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二)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二)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二)‎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某思想家:“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下列主张与其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C. 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D. 爱多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中“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儒家重民爱民的民本思想,分析选项内容可知,A选项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B选项是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C选项是道家老子的思想主张;D选项是法家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董仲舒认为:“天道有阴阳,人间有德刑。天以阳气为主,以生养为德;人亦应以德政为主,以生成为意……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与!”这一观点 A.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 B. 继承了先秦儒学仁政思想 C. 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D. 阐释了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人亦应以德政为主”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认为施政的重点是施行德政,推行教化,这继承了先秦儒学仁政思想,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材料并未体现;C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对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遏制;D选项错误,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材料并未体现。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材料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 重农抑商 B. 农商皆本 C. 重义轻利 D. 弱民强国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班固既指出了发展农业的好处,也分析了发展商业的好处,最后得出“二者,生民之本”的结论,据此可知,他具有农商皆本的思想,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抑商政策;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义利观;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弱民强国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元朝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各级地方官吏必须“受命于朝而后仕”,行省“提调军马官员”的具体人选始终由朝廷确定。以上材料意在说明行省 A. 充任了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 B. 利于维护地方治安稳定 C. 体现了集权与分权主辅结合 D. 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元朝行省拥有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大权,但在地方官员任命等方面仍然受到中央节制,这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因此C选项正确。A、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不能说明行省代表中央管理地方,充任了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也并未体现行省有利于维护地方治安稳定;D选项错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是中书省。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5.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诗中描写一位书法家的作品:“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行。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恍恍如闻魔雷惊,时时只见龙蛇走。”下列符合该书法作品风格的是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该字体如骤雨旋风,纵横恣肆,给人以龙腾虎跃,奔蛇走马的艺术享受。结合所学可知,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变化丰富,奔放悦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符合题意,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是篆书,其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不符合题意;B选项是楷书,其字形方正,笔画平直,规矩严整,不符合题意;C选项是行书,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6.《宋代文化特征》认为:“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据此可知,这种文学形式 A. 采用楚国方言,表现手法夸张 B. 讲究自我节制,强调责任感 C. 句式工整对仗,讲究平仄押韵 D. 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中“宋代”、“娱乐艺术”、“弥补了诗的不足”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是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词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更能表达个人情感,又因词是由诗发展而来并被认为是诗的降一格的文学式样,故称“诗余”,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是楚辞的特征,不符合题意;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文学形式具有娱乐艺术性,较少拘谨,并非讲究自我节制,强调责任感;C选项是唐诗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7.他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学术上,他主张“明道救世”“引古筹今”的“实学”。学风上,他批判八股取士制度,认为“文须有益于天下”。据此判断“他”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顾炎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他素称清代经学之祖,大力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摒弃宋明理学的空谈,提出了“兴实学、经世致用”、“引古筹今”等思想观点,在其《日知录》中批判八股取士制度,认为“文须有益于天下”,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李贽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不是清学的“开山始祖”;B选项错误,黄宗羲在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出君臣平等思想和限制君权的主张;在经济上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与题意不符;D选项错误,王夫之在“循天下之公”的思想主旨下,抨击“孤秦”“陋宋”,批判君主专制;哲学方面,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的唯物论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8.观察下表,从年代Ⅰ到年代Ⅱ表格数据变化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中国进口商品数量(单位:万两)‎ 中国外贸赤字(单位:亿元)‎ 中国新设工厂数(单位:家)‎ 英国 德国 年代Ⅰ ‎9609‎ ‎2800‎ ‎1.66‎ ‎79‎ 年代Ⅱ ‎4900‎ ‎0‎ ‎0.15‎ ‎132‎ A. 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 B.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C.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出现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从年代Ⅰ到年代Ⅱ英国对华出口下降,德国对华出口降为零,中国外贸赤字降低,新设工厂数量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1914-1918年德国发动一战,战争期间被协约国封锁,对华出口锐减,直至战败,巨额战争赔款使其经济崩溃,无力继续对华出口,英国受战争影响也减少了对华出口,以此为契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迎来了“短暂春天”,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洋务运动开展于19世纪60—90年代,与材料体现的“一战”时期不符;B选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材料体现的“一战”时期不符;D 选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与材料体现的“一战”时期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9.1835年,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发行第一份中文报刊,宣传英国君主立宪制度。1874年第一份由国人主办的中文报刊《汇报》发行,使用西方机器印刷。1896年《时务报》创刊,梁启超任主笔,曾发表《变法通议》一文。1905—1911年革命报刊纷纷出现,如《民呼日报》。据此可知 A. 西方报刊垄断了中国报业市场 B. 报刊业发展与近代文明联系密切 C. 报刊发行影响民众的社会生活 D. 民主科学思潮推动了报刊业发展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宣传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变法通议》”、“革命报刊”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报刊宣传了西方先进的政治思想,与近代文明联系密切,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汇报》、《时务报》和《民呼日报》等都是中国人创办的报纸,不能体现西方报刊对中国报业市场的垄断,该表述不符合史实;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近代报刊传播西方政治文明,并未体现对中国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D选项错误,民主和科学是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与材料时间及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0.刘伯承致电中央军委,就某一战役提出战略方针:“蒋军重兵守徐州,其补给只一津浦线,怕我截断……只要不是重大不利之变化,陈(毅)邓(小平)主力似应力求截断徐、宿间铁路,造成隔断孙(元良)兵团、会攻徐州之形势,亦即从我军会战重点之西南面斩断敌人中枢办法,收效极大。”该战役为 A. 徐州会战 B. 挺进大别山 ‎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中“蒋军”、“徐州”、“陈(毅)邓(小平)”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淮海战役,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与材料信息不符;B选项错误,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并未“会攻徐州”;D 选项错误,平津战争是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以北平、天津为中心的战略决战,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1.如图是建国后我国某个时期连续五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该情况可能出现于 A. 1953—1957 B. 1959—1964 ‎ C. 1970—1975 D. 1984—1989‎ ‎【答案】B ‎【解析】‎ 依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呈现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呈现下降态势,后一阶段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1959-1961年,我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国民经济比例关系遭到破坏,农业大幅度减产,市场供应紧张。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4年,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符合图示中的变化情况,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与图示信息不符;C选项错误,1970-1975年,文革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使国民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但通过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整顿,国民经济呈现复苏和迅速回升的情况,是曲折发展并且反复变化,并未出现负增长,与图示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1984年我国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活力得到增强,国民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与图示信息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2.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对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进行了修改,1980年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等四部法律文件。截止1988年共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律进行了修改,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材料表明我国 A. 法制建设注重立法和修订相结合 B. 法律体系构建任务全部完成 C.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完整法律体系 D. 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卓有成效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中“……对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进行了修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等四部法律文件”、“截止1988年共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律进行了修改”等信息可知,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既注重立法,也注重修订法律,这表明我国法制建设注重立法和修订相结合,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中“全部完成”的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C选项中“完整法律体系”的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D选项错误,材料中法制建设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并非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3.“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材料反映苏格拉底主张 A. 人是万物尺度 B. 认识你自己 ‎ C. 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D. 美德即知识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苏格拉底认为智慧的人要做正义而美好的事情,美德即知识,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不是苏格拉底的主张;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主张;C选项与题意相反,不是苏格拉底的主张,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4.“凡进入英国或各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其船员又只能是该船所属地的臣民;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配备本国船员。”这说明当时英国 A. 致力于海上公平贸易 B. 殖民霸权受到他国挑战 C. 积极应对法国的扩张 D.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是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的《航海条例》的内容,其矛头直指当时的海上马车夫——荷兰,反映出当时英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贸易保护主义,因此D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的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力量,维护英国的航海贸易,并非致力于公平贸易;B选项错误,荷兰是17世纪的海上霸主,当时英国尚未确立殖民霸权;C选项错误,该条例的斗争矛头指向荷兰,不是法国。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5.在伏尔泰心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如此推崇中国旨在 A. 抨击否定君主政体 B. 倡导宗教信仰自由 ‎ C. 借古讽今促进启蒙 D. 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伏尔泰推崇中国的儒学文化,以中国文化来抨击西欧社会宗教的黑暗和封建专制,促进启蒙运动的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希望通过开明君主的改革,过渡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并不反对君主政体;B选项错误,倡导宗教信仰自由只是启蒙思想的一部分,不能全面地体现伏尔泰的意图;D选项错误,伏尔泰并未意图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6.1832年改革把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至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上涨至3.3%。中等阶级的多数虽然还不掌权,但是获得了选举权。尽管改革法案对日益壮大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做出了让步,但是土地贵族继续保持优势地位。据此,对此次改革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促进英国向现代民主发展 B. 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C. 具有和平、渐进性的特点 D. 削弱了贵族的政治权力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尽管改革法案对日益壮大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做出了让步,但是土地贵族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即使是对当时新兴社会阶层的让步,也是竭力限制其影响,使其处于旧统治阶层的控制之下,工业资产阶级尚未掌握政权,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经过改革,具有选举权的公民范围不断扩大,选举的自由和公平性得到提升,促进英国向现代民主发展,贵族的政治权力受到一定的削弱,但改革具有一定局限性,土地贵族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具有和平、渐进性的特点,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7.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对恩格斯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经济发展推动近代科技进步 B. 工业革命促成近代自然科学诞生 C. 科学技术促进近代工业发展 D. 市场需求是科技发展的决定因素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中“工业的巨大发展”、“技术的需要”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16世纪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在工业革命之前已经出现;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近代工业发展对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不是科学技术促进近代工业发展;D选项中“决定因素”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不能体现。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8.“不合宜者,渐渐消亡,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力。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材料评述的自然科学理论 A. 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B. 揭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序幕 C. 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D. 开创了物理学发展的新时代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中“不合宜者,渐渐消亡,其合宜者,得以永存”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评述的自然科学理论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生物进化论并未改变人们的宗教信仰,人们仍然信仰上帝;B选项错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早已反对封建神学;D选项错误,材料评述的是生物进化论,与物理学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9.1971年尼克松总统在经济报告中说,“我不想为了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而管制工资和物价,因为这样做就会产生更多麻烦和新问题,我也不想借口管制工资和物价来装饰门面。”这说明美国政府试图 A. 放松经济管制,恢复自由放任 B. 减少国家干预,调整经济政策 C. 扩大政府职能,解决民生问题 D. 缩小贫富差距,建立福利国家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不想借口管制工资和物价来装饰门面”信息可知,美国政府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整经济政策,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试图减少经济干预,但并非放松恢复自由放任;材料体现的是政府试图减少经济干预,并非扩大政治职能,也并非建立福利国家,C、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0.冷战史专家文安立《冷战与革命》:“美苏干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和国内结构,第三世界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则孕育其中。若非冷战,当今的非洲、亚洲甚至拉丁美洲恐怕不会是这个样子”。在他看来 A. 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 B. 美苏主导了世界体系的重建 C. 美苏冷战促进了亚非拉美的社会进步 ‎ D. 冷战格局为第三世界提供了发展空间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中“若非冷战,当今的非洲、亚洲甚至拉丁美洲恐怕不会是这个样子”信息可知,冷战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形成,为第三世界提供了发展空间,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如两德分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美苏冷战对亚非拉第三世界的影响,并未体现美苏主导了世界体系的重建;C选项错误,美苏冷战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材料不能体现美苏冷战促进了亚非拉美的社会进步。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二、材料解析题 ‎21.朱熹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影响深远的教育家。阅读材料:‎ 材料一 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 ‎ 朱熹道德教育思想重要的内容就是轻视功利,把“存天理,灭人欲”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他指出,向人们灌输伦理道德思想,不仅要启发他们加强自身的修养,而且要开设学校进行专门教育。他认为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应当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如小学的道德教育可以从躬行“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入手,让学生懂得“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而大学道德教育的重点则放在“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是也”,让学生尽快成为国家的栋梁。‎ ‎——摘编自余仕麟《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精华》‎ 材料三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一是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二是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三是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四是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五是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朱熹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 ‎(2)据材料二,归纳朱熹关于道德教育主要观点。‎ ‎(3)据材料三,概括《白鹿洞书院揭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重视教育的主要目的。‎ ‎【答案】(1)改革:用理学重新解释经典;编撰启蒙(儿童)教育读本;注重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规范。‎ ‎(2)观点:①内容:重义轻利;②目标:以寻求“天理”为目标(把“存天理,灭人欲”,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③方法:强调自我修身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重视学校专门教育);④对象:因材施教;(不同的教育对象,应该有不同的培养目标)⑤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特点:来源于儒家经典;内容广泛(目标、内容、为学程序、修身处事和接物等);突出道德教育。目的:培养封建统治人才(培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等信息可概括指出朱熹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 ‎(2)依据材料二中“朱熹道德教育思想重要的内容就是轻视功利,把‘存天理,灭人欲’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不仅要启发他们加强自身的修养,而且要开设学校进行专门教育。”、“他认为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应当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等信息从重义轻利、寻求“天理”、重视学校专门教育、因材施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方面归纳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主要观点。‎ ‎(3)依据材料三中“一是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二是为学之序……三是修身之要……五是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信息可从其儒家经典的来源、内容广泛、突出道德教育等方面概括《白鹿洞书院揭示》的特点。‎ 依据材料三中“让学生尽快成为国家的栋梁。”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朱熹重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封建统治人才。‎ ‎22.阅读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徒,与中世纪那些墨守成规、慑服于教会权威、不敢作世俗斗争的宗教徒已大不相同。他们不再任宗教束缚其自由思想。如:薄伽丘着意攻击教会的丑行;瓦拉无情地揭露教会的谎言。文艺复兴总的说来是还没有否定宗教。‎ ‎——摘编自尹红《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反抗罗马教会的宗教改革还有更为深层的社会根源——教会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以来发展了一种政治世俗主义,削弱了其精神凝聚力,卷入了外交和军事纷争;教会信仰的极度虔诚和神灵与经常非宗教的、世俗的,以及唯利是图的教士阶层形成了鲜明对照;王室力量的兴起、民族主义和德意志的地方叛乱此起彼伏,与教皇和哈布斯堡神圣罗马帝国的普世野心针锋相对。‎ ‎——理查德·塔纳斯《西方思想史》‎ 材料三 以自然神论者自居的伏尔泰对基督教的组织体系、教义信条和神职人员进行无情的批判,到了年轻一代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那里,对教会体制和神学教义的批判进一步发展为对基督教信仰本身的批判,从而把伏尔泰等老一辈启蒙思想家的自然神论推向了公开的无神论。在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眼里,基督教乃至一切宗教都被看作是愚昧加欺骗的产物,是理性遭受蒙蔽的结果,狄德罗认为自然是一个自己发生、自己生长的独立体系,并不需要上帝来充当初始原因。‎ ‎——摘编自赵林《理性与信仰在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张力》‎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文艺复兴时期对待宗教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态度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宗教改革反对罗马教会的社会根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改革的核心主张。‎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中启蒙运动对宗教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从思想文化角度简析此变化的影响。‎ ‎【答案】(1)态度:揭露并批判教会的腐败与黑暗;不否定宗教。原因: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教会的束缚,但力量比较弱小;思想上:欧洲历史上宗教传统的影响;科技: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2)社会根源:教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教士阶层堕落;民族主义(民族国家)意识的兴起。‎ 核心主张:信仰即可得救(或因信称义)。‎ ‎(3)变化:由抨击教会的腐败黑暗到否定整个教会和宗教本身。‎ 影响:进一步宣扬了理性主义精神,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有利于推动近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 ‎(1)态度:依据材料一中“他们不再任宗教束缚其自由思想……文艺复兴总的说来是还没有否定宗教。”信息可归纳得出文艺复兴时期对待宗教的态度。‎ 原因:结合所学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宗教传统的影响、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等方面分析这种态度形成的原因。‎ ‎(2)社会根源:依据材料二中“教会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以来发展了一种政治世俗主义……教会信仰的极度虔诚和神灵与经常非宗教的、世俗的,以及唯利是图的教士阶层形成了鲜明对照……王室力量的兴起、民族主义和德意志的地方叛乱此起彼伏”信息可概括得出宗教改革反对罗马教会的社会根源。‎ 核心主张:结合所学即可得出马丁·路德改革的核心主张是因信称义。‎ ‎(3)变化:依据材料三中“对教会体制和神学教义的批判进一步发展为对基督教信仰本身的批判”、“基督教乃至一切宗教都被看作是愚昧加欺骗的产物”等信息及上述问题的作答可得出启蒙运动对宗教的态度由抨击教会的腐败黑暗到否定整个教会和宗教本身。‎ 影响:结合所学从宣扬理性主义、促进思想解放、推动近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等方面简析此变化的影响。‎ ‎23.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一 对于新中国而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当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并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此外,新中国也面临着周边的安全环境恶化的危险: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这给中国的安全防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摘编自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二 1977年7月,中共中央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的职务,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奠定了新的政治基础,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内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搞改革开放,必须大胆地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而对外开放和引进的重点是美国,这样,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仅是冷战格局中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成为保证改革开放路线的关键因素。‎ ‎——胡晓丽《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材料三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摘自中共十九大报告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简析中国当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为化解周边国家对红色政权的“恐惧”采取的其他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3)据材料三,归纳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及中国的外交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 ‎【答案】(1)现实意义:缓解国内财政困难;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措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原因:邓小平的倡导;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保障改革开放。‎ ‎(3)国际形势:政治上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上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发展是主题;政策:不结盟。‎ ‎(4)因素: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利益;综合国力。‎ ‎【解析】‎ ‎(1)“现实意义”:依据材料一中“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并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此外,新中国也面临着周边的安全环境恶化的危险”信息可概括得出中国当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现实意义”。‎ 措施:结合所学可知,为化解周边国家对红色政权的“恐惧”,1955年中国派出以周恩来总理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依据材料二中“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内逐渐形成一种共识”、“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仅是冷战格局中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成为保证改革开放路线的关键因素。”信息可从概括得出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3)特点:依据材料三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信息可从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等方面归纳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 外交政策:依据材料三中“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表现是不结盟。‎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的作答可知,影响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有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利益、综合国力等。‎ ‎24.农业政策的调整是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 材料一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在解决战时共产主义的危机时,列宁指出:“现在最迫切的就是采取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办法。只有经过这种办法才能做到既改善工人生活状况,又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摘自《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畜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吕奔《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 材料三 ‎ ‎ 1955年他在中央全会的决议中指出“玉米是最高产的作物,应该在我国所有地区广泛推广”,要求到1960年播种面积至少扩大到2800万公顷……1956年农业丰收,这一特殊情况使赫鲁晓夫头脑发热,1957年5月,他未经中央讨论,在列宁格勒一次集会上宣布三四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在肉类、奶类和黄油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的惊人目标。这一目标遭到苏联党内一些人和经济学家的反对,也受到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的嘲笑,他却还是一意孤行。‎ ‎——摘编自唐士润《评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采取的“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具体办法,简析其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在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的措施,分析其对苏联经济发展的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苏俄(联)农业政策调整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1)办法:固定的粮食税。作用:改善了人民生活状况,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稳定了政治形势,巩固了工农联盟;‎ ‎(2)措施:建立集体农庄(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发展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义务交售制。‎ 影响: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原料等条件;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致使苏联的农业生产严重下降。‎ ‎(3)特点:以推广种植玉米为突破口,以提高产量为主要目标;改革目标脱离实际,急于求成;不顾客观实际,违背经济规律;决策缺乏民主。‎ ‎(4)农业政策的调整需要结合国情和实际;农业政策的调整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解析】‎ ‎(1)办法:依据材料一中“解决战时共产主义的危机”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列宁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粮食归农民所有。‎ 作用:依据材料一中“……采取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办法。只有经过这种办法才能做到既改善工人生活状况,又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信息结合所学从改善人民生活状况、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稳定政治形势、巩固工农联盟等方面简析其积极作用。‎ ‎(2)措施:依据材料二中“在苏联……‎ 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畜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等信息可从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发展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义务交售制等方面概括措施。‎ 影响:依据材料二中“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信息结合所学可从推动工业化建设、阻碍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等方面分析其对苏联经济发展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中“玉米是最高产的作物,应该在我国所有地区广泛推广”、“这一特殊情况使赫鲁晓夫头脑发热……他未经中央讨论……这一目标遭到苏联党内一些人和经济学家的反对,也受到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的嘲笑,他却还是一意孤行。”等信息可从以农业作为改革突破口、急于求成、违背客观规律、缺乏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等方面归纳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可从农业政策的调整需要结合国情和实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等方面说明启示。‎ ‎25.制度变革是中国古代改革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 材料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体现出衰败的趋势,至春秋时期,井田制度已无法激励生产积极性,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的局面时有发生。至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革,意在废弃井田制度。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变法实行“为田开阡陌封疆”,“除井田,民得买卖”。从而彻底废除了古老的“田里不鬻”政策。‎ ‎——《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演进的逻辑及其当代启示》‎ 材料二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太和九年,高祖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休耕轮作)所授之田,率倍之,(耕种一年休耕两年的贫瘠土地)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摘编自《魏书·食货志》‎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说明战国时期土地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变革土地制度方面的举措。‎ ‎(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制度变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3)从社会转型的视角,简析上述两次土地制度变革的共同作用。‎ ‎【答案】(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井田制打击生产积极性;各国变法的推动。‎ 措施: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 ‎(2)原因:百姓贫困,人民流离失所;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主要内容: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3)加快封建化进程。‎ ‎【解析】‎ ‎(1)原因:依据材料一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体现出衰败的趋势……井田制度已无法激励生产积极性,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至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革,意在废弃井田制度。”等信息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积极性的降低、各国变法的推动等方面说明战国时期土地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措施:依据材料一中“为田开阡陌封疆”、“除井田,民得买卖”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在变革土地制度方面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 ‎(2)背景:依据材料二中“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等信息可概括得出北魏孝文帝制度变革的背景。‎ 措施:依据材料二中“诸男夫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休耕轮作)所授之田”、“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等信息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北魏孝文帝制度变革的主要内容。‎ ‎(3)结合所学可知,这两次改革都加快了封建化进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