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六第16讲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作业
限时规范训练 (时间:40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山西临汾模拟)《诗经·周颂·载芟》中记载“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礼记·月令》也有记载“命农计耦耕事”。这说明当时农业生产( ) A.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B.使用耦犁进行耕种 C.开展精耕细作的农业 D.进行集体耕作 解析:选D。材料是对当时农业生产劳动场面的描述,与土地利用率无关,故A项错误;耦犁出现在汉代,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出精耕细作的特征,故C项错误;材料“千耦”“计耦耕事”反映出当时农业实行集体耕作,故D项正确。 2.(2018·四川雅安模拟)汉代的铁农具在我国东北、西北均有大量出土,陕西还有成批成组的铁农具出土,其种类有耕具、起土器、中耕器和收割器等,式样多,规格统一。这反映了汉代( ) A.官营手工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B.农具生产的标准化和系列化 C.铁犁牛耕技术开始普遍推广 D.农具种类式样走向完备成熟 解析:选B。材料强调的是汉代的铁农具种类而非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由材料“种类有耕具、起土器、中耕器和收割器等,式样多”可知农具生产系列化,由材料“规格统一”可知农具生产标准化,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渐推广,汉代以后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C项错误;隋唐时期农具种类式样走向完备成熟,故D项错误。 3.(2018·广东韶关模拟)考古工作者在湖南、江西、河南、陕西、江苏等地都陆续发现了许多春秋中后期的铁制农具。这表明当时( ) A.冶炼技术已较为成熟 B.冶铁业规模宏大 C.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大提高 D.南北经济发展平衡 解析:选C。当时的冶炼技术刚刚起步,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冶铁业规模宏大,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春秋中后期在湖南、江西、河南、陕西、江苏等地已经使用铁制农具,说明此时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大提高,故C项正确;当时中国经济的重心在黄河流域,南北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故D项错误。 4.(2018·江西六校联考)西汉后期贡禹、东汉张林都曾主张废止钱币,国家租税皆征布帛及谷。在《后汉书》中,征收“租调”“调取谷帛”等记载屡见不鲜。这( ) A.说明田庄影响国家税收 B.反映出社会动荡不安 C.进一步巩固了小农经济 D.说明商品经济的繁荣 解析:选C。题干这种规定从侧面反映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故选C项;题干中没有提及田庄经济,排除A项;题干无法体现社会动荡不安,排除B项;“国家租税皆征布帛及谷”中的征税对象是农业,而非商业,排除D项。 5.(2018·山西名校联考)唐代前期,漕粮主要以关东地区为主,“发漕山东粟四百万石入关”。唐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地区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每年向北方运粮达30万石左右。这主要说明( ) A.关东地区经济发展呈滞后性 B.重农政策在唐后期全面贯彻 C.先进农业工具对经济的推动 D.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 解析:选C。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唐朝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地区农业迅速发展,但并不是强调关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故A项错误;重农政策在唐朝一直被贯彻,故B项错误;唐朝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地区农业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反映了农业耕作工具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故C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故D项错误。 6.(2018·河北名校联考)唐朝后期,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到了元代,大都的粮食供应“仰给江南”。这反映出古代中国( )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北方经济不断衰退 C.政治文化中心的北移 D.南方经济迅速发展 解析:选D。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这与材料中“唐朝后期”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仰给江南”不等于北方经济衰退,其实是南方经济发展速度更快、经济所占比重更大,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经济现象,不是政治现象,故C项错误;材料中“江淮居多”到“仰给江南”反映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7.(2018·山东莱芜诊断)据记载,宋代时,“陈、许、颍、亳等州,止因去秋一次水灾,(农户)遂致骨肉相食,积尸满野”。这说明小农经济( ) A.具有保守性 B.缺少防灾意识 C.具有脆弱性 D.有自给自足性 解析:选C。根据材料“(农户)遂致骨肉相食,积尸满野” 可知,水灾过后,农户破产,骨肉相食。这体现了小农经济对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弱,具有脆弱性的一面,故C项正确。 8.(2018·河南郑州一模)下表为乾隆元年安徽休宁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土地规模 户数 占有土地及比例 1亩以下 69 27.43亩,2.4% 1-10亩 122 494.62亩,43.6% 10-20亩 36 469.36亩,41.4% 20亩以上 6 142.86亩,12.6% 合计 233 1134.27亩,100% A.土地兼并问题严重 B.自耕农经济盛行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土地租佃现象普遍 解析:选B。表格显示1-10亩的户数为122,在总数中占据一半以上,而且1-10亩的家庭主要是自耕农,说明该时期该地自耕农经济比较盛行,故B项正确;材料中占有亩数为20亩以上的只有6户,说明土地兼并问题不严重,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农业生产效率,故C项错误;自耕农经济盛行,从侧面说明租佃经济相对不发达,故D项错误。 9.(2018·山西太原模拟)据测算,清顺治十八年(1661),全国耕地总面积为733万顷,乾隆十八年(1753)已增至993万顷,嘉庆十六年(1811)又增至1 051万顷;从乾隆至道光年间,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20省。这些现象反映了( ) A.清代政府大力扶持垦荒 B.中西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传统农业转型动力不足 D.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解析:选C。题干只是反映清代耕地面积的增加与玉米种植的扩展,反映不出清代政府大力扶持垦荒,故排除A项;玉米是新航路开辟后从美洲传入我国的,但题干只是提及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展,非中西经济交流频繁,故排除B项;中国古代主要经济形式是农耕经济,题干反映在清代耕地总面积不断增加,玉米种植面积扩展,但这些仍都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经济,并没有转化为现代农业的动力,故C项正确;题干只是反映了玉米种植地区扩展,但不能反映出种植结构的根本变化,故排除D项。 10.(2018·广东梅州模拟)《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上述记载( ) A.表明手工业的发展被官府垄断 B.阐释了古代手工业技术的传承方式 C.说明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D.反映了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垄断 解析:选B。A项所述从材料中无法得知,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工之子恒为工”“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工商皆为家传其业”可知,中国古代手工业均以父子相传为传承的主要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人身依附问题,也未提及仕宦之路被垄断问题,故C、D两项错误。 11.(2018·湖南五市十校联考)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的政策,并设置行政机构专门管理。东汉虽然设立盐铁官,但只是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 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利于( ) A.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强化中央集权 D.小农经济发展 解析:选B。材料涉及汉武帝时期到东汉盐铁政策的变化,未涉及地主兼并土地的问题,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以看到东汉时期民间逐渐获得了一定的盐铁的经营权,这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据材料我们得知盐铁由汉武帝时期的国家垄断经营到东汉时期的允许民间煮盐铸铁,说明中央放松了对盐铁的控制,故C项错误;“纵民煮盐”会导致农业劳动力流失及土地兼并,影响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故D项错误。 12.(2018·安徽十校联考)在元代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之前,闽广两地棉花已引入乌泥泾种植。然而自黄道婆在乌泥泾“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之后,这个从前的贫困之乡很快走上了发展之路。乌泥泾前后变化主要得益于( ) A.优良棉种的引入种植 B.政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C.先进棉纺技术的推广 D.乌泥泾人的勤劳创造 解析:选C。本题考查元代手工业的发展。从材料“黄道婆……之前,闽广两地棉花已引入乌泥泾种植”可知,乌泥泾前后变化不是得益于优良棉种的引入,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黄道婆改良棉纺织技术,没有涉及政府鼓励手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从材料“黄道婆……‘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之后,这个从前的贫困之乡很快走上了发展之路”,可知乌泥泾前后变化主要得益于先进棉纺织技术的推广,故C项正确;乌泥泾人的勤劳创造是乌泥泾前后变化的原因,但与材料体现的黄道婆传授棉纺织技术不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山东莱芜模拟)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国家—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 时间 史料 出处 类别 文帝三年 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汉书·文帝纪》 生产和消费并贷 元狩年间 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假予产业 《史记·平准书》 生产和消费并贷 本始四年 遣使者振贷困乏 《汉书宣帝纪》· 生产性借贷 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情况表 年份 地区 事由 贷放措施 赈贷物 康熙三年 浙江海宁 动款 货币 刮飓风、修海塘 康熙五年 广东 旱灾 动支通省积谷散赈 谷物 康熙十年 淮扬 民饥 截留漕粮6万担,开仓米4万担 粮米 ——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 政策资料》整理 材料二 对于小农而言,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农民依赖于这种剩余而生存,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动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长久存在。……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大都有赈贷之举,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以防崩断国家与小农间的微弱均衡关系。 ——摘编自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 一个长期视角》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国家农贷的主要特征。(9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国家实施农贷的目的。(9分) (3)国家农贷能保持小农“不贫不富”的状态不被打破吗?为什么?(7分) 解析:第(1)问,从“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表格的“类别”中,可以归纳出农贷的特点是生产和消费并重;从“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情况表”中的“赈贷物”一栏可以概括出以实物农贷为主的特点;从“事由”一栏可以归纳出具有“赈灾救济”性质;第(2)问, 据材料一表格中的信息与材料二信息概括即可;第(3)问,先结合所学回答出观点,再从封建国家收入来源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理由。 答案:(1)特征:生产性农贷和消费性农贷并重;实物农贷为主要形式(农贷形式包括实物与资金,但以实物为主);农贷带有赈灾救济性质。 (2)目的: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调节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经济来源;赈灾救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和巩固统治。 (3)判断:不能。理由:封建国家政权的维持必须依赖于对农民的盘剥和掠夺;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必将导致贫富分化。 14.(2018·辽宁重点高中协作体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隋代和唐初 中唐和晚唐 北 方 水 利 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几乎全部恢复,并修建了一些新的灌区。最突出的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关中的农田水利,虽然都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和改建,但渠系较前更密,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 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进而衰退。在天宝十四年(755年)以后的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几乎没有兴修新的水利工程,大量的水利工程失修或废弃,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人口急剧减小,幸存的一些水利工程灌溉能力也在下降。 南 方 水 利 太湖地区大规模修筑湖堤和海塘,用以抵挡海潮和湖水的泛滥与侵袭,以土塘为主的南北海塘系统已初步形成,南方的灌溉工具除戽斗、桔槔、辘轳等继续使用外,还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水车。 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基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旱涝有收的目的。其中太湖地区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南方稻区,水库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使用。 ——据《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注意前后关联,史论结合。)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隋代和唐初与中唐和晚唐时期南北方水利工程的对比,反映了农业发展的状况。据此可自拟论题,然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阐述。 答案:示例:论题: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阐述:隋代和唐初,北方的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恢复了前代的水利工程,并且加以改进,有利于增加农业产量,进一步提高北方农业生产力,这一时期,南方的水利工程则处于逐渐发展时期,农业工具的推广使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创新。中唐和晚唐时期,北方社会动荡造成水利工程受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能力下降。而南方先进的水利灌溉工具被进一步推广,较多的水利工程确保了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这使南方的农业生产在全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可见,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经济的重心逐渐南移。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