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普通高中联合体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二十七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 高一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3.考生作答时务必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将非选 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完成后,将答题卡上交,其它试卷考生自己留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 现象解析正确的是: A.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特点 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 C.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 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 2.中国古代皇帝头上戴的称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服饰只有皇帝和继承皇位的子孙可以穿着。这突出说明: A.秦朝服饰丰富 B.皇权至高无上 C.秦朝注重礼仪 D.他对服饰很讲究 3.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组成中央政权机构,其直接意图是: A.防止大臣专权自恣 B.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4.《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 B.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C.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 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 5.这是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一个案例: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则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说明 A.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B.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C.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 6. 1997年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国王参加 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说明 A.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B.英国国王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C.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D.英国王室可以取代内阁和首相 7.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强力敦促下,美国众议院2月28日以244票赞成、188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总额为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这意味着奥巴马在实施拯救美国经济的“新政”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总统在财政上受到国会监督与制约 B. 美国的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C. 美国国会拥有最高立法权和行政权 D. 总统提交的各种议案需经国会审议 8. 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 还有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存在了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A.它适应了经济的发展 B.铁血政策的实行 C.它不断地对外扩张 D.责任制内阁的高效运转 9.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梅尼克于1946年写出了《德国的浩劫》,对纳粹主义出现作了初步剖析。“后来灾难的种子根本上就植根于此前的历史之中,绝非现代史上的偶然现象。”作者所要表达的原因是 A. 普鲁士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B. 长期分裂饱受大国欺凌 C. 政治统一和经济的崛起 D. 巴黎和会对德国的严厉制裁 10.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 B.“闭关锁国”政策 C.居住及租地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11.《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 B.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C.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D.实行按需分配 12.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带给中国的重要影响是 A.清政府内部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 B.中国增开了多处通商口岸 C.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D.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13.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起义成功”指的是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4.“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和民主的光辉旗帜”是学者们对民主革命时期一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度概括。这场“斗争”应该是指 A.戊戌变法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黄埔军校成立——北伐战争——重庆谈判 B.国民党一大召开——南昌起义——北平谈判 C.北伐战争——长征——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D.四·一二政变——七七事变——淮海战役 16.蔡元培在一幅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他悼念的是 A.林则徐 B.孙中山 C.康有为 D.鲁迅 17.“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材料中的“游行示威”是指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18.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进行救国救民的探索,毛泽东领导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首创于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该歌词反映的史实最有可能是 A.红军长征 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D.辽沈战役 20.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曾说:“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D.巴黎公社的建立 21.毛泽东说:“它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毛泽东所指的“它”是指 A.十月革命 B.《四月提纲》 C.二月革命 D.土地革命 22.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海峡两岸的“分离”源于 A.列强干涉 B.日本侵华 C.屈辱外交 D.国共内战 23.“ 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 A.占领德国 B.建立北约 C.提出杜鲁门主义 D.实施马歇尔计划 2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为了摆脱“卒子”的地位,西欧所做出的努力包括 ①接受马歇尔计划 ②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成立欧洲共同体 ④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25.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 苏联解体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D.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 材料解析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6分,第28题20分。共50分) 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二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三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材料四 魏晋南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1)材料一、二、三中雅典实施的是哪两项民主制度,分析这两项民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6分) (2)归纳材料四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4分) (3)材料四所述制度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 (4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材料一反映美国二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1分)二战后世界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1分)在这样的国际格局中,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内采取了怎样的方针?(1分) (2)材料二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4分)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材料三中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1分)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交政策目标是什么?(2分)试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 28.(共20分)每逢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制度往往会发生根本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6分) 材料二 夫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此一自强运动,实始于咸丰末年英法联军之役以后,而甲午一战,则为此初期三十年自强运动失败之总结也。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2)根据该学者的观点,简述中国近代“自强运动”初期的主要表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自强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8分) 材料三 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安排,是以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政治构想为基础,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发展,留下每代人智慧烙印的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为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了一个新样本。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摘编自《民主与民生: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实现的?“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说明了什么?(6分) 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二十七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A 4 B 5 D 6 B 7 C 8 A 9 A 10 D 11 C 12 A 13 C 14 B 15 C 16 B 17 A 18 D 19 A 20 D 21 A 22 D 23 D 24 B25A 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 26.(共14分)答案: (1) 公民大会、抽签选举。决策方式避免了盲目性,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 抽签选举体现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积极性,保证了公平、公正,避免腐败。(6分) (2)特点:三省分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作用: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4分) (3)区别:材料四所述制度实质是君主专制;雅典属于民主政治(4分) 27、(共16分) (1)意图:领导世界或称霸世界;(1分) 格局:形成了两极格局;(1分) 方针:独立自主或“一边倒”。(1分) (2) 力量:欧共体建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每一要点1分,共4分) 影响:冲击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2分) 变化:中美关系正常化或中美建交。(任意一点给2分) (3) 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1分) 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环境。(任意一点给2分) 史实: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任意一点给2分) 28、(共20分) (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4分) (2)“自强运动”初期主要表现:洋务运动。(2分) 新特点:学习西方政治制度。(2分) 史实:戊戌变法:提倡学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4分) (3)体现: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说明:民主政治要注重民生和符合国情(或者既要从历史传统中继承合理的成分,也要借鉴西方民主制度的优秀部分)。(3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