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 历史试题 出题人:张莹 审题人:郑海坤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共7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疆域由国王直辖区与直辖区外的方国构成,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固定的臣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等。这表明 A. 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 B. 西周国家结构相对稳定 C. 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 D. 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仅涉及西周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并未说明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和“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较商代政治制度更有助于国家结构的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且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终汉武帝之世,汉初封侯的143人中,只剩5侯;武帝因功封侯的75人中,失侯的68人;推恩封侯的175人中,失侯的113人。据此推知汉武帝 A. 在封侯问题上反复无常 B. 以政治统一促思想统一 C. 从根本上解决割据问题 D. 以此加强专制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和列侯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颁布了“推恩令”,把王国的地盘化大为小,以分散其势力;又采用酎金夺爵等方式废掉了一些侯国,失侯的诸侯越来越多,从而加强了专制中央集权,故答案选D。A项“反复无常”说法错误;汉武帝的思想控制表现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题干没有体现,排除B;汉武帝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割据问题,C项“根本”说法错误。 3.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更为突出,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 A. 反映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 B. 推动了理学官方哲学地位的确立 C. 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 D. 反映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的缓和 【答案】C 【解析】 根据“南宋时期”“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宋后,称讲求儒家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为“义理之学”,材料反映宋朝文学注重儒家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故C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统治者确立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和文学创作无关,排除B;南宋偏安江南,受到金、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D错误。 4.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宋代 A. 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B. 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 C. 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 D. 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 【答案】D 【解析】 根据“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结合所学,宋朝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出现适应士大夫和富民需要的文人画,和平民喜爱的通俗画,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并没体现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排除C。 5.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 B. 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 C. 《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 D. 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从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明清皇帝直接编写起居注,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皇帝对史官的控制越来越严格,这表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D符合题意;A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B材料所述为唐太宗破坏了皇帝不能查阅起居注的规定,是皇权加强的表现,不是“仁君”的体现,不正确;“起居注”是对皇帝的日常行为进行记载,不具备“劝诫”功能,C不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发展演变的趋势,即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史实加以回答,对起居注的态度的变化即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体现。 6.明代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由种田转向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 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 B. 手工业技术的巨变 C. 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D. 世界市场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材料“农民……迁业……由种田转向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反映了当时农村商品经济的扩展,说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手工业技术的巨变,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世界市场的需要,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农民……迁业……尽逐绫绸之利”,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7.1572年,年仅10岁的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他依仗皇太后的信任,侵夺六部职权,六部皆俯首听命。对此历史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 六部演变为内阁下属机构 B. 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C. 内阁成为国家法定决策机构 D. 内阁首辅成为实质上的宰相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他依仗皇太后的信任,侵夺六部职权,六部皆俯首听命”中可以看出,内阁的权力不断加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权力的不断加大说明了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不是法定决策机构,六部直属皇帝,故AC项错误;内阁首辅没有决策权,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他依仗皇太后的信任,侵夺六部职权,六部皆俯首听命”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内阁权力增大的实质即可。 8.明代中叶以后,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量出现。如王阳明就曾为大商人作墓表,并宣称“古世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对这种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知识分子与商人群体由对立走向合流 B. 知识分子与商人都要“正心诚意” C.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社会观念 D. 商人的地位超越了知识分子 【答案】C 【解析】 根据“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量出现”,结合所学,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人们的传统重农抑商观念,C正确;A项中“对立”“合流”表述不当,排除;材料反映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人们的传统重农抑商观念,“正心诚意”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D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量出现”,联系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解答。 9.自宋之后到明清数百年间,人们提及王安石顶多说他的诗歌散文,对其变法却讳莫如深。1908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从此以后,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其声望越来越高。这一变化表明 A. 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B. 清末的执政理念出现重要变化 C. 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 D. 著名学者能引领学术研究方向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1908年”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而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王安石重新被推崇,与当时中国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故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而是强调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清末新政的信息,而是强调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学术研究方向,而是强调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排除D项。 10.下表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出口货物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变化状况(出口总值=100)这一变化 年份 茶 丝 豆 棉花 其他 1871—1873 52.7 5 0.1 0.2 12.5 1881—1883 2 26.2 0.2 0.4 27.0 1891—1893 26.9 24.9 1.2 4.8 5 A. 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B. 体现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C. 表明列强逐步减少对中国原料的需求 D. 表明中国外贸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D 【解析】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与表格的内容中国出口货物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变化状况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是在甲午战后,故B项错误;从表格可知,豆、棉花和其他出口比重增加,表明列强对中国原料需求变大,故C项错误;从表格可知,豆,棉花和其他出口比重增加,表明列强对中国原料需求变大,说明中国外贸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故D项正确。 11.郭嵩焘1879年离职乘坐轮船返回湖南,官绅哄动苦阻,集议于上林寺,差点把他寓所焚毁。1896年熊希龄、蒋德钧等人为创办湖南内河轮船企业四处奔走游说,并于次年春获得湖广总督张之洞批准。这一变化 A. 推动西学东渐上升到制度层面 B. 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 C. 反映了近代航运事业艰难发展 D. 表明民众接受了近代化思想 【答案】C 【解析】 “ 官绅哄动苦阻,集议于上林寺,差点把他寓所焚毁。1896年熊希龄、蒋德钧等人为创办湖南内河轮船企业四处奔走游说,并于次年春获得湖广总督张之洞批准”说明几代民族工业发展受到国内各种势力阻挠,C正确;此时仍是器物层面,A错误;B中扫除说法错误;D中民众不符合材料中官商信息。 12.康有为断言:“政治之学最美者,莫如吾《六经》也。尝考泰西所以强者,皆暗合吾经义者也。”这表明康有为意在 A. 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进步性 B. 复兴传统文化 C. 认同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D. 推动社会变革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政治之学最美者,莫如吾《六经》也。尝考泰西所以强者,皆暗合吾经义者也”可知康有为将西方先进的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相结合,宣传变法推动社会变革,D符合题意;AC说法均比较片面;B说法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 点睛:本题考查了维新思想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康有为思想的特点之一为,将西方先进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变法,以减轻变法的阻力。 13.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负责外交事宜的机构经历了从“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再到“外务部”的演变。这些变化 A. 说明原有的整个官僚体系遭到否定 B. 严重阻碍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C. 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 D. 反映了中国外交制度的近代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的需要,设置专门对外机构,处理对外事务,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绝对,材料反映的只是处理对外事务方面的变化,排除;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社会发展,排除B项;这一变化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表现,不是半封建化,排除C项。 【点睛】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政府,没有国家概念,中外关系是建立在朝贡体系的基础之上,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将所有与之交往的国家一律看作藩属国,缺乏平等的外交、通商关系。鸦片战争后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的变化,实现了与世界接轨,和西方列强趋同。外务部存续期间,在处理对外交涉方面,基本顺应了时代潮流,实现了中国外交制度的近代化。 14.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 A. 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 B. 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 C. 中共十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 D. 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 【答案】A 【解析】 “双减双交”是抗战时期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的条件下,为完成反帝任务实行的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和“耕者有其田”均是为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而采取的措施。因此这一变化过程反映出随着不同时期需要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而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土地政策的变化,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排除。 15.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杂交水稻新品种等一系列科技成就,其主要原因是 A. 政局长期稳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 政府高度重视和科学家的爱国热情 C. 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D. 科研工作者坚决抵制“文革”错误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为科技发展制定了长远规划,广大科技工作者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无私奉献给国家科技事业,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就。故答案为B项。“文革”期间社会动荡,对科技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排除A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中遭遇较大困难,排除C项;其中有些成就是“文革”前取得的,与抵制“文革”错误无关,排除D项。 16.1993年3月,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将“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这一修订主要是基于 A. “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B. 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 C.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答案】D 【解析】 1995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是变政府对经济的计划控制为宏观调控,这与经济全球化没有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1984年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变政府对经济的计划控制为宏观调控,加大市场调节作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故D项正确。 17.雅典公民大会发表演说者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富人、穷人、贵族或普通人。而台下听众可以通过叫嚷,欢呼表示赞同,也可以通过起哄,嘲笑表示不满,甚至将演说者直接赶下台。这说明,古代雅典 A. 全体居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 B. 公民享有平等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 C. 全体人民享有自由表达思想的权利 D. 公民大会发言人缺乏相应资格限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雅典公民大会发表演说者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富人、穷人、贵族或普通人”可知,雅典公民有平等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B正确;只有雅典公民才享有雅典民主权力,“全体居民”“全体人民”表述错误,排除AC;材料强调雅典民主制度的平等,而非强调“发言人缺乏相应资格限制”,排除D。 18.“罗马人通过法律创造了个人的权利,而让其他个体或集体都尊重这些权利。中世纪以后的所有政治体式在设想和构建的时候都会考虑以人的存在为准绳。”这强调罗马法 A. 奉行主权在民的原则 B. 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C. 遵循契约精神的规则 D. 绘制了西方政体蓝图 【答案】B 【解析】 罗马法的理念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永恒的价值,材料“都会考虑以人的存在为准绳”正是受到罗马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的影响,B正确;主权在民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契约精神符合材料前半部分信息,不符合后者理念,C错误;D属于雅典民主政治影响,排除。 点睛:罗马法的基本内涵: 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调整财产关系,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2.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 3.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宣扬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法理精神。 19.英国人口在1741—1751年增长率约为3.5%,1751—1761年增长率为7%,1780—1790年增长速度为11%,19世纪20年代增长达到16%。导致英国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方式的变革 B. 大量移民的涌入 C. 女权革命的发生 D. 医疗卫生的改善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1765年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改善,促使英国人口增长,A正确;B不符合史实,排除;人口变化和女权革命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改善是人口增长的原因之一,但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排除D。 2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拥有广泛的立法权,官吏任命权、条约缔结权和国家防卫权,是帝国事务运转的总枢纽;帝国议会按普遍、秘密、直选的方法产生,不拥有任何行政监督权,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这说明 A. 议会立法权的不完善 B. 议会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C. 联邦议会高于帝国议会 D. 帝国政治的专制主义特征 【答案】A 【解析】 德意志联邦议会具有立法权,但须经过皇帝的批准,说明议会的立法权并不是独立的& 具有很大的不完善性,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具体论述议会与国家统一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德意志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权力大小,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议会的立法职能,不是德意志的政体特征,故D项错误。 21.1933年7月,罗斯福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如愿意合作的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观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据此可知,罗斯福提出“一揽子规约” A. 意在维护工人阶级权益 B. 解决了因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C. 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 D. 使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 【答案】C 【解析】 “全国复兴总署观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主要是解决劳资矛盾问题,有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C正确;罗斯福新政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A错误;B属于工业调整措施影响;D是以工代赈的作用。 22.一直到18世纪的欧洲,自然科学主要是神学的附属和部分社会上层人士的爱好和特长。19世纪,自然科学尤其是工程和应用类科技的研究人员广泛增加。这种变化主要说明了 A. 人文主义催生近代自然科学 B. 近代自然科学源于宗教神学 C. 应用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 社会生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文主义产生于古希腊时期,但却没有催生自然科学,A排除;近代自然科学是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的,B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18世纪到19世纪,欧洲发生了工业革命,这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自然科学研究人员才会广泛增加,所以选D。 23.1923年秋,苏联经济陷入了低谷,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有些人认为这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应该加强经济计划以同资产阶级的破坏做斗争。这一主张 A. 反映了阶级斗争的严峻形势 B. 折射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 C. 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 D. 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苏联从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市场和货币关系指导经济发展。但在1923年却有人认为应该加强经济计划以同资产阶级的破坏做斗争,这样的反复过程体现了曲折性,故选B。只是有些人认为,无法反映阶级斗争的严峻形势,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此时加强经济计划并不能促进政权的巩固和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排除C、D两项。 24.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A. 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 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 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 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信息全球化使“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可知,该学着客观地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批判反全球化的信息,故B项错误;C项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故错误;该学者没有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故D项错误。 第Ⅱ卷(共28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25题14分,26题14分。 2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后不满意旧的用人制度,坚持从契丹、汉族和其他民族中选拔称职的官吏,而重用汉族官僚则是其改革用人制度的核心所在。她以战略家的眼光,决心改变只有耶律氏、萧氏两族共议国事的贵族统治格局,大胆任用一批才智过人的汉官,像韩德让、张俭……使他们积极为契丹社会的封建化改革献计出力,其中韩德让(赐姓耶律,名隆运)已经成为当时统治集团中极为重要的人物。当时,辽朝守旧派势力“雄强”,他们“拥兵握政,盈布朝廷。……内外震恐”,是当时契丹社会发展的逆流。萧太后利用汉官韩德让“易置大臣……夺其兵权”,排除了守旧派贵族势力对新政的阻挠。以法治吏,推进廉政建设,为辽圣宗统治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也加快了契丹社会的封建化进程。 ——摘编自张宏等《浅析辽朝萧太后的治国方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朝萧太后吏治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朝萧太后吏治改革的作用。 【答案】(1))多方选拔人才,从契丹、汉族和其他民族中选官;重用汉族官吏;排除守旧派贵族的阻挠;以法治吏. (2)增强国力,为辽朝强盛奠定了基础;加快了契丹社会封建化进程;使辽朝在与北宋王朝的对峙中占据主动. 【解析】 (1)措施:根据“坚持从契丹、汉族和其他民族中选拔称职的官吏,而重用汉族官僚则是其改革用人制度的核心所在”“排除了守旧派贵族势力对新政的阻挠”“以法治吏,推进廉政建设”概括归纳萧太后吏治改革的措施。 (2)作用:根据“为辽圣宗统治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也加快了契丹社会的封建化进程”并结合所学得出:增强国力,为辽朝强盛奠定了基础;加快了契丹社会封建化进程;使辽朝在与北宋王朝的对峙中占据主动。 2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两次著名的改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子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国时代,仍行之不辄。……商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二 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史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及其对待民众的举措。 (2)材料二中张之洞分别评价了古代两次著名的改革。你如何看待他的评价,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1)目的:控制民众,强化集权;实现富国强兵。 举措:严刑峻法;什伍连坐;实行“分异令”(小家庭制);奖励耕战。 (2)看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符合事实,有一定道理。既看到商鞅变法在废除旧制度,确立封建制度,增强秦国综合国力的积极作用;也看到变法压榨民众的一面。 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存在偏见;失之片面。只看到变法剥夺民众导致社会动乱的一面;没有看到变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重要作用。 【解析】 (1)目的:从“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可以得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树立国家权力,控制民众,强化集权,最终达到富国强兵。举措:从“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子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可以得出实行“分异令”(小家庭制);从“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可以得出严刑峻法,什伍连坐法;从“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可以得出他奖励耕战。 (2)从材料来看,张之洞认为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也就是说商鞅变法有利有弊,既看到商鞅变法在废除旧制度,确立封建制度,增强秦国综合国力的积极作用;也看到变法压榨民众的一面。这种看法是客观的;对王安石变法,他认为“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史而失者也”,可以看出他是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变法剥夺民众导致社会动乱,这样评价有失公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