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历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历史

‎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历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要求)‎ ‎1.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笔记中记载:夜幕降临,“一枚炸弹在沈阳郊外的南满铁路路段爆炸,至翌日凌晨三点四十分,沈阳墙遭攻破,该墙被占领”。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淞沪会战 ‎2.1937年12月,在中国的英国记者田伯烈报道:“在这一个时代中,我们找不出什么事情足以超越日军的暴行。”“日军的暴行”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旅顺大屠杀 ‎3.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百团大战”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百团大战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             B.侵华日军老兵回忆录 C.历史论著中对百团大战的描述             D.电影作品《百团大战》‎ ‎4.著名史学家金冲及先生著有《转折年代——中国·1947》一书。下列史实可以作为此“转折”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华民族实现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B.国共重庆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共识 C.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D.人民解放战争完成了三大战略决战 ‎5.1949年3月,中共总前委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该纲要作了以下军事部署:西路作战集团集结于九江至安庆地区,东路作战集团集结于镇江至江阴一线。根据这一部署,随后人民解放军(  )‎ A.展开战略反攻     B.实施辽沈战役      C.进行淮海战役     D.发起渡江战役 ‎6.“它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无产阶级是未来世界的主任。”这里评论的是马克思发表的(  )‎ A.《共产党宣言》   B.《社会契约论》 C.《四月提纲》        D.《论法的精神》‎ ‎7.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各项与“偷袭蒙马特尔高地”“五月流血周”“无产阶级专政尝试”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是(  )‎ A.攻占巴士底狱     B.巴黎公社              C.空想社会主义     D.十月革命 ‎8.俄国1917年爆发了两次革命:一次结束了沙皇专制,一次推翻了临时政府的统治。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 A.二月革命             B.光荣革命              C.十月革命             D.七月革命 ‎9.20世纪初,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革命是(  )‎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0.1954年确立并被誉为“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新中国成立后,一位民主人士说:“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意指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这一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2.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基层民主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扩大,1998年通过的此类法律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就需要(  )‎ A.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B.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实行间接选举 ‎14.“无论黄昏时的树影有多长,它总和树根连在一起”。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  )‎ A.和平共处             B.独立自主              C.“ 一国两制”     D.“依法治国”‎ ‎15.2018年5月30日,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2016年以来,两岸关系僵局的症结在于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国共再次合作 C.两岸加强经济往来                                 D.两岸维持现状 ‎16.新中国成立初期,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毛泽东对此的形象概括是(  )‎ A.“另起炉灶”                                                 B.“互不干涉内政”‎ C.“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7.“君子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理念。我国外交政策能体现该理念的是(  )‎ A.“一边倒”的政策                                   B.“另起炉灶”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联美遏苏”的方针 ‎18.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为此,周恩来提出了(  )‎ A.“另起炉灶”方针 B.“一边倒”方针 C.“求同存异”方针     D.“多边外交”方针 ‎19.一位长期旅居美国纽约的华人说:“前几天我还看到联合国总部门前高扬着的是青天白日旗,而今却变成了五星红旗。”这位华人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尼克松访华           D.中美正式建交 ‎20.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期间说:我在北京逗留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历史的一个星期。这里的“改变”是指(  )‎ A.推动了中国重返联合国                         B.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C.加剧了中日之间的对抗                         D.导致西方国家敌视中国 ‎21.2010年1月,海地发生大地震,中国八名维和警察在地震中光荣牺牲。中国在海地的维和行动体现了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特点是(  )‎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 ‎ C.参加联合国框架内的国际活动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2.美国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描述了一个繁荣的法国小镇惨遭二战蹂躏,后来因获得美国经济援助,生产生活又回复正常,与此相关的史实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尼克松主义         D.星球大战计划 ‎2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苏联认为“不得不采取迫切的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安全。”为此,1955年苏联联合东欧七国成立了(  )‎ A.华沙条约组织 B.欧洲共同体 C.共产党情报局    D.经济互助委员会 ‎24.《冷战风云》一书中写道:“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能说明在亚洲“充满了火药味”的事件是(  )‎ A.柏林危机         B.朝鲜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 D.9·11事件 ‎25.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有识之士认为,西欧各国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才能重塑昔日辉煌。为此西欧在1967年成立(  )‎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欧洲经济共同体                                    D.欧洲共同体 ‎ ‎26.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下,1961年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  )‎ A.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C.“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D.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27.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表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  )‎ A.全球化趋势         B.多极化趋势          C.一体化趋势         D.区域集团化 ‎28.如果以“别了,雅尔塔”为题发言,作为“别了”的标志性事件应是(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欧洲联盟的建立 C.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9.中国古代耕犁已相当完善的标志是(  )‎ ‎ A.耦犁出现 B.犁壁出现 C.耧车出现 D.曲辕犁出现 ‎30.元代王祯所著《农书》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倾于岸上所横木槽,谓之天池,以灌田稻,日夜不息,绝似人力。” 材料中描述的是(  ) ‎ A.水排 B.翻车 C.筒车 D.风力水车 ‎31.“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札记·曲礼》中这段话反映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形态是(  )‎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32.某同学以明朝中叶以后的民营手工业为研究对象,下列可以为其研究提供素材的是(  )‎ ‎ A.水排 B.灌钢法 C.秘色瓷 D.花楼机 ‎33.“中国”在英文中被称为China,是因中国古代在海外畅销的某一手工业产品而得名,该产品是(  )‎ A.纸张                     B.瓷器                      C.指南针                 D.青铜器 ‎34.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35.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政治上官僚制度趋于完善;文化上诗歌蓬勃发展;经济上(  )‎ A.市坊界限打破,突破时空限制             B.土地所有制建立,铁犁牛耕出现 C.商品经济发展,柜坊飞钱出现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大运河开通 ‎36.“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玩耍去处,通宵不绝……”。材料所反映的商业特有现象,最早出现在(  )‎ A.汉朝洛阳             B.唐朝长安              C.宋朝东京             D.元朝大都 ‎37.商帮是地域性的商人群体。明清时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帮是(  )‎ A.徽商、晋商         B.闽商、粤商          C.浙商、闽商         D.粤商、徽商 ‎38.“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守值。”这一现象说明当时该地区(  )‎ 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民营手工业衰弱 C.土地兼并受到抑制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9.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                                 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 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 ‎40.李治亭主编的《清史》说:“清朝对海外贸易的管理,还有一点与明朝明显不同,就是清廷与外商不直接发生关系,而是通过中介进行。”“中介”指(  )‎ A.市舶司                 B.十三行                  C.南洋大臣             D.买办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41.小农经济自战国以后,一直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统治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 材料一 材料二 宗法制的封闭性是为了家族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在沉重的赋税负担和激烈的土地兼并下,宗法制则起有强化、自保家族生存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依靠男耕女织,实现自给自足,更具有抵御破产风险,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所以自给自足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也成为农民狭隘的生产目的,客观上也割裂了小农经济与社会的联系,将自己封闭在一个与世无争的狭小空间里。‎ ‎ ——摘编自朱筱新《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形成及特点》‎ 材料三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1)根据材料一分析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统治者扶植小农经济的主要政策及目的。(8分)‎ ‎高一段考理科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C D A B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A C A A C C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A B D B B D D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D B D C C A D C 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41.(1)原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封建化改革;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得6分)‎ ‎(2)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耕织结合或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生产目的狭隘;封闭、分散、孤立;占有小块土地、规模小;精耕细作;具有脆弱性、落后性等。(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得6分)‎ ‎(3)主要政策:鼓励垦荒、重农抑商(每点2分,共4分)‎ 目的: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巩固封建统治。(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