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答案】B 【解析】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家”与“国”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国家可以看做是宗法家庭的扩大,B正确;世袭制是指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A;分封制是指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保卫周王室,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C;禅让指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D。 2.明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曾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里评价的制度是 A. 宗法制 B. 皇帝制度 C. 三公九卿制 D. 郡县制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二千年”以及“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所反映出的对这一制度的肯定评价来看,这里评价的制度是郡县制。故答案为D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排除A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对皇帝制度的弊端也有一定的认识,排除B项;三公九卿制没有实行“二千年”,排除C项。 3.周朝以王畿的方言作为雅言,相当于现代所谓“民族共同语”,当时各诸侯国都以雅言作为标准语。秦汉时期,各地方可使用本地的方言,政府任其自然。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秦汉时期 A. 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B. 实现了文字的统一 C. 小农经济的发展 D. 大一统思想出现 【答案】B 【解析】“秦汉时期,各地方可使用本地方言,政府任其自然”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统一文字,所以在交流方面不需要采取共同的语音,B正确;实行郡国并行制,主要涉及到的是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划分,不会影响到语言问题,A错误;小农经济的发展和语言文字的统一无关,C错误;大一统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只是秦汉时期,把它作为统治思想,D错误。 4.下列机构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是 ①秦朝的道 ②汉代的州 ③宋朝的枢密院 ④元代的宣政院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据题干“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郡直属于中央,郡下设县,道与县同级,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故①正确;汉代的州不是专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地方制度,故②错误;宋朝的枢密院是中央的军事管理机构,故③错误;元代的宣政院是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故④正确。故①④组合正确,故B项正确,ACD项都错误。故选B。 5.寇准是北宋名臣,以刚直著称。他担任的下列官职中,行使宰相部分职权的是 A. 知县 B. 枢密副使 C. 知府 D. 工部侍郎 【答案】B 【解析】北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因此枢密副使行使了宰相的部分职权。故 答案为B项。知县和知府是地方行政官员,排除A、C项;工部侍郎属于宰相下属机构的官员,不可能行使宰相的职权,排除D项。 6.“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摘自《哈佛中国史》)材料介绍的制度所在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答案】C 【解析】宋代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设立三司管理财政,设立枢密院管理军事,设立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故C项正确。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故A项错误。唐朝是三省六部制,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元朝实行的是中书省管理行政,故D项错误。 7.“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郡,与都省互为表里。”材料记载的政治制度开始实行于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行中书省即行省,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故选C;AB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8.中国古代注重设立管理环境及自然资源的机构。隋唐时期设虞部负责专门管理山林事务,其政令执行的程序是 A. 中书省一礼部一虞部 B. 门下省一刑部一虞部 C. 枢密院一户部一虞部 D. 尚书省一工部一虞部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尚书省职责才为执行,尚书交给工部,工部再交给负责专门管理山林事务的虞部,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中书省不负责执行,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错在门下省不负责执行,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错在枢密院和隋唐时期政令执行的程序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9.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州的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州是历代地方行政区划之一 B. 州的地位呈现出由低到高的演进趋势 C. 州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州是专设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行政机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州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州并不是历代地方行政区划都有设置的,故A项错误;州的地位也没有呈现出由低到高的演进趋势,故B项错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监察区名为州,州设刺史。东汉末年,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形成州、郡、县三级制,故C项正确;州也不是专设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行政机构,故D项错误。故选C。 10. 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的选官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科举制在隋唐时创立,成为后来历代主要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是一种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的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客观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政府机构办事效率。因此D正确。 11.回顾17~19世纪的历史不难看到,当资本主义代议制政治制度在欧美逐渐得到普遍认可的时候,中国却通过设置军机处等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出现这种反差的根源是 A. 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明显差异 B. 欧美管辖下的是公民,清政府管辖下的是臣民 C. 欧美等国进行了轰轰烈烈革命 D.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一套先进的政治制度 【答案】A 【解析】17~19世纪,欧美逐步确立资本主义代议制政治制度,而中国却在强化君主专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反差是小农经济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故A项是根源;B项不是根源,是反差的反映,故错误;A项是欧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原因之一,故错误;D项叙述错误。 12.以下是对明朝内阁首辅一职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 内阁首辅的设置削弱了君主专制 B. 内阁首辅一直位居百官之首 C. 内阁首辅是中枢机构的决策者 D. 内阁首辅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个人的信任 【答案】D 【解析】内阁首辅是皇权加强的产物,其权力的来源是皇帝个人的信任程度,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内阁首辅的设置加强了而非削弱了君主专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内阁首辅并非一直位居百官之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内阁首辅不是决策者,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3.明初废丞相后,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政务繁忙。因此明成祖设立 A. “中外朝”制 B. 内阁制度 C. 军机处 D. 密折制 【答案】B 【解析】西汉武帝时实行“中外朝”制;明朝初年,明太祖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忙,设内阁以备顾问;清朝雍正时期设军机处以强化皇权;密折制度是清朝雍正皇帝的最为辉煌耀政绩之一,在给皇帝的奏折内附奏机密要事,主要是揭发一些贪官污吏的不法行为以及民情动向等等,这些密事只有皇帝一人知道,从而使官员们处于相互监督、彼此牵制的境况。故选B。 14.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其认识应该主要源于 ①协定关税 ②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开放广州等五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协定关税和开放广州等五口通商,有利于英国对中国进行商品销售,促进英国的对华贸易。①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项。在通商口岸设工厂是中日《马关条约》的规定,赔款2100万银元对推动英国对华贸易作用不大,排除含有②或③的A、C、D项。 15.有人说“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下列文献作够见证“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自卫抗战声明书》 【答案】A 【解析】“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鸦片战争,而《南京条约》则是鸦片战争的结果,故选A;《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1851-1864年间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纲领性文件,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C;《自卫抗战声明书》是抗日战争期间的一个声明,故也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D。 16.洪仁玕所著《资政新篇》的目的是“条陈款列,善辅国政,以新民德”。下列最能体现出这一目的的内容是 A. 定都天京,建立革命政权 B.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C.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D. 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 【答案】D 【解析】《资政新篇》属于发展资本主义措施,“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属于该文献措施,D正确;A属于政权建设;B和C属于《天朝田亩制度》。 17.某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人口的变化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制了下面的表格。据表格信息,推断导致此时期三省人口锐减的最主要因素是 1851~1874年安徽、江苏、浙江三省人口变化表 省份 1851年 1874年 安徽 约3760万 不足1460万 江苏 约4430万 不足2000万 浙江 约3000万 不足1100万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战争的冲击 B. 通商口岸开放后对人口的吸引 C. 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恶果 D. 近代工业兴起对劳动力的吸纳 【答案】A 【解析】从表格信息可知,1851-1874年安徽、江苏、浙江的人口大量锐减;结合所学太天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内容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军和清朝之间在这些省份战争不断,导致人口大量减少,A项正确。浙江、江苏也有通商口岸,但是这两个省的人数还是减少,说明并不是由于通商口岸开放对人口的吸引,排除B。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在1840—1842年,与时间不符,排除C。中国的近代工业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且浙江等三地也是近代工业的集中之地,不可能吸纳数千万的劳动力,排除D。 18.《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它既有进步性和革命性,又有落后性和空想性。其空想性体现在 A. 实行男女平等 B. 发展小农经济 C. 土地分配制度 D. 产品分配制度 【答案】D 【解析】据题干“《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在产品分配方面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和“圣库”制度,这体现了空想性,故D正确;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并未实行男女平等,故A排除;发展小农经济不属于空想性,故B排除;土地分配制度体现了农民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不是空想性,故C排除。 19.学者针对其研究收集了以下资料: ①北洋舰队的有关文献记载; ②明治维新后日本内政外交的档案; ③李鸿章所著的《李文忠公全集》。由此推断,该学者研究的对象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均没有北洋舰队,八国联军侵华是北洋舰队早就全军覆没了,其实北洋舰队就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全军覆没的,所以该学者研究的对象只能是甲午中日战争,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20.电影《甲午风云》展现了甲午黄海海战这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午”指的是1895年 ②该战海军提督是丁汝昌 ③此战使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④此役日舰率先逃离战场 A. ①③ B. ②④ C. 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午”年指的是1894年,①项错误。甲午黄海海战的海军提督是丁汝昌,②项正确。威海卫战役的失败,北洋舰队全军覆灭,③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在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率先发出“停止战斗”的信号,脱离战斗,④项正确,故选B。 21.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这些条款”最早出现于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中法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可知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最早出现于鸦片战争后,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法战争后签订《中法新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均不符合题意,故BCD三项排除。 22. 孙中山说:“兄弟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这一主张属于三民主义中的 A. 民主主义 B. 民族主义 C. 民权主义 D 民生主义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生主义主张核对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不属于三民主义,排除。民族主义的矛头指向的清政府,B选项排除。民权主义主张建立民国,C选项排除。 23.在近代中国文明演进中,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构建各有侧重。其中,辛亥革命侧重于构建 A. 物质文明 B. 精神文明 C. 制度文明 D. 生态文明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侧重于物质文明建设的是洋务运动。洋务派追求自强和求富,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侧重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高扬科学民主大旗,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设参议院,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系,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因此辛亥革命侧重于制度文明的建设,故C项正确。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并未突出显现,而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人们环保、生态观念加强,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提高,而进入到国家发展政策中的,故D项错误。 24.1912年春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 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结束 B. 规定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C. 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D. 确定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答案】B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清政府于1912年2月12日灭亡,A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B正确。中华民国成立于1911年元旦,C错误。孙中山于于1911年元旦就任临时大总统,D错误。 25. 紧紧关着的店门上贴上了这样的对联:“实指望,除国贼,还我青岛;为国家,今罢市,挽救学生。”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一二九运动 B. 五四爱国运动 C. 国民革命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依据材料“除国贼”、“还我青岛”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期间,口号由“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经过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释放被捕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是反对华北自治,要求抗日救亡,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是要推翻军阀统治,统一全国,不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反对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提倡科学和民主,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6.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下,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的任务是 A. 推翻满清政府 B. 打倒列强,除军阀 C. 消灭资产阶级 D.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任务是反帝反封,即打倒列强,除军阀,故B项正确;推翻满清政府是辛亥革命的任务,故A项错误;消灭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故CD错误。 27.1925年孙中山虽然逝世,但国民党的北伐却取得成功。根本原因是 A. 国民党内团结一致坚持三民主义 B.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 C. 北伐战争没有遭到西方列强干涉 D. 国共两党合作增强了革命力量 【答案】B 【解析】国民大革命的口号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反映出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故答案为B项。A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28. 某校开展一场关于红军长征的主题展览,分为“战略转移踏征程”、“伟大转折定航向”等六部分。其中“伟大转折定航向”呈现的主要内容应该是 A. 四渡赤水 B. 遵义会议 C. 飞夺泸定桥 D. 会宁会师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伟大转折定航向”是指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故B项正确;AC项是长征途中重要的战役,排除;D项是长征胜利完成的标志,排除。 29.1927~1931年间,中国共产党掀起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可以用来描述这一时期革命斗争特点的有 A.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D.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指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的是1927~1931年间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 “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指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坚持抗战,“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由此可知,B项正确,ACD错误。 30.“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主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这一事件是 A. 南昌起义 B. 八七会议 C. 秋收起义 D. 遵义会议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的信息,结合课本所学,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会议纠正了博古、李德等错误的指挥,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项符合题意;南昌起义是周恩来等领导的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A项不符合题意;八七会议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起义,B项不符合题意;秋收起义是毛泽东领导的起义,是遵循苏联的指导,进行的以城市为中心的起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起义,最后失败,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二、材料阅读 3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五月五、六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日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郎、黄充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答案】(1)特点:青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 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举措: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作用:国民党的革命性增强,壮大了民主革命力量;促使民众反帝爱国运动高涨;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 (3)任务:实现国家统一;获得民族独立。 因素: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 【解析】 (1)由表格,可以从五四运动的发起者、范围和参与力量归纳。结合所学,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由材料“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结合所学,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有: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由材料“国民党的改组”和“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可以归纳为:国民党的革命性增强,壮大了民主革命力量;促使民众反帝爱国运动高涨;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 (3)由材料“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 和“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可见,“这场革命” 实质任务是要实现国家统一;获得民族独立。第2小问,结合所学,经过新三民主义宣传,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 32.【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由秦汉的郡县两级制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增加了中央到基层的中间环节,且州郡随意增设,地方官僚队伍膨胀,豪家大族把握地方大权。为了解决这一弊端,隋文帝加大了对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力度,设计了以整顿地方为核心、以致治安民为主旨的整体改革方案,并很快付诸实践。 隋文帝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又裁并一些州县,取消了地方官署选用属吏的权力,缩减行政支出。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了州县官吏的选拔、考课、职权等有关制度。隋文帝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完全由中央任命,州县长官不得自行选用属吏,县佐也不得用本地人,避免其凭籍权势横行地方。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约束与考核,要求他们每年年终到中央政府汇报工作。隋文帝曾派出巡视使者,一次罢免贪官污吏200多人;隋文帝注意对地方官吏的教育和引导,提倡节俭政治。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隋文帝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文帝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意义。 【答案】 (1)内容:减少地方区划层级和行政区的数量;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州县官吏制度;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监督和教育。 (2)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安定;为唐及以后各朝提供了借鉴。 【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隋文帝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又裁并一些州县”,可以看出减少地方区划层级和行政区的数量;根据材料“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了州县官吏的选拔、考课、职权等有关制度”,可以看出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州县官吏制度;根据材料“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约束与考核,要求他们每年年终到中央政府汇报工作。隋文帝曾派出巡视使者,一次罢免贪官污吏200多人;隋文帝注意对地方官吏的教育和引导,提倡节俭政治”,可以看出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监督和教育。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隋文帝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意义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从当时角度来看,减少地方区划层级和行政区的数量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安定;长远来看,则为唐及以后各朝提供了借鉴,影响深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