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学案

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 考点 考试内容及要求 命题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b);②中共八大的召开(b);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④“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破坏(b)‎ ‎20世纪50至70年代探索社会建设道路的实践是浙江新高考命题重点之一;新高考注意对经济建设中的经济体制变动及经济现象特点及影响的考查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b);②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b)‎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d)‎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奠定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2.路线方针 ‎(1)提出路线: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2)指导方针: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3.“一五”计划 ‎(1)基本任务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国家工业化 ‎①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②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4.三大改造 ‎(1)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2)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5.历史意义 ‎(1)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6.存在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 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失误 ‎1.成功的探索 ‎(1)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十大关系,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2)1956年中共八大 ‎①内容 a.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即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提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即集中力量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3)八字方针: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探索中的失误 ‎(1)原因: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2)表现 ‎①事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③危害: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3.十年建设成就 ‎(1)工业: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等十几个基础行业。‎ ‎(2)交通: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 ‎(3)能源:到1965年石油实现自给。‎ ‎4.“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表现:在“全面夺权”的狂潮中,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整顿 ‎①周恩来调整和整顿经济,使国民经济有所恢复。‎ ‎②邓小平全面整顿,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 ‎(3)危害 ‎①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②“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 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失误的原因 ‎1.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包括:破除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中共八大正确方针的指导;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整风运动,积极听取党内外人士的批评和建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国民经济。党和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抵制“左”倾错误,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的主要原因。‎ ‎2.当时的社会主义处于探索时期,失误和挫折是难免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严重受挫。经济上的失误主要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产生了不良影响;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规律,致使“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反右倾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文化大革命”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当然也由于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急于求成,盲目冒进。‎ ‎1. (2017·4月浙江选考,T14)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 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选D。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新中国实行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在和平的条件下,生产资料完成的“逐步的和平转变”,故D项符合题意;A、B项是关于发展生产力的,C项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相关内容,故排除。‎ ‎2.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解析:选A。由材料信息“‘一五’计划”“住宅建设……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受到抑制”等可推断出,当时我国的工作重心在重工业建设上,A项符合题意。B、C、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 ‎3.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发动了一次农村生产关系改革,其宗旨是提高农业产量、防止富农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对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 A.消灭农村封建土地关系   B.主要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C.对农民实行军事化管理 D.土地经营权下放到农户 解析:选B。1953年与实行三大改造同时进行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以便于为工业生产提供服务,故选B项。‎ ‎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工作重点的转移 ‎(1)标志: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内容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 ‎④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3)意义 ‎①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③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2.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 ‎①原因 a.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中,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 b.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③意义: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 ‎①方针: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②表现:按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 ‎3.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过程 ‎①设立经济特区 a.设立: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b.意义: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②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a.过程: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b.意义:增强了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③开辟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④开发开放浦东: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成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2)格局: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3)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4)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特点 ‎1.内容 ‎(1)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 ‎(2)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进行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开始的,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了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第二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 ‎2.特点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3)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1.考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邓小平的讲话  (2019·4月浙江选考,T15)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该讲话的意义在于(  )‎ A.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B.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完全形成 C.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D.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解析:选C。根据材料“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次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C项符合题意。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成为我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伟大开端,A项排除。中共十五大的召开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完全形成,B项排除。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D项排除。‎ ‎2.考向:进入21世纪,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状况 (2018·4月浙江选考,T14)下表所示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计》(略表)。它反映了(  )‎ ‎2000‎ ‎2006‎ ‎2010‎ ‎2011‎ ‎2012‎ ‎2013‎ 中国对中亚出 口额(亿美元)‎ ‎7.7‎ ‎52.3‎ ‎165.3‎ ‎185.8‎ ‎213‎ ‎232.3‎ 中国对中亚进 口额(亿美元)‎ ‎10.5‎ ‎35‎ ‎135.8‎ ‎210.2‎ ‎246.4‎ ‎270.3‎ ‎①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进出口额呈上升趋势 ‎②世界银行主导下的金融合作产生积极效果 ‎③结伴而不结盟关系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彰显活力 ‎④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地区的多边贸易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由材料表格信息可知①正确;材料信息与世界银行无关,②错误;由材料信息可知③正确;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④的结论,④错误。故选C。‎ ‎3.考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2017·11月浙江选考,T16)下图所示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农村改革激发了生产积极性 B.经济体制改革催生第三产业 C.改革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 D.农民承包具有自发性的特点 解析:选A。从题目所给漫画的画面信息及文字注释,“一九八四年”“农民自动承包荒山造林”可知,这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植树造林不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故B项错误;生态意识是指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右图反映的是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C项错误;农民自动承包不是自发承包,是在国家指导下进行的,故D项错误。‎ ‎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历史性跨越 ‎(1)背景 ‎①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 ‎②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标志 ‎①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②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 ‎①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②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2)中共十五大(1997年)‎ ‎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③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⑤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初步建立 ‎①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②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5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1)原因: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苏联模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国外经验,决定实行对内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第三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3)结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1. (2016·10月浙江选考,T15)漫画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下图所折射的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资源配置问题,在下列哪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框架?(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解析:选C。漫画反映的是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结合所学,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2. 下图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我国(  )‎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多种所有制经济开始共同发展 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D.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解析:选D。到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1978-2008年市场调节价比例不断上升、政府定价比例不断下降反映了这个趋势,故选D项。‎ ‎3. 观察下图《解放后市场米价衔接数据图》,分析造成20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大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D.科技兴农成效显著 解析:选A。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米价格看,出现反复的价格波动,联系这一时期的经济形势可知其受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影响,故A项正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2001年,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B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涉及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大米价格的波动无关,故C项错误;科技兴农有助于农业产量增加,难以说明材料中价格的反复波动,故D项错误。‎ 课后作业(七)‎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衢州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下图所示为中国某年份经济成分结构图。该年份最有可能处于(  )‎ A.1946—1949年 B.1949—1956年 C.1956—1976年 D.1978—1992年 解析:选B。本题考查阅读图片判断所处经济时期的能力。所给经济成分结构图包含三类性质的经济,私人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小,由此可判断该结构图所示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过渡时期)的经济结构,B项正确。错选A项,1946—1949年中国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参上),图示中只有三种经济成分。错选D项,错将今天的私营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同于个体农业。‎ ‎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有50个,中部地区有32个,‎ 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35个,但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均是空白。这反映了(  )‎ A.便于苏联就近对中国援助 B.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C.东南地区的工业体系完善 D.加强中国工业实力的要求 解析:选B。便于苏联就近对中国援助主要是在东北地区,与材料“中部地区有32个,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35个”不符,故A项错误;从企业在空间的分布不难看出,军用企业建在内地的目的是保障经济安全,故B项正确;东南地区工业体系完善材料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加强中国工业的实力要求与企业空间分布并不直接相关,故D 项错误。‎ ‎3.观察漫画《敬祝进步》,它主要反映了(  )‎ A.经济建设中的“浮夸风”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人们高涨的建设热情 D.三大改造基本结束 解析:选C。本题考查1953-1954年经济建设状况。“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材料中只提到1953年和1954年两个年份,因此B、D两项表述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无法看出“浮夸风”,排除A项。故C项正确。‎ ‎4.造成下表1958—1962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1953—1957年 ‎1958—1962年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38.7‎ ‎54.9‎ 流入农业的资金(%)‎ ‎7.6‎ ‎11.4‎ A.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计划体制 B.发动“大跃进”运动不断提升工农业指标 C.贯彻中共八大决议实现综合平衡稳步前进 D.实施“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轨道 解析:选B。从表格中数据可看出1958—1962年流入重工业的资金比例大幅增长,流入农业的资金也有较快增长。 “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造成这一现象,故选B项。‎ ‎5.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工作会议根据陈云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售的九条办法》。据统计,全国精简下来的近2 000万职工中,有67%回到农村。这表明(  )‎ A.中央决定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 B.中央对党的“左”倾错误的调整 C.违背“一五”计划城镇化建设要求 ‎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初见端倪 解析:选B。据题干及所学可知,1959—1961年由于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1960年冬开始,中央对党的“左”倾错误进行调整,故选B项。‎ ‎6.(2019·浙江省“五校联考”高三考试)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在意大利罗马召开,各国专家纷纷预测,中国绝不可能养活10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走向灾难。毫无疑问,后来这一预言被无情地粉碎了,在这其中起到重大作用的是(  )‎ ‎①“第二次绿色革命” 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③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 ④“八字方针”的实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方面的成果。题目中出现的是1974年的预测,而农业生产合作社出现在1953—1956年间,“八字方针”的实施是在1960年,从时间上看③④可排除,故答案为A。‎ ‎7.1980年,时任海盐县衬衫总厂厂长的步鑫生,打破“大锅饭”,推行了一套独特的经营管理办法,成为名动全国的改革先锋。步鑫生的成功说明当时(  )‎ A.计划经济主导下的经济体制出现松动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普遍认可 D.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开始启动 解析:选A。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1980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所以步鑫生是在计划经济主导下自发进行探索,这说明经济体制出现松动,A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普遍认可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C项错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开始启动是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后,D项错误。‎ ‎8.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规定》。根据这些规定,企业拥有了生产计划权、产品购销权、定价权、资金使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劳动人事权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自主权。其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确立市场定价,建立合理价格体系 B.改革计划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C.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D.实行政企分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解析:选C。确立市场定价,建立合理价格体系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信息与企业改革直接相关,但并非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规定》使得企业拥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激发了企业活力,故C项正确;材料“‎ 企业拥有了生产计划权、产品购销权、定价权、资金使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劳动人事权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自主权”强调的是发挥企业的作用,故D项错误。‎ ‎9.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 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 C.“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 D.“摸出规律”体现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解析:选D。海南岛确定为经济特区是在1988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经济特区只享有特殊的经济政策,不享有高度自治权,故B项错误;对上海浦东的开发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摸出规律”表明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故D项正确。‎ ‎10.1984年初,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从此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此后中国开始(  )‎ A.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开放沿海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C.着手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化进程 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984年,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1993年,故A项错误;1984年我国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故B项正确;我国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故D项错误。‎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95年世界经济增长了3.5%,但是大多数增长都是在欧洲之外实现的:美国和欧洲的增长率在2.6%和3.0%之间……而中国为10.2% 韩国为9.7%,越南为9%。”下列有助于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高速发展的因素有(  )‎ ‎①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助力。选项中①③④都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2001年,不符合题意,排除②,故D项正确。‎ ‎12.(2015·10月浙江选考,T15)下列漫画表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D.改革开放的成效 解析:选D。题干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状况,从“光有钱买不了东西”到“握着钱不知买啥东西”反映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丰富,故D项正确。A、B、C项均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内地流传的歌谣:50年代全民炼钢,60年代全民度荒。70年代全民下乡,80年代全民经商。‎ 材料二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条 材料三 1978—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全民炼钢”“全民经商”分别与当时推行的什么政策或运动有关?为什么二者都出现了“全民”参与的情况?‎ ‎(2)材料二提供的数据可信吗?请阐述理由。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粮食生产总体呈现增长态势的原因。‎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歌谣“50年代全民炼钢”可知与“大跃进”运动有关,依据“80年代全民经商”可知与改革开放有关;第二小问原因,前者从当时国家经济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热情角度回答,后者从国家政策、思想解放等角度思考。(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可以判断数据不可信,理由结合图文信息“1958年”,从“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从材料三数轴中“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并结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以及农业科技的进步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 (1)政策:“全民炼钢”与“大跃进”运动有关。“全民经商”与改革开放政策有关。‎ 全民炼钢原因: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答出三点即可)‎ 全民经商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人们思想的解放;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答出三点即可)‎ ‎(2)数据:不可信。‎ 理由:“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数据不符合事实。‎ 增长原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支持;农业科技的进步。(答出两点即可)‎ ‎14.(2016·4月浙江选考,T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做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做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等 材料二 下图所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的一种治理模式 ‎——引自《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模式所体现的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适应了什么经济体制的要求?概括指出该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 解析 (1)第一小问从政治、经济建设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回答中共八大的会议内容。(‎ ‎2)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回答。‎ 答案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成果:正确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 ‎(2)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