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Word版答案不全
2020届海淀区高三历史查漏补缺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春秋中期以前,工商食官。春秋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者和商人大量出现,他们或“百工居肆,以成其事”或“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这种变化 A.巩固官营工商业的统治地位 B.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态的形成 D.改变了士农工商的次序 晋国内乱,有人建议逃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公元前697年 -公元前628年)趁机回国继承君位,重耳将消息告诉舅舅子犯,舅犯曰:“不可!亡人无亲,信仁以为亲。” 出自《国语·晋语》 (鲁)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30年): 臼季…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出自《左传》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出自《论语》 2.研读以上史料,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各国贵族将仁德修养作为任官标准 B.诸侯国普遍推行了仁政的治国思想 C.孔子在前人基础上发展了仁的学说 D.战国时期各国普遍采用了孔子学说 3.《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并无“洞庭郡”。但湖南里耶古井出土的秦朝地方公文简牍中频繁出现“洞庭郡”“洞庭”等地名。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①史家记叙主观臆断缺乏真实性 ②文物可以补正历史文献的缺漏 ③长江流域成为秦朝的统治中心 ④洞庭郡是秦朝时期的地方机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统一体,人类社会应比照天的意志和特征行事,天的意志和特征通过阴阳、五行体现;“刑狱时令”,“灾异赦宥”。提出以上的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王阳明 5.据《晋书》记载,自公元311年洛阳陷落至公元325年(4世纪初),王公贵族十之六七从中原省份迁到长江以南。到公元4世纪中叶,100万北人在南方的新址定居。长江流域和南方的人口在公元280年--464年之间增加了五倍。上述现象 A.起因是秦兼并六国完成国家统一 B.造成了国家权力中心向东方转移 C.推动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D.说明南方已经成为国家经济重心 6.唐末韩鄂撰《四时纂要》,主要记载的是唐末长江流域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状况。陆龟蒙的《耒耜经》是我国最早专门记述农具的专著,描述了当时江南所使用的主要农业生产工具。陆羽的《茶经》对浙江湖州等地茶叶种植进行了详细记载。这些农业科技著作的出现可以证明唐朝 A.农业生产实现专门化 B.雕版印刷业十分发达 C.长江流域农业发展迅速 D.茶叶种植遍及大江南北 7.北宋熙宁七年诏令:“京西南路流民置田、买耕牛权免税钱。”南宋高宗建炎元年五月一日诏曰:“人户置买耕牛权免税钱一年。”绍兴二十六年诏曰:“关市之征,本以抑商贾。如米面民间日用之物,岂可收税?今耕牛亦犹是也。”以上诏令的颁布 ①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②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③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④体现了统治者关注民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明朝李梦阳认为:“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这一观点 A.维护了士人阶层的特殊地位 B.打破了鄙视商人的传统观念 C.提高了商人阶层的政治地位 D.巩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图1唐朝商业中心 图2明朝商业中心 9.从图1到图2,其中商业中心发生了许多变化,对这些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①政治中心的变迁对经济重心迁移起决定作用 ②大运河带动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③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推动了当地商业发展 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制开始瓦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下图为某同学所搜集瓷器发展的两则史料。对比两则史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清康熙(1654年-1722年)年间德化窑白瓷布袋和尚坐像 ②1708年德意志地区萨克森王国的约翰·波特哥烧制了第一批仿德化窑白瓷“中国僧侣”像 A.①能够说明清康熙年间的白瓷技术最为发达 B.②的出现是由于德意志地区实行了宗教改革 C.①②比较可以说明中国宗教深受到西方影响 D.①②比较可以说明德国制瓷发展与中国有关 11.19世纪40、50年代中国社会开始了社会转型,能够体现这种转型的历史事件包括 ①沿海地区通商口岸的开放 ②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④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图画日报》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日刊画报,创刊于1909年8月16日,共出版了404期,出版图画多达5000多幅,停刊于1910年10月。下列图画均出自《图画日报》,对该报作用的准确评价是 A.以妇女解放为己任 B.为晚清政治改革制造舆论 C.广泛介绍西方科技 D.开阔民众视野以启发民智 13.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黄亚光创作了宣传漫画《红军的壮大》。若为此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提供确凿的史实证据,则可以选择 A.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扩大 C.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D.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14.某校组织“追忆先辈革命精神,重走红色经典路线”的游学活动。依据右图中的游学路线,他们的游学可以更多的了解 A.国民革命运动在北方兴起 B.工农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 C.共产党在山西的抗战史实 D.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北地区 15.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 “政府组织案”规定: “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国府委员名额之一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第一届国民大会之职权为制定宪法;宪法之通过,须经出席代表四分之三同意为之”。该规定 A. 为重庆談判奠定了政治基础 B.有利于抗战后实施民主政治 C.为国民党政府独裁制造舆论 D.确定了新政协制度的理论框架 16.右图为1947年11月28日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军委关于陈赓部队目前的中心任务电报,电文如下:“陈赓:廿七日电悉。你的意见值得考虑。十二月你们应以配合刘邓破袭平汉路及歼灭土顽(指国民党地方武装,下同)为中心,明年一月起准备夹击胡宗南。最近你们歼灭很多土顽,有大的战略意义。军委廿八日十四时。”对电文中“大的战略意义”的正确解释是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有利于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C.有利于实现战略反攻的目标 D.取得了战略决战的全面胜利 17.1950年钱松嵒在画作中题诗写道:“细作精耕产量加,原来土地已还家。一门绝早田中去,脸放红光心放花。写此歌颂劳动人家”。对這幅作品解释正确的是 A.描述了土地改革后农民生活风貌 B.为农业生产产量提高提供了方法 C.创作背景是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D.赞扬农业合作化运动后的新生活 18.一个大的历史概念往往包含了若干小的历史概念,而小的历史概念之中又包含着更加具体的历史事实或者历史概念,由此形成了历史概念的不同层次结构。下列选项中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战略反攻--平型关大捷 C.三大改造--公私合营--大跃进运动 D.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村 19.1980 年,在北京东城区翠花胡同里,一家名叫“悦宾”的小餐馆悄然开张了。四张小桌,八九平方米,墙上贴着横幅,上书“尝尝看”。别看不大,但它可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个体餐馆。悦宾饭馆的开张 A.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序幕 B.体现了民众对经济改革的参与 C.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改变了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 20.在古希腊,政治权利不再限于贵族阶层,而是扩大了包括穷人在内的整个公民群体,下层农民收回了其被贵族利用债务而控制的土地,由此培育了一个自由民阶层,并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以上现象的出现 A.有利于雅典民主制逐步确立 B.标志着克里斯梯尼开始改革 C.为雅典各阶层参政提供保障 D.将雅典民主政治推上了顶峰 21.18世纪下半叶,大西洋两岸的迅猛变化,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这种变化体现为 ①西、葡等国开辟新航路 ②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③美国赢得独立战争胜利 ④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22.1859年英国出版的某著作既证明了自然本身依照着固有法则运行,并非上帝直接干预统治着自然,又迎合了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合法化,因而广受人们欢迎。该著作是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纯粹理性批判》 C.《社会契约论》 D.《物种起源》 23.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国家公共工程局负责开发了很多公共住房项目。如1936年7月开工建设的哈莱姆河住宅区计划和1936年9月8日开工的威廉斯堡住宅区计划等。国家公共工程局开发这些公共住房项目的目的是 A.调整企业关系,防止盲目竞争 B.调整劳资关系,保障工人权利 C.增加工人就业,复苏建筑行业 D.推行以工代赈,增加社会救济 24.1929年开始,一直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增加了3倍。1938年时,苏联总生产量在全球所占的比例,已从1929年的5%跃升为18%。而同一时期,美英法三国的比例,却由全球总额的59%跌落为52%。对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有 ①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②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冲击巨大 ③美英法经济势力被苏联超过 ④西方福利国家的建立制约经济发展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 25.1955年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项内容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1963年第18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与发展会议问题,会上75个发展中国家发表联合宣言。1964年,七十五国集团扩大为77个国家和地区,并发表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掠夺。以上现象的出现 A.改变了二战后由美苏主导世界的局面 B.表明了发展中国家力争建立国际新秩序 C.维护了联合国在国际外交中的核心地位 D.造成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开始突破地域限制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1.(12分)关于秦二世的史实重建 材料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上(秦始皇)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 《史记·秦始皇本纪》引汉贾谊的观点: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 材料二 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木牍,或称“秦二世胡亥文告”、“秦二世登基文告”、“秦二世胡亥‘奉召登基’文告”,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3年在湖南益阳兔子山9号井发掘所得的重要秦代文献。木牍载(秦二世的)诏书如下:“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今宗庙事及署(书)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当除定者毕矣。以元年与黔首更始,尽为解除故罪,令皆已下矣。朕将自抚天下,吏、黔首其具行事,毋以繇(徭)赋扰黔首,毋以细物(事)苛劾县吏。亟布。以元年十月甲午下,十一月戊午到守府。” 材料三 右图为2009年入藏北京大学的复原后西汉竹书《赵正书》的部分内容,当代历史学者的考证,《赵正书》成书于汉武帝之前。其中关于胡亥即位问题,原文如下 昔者秦王赵正(政)出游天下,环至白(柏)人而病。病笃喟然流涕长太息,谓左右曰:天命不可变欤?....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凡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而胡亥立,即杀其兄夫(扶)胥(苏)、中尉恬。大赦罪人,而免隶臣高以为郎中令。 (1)分析以上材料对秦二世的记载的差异。(4分) 材料一认为秦二世在赵高的帮助以阴谋的手段继承了皇位。秦二世统治时期残暴无道导致秦朝灭亡;材料二的诏书将秦二世塑造成一个奉始皇遗诏即位并关爱民生疾苦的皇帝。材料三也认为秦二世是奉遗诏即位。 (2)分析以上材料的史料类型及各自的史料价值。(8分) 材料一是传世文献,材料二属于出土文献(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均可);材料一是研究秦朝的传统史料,属于传世文献,作者的观点有代表性且影响深远。材料二属于出土文献,属于一手实物史料,木牍诏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为研究秦二世的形象提供了新的视角;材料三是当时流传的说法,为秦二世的形象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2.(10分)16~19世纪的中国外销瓷 16世纪初,中国外销瓷以景德镇的青花瓷为主,多销往西亚地区和非洲东部,如西亚叙利亚的大马士革等城市就是当时中国瓷器的主要交易地,再从此流散到土耳其、伊朗等地区。此阶段景德镇外销瓷的瓷器纹饰有伊斯兰地区的吉祥物孔雀纹等。嘉靖年间(16世纪中期),因倭寇作乱和海禁,海上运输较为艰难。隆庆时期开放海禁,海上贸易重获繁荣。海外市场需求增长,使福建沿海瓷窑迅猛发展,瓷器源源不断运向海外。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万历年间出现了一种名为“克拉克瓷”的特殊样式的外销瓷,多是欧洲出样定制的,主要由荷兰东印度公司经营。此阶段的外销瓷中,除了碗盘,还有一些特殊的外贸瓷器形,如方瓶。方瓶是仿制欧洲玻璃器制造的酒瓶,许多方瓶上还会有西方贵族的徽章图案。市场的需求带来明末清初瓷器烧造风格和经营方式的转变。17世纪中晚期,康熙年间实行海禁政策,海运停歇造成国外日益膨胀的瓷器需求得不到满足,日本瓷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康熙二十三年(1684)重开海运,外销瓷最为兴盛,雍正、乾隆及以后也有大量输出。19世纪后期,外销瓷随着欧美本土瓷业的发展和中国风热潮的衰退逐步势微。 摘编自陈闻娃《16~19世纪的中国贸易瓷》 阅读以上材料,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提炼观点正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0分) 答题示例: 观点一:明清外销瓷推动了国外瓷器制造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瓷器大量销售海外满足国外市场需求的同时也为瓷器制造技术传播创造了条件;康熙年间海禁政策造成外贸萎缩同时也刺激了日本制瓷业的发展。到19世纪,英国窑厂便开始仿制中国瓷器。欧美本土制瓷业发展对中国瓷器外销形成了冲击。 观点二:明清外销瓷推动了中国同世界各地的联系。16世纪初期中国瓷器外销西亚和非洲东部,加强了这些地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16世纪中期以后,随着隆庆开关,瓷器远销海外。到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将中国瓷器大量销往欧洲。随着外销瓷销量增加和销售地区的扩大,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得到加强。 …… 评分标准: 等级一(8--10分),观点正确,提供三则及以上的史实,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等级二(5-7分),观点正确,提供二则史实作为论据,论证较充分,逻辑清晰。 等级三(4--2分)观点正确,提供一则史实作为论据,论证清晰。 等级四(2分以下)观点错误或无观点,史实陈述正确。 3.(12分)美国人眼中的中国 ①1784年以前 1784年“中国皇后号”商船首航中国以前,美国与中国没有直接的往来。尽管美国人对中国非常陌生,但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和茶叶转运到北美殖民地,成为美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美国人还通过传教士和欧洲思想家如伏尔泰等人的著作了解到中国的文明、智慧、富庶。托马斯·杰裴逊、本杰明·富兰克林等开国元勋们对中国钦羡备至。 ②1784-1900年 1784年“中国皇后号”来华后,美国人发现眼见的中国与耳闻的中国相去甚远。鸦片战争前,当时富庶的大清帝国仍是美国人敬畏的对象,美国商人最反感的是清政府官员从来不以平等的身分与他们打交道,视之为未开化的蛮夷。在华美商虽然对中国一些政策和法律多有微词,但由于商业利益得到了满足,对中国的贬斥尚不多见。1830年后,陆续来华的美国传教士不满清政府严厉的禁教政策以及中国民众对“福音”的冷漠,他们视中国为邪恶的异教国家,把中国说得一无是处。这种观点鸦片战争在后迅速成为美国人中国观的主流。19世纪后半期美国人对中国的歧视和污蔑更是达到了顶点。 ③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 20世纪30年代美国公众通过介绍中国的著作进一步了解中国。勤劳、诚实、爱好和平的中国人形象开始出现在美国的文学作品中。赛珍珠(Pearl Buck)的小说《大地》( TheGood Earth》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和林语堂的《吾国吾民》产生了广泛影响。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人意识到是中国人四年多的抗战推迟了日本的进攻,使美国获得了数年的安宁与和平。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人不仅仅是英雄,而且成了与其患难与共的战友。长期以来一直备受美国蔑视和施舍的中国人迎来了最佳时光。 国民党政权抗战之后的腐败导致很多在华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极端不信任。他们把腐败官吏身上的贪婪和狡诈视为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品格。19世纪美国人对中国的蔑视心理开始抬头。“他们毫不区别地相信中国人与其政府是一样的”,“都是贪污、无能和靠不住的”。1950年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和朝鲜战场的失败,中国被视为美国的敌人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 ④1945年--1950年 (1)任选两个阶段概括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8分 阶段 中国观 具体成因 ① 尊敬和羡慕 中国的传统商品对美国吸引力;传教士和欧洲思想家对中国赞美;对中国本身缺乏深入了解。 ② 从失望到蔑视 通过自身了解发现中国天朝上国等弱点;近代中国国势沉沦,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③ 友好与赞美 通过文学作品加深了中国的影响;美国与国民党政权的友好关系;中国抗击日本有利于美国。 ④ 偏见与敌对 局限于对国民党政权的腐败的印象以及傲慢和歧视的态度,对中国形成偏执的看法;新中国成立后中美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对中国形成敌对的态度。 (2)综合概括影响美国人中国观形成的基本因素。(4分) 中国自身的发展与变化;美国人的发展需求与价值观念;国际形势的影响。 4.(11分)中非关系 阶段 简况 1956-1978年 中国援非从一开始就强调“平等”、“相互尊重主权”以及“不附带任何条件”等价值观,以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和巩固中非之间的友谊为援助的基本出发点,以支持新独立的非洲国家为主要援助对象,以无偿修建铁路、体育馆等基础设施为主要援助形式。到1970年底,中国己经同20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约占当时非洲独立国家的一半,对这些非洲国家,中国都提供了不同幅度的援助。 1978-1995年 在这一阶段,对外援助由过去单纯提供援助发展为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力求形成互利双赢的共同发展模式。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与非洲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的四项原则,即“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成为这一阶段对非援助的指导性原则。在对非援助方面也开始更多关注非洲发展的自身“造血”能力建设。无息贷款、贴息贷款、技术援助、项目建设、直接建厂、专家指导、劳务服务、人员培养、技术培训等逐渐成为援助或合作的方式。 1995年--至今 中国对非援助开始注重在技术管理、优惠贷款、投资贸易、重债穷国债务减免、官员培训、自然灾害紧急救助等方面加大援助力度,鼓励和吸收中国企业参与,特别是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参与到援助项目中,将政府援外资金与银行资金以及企业资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作用。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建立,形成中国与非洲友好国家间开展集体磋商与对话的有效机制,为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援助模式提供了长期可持续的机制化平台。在该论坛框架下,中国在12个非洲国家承担了176个成套项目,包括公路、学校、医院和体育场等;对非洲一些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提供了迅速、及时的人道主义援助。中国免除了31个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部分欠华到期债务共105亿元人民币,对非洲28个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商品实施兔关税待遇。 依据张海冰: 中国对非洲发展援助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任选一个阶段概括此阶段中国对非交往的特点,分析背景及影响。(8分) 参考答案:1956年——1978年是中国对非援助的起始阶段,也是中非关系的政治和合发展阶段。中国与非洲国家有着共同的被殖民和被压迫的历史遭遇,又面临着共同的发展经济和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政治任务。中国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的对非援助和合观的指导下,形成了对非援助理念,并对非洲进行无私的援助,极大地支持了非洲的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同时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也坚定地支持中国,使中国进一步扩展了外交空间。 1978年——1995年是中国对非援助的改革阶段,也是中非关系的经济和合发展阶段。在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和非洲国家对各自历史任务的擅变以及对外部世界与自身发展关系的认知,中国对非援助的历史使命与具体内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量力而行的国际主义原则的和合观下进一步发展了对非援助理念,改革了对非援助的方式,从注重意识形态转向注重经济效益,从初始时期的无偿援助占大多数转向了加强互利合作,使中国对非援助进入了改革阶段。 1995年至今,是中国对非援助的全面发展创新阶段,也是中非关系的全方位和合发展阶段。90年代以来,中非关系进入快速发展。随着新时期国内国际局势的变化,“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下对非洲提,在教育、卫生、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更加关注提升非洲国家的自主建设和致力于建立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世纪期,中国政府将中非关系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中国进一步推进对非援助方式的改革,并在供了大规模的援助,除了传统的经济援助外相关民生领域的各种援助有了明显的增加,管理能力,并加强与非洲的全方位的合作关系。 5.(10分)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今天被称为第三世界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划分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那是用来修饰这些殖民地的形容词常是“落后的”,而不是像今天这样带有外交辞令的术语“欠发达的”,在联合国,甚至越来越常使用一种更为婉转的说法“发展中的”,尽管这个词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在过去那些时代,殖民地人民的落后被视为理所当然,那些帝国的存续则被视为合情合理。当人们偶然考虑到殖民地的落后根源时,一般先进的理论也往往带有种族偏见和自我服务色彩:“土著”未曾对改善其生活水平的种种机会作出反应,宁愿过着一种闲散自在的生活,满足于仅能维持生存的水平,他们拒绝对自己的未来做出计划和承担责任。如果对这种反常的态度加以解释的话,人们往往会将其归因于气候恶劣、种族低下或种种宗教清规禁忌。人们通常非但不会把殖民统治看成是普遍落后的原因,反而还会将其当成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 这种辩白今天倒是很少听到了……通过研究,人们开始认识到,第三世界的“欠发达”与第一世界的“发达”,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现象,二者在机体和功能上是互相联系的。后者如今的过度发展与外缘地区的欠发达,其程度上是相同的。“发达”与“欠发达状态”是同一硬币的两面。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 阅读以上材料,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提炼观点正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0分) 答案(略) 评分说明: 等级层次 观点 论证 第一等级 (8-10分) 能够完整、准确吸收材料信息提炼符合文本含义的观点。如“发达与欠发达国家相互联系(同一硬币的两个面也可)”(4分) 揭示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1分 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成因,所举史实准确。4分 能够在论证基础上进行总结升华,且认识具有启发性。1分 第二等级 (5--7分) 能够围绕观点从两个以上角度加以论证所举史实准确充分4分 能够准确吸收材料信息提炼符合文本含义的主要观点。如“发达国家是建立在对不发达国家的奴役基础上的”或“欠发达状态国家成因与发达国家有关”(2分) 能够在论证基础上进行总结升华,且认识具有启发性。1分 第三等级 ( 2--4分) 能够吸收材料信息提炼与文本含义有关且有一定合理性的观点。如“欠发达地区的落后主要是由于自身缺陷造成的”“殖民活动也曾改变了欠发达地区的状况”(1分) 能够提供史实充分论证提炼的观点(3分) 能够提供史实论证提炼观点(2分) 第四等级 (1分) 能够吸收材料信息从文本中提炼观点,但观点不主要或错误。(0分) 所提供史实准确1分 6.全球化与反全球化(14分) 材料一 在全球化的起源时间上,有几种代表性观点。学者观点基本上都把全球化开始的时间确定为近代,只是在具体的时段或标志上存在分歧。比如,在马克思那里,全球化是以15世纪现代资本主义的出现为标志的。沃勒斯坦虽然接受了这个时间界定,却把标志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吉登斯认为,全球化开始于18世纪出现的现代性,因为现代性的制度在本质上都是全球化扩张的……当然,也有学者把全球化视为当代现象,比如波尔穆特认为东西方冲突的结束(即两极格局解体)才是全球化的开始。在起源地点上,尽管我们反对“西方中心论”,但必须承认,西欧在地理空间上的扩张是全球化明确的起点。 ——摘编自杨雪冬《全球化:已知的和未知的》 材料二 作为未来一项关键技术的人工智能,由于可获得的数据量巨大,中国在这个领域中的研究可能会占优势。人们突然发现,西方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方面保持信心必须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北美和西欧等西方核心地区必须保持科技上的领先地位。一旦在相互依存的一体化世界中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即西方全球化体系的非西方参与者开始超越其发起者,西方就会考虑彻底抛弃它所倡导的全球化。 ——[德]M·西蒙斯《“对华脱钩论”背后折射西方不自信》 (1)依据材料一,在全球化起源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上,西方学者的主流观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8分) 主流观点:对具体时间有不同看法,但是都认为全球化起源于近代,地点是西欧。(2分) 选答一:同意。西欧率先进入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世界联成了一个整体。(3分)在近代历史上,以西方为中心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导致全球化局面的形成。(3分)(这个观点与教材不同,所以还要引着学生想想教材) 选答二:不同意。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2分)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2分)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2分) (2)当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同时,反全球化的趋势也表现得日益明显,说明反全球化在当今世界的具体表现。结合材料二分析反全球化的原因。(6分) 反全球化具体表现:地区间的民族冲突;恐怖主义;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制造贸易摩擦等。(2分) 反全球化的原因:西方国家凭借资金、技术的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当中国等国家打破了西方的领先优势时,西方无法垄断全球化的利益,转而反对全球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矛盾冲突加剧。(4分) 7.(11分)世界人口与经济 材料一 世界不同时期人口与经济(GDP)的发展速度(平均每个世纪的增长倍数) 时期 1—10世纪 11—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人口 0.003 0.15 0.7 2.7 GDP 0.008 0.26 2.4 16.5 人均GDP 0.005 0.1 1.0 3.7 材料二 6-9世纪,由于常年战争的破坏,西欧各地经济凋敝,社会生产力出现严重的倒退。随着社会的逐渐安定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出现了11-14世纪的拓殖运动,史称“大拓荒时代”。拓殖运动带动了农业全面发展,为西欧的社会进步提供了前提条件。从11世纪起,商品交换重新出现,并刺激了手工业的复兴。各地集市大大增加起来。在中世纪初期,城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10世纪时,西欧的城市开始复兴。从11世纪中叶到14世纪,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城市都复兴起来了。 ——摘编自《世界经济史》编写组《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20世纪世界各大区域人口与经济(GDP)发展态势的变动 区域 人口(占世界%) GDP(占世界%) 人均GDP(以世界为100) 1900年 2000年 1900年 2000年 1900年 2000年 发达国家 32.7 19.7 62.5 58.7 191.3 298.7 发展中国家 67.3 80.3 37.5 41.3 55.8 51.3 ——数据来源张善余、陈暄《20 世纪: 世界人口与经济发展回眸》 以比较的视角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11分)(要求:提炼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示例: 比较的时段(或区域):1-10世纪和11-18世纪(或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 提炼的观点:略 史实和论证:略 综合评述:略 【答案示例】 比较的时段:1-10世纪和11-18世纪 提炼的观点:古代晚期与工业革命前世界的飞速发展 史实和论证:从材料一的表格中可知,与1-10世纪相比,11-18世纪世界无论是人口、GDP还是人均GDP都得到了成倍或几十倍的增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10世纪开始西欧社会逐渐安定经济逐渐恢复,欧洲城市逐步复兴。14、15世纪以后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飞速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使世界日益联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进而带动了人口、GDP和人均GDP 的飞速增长。 综合评述:综上可知,决定人口、GDP与人均GDP增长的关键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示例】 比较的区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提炼的观点:20世纪世界各地人口与GDP的不均衡 史实和论证:从材料三表格内容可知,190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人口超过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的GDP和人均GDP都高于发展中国家,其原因在于发达国家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并控制了整个世界,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的地位。到2000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差距继续增大,而所占GDP的百分比却在缩小,说明了此阶段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在摆脱殖民体系争取民族独立之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等国家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进而改变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比过小的局面。但因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所以人均GDP所占比重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有所加大。 综合评述:综上,提高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让世界经济能够得到综合平衡任重道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