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三次阶段测试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 2分,共50分) 1.西周时,“士”不仅可以占有田并指使子弟为其劳作,还要负有亲自执干戈、卫社稷的世职;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士”失去宗主的庇荫,或负书,或带剑,往来于各国王公之间。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 官僚政治开始兴起 B. 贵族政治走向崩溃 C. 各国关系走向和谐 D. 分封制度已被废除 【答案】B 【解析】贵族政治是指由世袭贵族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贵族在国家中享有很多特权。据材料西周时,“士”不仅可以占有田……还要负有亲自……的世职,可以看出,“士”在西周享有世袭特权;到春秋战国时期,“士”失去宗主的庇荫……往来于各国王公之间,这说明了贵族政治走向崩溃,与材料相符,B正确;官僚政治的典型特征不是世袭的,而是由任免或能力当选,材料没有体现,B错误;春秋战国各诸侯之间征伐不断,不会走向和谐,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与分封相关的信息,D错误。 2.《春秋》载,公元前651年,因周王力不能及,齐桓公乃召集诸侯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流通;《孟子》中提到治水的有11次,其中有一段直接指责当时人以洪水冲刷邻国的不道德行为。这些史实反映了 A. 王权衰微分封制被破坏 B. 建立统一国家的必要性 C. 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D. 儒家学者高度关注民生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齐桓公乃召集诸侯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流通、直接指责当时人以洪水冲刷邻国的不道德行为”等信息,可知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周天子衰微,导致了诸侯国之间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来兴修水利,对抗天灾,材料中的“盟誓”和指责,客观反映了人们对统一的愿望,B正确;王权衰微分封制被破坏,只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 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C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水利问题及天灾,D与材料无关。 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中说:“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作者主要强调传统制度 A. 建设的延续性 B. 存在的合理性 C. 创新的曲折性 D. 产生的必要性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核心意思: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时间长,不能一味的抹杀、贬低,言外之意是:其存在也是有一定价值的,即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等。故答案为B项。AC项,材料强调的是不能“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未涉及建设的延续性、创新的曲折性,排除;D项,材料信息不是强调传统制度产生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其存在的合理性,排除。 4.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多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到唐代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 A. 宗法意识的淡薄 B. 考试入仕的开始 C. 特权垄断的削弱 D. 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墓志署名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到“唐代只写官衔”可知,这反映了士族门阀的衰落,特权垄断的削弱,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墓志署名的变化,而不是宗法意识的淡薄,A错误;考试入仕的开始是在隋朝,不是唐朝,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省六部制的影响,D错误。 5. 汉代太常的职责是掌管祭祀祖先鬼神,引导天子祭祀。太常的“常”同“尝”,乃依四时奉献时物让祖先鬼神时时尝新之意。太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皇陵所在县的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据此可知,汉代的太常 A. 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B. 成为了当时级别最高的官职 C. 强化了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D. 延续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汉代太常的职责是掌管祭祀祖先鬼神”“太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皇陵所在县的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可知,太常不仅掌管祭祀,也要监管文化教育以及行政,结合所学,家国一体是以伦理秩序为政治本体所构建而成的家国同构的政治管理结构,故汉代太常延续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D项符合题意。材料主要体现中央内部的关系,与地方无关,排除A;太常为汉朝九卿之首,而九卿之上还有三公,故“级别最高的官职”这一说法错误,排除B;太常负责引导天子祭祀祖先,这并不能体现出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征,毕竟普通人每到清明也都会各自祭拜自己的祖先,排除C。 6.宋初皇帝任命或责降官员不当,复制起早诰词的知制诰和中书舍人可以“封还词头”,加以拒绝;皇帝动用内藏库等经费,外延大府寺或户部也有权监督。这说明宋初 A. 官员的地位日渐提高 B. 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 C. 中枢机构形成了制衡 D. 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封还词头”、“加以拒绝”等关键词可以归纳出本题主旨是强调皇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故D选项正确;材料说的是知制诰和中书舍人可以“封还词头”,加以拒绝,说明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无法得出官员的地位日渐提高,故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问题,无法得出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故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知制诰和中书舍人,不是中枢机构,故C选项错误。 7.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原本是政府网罗各色艺能人士机构。明清时翰林院地位迅速上升,进士前二甲方能入翰林院,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翰林院职能的演变 A. 是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B. 适应了中枢权力机构调整 C. 促使了明初丞相制度的废除 D. 是皇权极端加强的重要原因 【答案】B 【解析】材料叙述了关于翰林院职能的演变,唐朝时是“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初翰林院学士入值文渊阁称内阁,成为皇帝的咨询顾问并办理日常公务;材料表明清朝“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体现出翰林院地位的上升,这主要是适应了明清时期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故答案为B项。A项,翰林院职能的演变与科举制度无关,排除;C项,丞相制度的废除主要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排除;D项,皇权极端加强的标志是清军机处的设立,排除。 8.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这表明古代雅典 A. 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 B. 宣扬公民平等参政 C. 限制公民的个人自由 D. 直接民主弊端明显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等信息可知,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必须履行责任,没有体现平等,B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没有体现限制个人自由,C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必须履行公民的责任,没有体现直接民主,D错误。 9.苏格拉底认为,通过程序达成的判决哪怕是不合理的或错误的,公民也必须遵守法律和服从合法程序的判决。这体现了 A. 大众与精英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 B. 苏格拉底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完善 C. 公民法律意识对于城邦的重要性 D. 古代雅典的法律维护了社会正义 【答案】C 【解析】 苏格拉底主张“公民也必须遵守法律和服从合法程序的判决”,是为了树立和弘扬公民的法律意识,说明公民的法律意识对于城邦具有重要的意义。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大众与精英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这一主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雅典法律对于社会正义的影响,排除D项。 10.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 A. 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B.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C. 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 D. 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 【答案】A 【解析】“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说明对于外邦人也承认罗马公民权,显然这一举措有利于扩大罗马统治基础,A正确;依据材料罗马后期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有利于扩大罗马的统治基础,增强凝聚力,B错误;材料中没有比较希腊与罗马公民权更加广泛的信息,排除C;依据所学知识,D项中所述实现了罗马疆域内的公民平等,显然不符合事实,故排除。 11.古罗马由贵族担任立法者,平民保民官可以制定适用于平民的条例。法典在公布及定稿之前应先征求大众的意见。从此,平民与贵族出现在同一个法庭上,行同样的手续,按同样的法律进行审判。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 体现自然法平等的理念 B. 充分维护平民的权益 C. 已经发展到了完备阶段 D. 为近代确立立法规范 【答案】A 【解析】自然法主张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公正至上。自然法是整个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故A项正确;罗马法是维护贵族的利益,不是维护平民的利益,B错误;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C错误;材料说明的是罗马法中自然法的特点,不是说明罗马法对于立法规范的影响,D错误。 12.19世纪30年代,英王威廉四世曾经多次解散内阁和议会,他还三次为大臣制订正式提案。在一次庆典中,他不听从其政治顾问而允许使用自己的名字,以对上议院中一次关键的投票施加影响。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国王依然是国家权力中心 B. 内阁和议会受到国王控制 C 专制王权曾一度出现复辟 D. 君主立宪制仍在发展之中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英王威廉四世曾经多次解散内阁和议会,他还三次为大臣制订正式提案”“他不听从其政治顾问而允许使用自己的名字,以对上议院中一次关键的投票施加影响”可知,这时期英国国王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依然很大,说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还没有完善,依然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故D选项正确;英国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已经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材料只是体现了这时期英国国王的影响力,而不能体现国王依然是国家权力中心,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只能体现这时期国王的影响力依然很大,但不能说内阁和议会受到国王控制,故B选项错误;英国在光荣革命之后已经不是专制制度,且没有复辟过,材料无法体现专制王权复辟,故C选项错误。 13.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这说明英、法、德三国 A. 议会都居于国家权力中心 B. 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C. 政体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D. 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权力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英国《权利法案》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英、法、德三国政体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所以C选项正确。A选项不满足德意志的情况,德意志是皇帝中心;B选项错误,不满足德意志的君主专制体制;D选项说法错误,德意志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4.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A. 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 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 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 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答案】C 【解析】“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体现的是联邦制原则,“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体现的是共和制原则,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项、B项和D项说法均错误,故排除。 15.“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原则是 A.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 市民的整体素质 D. 革命的彻底性 【答案】B 【解析】材料“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选B;A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6.18世纪下半叶,法国国王提出征收廿一税,尽管高等法院不愿登记新税法令,但是未能阻止。这种强权做法激起贵族及其他特权者的抵制,他们将君主行为斥之为“专制”,并通过公共舆论对政府施压,由此侵蚀了王权的合法基础。材料反映了 A. 法国贵族成为反封建的先驱 B. 法国传统秩序蕴含了民主趋势 C. 征税激起了法国大革命爆发 D. 贵族要求限制国王的税收权力 【答案】B 【解析】据材料“18世纪下半叶,法国国王提出征收廿一税,尽管高等法院不愿登记新税法令,但是未能阻止”等信息可知,法国国王提出征税,须经高等法院登记,这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制约”,因此可判断,B正确;据材料“这种强权做法激起贵族及其他特权者的抵制,……由此侵蚀了王权的合法基础”等信息可知,贵族的抵制、公共舆论对政府施压等措施并不是“反封建”,A错误;据所学可知,三级会议的召开导致法国大革命爆发,C错误;据材料“这种强权做法激起贵族及其他特权者的抵制”可知,是国王的“强权做法”,而不是贵族要求限制国王的税收权力,D错误。 17. 某乡村知识分子在一则日记中记载:“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由此可见 A. 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B. 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C 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壳子,乡村知识分子在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建立的情况下,没有采用最新的公历,而沿用农历,仍使用清朝末帝宣统的年号,并称辛亥革命为“变乱”,都反映出作者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故选择B项.材料中无法反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和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可排除C、D两项.“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反映出乡村社会习俗的变化,可排除A项.故选B. 18.黄埔军校在初次招生时,即确定按省区分配招生名额,第一期毕业生来自22个省份,涵盖了大半个中国,这和当时许多军队乃至军校以地方集合的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当军校出现同乡会小组织时,遭到严令禁止。这种做法 A. 推动了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 利于树立统一完整的国家意识 C.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 表明革命首要目标是实现统一 【答案】B 【解析】黄埔军校按省区分配招生名额,当军校出现同乡会小组织时,遭到严令禁止,说明黄埔军校意在树立统一完整的国家意识,反对地方意识,故B正确;抗战时形成民族统一战线,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革命首要目标是实现统一,排除D。 19.“……所以虽在美、法革命之后,洪(秀全)杨(秀清)诸人依然不脱以前帝王思想的旧习,他们只知援用西方基督教的粗迹牢笼愚民,却没有根据西方民主精神来创建新基。”材料着重揭示太平天国 A. 利用拜上帝教支撑政权 B. 利用“中体西用”思想建立政权 C. 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 D. 未认识到革新政体的重要性 【答案】D 【解析】从材料“虽在美、法革命之后,洪(秀全)杨(秀清)诸人……只知援用西方基督教的粗迹牢笼愚民,却没有根据西方民主精神来创建新基。”中可以看出,材料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弊端,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没有认识到“创建”新政体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A项是D项的具体表现,排除;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华夷之辨”的观念,故C项排除。 20.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有一事件)“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材料中“有一事件”指 A. 鸦片战争 B. 中法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被日本这样一个蕞尔小国打败,促使国人进一步反思,发现只学西方器物是不够的,开始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从此开始,C选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导致中国的民族群体意义觉醒,A选项排除。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未触动中华民族的群体觉醒,B选项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民族觉醒无关,D选项排除。 21.甲午战后,中国出现了赴日留学的热潮。后来清政府发现有不少留学生思想日益激进,走上“排满反清”的道路,于是在1906年,于驻日使馆内设游学监督处,加强对留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管理。这说明 A. 留学教育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B. 清朝专制统治的基础出现动摇 C. 明治维新成效得到了广泛认可 D. 留日学生受到清廷的有效管理 【答案】B 【解析】从题目可知,不少留日学生走上“排满反清”的道路,可见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已失去部分人士的支持,故B项正确。题目未涉及留学教育中的民主观念,故A项错误。明治维新成就与题目无关,故C项错误。是“排满反清”问题出现后,清政府才设立游学监督处来加强管理,但其管理效果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所以选B。 22.侵华日军原计划沿北平和武汉之间的平汉铁路南下,在华北平原重创中国军队,把中国版图纵向切开,然后从武汉向东,把中国军队赶下海。而某场战役开始后,日军主力大举调往东南,开始在河网密布、丘陵纵横的东南地区作战。这场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南京保卫战 D. 太原会战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开始在河网密布、丘陵纵横的东南地区作战”可知,这一战役是淞沪会战,A正确;徐州、南京以及太原与东南不符,排除B、C、D。 23.1937年10月25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建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1938年4月2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名中去掉“临时”二字,表明此时国民政府 A. 整合平衡东西部教育资源 B. 对抗日战争的长期性有了新的认识 C. 正式确定三校合并新战略 D. 重视西南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答案】B 【解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名中去掉“临时”二字,说明国民政府认识到抗战是一个长期战争,大学校址可能长时间在昆明,故选B;整合平衡东西部教育资源、确定三校合并新战略与校名中去掉“临时”二字无关,排除AC;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这是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并非为了提高西南国民综合素质,排除D。 24. 导致德、意、日法西斯上台的诸因素中,相同的是 A. 政府和议会已瘫痪 B. 社会生活受到经济危机巨大冲击 C. 军人占了主导地位 D. 法西斯政党成为法西斯运动核心 【答案】B 【解析】首先注意审题,其关键词是“相同”,限定词是三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诸因素中”,即上台的原因必须三国同时具备。A项不符合日本;C项只符合日本;D项只符合德国;B项符合德、日法西斯上台的因素,意大利法西斯上台也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危机的打击,故正确答案为B。 25.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表明美国 A. 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出现动摇 B. 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分权制衡原则发生巨大变化 D. 国家政策受到国际形势影响 【答案】D 【解析】1961年处于美苏争霸时期,肯尼迪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说明国家政策符合美苏争霸国际形势的需要,故选D;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不能看出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排除B;美国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材料正是分权制衡原则的体现,排除C。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分封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地方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在政治上基本继承了西周分封体制。但同时也应看到,周天子对分封制体制已失去完全的控制权,再加之分封过程已基本终止,因此分封制实际上已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中。分封制作为一种即将过时的旧制度,已开始解体的过程,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则在孕育滋生的过程中。 ——摘编自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 材料二 西周的分封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虽说汉初封建的基础仍然是郡县制,但在理论上各诸侯王与皇帝一样,都是“有土之爵”,因而他们有自行任命官员及收取人头税与田租的两大特权。“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汉景帝收夺了各王国的支郡,使每个王国仅有一郡之地,并取消了诸侯王享有的前文提及的两大特权,使王国的地位等同汉郡,诸侯王只衣食租税而已。此后,封建已名存实亡,郡与国并称,作为汉代的第一级行政区划。 ——摘编自李晓杰《九州郡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分封制名存实亡的原因,并指出“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出现的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汉初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和汉景帝后分封制发生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到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 【答案】(1)原因:周王室的衰微(周天子失去控制权)诸侯势力的壮大、分封过程基本终止。 意义:有利于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推动大一统的进程。 (2)特点:汉初分封制层级少;分封的基础是郡县制;拥有人事任免权和财政权。 变化:王国统治范围缩小;王国地位进一步下降(成为与郡同级的行政区划);取消人事任免和财政两大特权。 (3)特点:政治制度的演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总的趋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周天子对分封制体制已失去完全的控制权,再加之分封过程已基本终止”可从社会阶级角度、国家政策角度、地方势力发展角度等进行分析; 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为郡县制,评价它的意义可以从加强统治角度、社会发展角度、国家大一统角度进行说明。 (2)特点:根据材料“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汉初封建的基础仍然是郡县制”“自行任命官员及收取人头税与田租的两大特权”等可从分封制等级角度、诸侯权责角度等进行概括、总结; 变化:根据材料“使每个王国仅有一郡之地,并取消了诸侯王享有的前文提及的两大特权”“封建...作为汉代的第一级行政区划”可从王国地位角度、诸侯特权角度进行分析。 (3)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西周到秦汉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特点可以从政治制度角度、中央集权加强角度进行概括。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简,睡虎地秦墓的墓葬主人叫“喜”,是秦王朝一名与法律有关的低级官员。这些秦简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经过分类整理,其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等十种。在《秦律十八种》的“田律”主要涉及农田管理,农业耕种,粮食处理等方面的法规,其内容也非常简单,其中一条:“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简单释义为:春天二月以后,不可以砍伐山中的树木、木材,不可以在河流中筑坝阻挡河流。《封诊式》是关于查封与勘验程序式的一部书籍,书中大部分内容均以案例为主,有审讯犯人、抓捕、自首、惩办、勘验等方面内容。此外,睡虎地秦简中的一些法律形式影响着后世法律的制定。比如《法律答问》,这部分内容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法条,而是通过问答的方式解决司法中的难题,有的直接给予司法处理的答案或结果。这样的问答有效的解释了法律,解释了罪名有助于司法审判的精准。这种方式,到了后世经常使用。 ——姚远《云梦秦简中的秦代法制》 材料二 罗马共和国时期刑法的罪名,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执法官根据社会地位确定刑罚的差别,同一种犯罪一般有两种刑罚,一种针对体面者,一种针对下层百姓。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的状况深刻影响了罗马刑法发展进程,罗马刑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在整个古代罗马法制史中,犯罪与刑罚始终散见于大量的单行法律之中,且二者之间对应的随意性相当大。 ——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法律的特点并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法律与罗马法产生的不同背景,并谈谈对当今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 【答案】(1)特点:涉及范围广;关注农业(关注生态);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对后世影响大。 评价:积极:秦法内容十分丰富、细致,有利于秦王朝巩固统一;消极:严刑峻法,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致使秦朝速亡。 (2)不同:(中国部分若写成整个中国古代史的特征不给分)政治环境不同: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大一统的秦朝重视法治;古罗马平民力量强大,影响了法律制定。经济基础不同:秦朝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古罗马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活跃。思想文化不同:秦朝推崇法家思想;古罗马宗教思想影响政治生活。 启示: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注意立法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借鉴世界先进法治经验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等十种”可知涉及内容广泛;根据材料一“‘田律’主要涉及农田管理,农业耕种,粮食处理等方面的法规”可知关注农业领域;根据材料一“《秦律十八种》的‘田律’……其内容也非常简单……《封诊式》是关于查封与勘验程序式的一部书籍,书中大部分内容均以案例为主,有审讯犯人、抓捕、自首、惩办、勘验等方面内容”可知内容简单便于操作;根据材料一“睡虎地秦简中的一些法律形式影响着后世法律的制定”可知对后世影响较大;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一“其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等十种”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积极(秦法内容细密,成为秦维系统治的重要工具)、消极(秦法严苛,轻罪重罚,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秦的灭亡)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2)第一小问背景,首先找出秦朝法律和罗马法律产生的背景,然后把两者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方面可从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罗马处于共和国时期,平民的斗争对法律形成影响较大等方面回答;经济方面可从秦代重农抑商,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而罗马商业和对外贸易发达等方面回答;文化方面可知秦代任用法家思想为治国理念;根据材料“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可知罗马宗教对法律影响较大。第二小问,关于启示,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可从不同的国情制订适合自己的法律规范、要把法律作为治国的重要手段、要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的法律成果等方面思考作答。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孟姜女哭长城》故事演变 时代 故事梗概 春秋时期 故事原型为齐庄公袭莒,随征的杞梁战死,齐侯路遇杞梁妻,向她吊唁,杞梁妻不接受郊吊。 两汉时期 故事的中心从“悲歌”变为“崩城”。 隋唐时期 故事时间移至秦朝,“崩城”变成“崩长城”,与秦始皇挂上了钩。 宋元时期 故事中的“札梁妻”改为“孟姜”,有关孟姜女的故事话本大量出现。 明清时期 故事演变为秦皇想娶她,她要求为夫造坟造庙和御祭,祭毕自杀,秦皇失意而归,各地兴起了孟姜女立庙运动,民间的孟姜女传说大量出现,得到文人学士的承认。 ——据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看法: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演变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说明:春秋时期孟姜女的原型故事反映了当时诸侯争霸的事实;两汉时期故事演变为孟姜女哭倒城墙,反映了天人感应思想,儒家思想影响力的扩大;隋唐时期,故事时间推移到秦朝,并与秦始皇挂上了勾,反映了经历魏晋以来战乱的人民对暴政的控诉和反抗;宋元明清时期,话本和民间传说的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孟姜女自杀的烈女行为和民间为孟姜的立庙运动反映了理学的发展。 由此可见,民间传说是特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春秋时期孟姜女的原型故事反映了当时“诸侯争霸”和封建剥削沉重的事实;两汉时期故事演变为孟姜女哭倒城墙,反映了“天人感应”思想,儒家思想影响力的扩大;隋唐时期,故事时间推移到秦朝,并与秦始皇挂上了勾,反映了经历魏晋以来战乱的人民对暴政的控诉和反抗;宋元明清时期,话本和民间传说的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孟姜女自杀的烈女行为和民间为孟姜的立庙运动反映了理学的发展。总之分析这一故事演变问题,需结合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来解答。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项目 1787年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参与制定者 55名代表,其中14人从事土地投机,24人从事高利贷活动,11人从事制造商业和造船业,40人为债券持有者,15人为奴隶主 49人参与,其中同盟会会员38人,有留学日本和欧美经历的40人,40岁以下的有37人(已知出生年份的议员),35岁以下的有30人 时间 经过4个多月激烈争论,最终达成妥协 从起草到颁布经历2个多月 主要内容 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或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大法官渎职,原则上任职终身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案件 制度 总统制 责任内阁制 实施 历经200余年,基本严格执行,确立了宪法的崇高地位 颁布仅仅三个月,袁世凯就公然违背;1914年被《中华民国约法》取代;20世纪20年代淡出历史舞台 运行特点 浓厚的法治色彩 具有典型的人治特色 ——摘编自姜士林主编《世界宪法全书》 上表为美国1787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比较。从表中提取中外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1:《临时约法》与1787年宪法的关系.论证:《临时约法》在制订形式、主要内容、主要制度等方面,明显借鉴了1787年宪法的部分做法,并得以实施;但由于两国国情差异极大,时代相距久远,导致两者的命运迥异.示例2:《临时约法》与1787年宪法差异分析.论证:制何订参与者,前者更为多元化,历时较久;后者以革命派和欧美化的留学生为主,制订仓促;前者在妥协中得以制订,后者因人定法;前者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时代条件,因此能够持久;后者因自然经济、社会性质、社会环境不同,而未实施且很快被破坏.示例3:1787年宪法与《临时约法》运行特点成因谈.论证:前者是移民国家,有较好的社会基础;后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社会基础薄弱.前者己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封建传统,后者封建统治根深蒂固.前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后者资本主义经济处于劣势.前者分权明确,后者机制不明,因人定法.(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但本大题学生总得分不得超过试题赋分值.) 【解析】 表格中美国《1787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比较,分别从参与制定者、时间、主要内容、制度、实施和运行特点等几个方面,有相近或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 因此确定论题可以从二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临时约法》深受美国1787年宪法的影响来说明。也可以从不同点,即二者的差异和差异的原因来确定论题。在确定论题后,要联系表格中的内容,结合史实,通过比较分析进行论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