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濉溪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濉溪县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这主要说明中国传统社会 A. 宗法分封始终主导 B. 家国一体观念突出 C. 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D. 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体现了国家宗族的内容,家国一体观念突出,B项正确;“始终主导”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君权至上和家庭伦理道德至上的信息,排除CD项。 2.《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反映了秦朝废分封行郡县,故排除A,选C;B是中央官制,无关;D是西汉初年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 3.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道:“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A. 维护了社会公平 B. 有利于专制统治 C. 加强了民族团结 D. 促进了文化融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可知钱穆强调了科举制在促进文化融合方面的积极作用,D项正确;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专制统治和加强民族团结都可以算是科举制所发挥的作用,但在题意中都没有体现,排除ABC项。 4.元代行省区划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局面。这一局面 A. 继承了秦汉以来的地方行政区划原则 B. 强化了地方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 C. 促进了各族人民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 D. 为行省在全国的定型奠定了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局面”导致经济、文化和民族状况差异较大的地区构成一个地方行政单位,有利于各族人民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故答案为C项。行省制是元朝首创,排除A项;从“人为地”来看,实行行省制之前地方没有出现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趋势,排除B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元朝实行行省制的主观目的是为加强中央集权,但在客观上促进了各族人民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 5.“太子年幼继位,年轻的太后临朝,不得不重用她娘家父兄来协助处理政事,外戚骄横捎权,无视幼主。及至皇帝成年,结纳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皇帝亲政后,自然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于是又演成宦官专权的局面。这种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成为东汉后期封建政权的一个特点。”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外戚、宦官权力过大 B. 君权至上的结果 C.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D. 中央集权所致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无论是外戚和宦官专权,其根源都是依托于君权,因此才造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B项正确;外戚、宦官权力过大是表面现象,不是本质根源,排除A项;材料中现象是君权专制逐渐加强带来的结果,而不是君权受限,排除C项;材料中的现象的根源是君权加强,而不是中央集权导致,排除D项。 6.下表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它从根本上反映出明清时期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元代 17.23 61.15 0.33 21.29 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66 A. 商品经济发展 B. 封建教育发展 C. 君主专制强化 D. 思想控制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表格中官办与民办书院比例变化可以看出,自宋至清,官办数量逐渐增加直至占主导地位,而民办书院日益减少,说明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文化控制日益严密,故C项正确;表格中民办的比例减少了,无法说明商品经济发展,故A项排除;BD项包含在C项之中。 【点睛】政府发展官办书院,是对民众思想文化控制表现,以此巩固统治。材料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专制渐趋强化。 7.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由此明初 A. 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 B. 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 C. 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 D. 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 【答案】A 【解析】 “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是指废除丞相和设立内阁制度,导致以前中枢机构得以破坏,A正确;皇权至高无上,不是制约,B错误;内阁参与决策不是合法法,C错误;丞相制度已经废除,D错误。 8.“中国人的习惯是这样节俭……甚至他们穿的衣服都完全是以前他们祖先所穿过的。这就是说,他们除了必不少的东西外,无论卖给他们的东西多么便宜,他们一概不需要。”这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 A. 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B. 吝啬守财的社会心态 C.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D. 精耕细作的劳动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除了必不少的东西外,无论卖给他们的东西多么便宜,他们一概不需要”可知体现了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C项正确;“除必不可少的东西外,……无论多便宜都一概不需要”可知体现的不是勤俭节约、吝啬守财和精耕细作,排除ABD项。 9.唐代元稙《织女词》中吟道:“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在中国古代,手工业者为了技术的世代传承,不惟牺牲儿女婚姻幸福,使民间技术的传承走向封闭。这一现象源于 A. 手工业者为防止技术外流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B. 古代传统手工业没有产品交易的市场 C. 手工业工艺水平低下,社会生产力发展迟缓 D. 官营手工业服务对象和技术传承具有特殊性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来看,手工业者为了传承技术不惜牺牲女儿,为的就是保证技术在家族内传承,这表明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是保密的,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交换的内容;C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错误,本题涉及的是私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无关。 10.货币一般被认为是用于交换的一般等价物,下列有关货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秦朝曾经用图一中的货币来巩固其统治 B. 图二中货币最早可能铸于唐朝开元年间 C. 北宋政府曾经一度推广图三中的货币 D. 他们的使用都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依据所学内容可知,秦朝统一后以半两钱作为货币在全国统一流通,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因此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货币开元通宝最早铸造于唐高祖武德年间,并非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因此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北宋政府曾经一度推广“交子”的使用。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半两钱、开元通宝、交子的使用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点睛】本题依据教材中秦朝半两钱、唐朝开元通宝及北宋纸币“交子”等相关所学知识分析四个选项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11.宋代在选拔官吏时规定:“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注:选送)”;到明代,仅盐商子弟考取进上者就有180余人,成为举人者有340余人。这一现象说明 A. 四民等级观念在宋代以后趋于消失 B. “贱商令”抑制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C. 抑商政策在宋明时期出现一定松动 D. 古代在科举领域不存在抑商的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宋明时期如“工商杂类人等”、“盐商子弟”等都能通过科举入仕做官,说明传统的抑商政策出现一定松动,C项正确;“趋于消失”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抑商政策的松动,而不是“贱商令”,排除B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排除D项。 12.明清时期地方戏曲流行。其中,山西祁太秧歌《换碗》中唱道:—办竹器河南省,二办磁器九江行,三办花布到山东,四办农货归化城,五办丝线上北京……这反映出当地 A. 民营手工业独具特色 B. 工商业者地位明显提高 C. 民间艺术呈现多样化 D. 建立起跨区域商业网络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竹器河南省”“磁器九江行”“花布到山东”“农货归化城”“丝线上北京”等反映出当地聚集了来自全国多地的不同货物,说明当地商人建立起跨区域商业网络。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中涉及“农货”等多种商品,并未专指民营手工业,排除;B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工商业者地位明显提高的结论,且中国古代自商鞅变法以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者很难提高地位,排除;C项,材料中反映的是全国多地特色商品聚集而不是民间艺术形式多样,排除。 13.自古以来儒学对人性提出了不同的认识,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朱熹则提出本善习远的主张。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 为了提高社会道德水准 B. 服务于自身的思想主张 C. 顺应了儒学发展的要求 D. 探究人类社会发展本原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和朱熹的本善习远等主张都是为其自身的思想主张服务的,B项正确;他们的主张主要是为了自身的思想主张服务,而不是为了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拍粗A项;材料反映的是他们对人性的认识,而不是为了顺应儒学发展的要求和探究人类社会发展本原,排除CD项。 14.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 A. 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B. 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 C. 有利于培养大批实用人才 D. 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太学弟子……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学教授儒家经典,这反映了学校教育独尊儒术的特点,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故D项正确;董仲舒主张罢黜百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这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题干时间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故B项错误;太学教授儒家经典,不是培养实用人才,故C项错误。故选D。 15.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在现代儒学研究史中,一般看法是把王学(即王阳明心学)作为程朱理学的对立面,这种看法掩盖了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实情。实际上,王学是有元以来 A. 对朱陆思想兼有承袭 B. 主要上承陆九渊的学说 C. 是朱理的集大成者 D. 与程朱思想具有一致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将阳明心学看做程朱理学的对立面掩盖了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很多事情,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阳明心学实际上是对程朱理学兼有承袭,因为在世界本原的看法上他们是一致的,A项正确;主要上承陆九渊的学说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阳明心学不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也不可能与程朱理学具有一致性,排除CD项。 16.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 B. 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 C.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D. 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由材料可知,学界出现研究“礼学”热潮的目的是以礼抗俗,以礼救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维护封建统治,这和晚明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风俗颓败,社会秩序动摇的现实有关,故C项正确;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有利于四民秩序的稳定,与材料“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矛盾,故A项错误;B、D两项都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17.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 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 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C. 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 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该书认为,虽然这三大发明都最早出现在中国,但大多没有发挥出实际的作用,甚至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未能推进中国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三大发明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对西方的影响;B选项中“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表述绝对,错误;C选项不是材料主旨。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8.清代孙承泽评价:“鲁公忠孝植于天性,殚竭精力以书此碑,而奇峭端严,一生耿耿大节,己若显质之先人矣。”下列碑贴风格符合该观点的是 A. 《曹全碑》 B. 《颜勤礼碑》 C. 《古诗四帖》 D. 《兰亭序》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奇峭端严”可知,所述碑文为楷书,《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曾祖父撰写的楷书碑文,与材料字体风格一致,故选B。《曹全碑》为汉代隶书作品,与材料所述字体特点不符,排除A;《古诗四帖》为草书字体,排除C;《兰亭序》为王羲之的行书佳作,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依据材料“奇峭端严”先判断出描述字体,而后结合图片上的字体特点做出相应的选择。 19.包公戏是戏剧舞台上的艺术典型。京剧形成后,包公戏出现了复杂面貌,既有铡驸马时的铁面无私、主持正义的清官形象,也有用打龙袍代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严的卫道者形象。这充分说明 A. 清代的包公戏更尊重历史事实 B.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C. 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 D. 京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关于包公戏的复杂面貌的叙述体现了不同时期社会的诉求,即京剧也是社会现实的一定程度上的反映,D正确;材料没有比较,A不正确;B“开始”的说法不正确,古代中国戏剧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出现;C不能完整反映材料信息,C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戏曲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要坚持一个基本原理,即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京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能够起到反映社会现实针砭时弊的作用,以此作答即可。 20.传说古代西方,有一天天庭里的众神失和,世界处于灾难的边缘,没有人敢站出来仲裁。血气方刚的易受仙女勾引,老于世故的不敢直言权势,天上地下没有合适的人选。最后,天帝身旁站起一位白袍金冠的女神,拿出一条手巾,绑在自己眼睛上,大声说道:“我来!”众神一看,均表示同意。此传说主要表明 A. 城邦争斗企盼和谐 B. 商品交换需要公平 C. 调和纠纷纯靠理智 D. 拯救国家要靠正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进行仲裁的女神用手巾绑住了自己的眼睛,即不用眼睛进行判断,说明调和纠纷要靠理智,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众神失和,而不是城邦斗争和商品交换,排除AB项;材料反映的也不是拯救国家,排除D项。 21.有一次斯巴达国王问修昔底德:“若你和伯利克里摔跤的话谁会获胜?”修昔底德答道:“我能将他摔倒,但他会辩解说自己没有被摔倒,结果人们被他说服,即使这些人亲眼看到他被摔倒。”修昔底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雅典民主 A. 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B. 凸显公民平等的原则 C. 导致公民道德的沦丧 D. 忽视公民的政治素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事实是即便伯利克里被摔倒,但他仍然能够说服人们,说明修昔底德认为雅典民主忽视了公民的政治素质,D项正确;修昔底德强调的是雅典直接民主的局限性,并没有在说明雅典民主会造成公民平等原则和凸显公民平等,更不是导致公民道德沦丧,排除ABC项。 22.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了-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A. 物质生活 B. 科学精神 C. 理性价值 D. 自由权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凡是为了-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可知苏格拉底强调了人的理智的重要性,即理性的价值,C项正确;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理性的节制,而不是物质生活、科学精神和自由权利,排除ABD项。 23.按罗马法律规定,一项交易的完成,必须经过多种郑重的仪式,才能造成一定的法律事实,实现当事人双方的法律关系。在这过程中,即使是忽略了—个细小的环节都会导致整个交易无效。这表明罗马法 A. 主要调节财产和民事纠纷 B. 重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C. 基本上是旧有习惯的沿袭 D. 繁琐的程序缺乏合理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罗马法。依据材料“一项交易的完成,必须经过多种郑重的仪式,才能造成一定的法律事实,实现当事人双方的法律关系”可知罗马法重视程序,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比较得出调节财产和民事纠纷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该项法律沿袭了旧有习惯;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这体现了罗马法重视程序,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4.“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查阅到蔡伦造纸的文献资料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查阅到《伤寒杂病论》的具体内容 这是最早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医学著作 C. 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 这是世界上最早成文法的汇编 D. 查阅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一手资料 当时已出现了人文精神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故答案为D项。蔡伦改进造纸术而不是发明造纸术,排除A项;《黄帝内经》已经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伤寒杂病论》不是“最早”,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不是世界上的最早成文法,排除C项。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共3大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 (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 215(南方) 1167.7 3.85 90% 隋唐 124(北方) 328(南方) 1450.92 6.42 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商业革命”的不同表现,分析两者结果迵民的根本原因。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答案】(1)趋势:粮食亩产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 (2)表现:中国(宋朝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的监控: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西方: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商品种类增多。 原因:前者的封建生产方式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后者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推动了西欧的进步。 (3)影响: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为封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也推迟了社会深度变革;工商业的发展则加强了社会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的开明与进步。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内容可知,从春秋到隋唐,中国古代粮食亩产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和全国耕地面积都呈上升趋势,南方的粮食亩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则呈下降趋势,由此可知,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是食亩产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内容中国古代“商业革命”的表现主要是中国古代城市职能的变化、农村集镇和海外贸易发展、纸币交子的出现;西方“商业革命”的表现主要是商业中心的转移、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和商品种类的增多。原因可从生产方式的差异上进行探讨。 (3)影响可从小农经济为封建国家提供经济基础、推迟社会变革和工商业发展加强社会流动、促进社会开明与进步等方面进行总结。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净增长曲线(以50年为单位) ——出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 围绕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论题:科技的增长与王朝中央集权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密切相关。 阐述: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商品经济普遍萧条,此时期技术水平也较低;而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官僚形态的完善,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商业的繁荣,图中显示科技增长水平较高a 示例二:论题:中国传统科技水平发展随着王朝周期性崩溃而呈现周期性展荡。 阐述: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崩溃,社会经济受到摧残,加之官营手工业的封闭性,一些发达的技术会受到致命的打击甚至失传,例如秘色瓷。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首先应该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拟定相关论题。如根据图示内容可从科技的增长与王朝中央集权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密切相关或者中国传统科技水平发展随着王朝周期性崩溃而呈现周期性展荡等方面展开论述。结合所学内容进行论述即可,做到论从史出,言之有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人处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平帝时规定,对“从坐”妇女免于拘捕和监禁,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除非重罪,均可免刑或减刑。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附益”(中央朝臣外附诸侯),均为重罪。武帝时还制订了《时金律》、《左官律》,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二 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关系,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注重调节贸易及財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实施的前提包括:只针对死刑犯罪;没有其他手段发现真实;对犯罪的指控充分和适当。20岁以下与60岁以上者、孕妇和育儿母亲免予酷刑。 ——摘编自于贵信《古代罗马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汉代和古罗马各自的法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法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一致的进步之处。 【答案】(1)特点:汉代:宽法缓刑(或“逐渐废除某些酷刑”、“逐渐废除某些肉刑”);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如答“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加深”之类亦可酌情给分)。 古罗马: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或“罗马法逐渐发展完善”);对酷刑的限制严格(或“酷刑只是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 (2)背景:汉代:鉴于秦亡的教训,缓和社会矛盾,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汉初诸侯势力发展,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古罗马:伴随着扩张,罗马统治区域扩大,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进步:适应现实的需要小断进行调整;减少或限制酷刑,对老幼及妇女给予一定照顾,体现出人道的一面。 【解析】 (1)第一小问汉代特点,根据材料一“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人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得出宽法缓刑;根据材料一“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附益”(中央朝臣外附诸侯),均为重罪。武帝时还制订了《酎金律》、《左官律》,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得出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根据材料一“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得出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根据材料一“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得出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第二小问古罗马特点,根据材料二“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得出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根据材料二“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得出对酷刑的限制严格。 (2)第一小问汉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鉴于秦亡的教训,缓和社会矛盾,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经济(汉初诸侯势力发展,威胁中央集权)、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古罗马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古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张所引发的政治(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经济(同内外贸易的发展)变化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第三小问进步之处,结合上述材料,可以从时代性(适应现实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人道性(减少或限制酷刑,对老幼及妇女给予一定照顾,体现出人道的一面)两个角度进行作答即可。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就是直接根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比较简单。第二问中西结合,分析两国法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影响,结合汉代和罗马的历史背景不难分析出答案。从此题我们可以认识到今后的复习要注意重大历史时间的背景、原因等的分析,要把中外历史联系起来复习,注意中外历史事件的关联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