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答案)
1 福建师大附中 2020-2021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 历史试卷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命题: 高三集备组 审核: 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税租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 往往由国君从中央派遣到封邑,并由“相”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 国君集权趋势开始出现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C. 分封制被郡县制所取代 D. 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 2. 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 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 争霸。这一现象表明 A. 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 B. 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 C. 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 D.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3.汉初,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 突明显。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这表明郡国并行制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 C. 导致了国家分裂 D. 有利于新生政权 巩固 4. 史载,唐太宗亲自翻阅当朝国史,认为玄武门诛李建成、李元吉事件语多微隐,命削去浮词,直 书其事;房玄龄等史官把君王历来不阅的《起居注》修改为《今上实录》等,呈上太宗。此事主要 反映了 A. 君主参与的修史可信度更高 B.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C. 避讳君主始终是修史的原则 D. 朝廷注重提高史官地位 5.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婿,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 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这反映了宋 代 2 A. 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 B. 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 C. 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 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 6.16 世纪初,中国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是 1:6,而欧洲是 1:12。据此,欧洲各国将套取黄金作为与 中国贸易的重要经济策略,英国东印度公司等明确规定贸易的一定比例是用白银购买中国黄金。这 种经济策略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 A. 导致了白银的大量外流 B. 推动了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D. 阻碍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7.据图 1 和图 2,清政府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 B. 限制省级官员的职权 C. 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 D. 缓解基层官员的冗滥 8.1821—1850 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 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 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9.1865 年,清政府诏令从人口密集的湖北、湖南、河南等省移民到江南地区,允许移民对无主田山、 房屋“插标划田、立界为山、据室为家”。受其影响,安徽宁国县十余年后移民与土著人口比例达 3: 1。这反映了当时 A. 杜会秩序逐步恢复 B. 人地矛盾有效缓解 C. 土地制度发生变革 D. 边疆开发成效显著 10.晩清以前,人们对郑成功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以其“遗民忠义”的“忠烈”形象对他敬仰有加, 3 但也有人视之为“草寇”。但到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国人则普遍对其倍加推崇。这种转变主要反 映了 A. 时代变迁推动民族历史重构 B. 历史研究不可能有定论 C. 观点越新越接近历史的真相 D. 历史认识趋于全面客观 11. 1902 年 2 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澳大利亚人)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 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 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 A. 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B. 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即英国领事)照办” C. 清政府保证“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D. 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天津大沽的铁路沿线 12. 1919 年 7 月,胡适在《每周评论》发表文章指出,“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奉 劝人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主义。这实质上是 A.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的反映 B.阻止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C.反对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 D.倡行彻底推翻军阀统治 13. 1938 年 6 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凡在 1936 年底以前,属边区所辖之区域, 其地主被没收之土地、房屋、森林、农具和牲畜等所有权,属被分配者所有。凡属边区管辖未进行 土地革命之地域,其地主土地、房屋、森林、农具和牲畜等不得没收和分配。该规定主要是为了 A.废除封建经济基础 B.缓解边区军事压力 C.适应全面抗战需要 D.稳定农村社会秩序 14.下表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表,表中数据主要反映了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B. 全面建设的指导思想 C. 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D. 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 15. 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 4 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作出这一 重要论断的背景是 A.中国外交出现重大转机 B.中国共产党开始破除对苏联的迷信 C.中苏两国关系全面破裂 D.西方国家主动要求改善对华的关系 16.邓小平同志曾说:“‘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 身,改变面貌。”下列项中,与此相吻合的是 ①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②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的新发展 ③大包干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④集体优越性与个人积极性同时发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1982 年,商业部与轻工业部联合发出通知,日用工业品购销体制在统购统销(统配)计划收购、 订购、选购四种购销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代批代销形式。此后,又发展了工商联营联销形式,从而 形成了 6 种购销形式并存的局面。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 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入了快车道 C. 社会经济活力正在被激发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18.20 世纪 80 年代,农村职业教育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并提出“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村、 林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A. 使乡镇企业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B. 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 适应了农业生产由分散到集约的改变 D. 符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19.图 1 是 1949-1980 年中国粗钢产量变化趋势图。图中最高点出现的原因是 (万吨) A.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落实 B.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C.“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推进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5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户籍制度不断改革。1962 年政府颁布《关于加强户口管理工作的意 见》,1984 年颁布《关于农民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1985 年颁布《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 定》,1997 年颁布《关于小城镇户籍改革试点方案》。这些改革的共同出发点是 A.缩小城乡差别 B.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发展农村经济 D.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21.《民主新论》的作者萨托利曾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希腊社会中的“人民权力作为一种越来 越不可抗拒的力量发挥着作用,因为只要民众认可的就能变成法律,他们行使这种蛮横人性、没有 限制的权力则不受任何限制。”关于古希腊民主,作者 A.认为其衰落有必然性 B.肯定权力运用的方式 C.强调掌权人数的多寡 D.揭露了掌权者的野心 22.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即使是奴隶,也不是活着的工具。这种理念被罗马人化为了行动和制度。 罗马法假设“自然”规定了某些必须遵守的规范,法的戒律是让人活着而有尊严,而不是损害他人。 材料表明 A.亚里士多德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B.古罗马是依法治国的国家 C.罗马法延续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D.罗马法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23.下面是一幅 T—O 形世界地图。该图显示:欧洲、非洲被地中海隔开,欧洲、亚洲被黑海隔开, 非洲、亚洲几乎被红海隔开。陆地(人居)世界的周围是海洋,海洋沟通地中海、红海和黑海。由 此可知,该地图 A.绘制于地理大发现之后 B.有助于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是地圆学说盛行的体现 D.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世界的面貌 24.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 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 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下列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6 A.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 25.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1750 年以后,这种小麦在欧洲开始 广泛种植,使白面包不再是欧洲富人地位的象征。这说明 A.商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 B.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 C.殖民扩张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经济生活 D.原产于美洲的作物通过新航路引入欧洲 26.英国在宗教改革中改用英语为正式语言,代替教会历来使用的拉丁文,1611 年出版了钦定版英 语《圣经》,在教会内使用。荷兰于 1637 年规定用荷兰语的“国定版”《圣经》,在荷兰共和国内推 进语言标准化以及荷兰语的普遍应用。英、荷两国的做法 A.促进了新教观念的传播 B.推动了民族主义的发展 C.增强了居民的宗教意识 D.瓦解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27.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在 1222 年成立时,只有宗教法、民法、医学三种科目。1399 年帕多瓦大学 分化为两所大学:一所主要教授民法、宗教法和神学,另一所主要教授医学、哲学、文法、辩证法、 修辞学和天文学。这反映了该时期 A.神学不再占据统治地位 B.城市经济空前繁荣 C.近代自然科学已经产生 D.人文精神开始勃兴 28.以下为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发展状况表,由此可推导出的结论是 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 总人口的比例(%) 法国妇女的识 字率(%) 欧洲年均出版 新书(单位:部) 普通人藏书量 (单位:本) 17 世纪中叶 29 14 约 1000 1—20 18 世纪中叶 47 27 约 4000 20—100 A.法国大革命推动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B.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C.出版业是欧洲文化水平进步的动力 D.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29.下表反映了 19 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可以合理推出( ) 时间 社会经济状况 1760~1830 年 水渠长度增加了 3 倍 7 1850 年 英国修建了大约 9 654 千米的铁路 1852 年 英国生产的铁总量约为 300 万吨 1800~1850 年 伦敦的人口增长了 236% A.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B.19 世纪早期的伦敦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B. 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D.19 世纪中期的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30.从 15 世纪末到 19 世纪中叶,西方殖民国家占领的非洲领土只有 318 万平方千米,而在 19 世 纪最后的 25 年里,欧洲在非洲占领的土地达到 2 569 万平方千米。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对非洲内地探险的不断深人 B.非洲内部战争削弱了其自身实力 C.人口增加促使欧洲大量移民海外 D.欧洲工业化发展需拓展海外市场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5 分) 二、材料解析题(31 题 14 分;32 题 16 分;33 题 11 分;34 题 12 分,共 55 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 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 落。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材料二 (16 世纪)这些私人的商业贸易垄断公司不但控制某些地区的贸易,进行 殖民掠夺活动,也起到了为本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 8 等。这些商业经营上的巨大变化导致了所谓“商业革命”的发生。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 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 因素”。 ——马世力《世界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第一次、第二次商业革命的表现。(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6 世纪西欧商业革命的原因。(4 分) (3)结合上述材料,比较宋代商业革命和欧洲商业革命的不同之处。(4 分) 32. 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 19 世纪末。1902 年 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 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 9 理念和编纂方法,于 1910 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二 1979 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 备。1985 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 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 1986 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 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 21 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 年 3 月 1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 2020 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 民法典之议始于 19 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 (6 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历程的特点。(4 分)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 分)。 10 33.现代化(16 分)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阶段 时间 政治选择 第一阶段 1860—1911 年 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 第二阶段 1911—1913 年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 第三阶段 1914—1928 年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军事强人型的新权威主义模式 第四阶段 1928—1949 年 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 第五阶段 1949—1976 年 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 第六阶段 1978 年以来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模式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中的六次政治选择》 (1)如果你同意以上观点,那么可以选择哪些史实来分别论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 政治选择?(4 分,各举两例) (2)第三、四阶段中国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制约因素有哪些?(6 分) (3)该学者认为,第六阶段的模式之所以取得较大成就,关键在于“激活了社会内部 的微观个体、地方与企业的竞争活力”,试用改革开放中的一些具体史实来说明这一观 点。(6 分) 11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欧美 亚非拉 18 世纪 英国艾萨克·牛顿爵士发现了决定引力的数学 和物理定律。 1769 年,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 1762 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发表。 1776 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 因的研究》出版,阐述了自由放任主义。 1783 年,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7 年,美国颁布宪法。 18 世纪英国从印度和西印度蔗糖 殖民地榨取的资金总量与 1800 年其工业投入的资金总量相差不 多。 19 世纪 W·H·帕金发现了合成燃料;路易·巴斯德发 现了疾病的微生物理论。 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9 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 19 世纪中叶,俄国加强了在亚洲的扩张。 1866 年,一道横越大西洋的电缆铺设,建立了 东半球与美洲之间的通讯联络。 19 世纪后半叶,新西兰的羊毛、加拿大的小麦、 缅甸的稻米、马来西亚的橡胶以及西欧和美国 东部的工厂 ——所有这些资源都卷入全球经济之中。 1840—1842 年,中英鸦片战争。 1854 年,美日签订《神奈川条约》, 日本门户被打开。 1869 年,由法国人出资开凿的苏 伊士运河通航。 1895 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898 年,中国戊戌变法。 19 世纪末,欧洲瓜分了几乎整个 非洲大陆。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 上表为 18—19 世纪世界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 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历史信息相互关联,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12 13 2020-2021 高三上半期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1)表现:宋代:商业繁荣,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 草市兴盛;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监管;城市规模的扩大;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明淸: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出现商帮;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白银货币化;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2)原因: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东印度公司的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全球贸易的发 展)、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 (3)不同点:宋代商业仍然受到重农抑商政策影响,欧洲鼓励支持商业发展(重商主义兴起);宋 代处于封建强化期,没有推动社会转型,欧洲处于近代转型期,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转型。 32.(1)特点:参与西方法律编纂。 国内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 传播。 直接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2)基本历程: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 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 年代向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 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 年通过 民法总则。 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 有利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言之有理,即可得 分) 33. 【答案】(1)第一阶段史实: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清末新政。第二阶段史实:创立中华民国、颁 布《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权力分立等。 (2)经济:封建经济基础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 政治:政权的专制性强;政局动荡,战争频繁。 外交:受列强控制,国际地位弱,缺乏民族独立发展的条件。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调动经营者和工人 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经济活力;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经济特区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促进了沿海地区快速发展。 34.【答案】示例:论题: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阐述:17—18 世纪欧洲发生的启蒙运动,其代表人物有卢梭等。卢梭在 1762 年发表《社会契约论》, 提出了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法治、社会契约等思想主张,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的建立奠定了理 论基础。1775 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76 年,颁布《独立宣言》,强调天赋人权、人生而自由平 等,推动了独立战争的胜利进程,1783 年,美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美国颁布的 1787 年宪法, 充分体现了民主、法治等思想,为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总结:欧洲的启蒙思想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