的发展无关,故排除B、C、D项,故选A。‎ ‎【点睛】VR艺术是伴随着“虚拟现实时代”的来临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而独立的艺术门类,关于VR艺术有如下的定义:“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手段加以运用的艺术形式,我们称之为虚拟现实艺术,简称VR艺术 ‎19.2017年5月5日,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首飞成功,中国“大飞机梦”终于得以实现。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发展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其中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开始的是 A. 冯如制成中国首架飞机 B.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 C. 北京至天津航线的开通 D. “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答案】A ‎【解析】‎ ‎1909年冯如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A正确;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事业拉开了序幕,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BCD不符合“我国航空事业开始”,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我国航空事业开始”,结合所学冯如制成中国首架飞机的知识分析解答。‎ ‎20.“它凝聚着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时代特征的正确把握,对‘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么样建设党’这一关系我们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的深刻思索。它是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材料中的“它”应该是 A. 邓小平理论 B. 科学发展观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故C正确;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排除A;科学发展观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没有涉及党的建设问题,排除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涉及“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排除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盂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述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是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说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摘编自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摘编自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学者是如何改造孔孟的儒家思想的?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的时代气息。‎ ‎【答案】(1)改造:汉代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在汉代也确立了正统的地位,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时代气息:君主专制受到质疑;经世致用受到重视;工商皆本思想凸显。‎ ‎【解析】‎ ‎【详解】(1)根据“由孔盂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述信的庞杂思想体系”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儒家思想的胜利”指的是董仲舒的新入学确立了独尊的地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根据“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和所学内容可知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的时代气息主要是质疑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和工商皆本。‎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起人类历史就开创了“世界历史”的观点,清楚地表明经济全球化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从16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时代,至今已经经历了500余年。在此期间,市场经济不断向全球扩张,从而启动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战后以来,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在科技革命和信息经济的推动下,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业已发展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摘编自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是在南北差距甚大,南北冲突尖锐的条件下形成的。尽管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等一系列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囿于经济实力薄弱、综合国力不强,在国际事务中无足轻重,所以它们往往成为经济全球化代价的主要承担者。在世界市场的全面竞争中,由于资源、劳动力等传统因素作用相对下降,科学技术作用增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无力的地位,其必然结果是导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摘编自邵培仁、陈兵《经济全球化利利弊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影响。‎ ‎【答案】(1)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和街外殖民活动:工业革命的开展;两极格局的瓦解;市场经济体制的扩展;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2)影响: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推动了批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不断向全球扩张,战后以来,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在科技革命和信息经济的推动下”的信息归纳回答。‎ ‎(2)依据材料二“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无力的地位,其必然结果是导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加大”的信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分析回答。‎ 点睛: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根本推动力;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是基本技术手段;两极格局结束消除了政治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跨国公司、区域集团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