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突破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第三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新突破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第三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单元达标检测卷(三) (时间:45 分钟,分数: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60 分) 1.据地方志记载,至 1897 年,无论通都大邑、僻壤狭瞰,衣大布者不过十之二三,衣 洋布者已有十之八九。对于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B.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土洋结合生活方式普及 解析:19 世纪中后期,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布占领 中国的市场表明中国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走向瓦解,故 A 项正确;近代农产品的商品化指 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使中国的农产品日益商品化,与题意不符,题中所说是洋布即外国 的布匹,故 B 项错误;题干中只是说穿洋布的人越来越多,达到十之八九,并不能说明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故 C 项错误;题干中只是在说穿洋布的人多,穿土布的人少,不是说土洋 结合的生活方式,故 D 项错误。 答案:A 2.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 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作者论述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三大改造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白菜”是西方的器物,“种子和种植方法”是西方的政治 制度、思想文化。洋务运动坚持中体西用,只学习西方的器物,符合题意,故 A 项正确;戊 戌变法也学习西方的制度君主立宪制,故 B 项错误;辛亥革命也学习西方的制度民主共和制, 故 C 项错误;三大改造与向西方学习无关,故 D 项错误。 答案:A 3.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企 业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轮船招商局 解析:安庆内军械所目的在“自强”,故 A 项错误;福州船政局目的在“自强”,故 B 项错误;江南制造总局目的在“自强”,故 C 项错误;轮船招商局属于民办企业,目的在于 “求富”,故 D 项正确。 答案:D 4.史学界曾有人对 1872—1894 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做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 出下列统计图。我们由此统计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 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成长 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深受三重压迫,发展曲折艰难,故 A 项错 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与题中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从图片中 商办企业数有所增长,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有所发展,故 C 项正确;自然经济在中国 近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故 D 项错误。 答案:C 5.下图反映了 19 世纪 60—80 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货值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可 能的合理原因是( ) A.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B.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中国棉纺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D.中国卷入西方市场体系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题 干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自然经济抵抗,不会出现一个数据上升一个数据下降的情况,故 B 项错误;受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陆续兴起,购买外国棉纱生产棉布,故 C 项正确;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被卷入了西方市场,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C 6.下列表格反映了 1918—1920 年日本纱和印度纱的进口变化情况(许涤新、吴承明《中 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年代 日本纱 印度纱 1918.5—1919.4 70 891 39 251 1919.5—1920.4 34 177 138 906 增减 -36 714 +99 745 A.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B.印度纱比日本纱价廉物美 C.五四反帝运动的开展 D.日本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 解析:材料涉及的是日本和印度,与欧洲列强无关,故 A 项错误;印度纱比日本纱价廉 物美不是主要因素,故 B 项错误;1919 年五四运动的开展,抵制日货,从而扩大了对印度纱 的进口,故 C 项正确;日本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与史实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C 7.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 F1 为动力,F2 为阻力,对此 理解正确的是( ) A.F2 包括“实业救国” B.一战期间 F1>F2 C.甲午中日战争后的初期 F2 >F1 D.F1 主要指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解析:实业救国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不是阻力,故 A 项错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 业进入“短暂的春天”,动力大于阻力,故 B 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 发展,应该是动力大于阻力,故 C 项错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包括经济、政治、 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只是其中一个,故 D 项错误。 答案:B 8.观察下面图表,中国民族工业在 1919 年、1936 年两度出现发展高峰,其相似的原因 是( ) A.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B.国家实现政治统一 C.政府政策措施推动 D.经济结构趋于完整 解析:1927 年的发展列强没有放松经济侵略,故 A 项错误;1919 年国内没有实现政治统 一,故 B 项错误;1919 年属于民国时期,政府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而在 1927 年南 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政府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故 C 项正确;经济结构在两个时期都没有趋 于完整,故 D 项错误。 答案:C 9.1938 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 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国民政府这样做主要是由于( ) A.抑制官僚资本的膨胀 B.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经济建设服务于抗战 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解析:官僚资本是国民党政权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可能出现国民政府抑制官僚资本的情 况,故 A 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出现在国民政府统治的前期 1927—1936 年,故 B 项错误;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为了集中财力抵抗侵略,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故 C 项正确; 因为实行战时经济管控体制,民族资本也在管控范围,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0.钱理群在《1948: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 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 ( ) A.社会秩序空前稳定 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民族资本迅速发展 解析:国民政府滥发法币,导致“法币满地”,严重贬值。这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故 A 项错误;这会使人们实际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故 B 项错误;混乱的法币政策,加重了 民族工业的生产成本,企业生产陷入绝境,故 C 项正确;混乱的法币政策阻碍了民族资本的 发展,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1.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 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则报道应出现于 ( ) A.1895—1911 年 B.1912—1919 年 C.1927—1936 年 D.1945—1949 年 解析:根据材料该时期美国货大量的涌入中国,此时期是解放战争时期,中美签订《中 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货大量涌入中国,1895—1911 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 1912—1919 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1927—1936 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 1945—1949 年与此题时间吻合,故 D 项正确。 答案:D 12.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③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 ) A.洋务企业 B.民族资本企业 C.外国资本企业 D.官僚资本企业 解析:洋务企业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故 A 项错误;曲线中从 19 世纪 60—70 年 代产生到 1956 年中国三大改造完成,说明是民族资本企业,故 B 项正确;外国资本企业是从 19 世纪 40 年代到 1949 年结束,故 C 项错误;官僚资本企业是从 1927 年到 1949 年,故 D 项 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3.历史的前进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 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 变动。 ——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 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 ——《申报》1888 年 4 月 材料三 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即使在据说是受“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之害最深的纺 织工业方面,61%的国产棉布仍是手工织成的。 ——《剑桥中国晚清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现象存在的社会原因。并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新经济因 素发展的影响。(10 分) (2)从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出现妇女打工热潮的背景。(6 分) (3)材料三中纺织业的发展状况体现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哪个特点?(4 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 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这一现象与宗法制有关;“乡村里的人 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这一现象与小农经济有关。第 二小问可结合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进行回答。 第(2)问,本题回答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即可。第(3)问,据材料三“61%的国产棉布仍是手工织成的”说明 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传统经济形式仍占优势。 答案:(1)原因:宗法关系;小农经济;政府重农抑商等政策影响。 影响:束缚了自由劳动力,不利于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2)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民族工业兴起与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释放了自 由劳动力。 (3)特点: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传统经济形式仍占优势。 14.近代中国伴随着苦难,一步步走向蜕变。民族工业是第一个迈向蜕变的,然而在蜕 变的整个过程中,它却如同幼虫破茧成蝶一般艰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了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 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 年 53 4 697 19 16 196 103 28 000 1895-1913 年 463 90 801 86 28 469 136 103 153 (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 1 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 10 万元,10 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材料三 仅 1937 年 8 月—1938 年 3 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 2 000 家,损失超 过 8 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 年,宋子文 乘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20 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 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1)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所说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 场战争是一块界碑”。(6 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 1895—1913 年中国近代工业中三类企业的发展情况并指出三类企业 出现如此发展情况的原因。(10 分) (3)依据材料三回答,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 分) 解析:第(1)问,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丧失,逐渐卷入世界市场角度分析回答。第(2)问,由材料信 息可知,三类企业都在发展,但发展情况不同。比较三类企业变化情况回答“发展情况”, 结合此时中国经济政策调整、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加剧、洋务运动的破产等知识回答“原因”。 第(3)问,近代中国,受社会性质的制约,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 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的制约,发展缓慢。联系社会动荡等知识回答“主要因素”。 答案:(1)政治: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斗争;经济:中国逐渐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 然经济逐渐解体。 (2)情况:民族资本主义(商办)企业所占的比重上升,但不占据主导地位;官办和官商合办 企业在中国近代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严重下降;外企一直占据主导。 商办企业: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清政府新政的推动;辛亥革命 推翻清政府,减少了发展的阻力,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自然经济的进一 步瓦解;“实业救国”的推动。 官办、官商合办企业:洋务运动的破产,使兴办洋务企业的高潮逐渐退去。 外企:《马关条约》给予列强在华开办工厂的特权。 (3)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的掠夺)、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