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1素养4 历史解释——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学案
素养四 历史解释——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 (对应学生用书第95页)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总览——核心素养解读 一、历史解释的基本内涵 1.叙述历史的能力 (1)历史解释是历史核心素养的能力表现。它偏重于对历史史实和历史理解的外在表达,既包含对史实的描述,也包含了自己的认知观念和所坚持的历史史观。 (2)历史解释既能够客观表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又能够使自己的表述符合历史的真实。 2.探讨历史规律 (1)历史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对认识客体进行直接的观察、接触、实验和检测,进而认识其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 (2)历史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受到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科技、地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需尽可能客观地、多角度地、发展地、辩证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物。 3.解决问题的思考 (1)历史是过去的历史, 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实验性,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既包含了叙述者对史实描述的整理与组合,又体现了叙述者对历史的立场、观念等。 (2)“历史解释”建立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理解” 等核心素养基础之上,同时为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这一核心素养创造条件。因此,它能综合体现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3)历史解释要求以公正的角度去理解历史叙述中不同的历史解释,以辩证的眼光评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客观的态度评判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历史不仅是解决历史问题,更是要凭借所形成的历史意识去解释、解决现实的问题。 二、高考考查的基本要求 1.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历史评判能力 (1)考查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现象、概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阶段特征、历史结论认识的理解掌握。 (2)考查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要求对同一历史事物产生的不同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2.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历史思维创新能力 (1)考查客观论述历史问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 (2)考查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要求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考查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体现历史思维创新能力。 示例——高考命题解说 一、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有关宋太祖的史学常识 【示例1】 (2017·全国卷Ⅲ)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命题立意] 本题转引了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活动的两种历史叙述,强调只有对历史叙述进行谨慎的辨析,才能更接近历史真实的重要性。对于引导中学教学注重史学方法传授、概念辨别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较好地落实了新课标修订后的要求,体现了对核心素养考查的趋向。 [解题思路] 材料中“关于宋大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如《续湘山野录》和《涑水记闻》对宋太宗是否进宫就有两种不同的记载,由此可知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B项正确。历史事实可以通过出土文物、史书记载、传说等方式呈现,A项说法过于绝对,可排除;历史叙述有主观和客观成分,使用时应注意辨其真伪,C项说法过于绝对,可排除;历史叙述有主观和客观成分,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也不一定能够确认历史事实,D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答案] B 二、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政策 【示例2】 (2017·全国卷Ⅱ)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命题立意] 结合题中关键信息“陕甘宁边区政府”可推理出此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试题从历史解释的视角,要求理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先后两次实现合作,并且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推动了中国从分裂走和统一;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且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题思路]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根据地群众组织成员的人数和所占人口的比例,说明通过抗日战争,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不断加强,D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没有体现革命工作的重心转移,A项可排除;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可排除;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统一战线的范围缩小,C项错误。 [答案] D 分说——三大角度突破 一、发现问题——“分析比较”掌握史实 1.关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1)历史比较研究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史实进行鉴别、分析的一种思维方法。比较法包括以空间为准绳的横向比较和以时间为序的纵向比较。 (2)横向比较,是对同时并存的同类事物的不同对象在同一标准的条件下进行比较的一种手段,主要是从空间角度,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通过以上的横向比较,从相同之处出发,寻求其中的差异,进而揭示其内在的规律,从而促进自身知识同化和能力的形成,以便从整体上来把握历史的发展。 (3)纵向比较主要是从时间角度,对同一民族、同一区域、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比较是理解此事物不同于彼事物的“钥匙”,它既是一种高考测试所需的能力要求,更是一种进行历史研究的思维方法。 (4)在历史研究中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共同点和差异点,也可以从拥有共同本质的现象中找到各自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通过横向的比较,可以使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问题,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增加对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综合分析能力。从横向比较中发现历史发展中的区域性异同,克服历史研究中的片面性。从历史的纵向联系中发现、揭示社会历史的演变规律。从纵向与横向的综合比较中,从更高的全方位角度整体把握历史的进程。 2.掌握历史事实和史料运用 (1)历史事实的划分标准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充分体现在以唯物史观看待历史。 (2)史料运用应坚持的原则 ①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原始史料。一般而 言,实物比文字更可信,史学资料比文学资料更可信,影像资料比纯文本资料更可信。但凡保留过去信息的东西,都有史料价值,关键能否被清晰正确的解读和使用。 ②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 ③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动态性和时代性,只有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掌握历史事实和史料运用,才能对历史解释作出正确、客观、辩证地认识。 3.例析发现问题和历史解释 (1)解释是多样化的,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人们对历史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解释,但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要去不断地接近历史真实。 (2)[示例] (2016·全国卷Ⅰ)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是由孔子整理并用作教学的儒家经典,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排除A项;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五经”是孔子整理的典籍,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记录孔子言论的著作,不是孔子编订的,所以《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故选C项;秦始皇焚书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但儒学传统并没有因此断绝,故D项错误。 [答案] C 二、还原情境——“推理判断”说明现象 1.情境化高考命题新趋向 (1)情境化高考命题的主要模式 自新课程高考实施以来,历史科目“新材料、新情境”的命题思路已经被写进考试大纲,成为新课程高考的标志性特点。摆脱过去“依纲靠本”的命题思路,采用“新材料、新情境”的命题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历史科目命题的主要模式。 (2)还原情境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从表面上看,“新材料、新情境”命题思路为的是解决教材一纲多本所带来的命题困境,实际高考命题侧重于运用史料还原历史情境,创设新情境,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即考查考生对历史主干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广度,纵观近几年全国高考突出了这一命题新趋向。 2.运用定量分析和推理判断 (1)定量分析的计量史学 ①计量史学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让史学趋于精确。主要类型包括:历史统计法和历史模拟分析法。 ②计量史学的适用范围:适用有量或数量概念的历史分析,只是从数量关系上帮助揭示事物的性质;适用于对存在某种依赖关系的历史现象的研究,适用于对某些历史结构的分析;适用于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用规律的分析。 ③计量史学体现了历史解释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计量史学的材料大都是由各种数据构成,要求进行定量分析和推理判断。 (2)解答计量史学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 ①两头看,项间比 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格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意时间、地点等。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项间比:按表中所给信息找备选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②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③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3)计量史学定量分析示例 ①计量史学:甲、乙两图分别是1920年和1936年我国经济生产总值中各行业所占比重(%)示意图。 甲 乙 ②定量分析:通过对比甲、乙两幅饼状图的数据可以看出,占比重最大的一直是农业和手工业,说明1920-1936年自然经济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与1920年相比,1936年农业和手工业在我国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体现了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比重有所变化,但地位仍很高;图片材料中的文字“工场手工业”反映的深层信息是出现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劳动生产关系,该行业所占比重的增加,表明了该行业的发展。 由此可知,从甲到乙的变化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自然经济走向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二是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 3.例析还原情境和创新思维 (1)还原情境以教材主干知识为基点,选取典型史料,创设新情境,全方位考查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2)[示例] (2016·全国卷Ⅰ)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点拨] 本题以罗马法的影响为切入点,以还原情境,创设新情景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罗马法形成发展的认识和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精神和原则上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等,而不是具体行为规范,故B项错误。罗马法主要适应了罗马帝国扩张后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在罗马帝国时期并没有形成后来的民主制度,无所谓维护一说,故C项错误。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但与欧洲历史发展方向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A 三、反思结论——“转换思维”评论观点 1.理解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 (1)历史叙述是对于历史真实事件的描述、记录,在理解的基础上, 得出历史结论。由对知识的知晓转化为对知识的理解,由对知识的接受转化为对历史的探究。 (2)灵活运用历史解释首先要能够引导学生理解教科书及课堂教学所述史实的含义,概括其要点,并同以往所学知识建立联系;再进一步把握其内在历史逻辑,通过严谨、科学的逻辑思维,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梳理逻辑关系来提升相应的学科能力。 (3)示例:有关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历史解释 ①应从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出发,真正理解“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家为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而盲目扩大生产的现实,进而体会到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供求不平衡、供过于求,并理解经济危机期间物价下跌等现象。②在此基础上,理解美国政府为渡过这场危机需重点围绕“减少供给”和“刺激需求”两方面下功夫,故可从这两个角度去剖析罗斯福新政的相关举措。为“减少供给”,从国内来看要控制生产,如“农民减耕减产”“控制工业产量与规模”“监督工业生产各个环节”“规定工人最高工时”等;从国际来看,政府既要刺激出口,又要控制进口,具体措施有“抬高关税”“货币贬值刺激出口”等,以此可进一步理解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因为关税战、货币战、市场战而导致各国矛盾激化的现象。③为刺激消费,重点是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并建立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如“大规模经济救济”“兴办公共工程”“规定工人最低工资”“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等举措。④抓住“供过于求”这一核心特征,重视经济危机及新政期间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层层剖析,才能将罗斯福新政理解到位,应对高考对综合能力的考查。 2.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1)“历史现象”是指历史表象,是客观存在的历史。 (2)“历史观点”是指某人或者某类人对历史的一些看法等,也属于人的主观认识。 (3)历史学的认识功能 是指历史知识在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历史知识是人们认识现在和预见未来的前提条件。我们只有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才能把握许多事物、事件、情况、问题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认识现在与未来。 (4)运用历史解释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示例]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八年海战史》称:7点45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开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点拨] 题干材料中中方引用《济远航海日志》的记载,日方引用日本出版的《二十八年海战史》,显然双方记载明显不一致,这说明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答案] A 3.例析反思结论和评论观点 (1)从近年高考历史命题趋势看,加大了对考生解释和评价历史事物能力的考查力度。以此提示在日常历史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①要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②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再次能够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③要提高解释能力,学生既要理解教材知识,也要扩大阅读量,扩充知识面,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考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合理见解。 (2)[示例] (2015·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年 份 法 定 假 日 天 数 节 假 日 1950 1995 2000 2008 元旦 1 1 1 1 春节 3 3 3 3 劳动节 1 1 3 1 国庆节 2 2 3 3 星期日 1 1 1 1 星期六 - 1 1 1 清明节 - - - 1 端午节 - - - 1 中秋节 - - - 1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点拨] 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考查学生对节假日变化趋势的理解和解释,给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观点不偏,针对材料的分析准确,合理即可。故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物或现象的描述是否准确,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是否严密。 [答案] 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节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对练——素养活用训练 一、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史学理论 1.(2017·威海高考模拟)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西晋陈寿著《三国志》,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操假谲、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这说明( ) A.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 B.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 C.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 D.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 D [材料中并没有任何证据来证明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这属于典型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A项错误;材料中曹操的形象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而且西晋陈寿对曹操形象的描述也未必是准确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儒学思想,且从西晋至南朝儒学地位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故C项错误;由于西晋时期陈寿对曹操所持的是称赞态度,故而对其大加赞赏,相反南朝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由于对曹操持否定态度,而在作品中对曹操的形象大加鞭挞,故D项正确。] 二、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现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迁和中国外交 2.(2017·厦门高中毕业班质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联合国成立以来,制止了不涉及美苏等大国重大利益的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和克什米尔这些地区的战争,却未能阻止朝鲜、阿尔及利亚、埃及和越南等一系列局部战争。可见他认为联合国的设立( ) A.未阻止大国冲突的升级 B.旨在维持战后美苏均势 C.有效地解决了国际争端 D.难以制约大国间的博弈 D [“未阻止”与材料中“制止了以色列和克什米尔这些地区的战争”不符,故A项错误;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安理会包括五大常理事国,材料中“美苏等大国”不等于美苏均势,故B项错误;“有效地解决了国际争端”与材料中“却未能阻止朝鲜等一系列局部战争”不符,故C项错误;难以制约大国间的博弈,与材料中“ 制止了不涉及美苏等大国重大利益的”“却未能阻止朝鲜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相符,故D项正确。] 三、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古今中外环保思想的实践 3.(2017·广西考前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环保思想。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畋不掩群,不取麇天;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汉代淮南王刘安指出:“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在环保的措施上,商鞅变法规定“弃灰于道者被刑”,甚至“断其手”。秦汉以后,山林川泽归少府管理,具体分管的有林官、湖官、陂官、苑官和畴官等。宋太祖下“禁捕诏”,宋真宗下“禁捕山鹧诏”。明清时期,宗族制定族规,进一步强化了环境保护措施。 ——摘编自张涛《中国古代的环境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煤得到广泛使用,煤燃烧时释放的滚滚浓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工业革命特色。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不久就发明了将氯转化为漂白剂的技术。钢铁业的发展导致英国砍伐大量的树木。随着工业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排水沟设施不全,各种疾病困扰着人们。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调查委员会,倾听社会声音。在各地设立卫生医官,负责治理地方环境。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公共卫生法》,不久又颁布了《工人阶级住房法》,改造贫民窟,改善人们居住环境。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环保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环保思想实践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导致英国环境恶化的原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近代英国环境保护实践的异同。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可得出合理利用大自然,不过度索取;根据“制天命而用之”可得出顺应自然规律;根据明清时期“宗族制定族规,进一步强化了环境保护措施”可得出利用宗法力量。第二小问, 从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经济上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思想上儒家思想的演变等方面分析。 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煤得到广泛使用”“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业的发展,导致英国砍伐大量的树木”“随着工业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排水沟设施不全”可得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设施及管理不健全。第二小问,相同点从立法和设置机构管理两方面分析;不同点从经济上看,体现出服务于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不同目的;从政治上看,材料二英国“倾听社会声音”体现出古代中国专制制度与近代英国民主制度的差异。 【答案】 (1)内容:合理利用大自然,不过度索取;顺应自然规律;利用宗法力量。 背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君主专制加强;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政府贯彻重农抑商政策;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不断巩固。 (2)原因:煤炭的大量使用及化工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助推了砍伐树木的现象;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设施及管理不健全。 相同:利用法律加强管理,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专门设置管理环境的人员。 不同:古代中国以服务农业发展为目的,带有浓厚的“农本”色彩;近代英国以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为目的,具有强烈的“工业化”特征。古代中国完全由政府专制;近代英国除由政府主导外,还听取社会人员的建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